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觀音已經不能夠完全知曉,在六賊同燃燈法神,徹底斷了因果之前的行徑。

同樣的,觀音也就無法斷知,這六賊的具體生死。

當然,六賊的生死,觀音根本不多關心,她在意的事情,是行者跟唐玄奘之間,有沒有因此生了嫌隙,師徒二個會不會就此翻臉。

只要有了此番效果之後,那觀音便可藉機,將那緊箍贈予唐玄奘,然後再由對方,給行者戴上了。

果然,往前行了一段路之後,唐玄奘便見到前方之處,多出一個年高的老母來。

對方手捧棉衣,而上面又是放著一頂花帽。

唐玄奘自知,在觀音面前的話,一頂不能夠多思多想,保持念不隨心起,便能夠演戲過關的。

而這一點的話,對修佛多年磨鍊心境的唐玄奘來說,那自然就像是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你是哪兒來的長老,為何孤悽至此?怎不見有旁人相佐?”

等唐玄奘同對方迎面相會的時候,便聽得那老母關切詢問道。

“弟子乃東土大唐奉旨西行,前往西天淨土,求取我佛真經。先前倒是有個徒弟作伴,可他與弟子生了嫌怒,已是離去了!”

唐玄奘答道。

“我這兒有一衣一帽,原是我兒之物,可憐他命短歸去。你既有徒弟的話,便送於你罷。”

那老母聽後,則是說道。

“弟子徒兒已走,卻不敢受了。”

唐玄奘急忙好似拒絕起來。

“你徒弟往何處而去?”

老母再問。

“往東而去。“

“我家便在東邊兒,我倒是可幫你尋他回來。我此處還有一法,喚作‘定心真言’,也名作‘緊箍咒兒’,你熟記於心,不可外傳於人。只待你徒弟歸來,你相於他這衣帽,便可在他行兇時,以此法相制於他!”

老母說道。

唐玄奘自知,這時候該是收下東西的時候了。

而當他收下衣帽,便見得那老母,已是化作一道金光,直往東邊兒而去。

唐玄奘捧著手中衣物,卻不曾如在唐城之時,得受菩薩所贈袈裟那日,行那跪拜之禮,而是默然站立。

卻說行者這頭,為將戲演個真切,竟是直接往那東海龍宮去了。

待到行者出現在東海龍宮,見了那龍王之後,也是將自己跟唐玄奘之間的事情,說於了老龍去聽。

老龍自然也是應生虛諾,根本不敢得罪了眼前這位祖宗。

只待行者埋怨完了之後,老龍這才是說了幾句話兒。

而行者聽老龍所講,又是故作無意之間,瞧見了牆上所掛,那“圯橋進履”的畫像來。

於是,行者又是裝作不知,開始詢問起老龍來。

老龍當即便是將西漢時期,那石公和張良的典故,說予了行者去聽。

行者一副受教頓悟的樣子,也是迅速的起身,從老龍這裡離去。

這邊兒,行者剛出了東海,自往回去的時候,卻也是碰上了尋到此處的觀音來。

觀音自是教訓了行者幾句,而行者也是一副浪子回頭的架勢。

等行者拜別了觀音,便徑直返回了去。

“師父!”

行者見到唐玄奘之後,也是呼喚道。

而唐玄奘自是迎了上去,師徒二個雖未明說,卻都是瞧得出來,彼此眼中的意思。

此番,也算是騙過了觀音。

只不過,待到行者要將那藏於花帽的緊箍,戴在頭上的時候,唐玄奘也是不忍,伸手製止道:“悟空,真要戴不成?”

行者笑道:“師父,地藏有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唐玄奘聽後,也是默默的收手而回。

而行者也是徑直將那花帽,扣在了自己的腦袋之上。

接著,行者一副喜氣洋洋的樣子,好似得了什麼寶貝一樣。

而唐玄奘眉頭微微皺起,心知此時該是他誦唸密咒的時候了。

因為,按照自己徒弟的意思,此時觀音正在瞧看,而戲自然也是要做足做滿了。

唐玄奘便雙手合十,開始誦唸起來了緊箍的密咒。

這下子,只見的行者一頭翻倒在地,而後便是發出悽慘的叫聲。

並且,行者雙爪抱頭,身子很快就痙攣起來。

唐玄奘有心停下,但他深知火候未到。

因為,行者交代過他,要等行者暈厥過去之後,再停下才是。

因為,觀音授予唐玄奘緊箍的時候,也正是他最生氣惱怒之時。

所以,唐玄奘只會藉助緊箍,來好好教訓行者一番,讓其長個結實的教訓。

所以,如果現在唐玄奘停止下來,那就會引起觀音懷疑的。

而唐玄奘極為不忍,但卻只能繼續誦唸緊箍的密咒。

只見的,行者那邊兒突然間眼睛一翻,腦袋一歪之下,也是徹底的沒了動靜兒。

直到這個時候,唐玄奘才是放下雙手,起身往行者之處走了過去。

不過,行者畢竟不是凡俗,雖說暈厥了過去,卻又是迅速的醒轉。

接著,行者忍著疼痛,翻身跪拜道:“師父!此為何物?好叫師父知道,徒弟知錯了!還請師父取下才好!”

唐玄奘則是說道:“悟空,此乃緊箍。是觀音菩薩所贈予為師,好叫我管教於你,磨其頑劣之性,收你無尊卑之分。”

行者忙是磕頭道:“請師父取下緊箍!悟空已曉得過錯,日後定不會再犯!”

“悟空,此緊箍今不可取,只待你西行取經圓滿之後,此箍自會脫下。”

行者聽到這個訊息後,當即也是悽悲之色露出,卻又是一副認命般的樣子。

而唐玄奘將行者從地上攙扶而起,且是說:“悟空,日後若是敬師收性,為師自不會動此緊箍。”

“師父,悟空記下了。”

行者自是回答。

此時此刻,那位於此處不遠的樹梢之上,一隻喜鵲站在其上,將這些盡收眼底之中。

而這喜鵲眼中的話,如今也是閃過一抹喜色來。

緊接著,這喜鵲便是展翅之下,從樹梢之上飛走。

等這喜鵲飛出一段距離之後,便直往前方地方落去。

卻見得此處,正有一道身影佇立。

很快,那喜鵲竟是一頭,朝著這身影手中,託著的淨瓶鑽了進去。

“噗通!”

淨瓶之中傳出水聲響動,那喜鵲竟是化作了一滴水,歸入了其內。

“這石猴身上殘留的造化神命,此後本座也儘可得個二三!”

觀音收回看向淨瓶的目光,口中也是自語道。

說罷,觀音自是從此地離去,消失在了天際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