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波SQ在A大和小道的道具覆蓋做的非常的好,基本上排空了前點na能夠埋下釘子的可能性。”

“另一邊的話,Na此時在包點是隻有兩個人的,那麼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的話,他們面對對方兩側的槍線,其實此時的壓力也是比較的大。更為重要的是,現在na想要去其他點位進行回防的話,中路的位置只能夠是憑藉著CT的cobra去回防。因為小道的位置去繞的話,其實是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的。”

這種情況下的話,其實na在第一時間做的一個戰術上的應對已經是比較到位了。

但是,由於他們這邊的確是在被對面的攻防轉換調動當中,去消耗了自己的站位和進攻應對的時間,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其實並沒有辦法去做到所有防守人員的回防。

眼下面對著SQ的一波急速的對於A點的突破,Na也並沒有辦法去包點內的人先讓出位置等待其他隊友回防,打一個5V5。因為現在的話,他們想要再去讓出位置已經是完全不可能了。

SQ這邊已經是卡住了所有的包點的出口,他們現在只能夠是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去儘可能的接住進攻方的人,除此以外的話,也並沒有特別好的辦法。

“先不要著急,他們第一時間無論是架槍的注意力還是準星的瞄準,都是最極致的時候,我們先晃身一個非常短暫的時間去規避掉對面第一時間的槍線,然後再去進行拉槍。”

“如果說我們第一時間直接打掉了他們包點的人進點,一方面趕緊安放C4,其次最重要的是要去防止他們進行一個快速的回防。所以我們點位一定要進行一個基礎的滲透,去給到道具限制他們不讓他們能夠非常容易的來到前點的位置。”

其實在SQ的指揮看來的話,他們這一波只要是沒有遭遇到na在包點的重方,那麼他們肯定第一時間是能夠成功的提速突破到包點位置的,那麼接下來他們就只需要去面對防守方的回防。

如果說第一時間能夠取得人數上的優勢,在他看來對面就算是回防的戰術以及配合都能做的非常的好,最終能夠去贏下來這個回合的可能性也很低。

那麼在na這邊的視角當中的話,毫無疑問他們覺得這個回合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波,他們在人少的情況下,必須去儘可能多的拿到進攻方的人頭。

那麼在人數本來就劣勢的情況下,Na這邊的選擇可以說也是非常的明智。他們包點第一時間的道具,只是去給到了一個阻攔的作用,這就意味著他們其實第二時間再去投入道具的話,又是能夠對進攻方造成有效的殺傷。

尤其是他們這種非常多的人非常密集的情況下,道具的作用更是能夠發揮到極致。

SQ這邊第一時間吃到na的道具之後,其實狀態是被打的非常的多的,尤其是他們衝在最前面的兩個人。

這樣一來的話,他們還面對著閃光反清的壓力,此時包點的兩個人毫無疑問na是能夠去進行槍法上的發揮的,他們第一時間兩個人的交叉火力是直接覆蓋到了A小的位置,然後第一時間打掉了兩個人。

“感覺這一波SQ的突破很有可能會付出極大的代價,雖然說他們也是成功的突破到了前點提速這方面的話,做的還是很不錯的。但是由於是直接第一時間被接住兩個人,即便他們很快是完成了補槍擊殺了包點na的兩個人,但是在完成人頭互換之後,他們剩下的3個人當中,兩個人都是殘血的狀態。

最為關鍵的是手上的道具投入也非常多。而且對於這個殘局來說,現在na的cobra已經是繞到了斜坡的位置,這樣一來的話,其實SQ這邊A大的人也是非常危險的他們的位置。”

“沒錯,其實這一波人頭上的交換的話,肯定是na這邊要更賺的,因為他們不但是用道具打殘了SQ這邊的人,更重要的是第一波就直接接住了對方兩人。那麼現在他們絲毫不知道,這CT的位置已經來了一個對於他們來說能夠起著極度威脅作用的cobra。現在在不知道這個情況的前提下,SQ,可以說A大的兩個人隨時都有可能直接被接住。”

從兩邊的這一波交換上來看的話,也是因為SQ他們的戰術意圖被提前閱讀到了。

那麼現在來講的話,其實場上的局勢已經是比較偏向於na這邊了,畢竟在掌握了一個對於S來說致命的位置之後,以李沫的槍法來說的話,這種情況下他想主動的有什麼失誤,可以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事實證明,李沫在這種關鍵的時候是不會去出現什麼的意外。他一波非常精采的操作是直接將A大兩個人瞬殺,對於SQ的兩人來說,他們也是十分的無奈,因為在沒有太多資訊的情況下,即便他們心裡面已經是有了一定的預警,但是面對這麼快的槍法,他們也是沒有辦法能夠做出極致的反應。

雖然說也是成功的打到了李沫的一個殘血的狀態,但是現在A大兩人完也被擊殺之後,他們只剩下包點的一個人,場上的局勢已經形成了一波1打3,對於SQ來說幾乎已經是沒有太多的機會了。

“這個至關重要的對局最終還是被Na這邊抓住機會,並且最終拿了下來,其實至關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最後的時候,Na這邊閱讀到了SQ的戰術意圖,提前做出了一定的準備。”

“沒錯,其實從整局的戰術上來講的話,感覺到SQ這邊已經是做到了極致的程度,畢竟他們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什麼明顯的失誤,但是問題就在於,他們的最終的戰術意圖還是NA這邊捕捉到了。這樣的話也是沒有什麼辦法的,畢竟你在已經做的很到位的時候,對方還是能夠去判斷出你在戰術上最終的想法,那麼這種時候的話也是很無奈的一種情況。”

