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抽象型家庭,奇葩的父子
抽象帶娃:爹,求別拉我玩遊戲了 魚鵝不足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只見客廳裡放著一張長桌子,並排擺放著兩臺電腦,下邊是兩張電競椅。
此時。
蘇寒和兒子歪戴著耳機正在遊戲裡雙排,螢幕上顯示的是一款槍戰遊戲,兩人打的正嗨。
“你這人體描邊大師又上線了?壓槍啊大哥,對面都騎臉輸出了!”
蘇寒摔著滑鼠,電競椅也吱嘎作響,情緒非常激動。
“你又給我上壓力,對面4個人,我一打四怎麼打?”
軒軒不甘示弱的噴了回去,“以為我是燕雙鷹啊。”
“孬種,就知道逃跑。叫你跟我不跟著,不然早贏了!”
蘇寒把鍋直接扣到了軒軒頭上。
“孬種也是你的種!你更菜!”
軒軒吐著舌頭朝蘇寒做鬼臉。
“爹菜爹有理,你菜爹打你!”
蘇寒抄起至尊武器——拖鞋,按住軒軒就教訓了起來。
軒軒躲開拖鞋,“你這是耽誤我上北大。”
“上什麼北大,趕緊跟爹去A大蹲人。”
“不上北大,我也要上清華。”
“上什麼清華,快把這人腦袋開啟花。”
蘇寒瘋狂指揮起來。
【好傢伙,節目組確定沒搞錯吧?這家父子在雙排打遊戲?】
【這是客廳還是網咖,這裝置也太好了吧,有點羨慕了】
【對噴的有點猛啊,遊戲打不過,就開始打隊友了是吧】
【哈哈哈,笑死我了。孬種也是你的種,這兩人是說相聲的吧】
【……】
年輕的網友看到這一對奇葩父子,瞬間笑了起來,和自己玩遊戲狀態差不多。
【放學了不管孩子玩電子遊戲,還和孩子一起玩起來了,這是什麼爸爸!】
【孩子罵罵咧咧的太沒素質了,要被這個不務正業的爹毀掉了】
【這孩子成績肯定不行,一看就是班裡拖後腿的貨色】
【……】
年長的觀眾就看不下去了,這是在做什麼?
何老師看著三號家庭也有點迷糊,這也太抽象了點。
要不是知道是真實嘉賓,還以為是演員呢。
“這不是在胡鬧嗎?小孩子容易沉迷遊戲,還在客廳陪孩子玩,這個家長太不負責任了。”
觀察員陳克松實在忍不住批評起來。
他是70後,做了多年的教師,看到這種家長,恨不得馬上過去訓一頓。
“好像是有點過分,也不知道孩子作業寫完沒有。”
黃甜甜語氣溫柔,倒是沒有那麼狠著批評。
“我覺得還好吧,這軒軒看著性格很開朗,和爸爸像朋友一樣,這氛圍不行嗎?”
路丁鵬還有點羨慕,以前家裡都不給玩電腦,自己都是偷偷玩。
“咱們還是先觀察一下,沒準就是放鬆玩一會兒,待定。”
何老師也沒搞清狀況,沒有貿然下結論。
繼續看四號家庭。
這家一看就不是單元樓,是鄉村的一戶家庭。
“媽媽,我出去玩一會兒哈。”
女孩回到家,放下書包就準備出去玩兒了。
“行,去吧,記得早點回來吃飯。”
媽媽點了點頭,也沒有管閨女。
小女孩跑出了畫面,家裡只剩下媽媽了。
節目組後臺,工作人員也在實時的看著網友們的反饋,感覺還得加個攝像師拍外景才行。
“好了,四個家庭的情況,大家簡單看了一下,對此有什麼想說的嗎?”
何老師看向觀察員,準備探討一下。
“我只想說,有些父母真不配當父母,不如讓國家來撫養。”
陳克松態度鮮明,明顯是在批評蘇寒不務正業帶壞了孩子。
“我覺得節目組選的很好,這幾組家庭很有代表性。”
黃甜甜拿起自己做的筆記,很認真的分析起來。
“第一組家庭是典型的溺愛型,父母體貼入微,全力滿足孩子的要求。”
“第二組家庭是專制型,鷹式教育加上軍事化管理,對孩子要求很嚴格。“
“第四組家庭屬於放任型,讓孩子自由發展,少量干預。”
“對孩子的成長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還有待繼續觀察。
黃甜甜還是很專業的,給每個家庭貼了一個標籤,方便大家理解。
“那第三組呢?”
何老師聽了就覺得不對勁,怎麼漏掉蘇寒那一組了?
【哪壺不開提哪壺,黃老師笑容有點僵住了,第三組是不是不好歸類?】
【我看第三組就叫電競型吧,畢竟都在玩遊戲,沒準孩子要當職業選手呢】
【不對,我看應該是搞笑型,太有節目效果了,愛看,支援!】
【……】
看到心理專家愣住,網友們也在彈幕裡調侃起來。
“額......這對關係有點奇葩。”
黃甜甜略作思考,“第三組算是抽象型吧,我也好奇這個孩子會有什麼表現。”
“哈哈哈,黃老師高,概括的太準確了。”
旁邊的觀察員路丁鵬沒繃住,在臺上笑場了。
“鵬鵬你別笑了,你說說看法。”
何老師又點了一下。
“我一個大學生,沒有那麼專業,我只從我自己的情感出發。”
路丁鵬指了指蘇寒的螢幕,“如果我是孩子,我選擇三號家庭。”
“就是想打遊戲罷了,這就是精神鴉.片,真是太害人了。”
陳克松哼了一聲,非常反對孩子打電子遊戲。
“我是喜歡朋友型的父子關係,再說電子遊戲怎麼了,今年的黑猴,還把華國文化輸出到了海外呢。”
路丁鵬年輕氣盛,當場就懟了回去。
“遊戲也配談文化,一個爸爸不好好輔導孩子作業,竟然帶孩子打遊戲。”
陳克松不屑一顧。
“哈哈哈,什麼東西都有好有壞,現在下結論為時過早,咱們繼續觀察,這些家庭又有了新動態。”
何老師連忙打斷兩人爭辯,他們只是配角,重點還是在家庭直播間。
【這個老教師太死板了吧,父母就得天天輔導作業?不能享受一會兒了?】
【不用歧視電子遊戲吧,以前什麼跳房子、打牌、麻將,不也是遊戲麼】
【反駁的都是小屁孩吧,要是天天讓孩子打遊戲,哪裡還有心情學習】
【胡說八道,你天天逼著孩子學習,孩子早就逆反了,越逼越不學】
【……】
直播間的網友們日常開槓,這個話題的爭議還是太大了。
不過直播間的人氣節節攀升,開播不到20分鐘,已經50多萬人氣了。
節目組後臺。
“現在資料不錯呀,照這個趨勢下去,咱們的贊助費要翻倍了,目前哪個直播間人最多?”
導演看著後臺資料,美滋滋的喝了口茶。
“導演,三號家庭的線上人數最多,四號家庭孩子出去了,人數最少。”
助理在一旁彙報起來。
“就那個打槍戰遊戲的?大家是當遊戲直播看了?”
導演有點不理解,這麼多網友看兩人打遊戲嗎?
“有一部分原因,不過這兩人確實太能整活兒了,一會兒您看看就知道了。”
助理也一直關注著蘇寒這邊,都快要笑死了。
“行,你密切觀察,另外再找4個攝像師,做外景的跟拍。”
導演點了點頭,現在節目資料良好,那就不怕花錢請攝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