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民說完之後,電話那頭傳來二姨惱羞成怒的聲音:

“劉民!你怎麼跟長輩說話的?我們好歹是你親戚,借點錢怎麼了?你現在這麼有錢,手指縫裡漏點都夠我們花了!”

“就是!你別以為我們不知道你現在有多少錢,我看網上都說,你光是那輛車就要四五千萬了。”大舅也幫腔道,“你小時候我還抱過你呢!現在發達了就翻臉不認人了?”

劉民氣得笑出聲來:“抱過我?是啊,我六歲那年去你家拜年,你嫌我衣服髒不讓上桌吃飯,讓我蹲在廚房吃,這事我可記著呢!”他頓了頓,聲音冷得像冰,“我今天把話撂這兒,錢我一分都不會借。你們要是再敢騷擾我爸媽,別怪我不客氣!”

見大舅居然還有臉提小時候,劉民對他就更沒好臉色了。

小時候父母在外面打工,他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由於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家距離比較近,而大舅也是看他父母不在家,經常就看他不順眼,有時候因為一些事情自己需要去他家吃飯的時候,他家都摳摳搜搜的,時不時還會說一些陰陽怪氣的話來噁心他。

電話那頭突然傳來一陣騷動,接著是二姨刺耳的尖叫:“哎喲!有錢了就六親不認啦!我一會就在家族群裡把你們一家人的嘴臉都說出去,讓大家都都看看你們家是什麼嘴臉!”

劉民倒是不慌不忙地開啟電腦,登入自己的銀行賬戶,擷取了餘額截圖。

然後他慢條斯理地說道:“二姨,你儘管拍。不過我也提醒你一句,造謠誹謗可是要負法律責任的。我正好認識幾個律師朋友,要不咱們法庭上見?”

劉民當然不認識什麼律師朋友,說這些話也是為了嚇唬二姨,但他現在有錢,能請到一些很不錯的律師。

這話一出,電話那頭頓時安靜了。

過了幾秒,大舅訕訕地說:“小民啊,我們就是開個玩笑……”

“玩笑?”劉民冷笑,“行啊,那我也跟你們開個玩笑。大舅你在縣城那套房子是違規建築吧?還有二姨,你家兒子是不是在事業單位?你這模樣我要是發到網上,你兒子恐怕都沒臉見人了。三叔,你那個小作坊的稅務問題……”

對於這些親戚們家裡的情況,劉民可是清楚得很。

“別別別!”聽到劉民這麼說,幾個人頓時慌了神,“我們這就走,這就走!”

聽著電話那頭的嘟嘟聲,劉民這才鬆了口氣,他對爸媽說道:“爸,媽,你們沒被他們給嚇到吧?”

母親的聲音裡帶著哽咽:“我們沒事……就是給你添麻煩了。”

“說什麼呢!”劉民心疼地說,“是我連累你們了。這樣,你們直接就把他們給拉黑了,別理那些勢利眼,讓他們有什麼事情來找我。他們要是真敢找過來,我倒是要好好和他們對對線。”

“你二姨她……”

“媽,她都這樣了,你別再偏袒她了,往年過年去外婆家的時候,她經常說些什麼話,你都忘了?”

見自己老媽還準備替二姨說話,劉民有些無語地打斷了她還沒說完的話。

結束通話電話後,劉民坐在床邊,胸口還因為憤怒而起伏。

他開啟手機相簿,翻出前幾天拍的布加迪照片,發了條朋友圈:“新座駕,還不錯。”

配圖是布加迪的方向盤特寫。

不到五分鐘,朋友圈就炸了鍋。

點贊評論如潮水般湧來,其中不乏那些多年不聯絡的“親戚”“朋友”。

劉民冷笑著點開家族群,果然看到二姨正在陰陽怪氣:“有些人啊,有錢了就忘了本,連親戚都不認了~”

劉民直接甩出剛才的銀行餘額截圖:“是啊,我確實有錢。不過我的錢,寧願捐給希望工程也不會借給某些白眼狼。”

接著他又在網上找了個律師的名片,將其發到了群裡。

“對了,剛才誰打電話找我爸媽要錢來著?之前找你們借幾萬塊錢的時候連個屁都不放一個,現在來找我們借錢倒是知道獅子大開口了。誰要是再纏著我爸媽,電話轟炸的話,這律師函當天就能送到他家。”

劉民在群裡說完這些,這群裡頓時就鴉雀無聲。

過了好一會兒,姑媽私聊他:“小民啊,你二姨、大舅和三叔他們的事情你爸都和我說了,你別和他們一般見識。不過……你表弟下個月結婚,能不能……”

看到姑媽的私聊之後,劉民嘆了口氣。

姑媽是少數對他家真心的親戚,之前父親住院時還偷偷塞過兩萬塊錢,現在小雨也還在她家住著呢。

所以儘管姑媽也來找他借錢,但他也不能像之前對大舅他們那樣對待姑媽。

而且姑媽說的也是借錢,而不是像二姨他們那般,直接就天經地義地讓給錢。

劉民直接就給姑媽轉了十萬過去。

“我剛收到銀行發來的簡訊,那十萬是你轉的嗎?謝謝了,這錢我們後面會還你們的。”很快,姑媽就發來訊息。

“這錢你們就好好拿著用,不用還。表弟結婚我肯定到,需要幫忙儘管說。”劉民則是回覆道。

剛處理完這些糟心事,手機又響了。

是蘇清雨發來的訊息:“學長,我看到你朋友圈了……你還好吧?”

這條文字訊息的後面,跟著個擔憂的表情包。

雖然和劉民認識的時間不算長,才幾天時間,但在蘇清雨看來劉民是一個很穩重,不愛張揚的人。

他今天突然在朋友圈發一張布加迪的照片,還配上了裝逼意味很濃的文字,肯定是遇到什麼事情了,所以這才連忙發訊息過來問一下。

看到蘇清雨發來的訊息,劉民心裡一暖,回覆道:“沒事,就是有些親戚見錢眼開。不過,今天我應該不怎麼出門了,昨天晚上買了不少東西,今天就在家等收件。我一會去接你過來吧。”

“嗯,好。”

“對了,現在這都快到下旬了,你們學校什麼時候舉辦畢業典禮?”

“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