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看一件事或許不起眼,但若此類事積少成多,對大明而言,便是極大的隱患。

必須將其視為頭等大事來處理。

於是,朱元璋思慮一番後,借胡惟庸這個膽識非凡的奇才,廢除了延續千年的丞相制度,使其不再與皇權抗衡。

如此一來,權力雖集中了,但事務繁重得令人畏懼。

然而,這對朱元璋而言並非折磨,反而是種樂趣。

他的天子威嚴,正是透過這些事務展現的。

見朱元璋暫歇,站在遠處伺候的宦官立刻上前,向他報告了一個訊息。

若非早先囑咐過,辦完此事需告知他,宦官絕不會在此時前來稟報。

不過,依他對朱元璋的瞭解,這很可能只是他一時興起的決定。

雖說是讓他彙報,但此刻他對這事已沒那麼急切。

至少在得知訊息後,他不會立刻關注,而是稍作休憩,接著批閱奏章。

至於武器,與處理奏章相比,根本不在一個層次。

至少要等處理完奏章後,才會顧及武器。

“在哪?咱們去看看!”

朱元璋正準備伸懶腰,聽了這話便停住了動作。

忙看向眼前的宦官說道。

此時,他眼中似乎有光芒閃爍。

對於這東西,朱元璋盼望已久。

八月十五晚看到的絢麗煙火,始終深印在他腦海。

每次想起,都令他驚歎不已。

尤其是後來韓成提到這種比神話傳說中的仙術更可怕的武器時,朱元璋夜裡都難以安眠。

一直在期待驗證,用韓成傳授的方法制成的武器究竟有多大的威力。

從韓成的話裡可以察覺,當前這玩意兒離韓成提到的那種**標準差得太遠。

不過,即便如此,它依舊能在現有基礎上,讓火器的力量顯著提升。

實際上,坦白講,在遇到韓成之前,朱元璋對大明現有的火器還挺滿意。

他認為火器能達到如今這樣的威力已經相當了不得。

也因此,當他從韓成那兒得知火器還能不斷發展,變得威力更強、種類更多時,內心瞬間充滿了期待。

既然現在的火器已有這般威力,那麼威力更大的火器究竟會是什麼模樣呢?

用它來衝鋒陷陣,定會非常出色!

一想到這裡,朱元璋就感到格外激動。

話音剛落,朱元璋沒等宦官回應,便邁開步伐向外走去,步履沉穩有力,彷彿帶風。

這個叫王忠的宦官,當場就愣住了,被朱元璋的反應弄得一頭霧水。

這是怎麼回事?!

這……這還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帝王嗎?

聽說了這種**武器後,連奏摺都不批了?

驚詫之餘,他情不自禁地抹了抹額頭的汗,心中滿是慶幸。

幸好!

幸好自己沒擅自行動,而是第一時間上報了!

不然,僅憑上位此刻的表現,自己恐怕多半要捱罵!

這麼想著,他急忙追上去為朱元璋引路……

……

在京城內一處校場上,朱元璋站在那裡,手持火銃,仔細檢視。

這火銃是由兵杖局送來的。

兵杖局是內廷二十四衙門裡的八大局之一,不過現在明朝的內廷二十四衙門還未全部健全。

兵杖局的主要職責就是製作軍械、儀仗以及常見的刀槍棍棒之類。

兵杖局內部設有專門的火器部門,不僅能製造普通的火銃等火器,還能鑄造青銅炮。

而且,他們製造的火器質量極佳,結實耐用,爆炸事故極少發生。

這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兵杖局比龍江寶船廠更靠近朱元璋。

龍江寶船廠至少還在南京城外。

而兵杖局就在南京城裡。

單這一點就能說明,兵杖局出產的東西品質絕對是無可挑剔的。

自然,除了鑄造兵器、儀仗,製造火銃與火炮,這兵杖局還生產剪刀、餐叉這類日常用品,甚至還能自行製作縫衣針。

這完全符合朱元璋一貫的風格,強調的是獨立自主。

局內還飼養著雞、鴨、鵝之類的家禽,皇后坤寧宮裡本作花園的區域,如今不見一株花卉,卻栽滿了蔬菜……

在這種背景下,讓兵杖局承擔這些任務非常合理。

“這裡面裝的就是朕給你們的東西?”

朱元璋手持火銃,仔細端詳後,轉向身旁侍立之人發問。

聽到皇帝的詢問,那人立刻上前答道:“回稟陛下,正是陛下提供的材料。”

“試驗過了嗎?效果如何?”

