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送走這位來自唐寧街的蒙巴頓伯爵後,羅斯福總統望著空無一人的房間,深深陷入了沉思。

他的內心絕沒有表現得那麼平靜。

只不過相較於蒙巴頓這個腦子裡只知道打仗的軍官,羅斯福總統已經做到了重劍無鋒的地步。

對於一個政治家來說,任何內心的波動都不應輕易表現在臉上。

英國蒙巴頓伯爵給他帶來的不僅僅是英國的求助,更有一份大西洋戰局的嚴峻報告。

他的眼神透過窗戶,似乎穿越了大西洋,注視著遠方的英國。

英國本土要頂不住了啊。

結合蒙巴頓少將給他的損失清單以及美國留在英國的情報人員所傳回的訊息,雖然英國在40年的整個海軍對抗中保持了水面的優勢,甚至在不列顛空戰中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但在深海之下,形勢卻大不相同。

他們阻止了德國陸軍入侵本土,但是卻要在海上被德國人切斷了渾身的血管。

沒記錯的話,那個叫鄧尼茨的德國海軍潛艇部隊指揮官,已經將潛艇運用到了極致。他們把大量u型潛艇像撒芝麻一樣丟入大西洋中,有多少來自殖民地的商船能送到英倫三島,估計上帝都不知道。

他心中清楚,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U型潛艇的戰術變革和作戰效率幾乎改變了海戰的傳統格局。

他回想著那段歷史。

在英國皇家海軍的嚴密封鎖下,德國公海艦隊的水面艦艇部隊多數時間裡都被迫束手無策。然而,U型潛艇卻扮演了完全不同的角色。它們頻頻出擊,以其突然性和隱蔽性,對敵方的海上交通線發動了猛烈的攻擊。無論是有限制的進攻作戰還是無限制潛艇戰,都在重創敵方的海上交通線,甚至幾乎切斷了英國的海上經濟命脈。

羅斯福記得,當時的潛艇並非始終潛伏於水下。它們大多數時間維持在水面航行狀態,僅在發起攻擊或面臨威脅時才會緊急下潛。這種戰術的突然性和隱蔽性,使得潛艇成為海戰中一種極為有效的武器。

德國海軍的U型潛艇雖然在體積、數量上都處於不利地位,速度也不快,而且它們的結構並不堅固,容易遭受敵方攻擊。但即便如此,它們還是在戰爭初期就取得了令人震驚的戰果。

特別是在1914年9月22日,U-9潛艇在奧托·韋迪根艦長的指揮下,僅用一個小時就使用六枚魚雷擊沉了皇家海軍的三艘萬噸級裝甲巡洋艦:HMSAboukir、HMSHogue,以及HMSCressy。這一戰損失了高達36,000噸的戰艦和1,459名水兵的生命。僅僅23天后,U-9又擊沉了排水量7,770噸的英國皇家海軍愛德加級巡洋艦HMSHawke。在整個一戰期間,U型潛艇共擊沉了數百萬噸的協約國艦船,成績驚人。

而羅斯福總統毫不懷疑,沒有了海上補給,英國佬的屈服速度只會比對岸的法蘭西公雞更快。甚至還等不到美國遠征軍到達,恐怕唐寧街就已經插上了萬字旗。

英國海軍雖然雄厚,但面對隱匿在海底的U型潛艇,他們顯得力不從心。

現在,隨著大戰的爆發,德國人似乎又開始了故技重施,而且似乎潛艇技術比之前更加先進,所運用的戰術也更加高明,狩獵效率大大增加。

而反觀大英帝國,似乎比起一戰時期的皇家海軍大艦隊,實力上反而削弱了。不然遠東的日本猴子也不敢三番五次的來進行挑釁和試探。

1940年中期,德國海軍一次性出動12艘U型潛艇,令大英帝國32艘商船沉入海底,而這一次狼群戰術的實施,幾乎沒有遭受任何損失。

羅斯福的手輕輕拍打著桌面,他的思緒飛速運轉。

截至到1941年初,英國的海上損失已達到驚人的1150艘艦船。

真是個嚇人的數字。

他知道,美利堅不可能坐視不管了。

美國雖然仍然宣稱中立,但隨著戰爭的發展,這種中立的立場正在變得越來越難以維持。英國的苦難可能只是序曲,如果納粹德國繼續擴張,全球的自由和安全將面臨巨大威脅。

對於羅斯福來說,抉擇美國的外交政策和國際立場並非易事。美國與英國之間的關係不僅僅是基於共同的價值觀和文化聯絡,更多的是基於各自的國家利益。

英國,作為一個擁有眾多海外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國,其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是無可否認的。但是,羅斯福明白,英國目前的窘境使它無法維持這樣的霸權地位,因此美國的援助可能會成為其最後的稻草。

對羅斯福而言,美國的利益至上。他考慮的不僅僅是短期的軍事援助或經濟支援,更多的是從長遠的戰略角度來思考。如果英國能提供足夠的回報,比如讓出其海外殖民地,使這些地區成為美國海軍的軍事基地,那麼美國直接出兵參戰也不是不可能的。這樣的決策不僅能加強美國的國際地位,還能大大擴充套件其海軍力量和全球影響力。

然而,羅斯福同時也清楚,英國不太可能做出這樣的犧牲。英國的超級大國地位,日不落帝國的輝煌歷史,以及它作為西方國家領袖的身份,都依賴於它龐大的殖民地體系。如果失去了這些殖民地,英國很可能會迅速淪為一個普通國家,就像當年的西班牙一樣。

因此,在這個關鍵時刻,羅斯福需要作出一個微妙而又複雜的決定。他需要在幫助英國抵禦納粹德國的威脅和維護美國國家利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將是一個困難的抉擇,但羅斯福深知,作為美國總統,他必須為整個國家的未來負責。

在思索了片刻後,羅斯福緩緩起身,拿起桌上的電話,撥通了參謀長馬歇爾的辦公室。“馬歇爾,立即召集戰時內閣會議。我們需要對當前的全球戰局做出一個全面的評估。”

電話那頭,馬歇爾上將的聲音沉穩而堅定,“遵命,總統先生。”

結束通話電話,羅斯福轉向窗外,夜色中的華盛頓靜謐而莊重,彷彿預示著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