伴隨著這個回合,SQ沒有能夠憑藉著他們從頭到尾的高紀律性,以及戰術上的佈置去拿到回合的勝利。Na的話相對應的已經是拿到了整場比賽的賽點,其實這場比賽打到現在為止剛剛經過重組之後的SQ已經是很不錯了,其實即便是na的粉絲,也是覺得SQ的這比賽的發揮值得他們能夠走到最後的時刻。

來到賽點之後,Na這邊的防守的模式也是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在他們看來的話,之前SQ進攻的時候,其實最為擅長以及打了之後效果最好的還是中路的位置,那麼在這個賽點,俱樂部和對面想的一定是如何能成功的拖到加時,所以說在這樣的情況下的話。

基本上進攻的節奏一定是會出現變化的,那麼在筆墨的判斷當中的話,對面就算是不去中路進行急速也會去搶奪中路的控制權,因為一旦拿到了中路的控制權之後,他們就可以去展開他們戰術上的一個進攻。

對於SQ這邊來說的話,他們的這個回合的確是想要在開局階段去拿到更多的地圖的控制權。因為之前的提速,他們的節奏基本上已經被na這邊摸清楚了。如果再想要去進行之前的節奏的繼續嘗試,那麼勢必是會付出代價的。

而他們現在的比分上已經沒有任何的容錯,只能儘可能的去打出一些在他們看來最為穩妥的方式,那麼開局階段,作為進攻方,畢竟是掌握著地圖上的主動權他們去控圖的話更有機會去創造出收益。

“我們看到兩邊在這個回合的戰位上相對而言還是非常的常規,Na這邊是一個212的站位,而SQ這邊的話,他們是131的價位。作為進攻方來說的話,SQ這個回合的站位可能還是想要在中路去進行一些試探,畢竟只要拿到了中路的控制權,他們接下來無論是打A點還是B點的話,都會有更多的一個地圖上的可能性。”

“其實,我感覺SQ在這個回合的戰術上可能還是被閱讀了,因為na他們雖然說中路只有一個人。Cobra的位置留在了中路,那麼這樣一來的話,他如果在中路聽到了風吹草動,或者如果對面真的進行提速的話他在有這把大狙的情況下,而且還有著其他槍械和道具上的支撐,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的話,他們是很有可能直接在開局階段損失慘重的。”

“還是看SQ這邊會怎麼選擇吧,如果說他們是先進行控圖去調動na這邊的防守站位的話。那麼他們對於cobra這把大狙的話,其實自己是不會被威脅的特別嚴重的。但如果他們第一時間就開始進行中路的提速,那麼很顯然,他們是在挑戰cobra大狙。”

開局階段之後,SQ這邊第一時間他們去前點還是給到了一些道具進行迷惑性的騷擾,從常規戰術上來講的話,他們這樣的做法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如果說na這邊沒有去進行非常到位的防守的話。那麼他們在騷擾的時候,如果說一旦拿到了資訊,或者說是判斷出了na在防守上的弱側,他們就是能夠進行一個瞬間的提速,所以說對面也是非常明智的。

因為如果說他們在開局階段就表現出了十分著急的姿態,顯然,這會是na想看到的局面,因為此時的進攻方,他們最明智的選擇,也可以說是最為合理的選擇,就是把局勢匯入複雜化,讓na這邊不容易去判斷出來他們在進攻上做的真正意義上的決策是這樣的一個戰術的執行可以說也是有弊端的。就是如果說他們在消耗了足夠的時間之後,依舊是沒有去拿到他們想拿到的東西的話,從整體的戰術意義上來看的話,他們這邊其實也是沒有太大的收穫。

“那麼這樣的話,我們可以看出來SQ他們在做了預設時候的資訊收集,但是因為沒有取得特別好的效果,所以可能他們現在的走位還是要去執行他們之前的一個戰術上的決策,那就是從中路的位置進行推進。

如果說在中路能夠再次拿到資訊的話,他們可能會就去進行一個明確的提速。如果說還是沒有能夠去拿到na這邊更多的資訊,他們就必須去打一箇中路夾擊的戰術。”

“SQ這邊有兩個人已經是從第一層的位置去直接去到必通,那麼顯然他們現在認為場上的局勢對於他們而言的話,更好的選擇還是中路夾擊B點。

因為從這張地圖來講的話,他們對於中路夾壁這個戰術,所有的道具點位以及戰術上的協同配合都做到了非常不錯,那麼在面對na這樣一支極會抓機會的隊伍而言的話,如果說他們不拿出最佳的戰術儲備的話,顯然只會是拉低自己這邊的勝率。”

在聽到了場上的動靜之後,李沫第一時間也是明白對面現在因為已經花費了非常多的時間,而且他們在之前的進攻當中也是遇到過由於時間消耗太多,而導致沒有辦法進行戰術上的合理推進,從而去出現了一些失誤。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的話,Na這邊也是明確的直接去進行了回防。

畢竟這個時候SQ的時間被壓縮到25秒鐘,如果他們現在再想要去打A點的話已經是很困難,那麼對於na來說,他們完全沒有必要在防守方去堵對面此時還會去。請轉點,他們只需要進行常規的回訪,去給到B點十分充足的火力。那麼這樣的情況下的話,SQ已經是會面臨一個至少比較難受的局面了。

當對面這波在給中路給到了道具之後,他們的提速的想法已經是不言而喻。那麼對於場上的局勢來講的話,現在唯一的一個變數就是,李沫的這把大狙能不能去接觸對面的首先突破的人。因為只要他能夠去拿到擊殺,那麼就顯然會遲滯對面的進攻。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SQ現在不知道的一個資訊是Na在B點的防守人員以及CT的防守人員,都是已經去到了這個李沫旁邊的位置去當保鏢的作用。

其實當對面這一波最終決定的戰術是要突破中路的時候,就意味著他們其實這個回合已經是失去了極大程度的勝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