朱元璋開口問道。他的心緒隨著這個問題起伏不定。

雖然他相信事情不會太糟糕,但依然有些忐忑,唯恐成品不盡如人意。

畢竟韓成之前傳授他們製作此物時,過程顯得太過隨性,配料也匪夷所思——居然混入了雞蛋和糖。

若非韓成親手製作並信誓旦旦地保證,他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這種東西能新增如此成分。

就在朱元璋發問之際,一邊的朱標以及正在擺弄一門火炮的晉王朱棡也將視線投向此人。

朱棡是半路上偶遇朱標,兩人一同趕來拜見父皇。

他們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商討對付備倭水師的事情。

然而,在得知父皇的計劃後,兄弟倆都來了興致。

朱標無需多言,他對那批顆粒化的成品參與頗深,貢獻不小,自然對結果充滿期待。

同時他也聽韓成提及這種火器的威力,一直渴望目睹實際效果,驗證是否真如韓成所言。

至於朱棡,身為鎮守邊疆的親王,對火器尤為痴迷。

相比朱棣,他對火器的理解更透徹,興趣也更深。

畢竟這位注重禮儀的晉王認為,手執利刃上陣廝殺,未免顯得粗俗不堪。

只有像二哥和老四這樣渾身上下都是蠻勁兒的人,才會喜歡這種原始的作戰方式。

晉王向來以優雅從容自居,但他認為,若想痛快淋漓地擊敗敵人,最好的辦法莫過於藉助火銃火炮這類武器,在敵軍尚未逼近之時便將其擊潰。

如此一來,既不會沾染血腥,又顯得氣派非凡,比親自持刀上陣要瀟灑得多。

在朱樉、朱棡與朱棣三位藩王中,晉王所部的火器數量最為可觀,而且他對火器的掌控也堪稱精妙絕倫。

因此,當聽說有新型火器問世,其威力據稱大幅提高時,晉王並未等待朱元璋或朱標的指令,便主動前來檢視。

面對朱元璋的詢問及父子三人的注視,兵杖局的官員深吸一口氣後,臉色驟然泛紅,顯然並非因羞澀,而是興奮所致。

“實……實在是驚人!這新火器的威力,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他聲音顫抖,激動地說道,嘴唇也跟著微微發抖。

“使用普通的火銃,只要裝填陛下提供的這種火藥,有效射程就能達到八十步!”

“什麼?!”

還未等朱元璋或朱標做出回應,朱棡已忍不住驚呼一聲,並迅速起身。

他顧不上站立時引起的輕微眩暈,徑直走上前幾步,一把抓住說話人的手臂,目光炯炯地看著對方。

作為一名熱衷於火器的人,朱棡怎會不清楚普通火銃的最大射程不過三十五步?

超出這個距離,不僅精度大打折扣,威力也會減弱。

可如今,竟有人說在使用父皇提供的火藥後,普通火銃的有效射程被提升到了八十步?

八十步啊!

這簡直是質的飛躍!

若是將其應用於戰場,後果簡直無法想象!

戰鬥能力的提升絕非微不足道,幾乎是一瞬間,他就開始設想利用這種威力增強的火銃迎擊敵軍的畫面。

敵軍還誤以為我們的火銃威力依舊如舊,殊不知我們早已進入他們的有效射程。

經過一輪齊射之後,必定能讓那些敵軍措手不及!

想到這裡,連朱棡自己都激動得難以抑制。

與此同時,朱元璋和朱標也被深深震撼。

儘管沒有朱棡那般誇張的表現,但他們內心的激動同樣顯而易見。

“八十步!甚至有時能達到百步!”聽到這話,朱元璋與朱標相視一眼,心中滿是難以置信的感覺。

儘管他們大致認定韓成研發的東西威力非凡,卻沒想到會達到這般驚人的地步。

僅僅新增了些許雞蛋和糖,竟讓這東西的威力飆升至如此駭人?

“當真如此?我不信。”朱棡不知韓成其人,此前也從未聽聞這種新型火器的訊息。

連知曉此事的朱元璋父子都覺得匪夷所思,更別提毫無頭緒的朱棡了。

雖然他知道眼下形勢下絕無可能撒謊,但威力驟增太多,讓他難免心生疑慮。

“把銃交給我,我親自試射一次。”說著,朱棡便從旁取過一杆銃,準備驗證一番。

若非親眼所見,任對方說得再如何篤定,他也是不會相信的。

“殿下,還是讓我來吧,這新式銃威力太猛,若發生炸膛……”

那人忙上前勸阻,欲奪過銃,可朱棡豈會答應:“無妨,我自己來即可,這類銃我已操弄多次,熟稔得很。”

兵杖局之人聞言頓時焦慮萬分。

他確實不願讓朱棡在此試銃。

雖說當下狀況下,這些精良銃發生炸膛的機率不大,但新式銃威力巨大,仍有隱患。

因此由他親自操作更為穩妥。

並非是他膽大無畏,而是若在這裡出現意外,最壞結果不過是自身喪命。

一旦在晉王殿下手中出事,整個家族乃至九族都有可能被牽連!

然而朱棡正沉浸在震撼訊息帶來的興奮中,一心只想親手嘗試。

哪管旁人勸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