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琴音站定後,目光直直地落在秦風身上,語氣似嗔似試探。

“秦風,你來這裡作甚?這種場合,你也會感興趣?”

秦風淡淡一笑,抬眸看著她,說道:“收到請柬了,總不能不給人面子吧。況且在府裡待久了,總要出來活動活動。”

夏琴音臉上掠過一絲嫌棄,語氣透著一股質疑。

“你不是應該去勾欄瓦舍嗎?”

“這是詩會,是你能來的嗎?”

她似笑非笑地掃視了他一眼,語調不自覺地揚起幾分,吸引了不少周圍人的注意。

旁人聽聞,頓時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道:“這秦世子恐怕又去得罪玉羅公主了,看她這語氣,像是來興師問罪。”

“公主今日親臨詩會,這傢伙居然臭不要臉的出現,難道不怕公主斥他無才,鬧笑話嗎?”

秦風神色冷淡,並未在意這些刺耳的流言。

轉而低聲問:“不知公主有什麼吩咐?”

夏琴音沒有繼續與他爭論,反倒略微側身,抬起手指了指不遠處的一片幽靜角落。

“隨本宮來,有話單獨與你說。”

這場景看得眾人一陣驚詫,畢竟公主主動將一個男子單獨喚到一旁,實在讓人浮想聯翩。

“哼,看樣子秦風真是闖禍了,公主這像是興師問罪。”

“恐怕不會輕易善了吧?公主最討厭無才無德之徒,他還敢今日出現!”

聽著周圍的議論聲,晴兒急得攥緊了衣角,小聲勸道:“世子,要不咱們算了吧?”

秦風輕輕擺了擺手,示意晴兒安靜。

然後從容起身,跟著夏琴音走向僻靜之處。

到了角落,夏琴音率先開口,聲音低而冷:“秦風,我讓你自己去請辭漠北使團的談判主使。”

秦風挑了挑眉,嘴角噙著笑意,語氣卻透著一絲冰冷。

“公主是擔心臣談判失敗嗎?”

夏琴音微微仰頭俯視著他,美目閃爍,毫不掩飾自己的不屑。

“你的名聲自成笑柄,整日不學無術,無才無德,我憑什麼相信你?更不可能將自己終身大事交到你這種人手上!”

夏琴音不是不願意為了她皇兄去聯姻。

享受了十幾年的富貴生活,她也知道自己身為公主的宿命。

但是她認為漠北那邊苦寒,這輩子都回不來大雍了。

所以她此次跟漠北談判之事,緊張無比。

秦風眼中閃過一道暗光,語氣依舊平靜卻鋒芒畢露。

“公主如此看輕臣,那不知公主是否也不相信陛下的決斷?”

夏琴音一怔,臉色微變,立刻反唇相譏。

“皇兄?哼,他向來耳根子軟,任你蠱惑他幾句他便應下,正因如此,我才不得不介入這件事。”

她吸了一口氣,語氣愈發篤定:“皇兄已經答應我,這漠北談判主使一職將是我推薦的人選。你若知進退,此刻辭去,尚能保留幾分顏面。”

秦風聞言,低笑一聲,那笑聲帶著幾分嘲弄,更透出幾分輕蔑。

“既然公主這麼自信,那就請回去請聖旨吧。”

夏琴音被他的態度氣得面色一冷,咬牙說道:“秦風,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等著吧,本宮一定會叫你出局!”

她轉身便走,裙襬掃過地面,氣得帶出凌厲的風聲。

秦風目送她遠去的背影,嘴角的冷笑更深。

隨即無聲地搖了搖頭,邁步回到原處。

晴兒見他回來,立刻迎上去,滿臉擔憂地問:“世子,沒事吧?是不是玉羅公主要責難您?”

秦風抬眼看了她一眼,目光微冷,淡淡道:“無所謂。”

說到這裡,他忽然頓了頓,聲音少了幾分冷漠,多了幾分自嘲。

“不過,我這些年隱藏得太久,竟讓所有人以為我是個廢物。晴兒,你覺得咱們秦王府是不是越來越沒臉了?”

晴兒連忙搖頭,堅定道:“不,不是的,世子在奴婢心中一直是最好的!”

秦風輕輕一哂,冷意從眼眸中閃過:“別急著反駁,以前的確是這樣。我隱忍許久,連狗都敢對我狂吠一聲。”

晴兒看著他的神情,忍不住心頭一震。

“世子,您……”

但秦風沒有繼續說下去。

而是轉身望向遠處星空,輕聲說道:“從今以後,絕不會了。”

說完,他端起桌上那杯尚未飲盡的清酒,一口飲下,眼底一片深邃無波的冷色。

晴兒怔怔地望著他,心中莫名感到一陣寒意,又隱隱有些激動。

她不明白,世子為何忽然變得如此冷峻可怕。

只是隱隱覺得,從這一刻開始,秦王府的低調似乎就要畫上句號了。

很快,詩會便開始了!

賓客們陸續落座,竊竊私語,期待著詩會的開始。

蘇斌,一身錦衣華服,油頭粉面,邁著略顯誇張的步伐走上臺前。

儼然一副主持人的模樣。

他清了清嗓子,故作姿態地拱手環視四周,高聲說道:“諸位才子佳人,此番家姐,芙蓉將軍蘇傲雪大勝漠北,凱旋歸來,此乃我大雍之幸!我大雍必將在陛下的治理下,開創前所未有的盛世!”

蘇斌的聲音抑揚頓挫,頗有幾分感染力。

“眾所周知,盛世當文道大興!因此,今日特舉辦詩會,邀請各位共襄盛舉,以詩會友,豈不快哉!”

話音剛落,臺下喝彩聲一片。

蘇斌得意地揚了揚下巴,繼續說道:“為保證此次詩會的公平公正,在下特意邀請了三位德高望重的大儒擔任評委,為大家的佳作品鑑一二。”

他伸手示意,三位老者緩緩走上臺前。

坐在角落裡的秦風不動聲色地打量著這三位老者。

坐在中間的是當朝太傅,柳如舟,此人學富五車,桃李滿天下,在大雍文壇享有極高的聲譽。

左邊的是翰林院大學士,張之言,以詩詞歌賦聞名於世,其作品被奉為經典,廣為流傳。

右邊的是國子監祭酒,王守仁,此人精通儒家經典。

對詩詞也有獨到的見解,備受士子們的敬仰。

這三位老者,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是大雍文壇的泰山北斗。

蘇斌介紹完三位評委,又說道:“接下來,有請三位評委宣佈詩會規則。”

柳如舟捋了捋鬍鬚,正要開口,突然,一個聲音打斷了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