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姨還客氣啥,姨看著你長大的,早把你當了親閨女……”

嶽桂英伸出手,愛撫地揉了揉柳涵的腦袋,眼中盡顯柔色。

“涵姐,你現在還沒工作吧?”

一旁的孫梓程忽地開口問道。

“沒呢,我今天才到宿州,以後還不曉得該咋辦呢。”

柳涵嘆了一口氣道。而嶽桂英卻聽出了兒子的意思,當下心頭一喜,也

覺得可以。現在的制度可是開放了許多,大批的僱傭人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找幾個人幫幫忙還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得了,涵姐你也別去找工作了,弟弟帶你賺錢!”

這話聽在柳涵的耳朵裡,她當即有些傻了,還以為這個臭弟弟是在開玩笑,拿自己尋開心呢。

但看見嶽桂英臉上沒啥大反應,還笑著點頭,她也不得不相信,但心裡又疑惑,一個十六歲的小青年,能有什麼賺錢門路?

“怎麼?你還發上橫財了?”

柳涵有些懷疑地看向孫梓程道。

工人上下班的高峰時段出攤,個把鐘頭能賺好幾十塊呢。”

“要說橫財……勉強也能算吧,就是弄了個攤子,賣煎餅果子的。在聽到孫梓程這麼一說,柳涵才想起剛剛見到他推著個四輪的大車篷,心裡的疑惑更添了幾分。

在柳涵的印象當中,這位程程弟弟可是個煎雞蛋都能給煎糊了的人,啥時候學會了做煎餅果子的手藝,都能出去擺攤賣了?

“我現在正好忙不過來,想找個人幫忙呢,姐你要是來幫我,我每天給你兩塊錢的工資!”

看著孫梓程豎起的兩根手指,柳涵睜大了眼。

每天兩塊錢的工資,那麼一個月豈不就是60塊錢!放在當下的宿州,普通工人的工資僅有三十多塊,高階工也不過四五十塊,一些小領導才能有個六十。

眼下自己不過是個被人趕回家的知青,哪裡能值得了那麼多錢?

“要我給你幫忙當然可以,但你給的工錢也太多了點,我哪能佔你那麼大的便宜?”

柳涵這樣講,聽在孫梓程的耳朵裡,就是答應了。

“不多,一天兩塊多個啥?剛剛我才出去擺了多久一會兒攤就賺了二十多塊,純利潤!”

“這才僅僅是第一天。要是早晚都去賣,東西再備得多點,一天賺個六七十的那都不叫事兒!”

孫梓程沒有吹牛,就這還是保守估計的。

但柳涵對於這話還是持半信半疑的態度,但也不再糾結錢的問題,給多了,大不了她到時再還給孫梓程就是了。

“可是我也沒有這手藝啊,能幫你點啥?”

“不需要手藝,只要把客人點的東西放進油鍋裡炸好,放在我做餅的鍋臺上,再有就是收錢找錢就行了,沒啥難度。”

孫梓程拍著胸脯擔保,嶽桂英也點頭。至此,柳涵的所有擔心都被打消了,於是便欣然答應下來。

“真沒想到,姐姐居然落魄到要靠弟弟來養活。”

柳涵用袖子抹了把眼眶,自嘲笑道。回想三年前,她又何嘗不是一個優秀的女孩?

她懷著一肚子的抱負去做了援鄉的知青,想要靠自己的一雙手闖出一條路來,想讓父母早點過上富足的日子,也想有一段感情……

到最後卻是碰了一身傷,如一條喪家之犬般迴歸故里。

真可悲……

經過孫梓程和嶽桂英的安撫,柳涵的情緒也穩定了許多。

時間快要到晚上八點,三個人的肚皮卻還都空著。

煎餅果子全部賣光了,裝麵糊的桶桶底都被刮乾淨了,他們才想起來,自己都還沒吃上。

嶽桂英去廚房裡做晚飯去了,而孫梓程則是在小桌上開始準備起明天賣煎餅要用的東西。

絕大多數東西都要明天早起來準備,比如麵糊,現在調好,等到明天都脹幹掉了。需要隔夜準備好的東西有三樣:一個是醬料還有一個是裡脊肉,需要閹制好的,否則不能入味。再有就是炸油條的面。

醬料並不難做,只需要將一堆特定的香料磨成粉,篩掉大的顆粒然後再搭配市面上可以買到的大醬一起放在鍋裡熬製成糊狀就可以了。

磨粉的工作交由柳涵來完成,孫梓程則是負責處理裡脊肉。

相對而言,這就是技術活了。

他從合作社那邊批發來的豬裡脊要三毛六一斤,他一口氣買了15斤。為了節省成本,他要儘可能地將肉切薄,卻也不能太薄了,否則一個是容易破,再有一個就是客人也不能買賬。一斤肉差不多要切成30片的樣子為佳。

這就相當考驗刀工了,這個年代也沒有那種切肉的機器,全要他親自操刀來搞。

“程程,你可小心些,別劃到手了。”

柳涵看見孫梓程手裡拿著一把明晃晃的菜刀要去切肉,心裡不免得有些擔心她對於孫梓程的印象多少還是傾向於那個笨手笨腳的小男孩,況且她自己切菜時也總把手弄破。

“姐,你咋就對我這麼沒信心呢?”

語罷,他將一塊肉放在了切板上。並沒有經過冰凍,這會也沒那個條件,切片的難度會大大增加。

卻見孫梓程一手持刀,一手貼著紅肉,刀刃順著肌理劃過,三兩刀就劃下來一條均勻的肉片子,堆在一旁的小盆裡。

看著孫梓程那無比認真的側臉,柳涵有些失了神。弟弟還是以前那個弟弟,只不過長大了,變高變壯,人也變得更精神,最重要的是,變得有本事了。

姐弟兩個一起,很快就將明早做煎餅要用的東西準備妥當。

恰好這時,嶽桂英也將煮好的晚飯統統端上桌。時間太晚來不及淘米煮米飯了,她乾脆就煮了一鍋寬麵條子,裡面還給兩個孩子一人加了一個荷包蛋。

除此之外,她還炒了一盤子大蒜葉炒肉絲,以及一盤子炒生菜。相較於平時的飲食而言,這一頓算得上是豐盛了。

“小涵妹,今天沒來得及準備,你就將就著吃點吧。”

嶽桂英的臉上盡顯柔色。

“英姨,這已經很好了,我在農村做知青時,哪裡能吃上這麼好的菜?”

柳涵忙應道。

她講的沒錯,農村裡的條件哪裡比得上這城裡?她做知青這些年,每餐吃的基本上都是糙面饅頭和洋芋蛋子,每天還要下地幹活,住的地方也很是簡陋,都是那種土房子。

嶽桂英哪裡能不曉得這一些?

“涵妹子,這兩年苦了你了!離開那破地方也罷,以後就留在縣城裡,風吹不著,雨淋不到,乾點活咱也不怕!”

柳涵一想,還真是這個道理。

不用去做知青,她也可以靠自己的雙手闖出一條路來!就像程程弟弟一樣。

現在的政策變了,改革開放了,市場的經濟體制也變了,她不該默守陳規,

而是應該敢打敢拼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