“那……你還知道什麼?”

梁士林聞言,搖了搖頭。

衝李北玄拱了拱手,道:“小人……知道的也就這些了。”

他頓了頓,苦笑一聲:“畢竟自打劉知府一走,咱們整個晉陽官署,就跟斷了線的風箏一樣,天一冷,雪一落,府裡沒人敢坐堂、沒人發號施令,文書也停了,簿冊也沒人管了,咱們這些小吏,全靠自己硬撐。”

“開始還想著是不是過幾天他就回來了,結果一等再等,音訊全無。”

“然後到了臘月廿六廿七那幾天,雪越下越大,街上的死人也越來越多。”

說到這裡,梁士林眼中浮現一絲驚懼。

像是又回想起那幾天的景象。

喉頭動了動,才繼續說下去:“二十八那天,衙門口一天擠上來幾百人,全是要飯的。那傢伙慘的,現在想想都……”

他說到這,悄悄抬頭看了一眼李北玄,又低下頭,小聲補了一句:“除夕那天,我們這些小吏,實在看不下去了。”

“私下裡商量了幾回,想著再這樣下去,整座城怕是都得餓死。於是有人就提議……不如開倉放些糧,救救急。”

李北玄挑眉:“誰做的主?”

梁士林低聲道:“是司倉的黃老頭。他年紀最大,官職也比我們略高些,就由他帶著幾個抄書吏去開啟了城北的官倉。”

“第一天開了一成,第二天又放了一成,但也就兩三天時間,倉裡就沒了。”

“而我們這群小吏私開官倉,本就提心吊膽,等糧一沒,便都躲了。也不是不想再撐……實在是撐不下去了。”

說到這,他頓了頓,抬起頭,苦澀一笑:“大人,咱們那些官倉,本來就只夠應對一月小災,再加上雪災早來,流民暴漲,倉裡那點糧……根本不夠。”

“後來再有人來要糧,我們只能躲著不出,於是城中便亂了。”

“是殿下和您來了之後,才算穩住。”

說到這裡,梁士林忍不住抽噎起來。

畢竟那幾天,實在是太苦了。

“每天睜眼就是死人。”

梁士林聲音哽咽,像是終於壓不住那些積在胸口的苦,嗚嗚的道:“不是凍死的,就是餓死的。街頭巷尾,到處是屍體,連踏馬……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我們這些做小吏的,平日裡雖不算好人,也不是冷心冷肺的混賬。可那幾天,實在沒人敢出門,誰也不知道下一頓在哪兒,誰也不敢把自己家裡那點米分出去。”

他說著,抬起袖子擦了擦眼角,又咬了咬牙道:“正月初二那晚,我親眼看見個女人,抱著娃娃跪在官倉外頭,一動不動。”

“我當時隔著窗看了一夜,那娃娃早沒聲了,她卻就那麼跪了一整晚,連雪都蓋到頭上了。”

“到了大年初一早上,我去看她,她還在,連姿勢都沒變。可那會兒,她……已經凍死了。”

“咱們哥幾個……本來想把她娘倆抬去埋了,但土都凍硬了,鐵鍬都鏟不動,只好扔到義莊去,可是後來再去看,連……連、連屍體都沒了!大人!”

梁士林嚎啕大哭起來。

屋中沉默了。

而李北玄一言不發,只是輕輕地撥出一口氣。

“……屍體都沒了?”

他似是疑問,又似是嘆息著低聲重複了一遍。

“是啊。”梁士林點點頭,聲音低得幾不可聞,“我……那時候真覺得,晉陽完了。”

“直到殿下來了,帶著糧帶著兵,您帶著人開始清街、收屍、開粥棚……這城才又像個城了。”

“我們這些小吏,全都躲在街尾不敢出門,可還是有人悄悄去廟口看你們,聽你訓話,看你分糧……”

他說著,忽然頓住。

像是覺得自己話多了。

可李北玄卻沒有斥他,反倒是輕聲道了一句:“……你們也盡力了。”

梁士林一愣,抬頭看他。

卻見李北玄只是低著頭坐著,像是在想什麼,但眼神卻是放空的。

直到好一會兒後,他才收回目光,輕聲問了一句:“那個黃老頭……還活著嗎?”

“在!”梁士林連忙點頭,“開倉那幾天,他吃得最少,天天守著糧倉,餓得直晃,可人還活著。”

“現在就藏在南城的藥王廟裡,和兩個老賬房住一起,我能叫他來。”

李北玄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不必叫來,人還活著就好。”

他頓了頓,語氣轉而平緩了幾分:“你回去,把黃老頭,還有你能聯絡到的那些人,不管是抄書吏、賬房、司倉、庫胥,還是看門守檔的老吏……只要還活著、還能動的,全都找出來。”

“回官署。”

梁士林一怔,沒立刻反應過來:“回……官署?”

李北玄點頭:“對,官署是官署,就算塌了、空了,那也還是晉陽府的中樞。”

“如今知府失蹤,百吏皆散,雖說晉王殿下和我名義上領著賑務,可總不能連個檯面上的政堂都沒有。”

他望向梁士林,語氣不疾不徐,卻字字清晰:“你們這些人,雖然都是小吏出身,可眼下這一局,也沒得選了。”

“暫時把小字去了,把胥字去了。”

“黃老頭,是原司倉吏對吧?我瞧他幹得不錯。”

“所以從現在開始,黃老頭暫代晉陽司倉丞,管全城倉儲調配,誰要領糧、運糧、分糧,都得報他名下立檔。”

“你梁士林,錄事出身,從現在起,暫代錄事參軍,負責文牘、戶籍、訟案、衙門日常文書起草、吏目點名、文件清理,諸事掛你名下。”

“再去北門那邊看看,城巡營的幾位值卒還有沒有在的,哪怕是個都頭、馬頭,只要還能動,就統到新設的坊務司裡,暫代巡坊校尉,專管治安、街頭巡察、捕役排程。”

“另外還有倉賬那一塊,若有識得出糧入糧、會用算盤、記得格式的,也編進倉事司,暫代司簿之職。”

“所有人,一律先掛暫代兩字。”

“若賑災期間幹得好,幹得穩,我李北玄便做主求一求殿下,將代字一筆抹去,正名為職、按資提級。”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