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命題,徵詢一個學生的意見?
全民震驚,我高考總是滿分! 番茄大王炒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三月的杭城,春寒料峭,西子湖畔的柳枝剛剛抽出嫩芽,空氣裡還帶著一絲溼冷的氤氳。
與這早春的慵懶不同,位於城市另一隅的教育考試院大樓內,氣氛卻顯得格外凝重肅穆。
頂樓的保密會議室裡,窗簾緊閉,燈光明亮,長條會議桌兩側坐滿了人,個個神情嚴肅,他們是決定著全省數百萬高三學子命運的高考命題組核心成員。
菸灰缸裡已經積了不少菸蒂,但沒有人再去碰桌上的香菸。
主位上,一個頭發花白,戴著深度近視眼鏡,面容清癯的老者,正用指關節不輕不重地叩擊著桌面。他就是這次命題組的總負責人,謝明。
“去年的試卷評估報告,大家都看過了。”謝明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整體反饋不錯,區分度、信效度都達到了預期。但是,”
他話鋒一轉,目光掃過全場,“有一個現象,我們不能忽視。”
會議室裡靜得落針可聞。所有人都知道謝明要說什麼。
“滿分。”謝明緩緩吐出兩個字,像是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了一塊巨石,“所有科目,一分未扣。
杭大附中的蘇凡同學,創造了一個……可以說是前無古人,恐怕也後無來者的記錄。”
短暫的沉默後,坐在謝明左手邊,一位頭髮梳得一絲不苟,戴金絲邊眼鏡的中年男人——物理組組長王建國,率先皺起了眉頭:
“謝老,這確實是個奇蹟。但我們命題組的主要工作是保證考試的公平性和科學性。一個學生的極端高分,或許有偶然性,我們……”
“偶然性?”
謝明打斷了他,語氣依舊平靜,但眼神銳利了幾分。
“王組長,你我都清楚,高考這種級別的考試,尤其是在我們省,想要拿到單科滿分都難如登天,更遑論全科?這不是偶然效能解釋的。
考試院的技術專家,我們請來的心理學教授,還有我們內部的反覆核查,都證明了試卷不存在洩題可能,答卷也絕非作弊。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答案,都堪稱完美。這隻能說明一件事——出卷的難度,對他來說,可能真的……不夠。”
“您的意思是?”旁邊一位負責語文科目的女老師,姓李,輕聲問道。
謝明沒有直接回答,而是丟擲了一個讓在場大部分人都感到意外的提議:
“我考慮了很久。今年的命題工作即將開始,我建議,在正式封閉命題之前,我們去徵詢一下這位蘇凡同學的意見。”
“什麼?”王建國幾乎是立刻反駁。
“謝老,這不合規矩!我們是高考命題組,代表著國家選拔人才的權威性和嚴肅性,怎麼能去徵詢一個高中生的意見?這傳出去,豈不是讓人笑話我們連題目都不會出了,要靠一個學生來指點?”
他的話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是啊,謝老,這太草率了。他考得好,是他本事。但命題是系統工程,涉及知識體系、能力層級、區分度設計,他一個學生,懂多少?”
“就算他天縱奇才,他的視角也只是學生的視角,未必符合人才選拔的宏觀要求。”
“而且,他去年考完,不是已經拿到所有頂尖大學的橄欖枝了嗎?據說他自己放棄了,選擇復讀,還到處說高考太簡單……這孩子,有點太張揚了吧?聽他的,別再弄出什麼么蛾子。”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
謝明耐心地聽著,沒有打斷。直到會議室裡的議論聲稍稍平息,他才看向那位之前提問的李老師:
“李老師,你好像有不同看法?”
李老師推了推眼鏡,語氣溫和卻堅定:
“謝老,各位同仁,我覺得王組長他們的顧慮有道理,但謝老的提議,也並非完全不可行。首先,規矩是人定的,面對這樣從未有過的特殊情況,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用特殊的方式來處理?
其次,蘇凡同學能拿到全科滿分,這本身就說明他對現有高考體系的理解,可能已經超越了我們中間的很多人,至少在‘解題’這個維度上是如此。
他覺得‘簡單’,我們不能簡單地斥之為年少輕狂,或許,他的感受能給我們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尤其是他反覆提及的‘數學難度低’這一點。”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
“我們命題,不就是為了更好地甄別選拔人才嗎?既然出了一個能‘通關’我們現有體系的人,聽聽他對這個‘關卡’設計的看法,我覺得,這非但不是示弱,反而是體現了我們不斷追求科學、完善命題機制的嚴謹態度。
當然,最終採納與否,決定權還是在我們手裡。”
李老師的話讓原本一邊倒的反對聲浪小了下去。一些原本持中立態度的老師開始點頭。
謝明讚許地看了李老師一眼,然後再次環視全場:
“李老師說得很好。我們不是去請他出題,而是去‘請教’他對現有題型、難度梯度、知識點覆蓋,乃至創新性方面的一些看法。
他覺得簡單,總得有理由。我們去聽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這沒什麼丟人的。高考是為國選材,任何可能提升其科學性的建議,都值得我們重視,哪怕這個建議來自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
他的目光最後落在王建國身上:
“王組長,我知道你擔心影響命題組的權威。但真正的權威,不是靠故步自封來維持的,而是靠不斷地自我革新和精益求精。
這件事,我來負責。如果真有什麼不好的影響,責任由我承擔。”
話說到這個份上,王建國也不好再堅持反對,只是臉色依舊不太好看,嘟囔了一句:
“希望別是譁眾取寵吧。”
謝明沒理會他的嘟囔,直接拍板:
“好,那就這麼定了。為了表示重視,也為了能更全面地聽取意見,我親自帶隊。王組長,你是物理組的,對理科比較熟悉;李老師,你是語文組的,對文科和表達邏輯更敏感;再加一位數學組的骨幹……老張,你來吧,蘇凡同學重點提到了數學。”
被點名的數學組老張是個五十多歲,頭髮微禿,性格沉穩的老師,他點了點頭:“好的,謝老。”
“就我們四個人。事不宜遲,我們下午就去一趟杭大附中。小趙,你聯絡一下杭大附中的趙振國校長,提前打個招呼,但不要搞得太隆重,我們就以普通調研的名義過去。”謝明對旁邊的秘書吩咐道。
“好的,謝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