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句話,三人都有些發愣,仔細想來,實在細思極恐。

特別是刑子梁,他經歷了許多常人不能想象的事,更能理解這句話中的蘊藏的真理與大恐怖。

歐陽善哉同樣沉默了半晌,但眼下不是讓他想這些事情的時候,因為他還有更疑惑的事情,想要聽到答案。

“當年的道宗大師為何會與我生得一模一樣?”

這個問題從他十五歲那年偷進雷峰塔後便一直縈繞在了心間,直至今天才終於問了出來。

三名老僧苦笑,應該是早就想到了他將要問及此事。

他的師父唏噓不已,沉吟了半晌,才緩緩開口道:“你這個不讓人省心的小和尚啊,當年竟然敢偷偷溜進雷峰塔,實在是......”

接著,他朝歐陽善哉搖了搖頭,道:“可這個問題的答案,為師無法回答你,因為就連為師也不知曉。”

這下子,歐陽善哉才是滿臉錯愕。

而其餘兩位老僧也同時開口,“小和尚,你以為只有你才因此困惑不解嗎?”

“其實我們與你的師父也是同樣如此啊。”

“自從你成年後,你這副面孔便與那幅畫像上的道宗大師越來越像,好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甚至就如同是一個人。”

“這些年來,你師父與我們都想過無數種可能,卻又否定了無數種可能,最終都只能歸結於那兩個字上。”

“什麼字?”歐陽善哉嚥了咽口水,神色明顯有些緊張。

“輪迴。”禪盡老僧沉甸甸吐出了兩字。

這回莫說是歐陽善哉,就連刑子梁與了空也都是一臉愕然的表情。

“輪迴......?”歐陽善哉口乾舌燥,額頭都冒出了細汗,“佛家所言及的輪迴真的存在嗎?”

“那我......那我豈不是......”

他沒能敢再說下去,但在場眾人都明白他想說什麼。

世間不可能存在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除非,是在輪迴的兩端。

那亦可稱作,轉世!

刑子梁親身經歷過穿越,但這是基於平行世界的理論,實際上連他也無法想象,如果真的存在所謂的輪迴轉世,那麼這個世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樣子。

從某種理論上而言,豈非世人本皆不死?

“真相無人知曉。”這已經不知是禪盡大師的第幾次嘆息了。

歐陽善哉半晌都再未說一句話,這樣的答案他或許也曾經猜測過,因為他生而伴有佛門異相,彷彿天生為成佛而生,世人都稱他是昔日仙界的佛陀轉世,是當世最接近佛的人。

但他從沒敢去相信過,無論是佛陀轉世,亦或是道宗大師轉世。

刑子梁又忽然想到,法海大禪師正是踏入了雷峰塔後才生死未明,莫非......

“三位大師,如此說來,那尊被金山寺鎮壓三百餘年的大妖莫非就是在這雷峰塔內?”他問話時,心跳都不由加劇了,若真是如此,豈不是完全與《白蛇傳》聯絡上了。

“不可能!”

兩道聲音同時響起,分別來自了空與歐陽善載。

“雷峰塔乃是本寺佛塔,怎麼可能是鎮壓了那尊大妖的所在之處。”

“了空說的沒錯,當年我也曾親自進過雷峰塔,我都和你說過了,塔內除了那幅孤零零的畫像以外別無其他,那尊大妖不可能是被鎮壓在了雷峰塔內,否則就憑那大妖的妖氣,當年我怕是早就已經死在了塔內。”

“這......”三名老僧相視一眼,神色顯得有些遲疑。

“其實,我等也不太清楚,那樁隱秘只有歷代法海大禪師才完全知曉,師弟也只是告知了我們其中一二。”

“但仔細想來,鎮壓大妖之地也只可能有兩處了,其一是雷峰塔,其二則是西湖。”

刑子梁神色複雜,竟然真有可能是鎮壓在了雷峰塔內。

“雷峰塔維繫著地氣平衡,故而那尊大妖便有可能存在,說到底,當年你偷溜進雷峰塔內卻無事,是因為那尊大妖在沉睡著,可如今,它醒來了。”

“不出所料的話,如今的雷峰塔內早就充斥了無盡的妖氣。”

歐陽善哉與了空的臉色都漸漸變得蒼白起來。

“而關於你們先前所說的,道宗大師離寺渡人的緣由,也只有歷代法海大禪師口耳相傳,那或許便是最大的隱秘了。”

禪盡老僧望向了歐陽善哉,道:“為師所能告訴你的,便是那尊大妖同樣關乎著地氣,如若被其掙脫,地氣便會失衡,到時候莫說是夕照山,就連整個青州都危在旦夕。”

聞言,刑子梁三人的臉色變得更加沉重。

“那為何遲遲不進雷峰塔援救住持?”歐陽善哉急忙問道。

“非是我等不想,而是不能吶。”

“諸位師祖,這,這又是何意?”了空問道。

“雷峰塔已被鎖住了,被那尊大妖的妖氣所束縛。”

“小和尚,你以為我們三人為何要一直坐鎮於此?正是為了防止雷峰塔所維持的地、妖兩氣失衡,傾瀉而出。”

“方才不是我等不願去見你們,而是我們根本就離不開此地。”

“難道,難道就沒有任何辦法了?”歐陽善哉臉色難看得很。

“除非......除非能尋回紫金劍匣。”禪盡老僧開口,“據師弟所言,當年不知為何,紫金劍匣被那尊大妖所得了,並認其為主。”

“不可能,佛門法器怎麼可能會認妖為主!”歐陽善哉不敢相信,打斷了師父的話。

三位老僧皆搖頭,再道:“其緣由不得而知,但毋庸置疑,否則你先前所言及的,紫金劍匣伴有妖氣又該作何解釋?”

三人聽罷,無言以答。

“唯有同源而生的妖氣,才能不受這束縛了雷峰塔的妖氣侵擾,助人走進其中去。”

歐陽善哉臉色數變,最終語氣變得堅定。

“老和尚,你們給我些時間,讓我去西湖將紫金劍匣帶回來!”

刑子梁聞言,朝前一步,開口道:“晚輩既然知道了整件事關乎著一州之地的安危,也願意走這一趟,將紫金劍匣帶回金山寺。”

了空也忙走上前,道:“我,我也去,我更不能置之不理。”

三名老僧沉默了,直至半晌,禪盡老僧嘆道:“罷了,道宗大師都已離世了百年,如今佛劫將至,也顧不上別的了。”

“就讓紫金劍匣重歸金山寺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