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巧破困局,水利新生
重生劉協,開局召喚白袍軍! 青甲書客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當地的地質條件異常複雜,岩石層厚實且交錯縱橫,地下暗河縱橫,使得原有的施工方案難以奏效。
馬鈞和地方水利人員們多次召開緊急會議,反覆商討,卻始終未能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大人,”馬鈞愁眉不展地走進議事廳,向劉協彙報情況,“地質條件太複雜了,我們現有的機械和技術根本無法有效應對。工程進度已經嚴重滯後。”
劉協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問道:“具體是什麼問題?”
馬鈞嘆了口氣:“首先是岩石層太厚,鑽探機械根本無法穿透。
其次,地下暗河的存在使得地下水位過高,施工過程中不斷出現滲水現象,嚴重影響了施工安全。
最後,土壤質地鬆軟,容易塌陷,給施工帶來了極大的風險。”
“那你們有沒有考慮過調整施工方案?”劉協追問道。
“我們嘗試了很多次,但效果都不理想。
每次調整方案,都會遇到新的問題。
現在的進度已經比預期慢了許多,如果再這樣下去,恐怕無法按時完工。”
馬鈞無奈地說。
劉協心中焦急,他知道水利工程關係到無數百姓的福祉,不能有絲毫懈怠。
他站起身,在房間裡來回踱步,思索著對策。
突然,他停下腳步,目光堅定地看著馬鈞和在場的幾位水利人員。
“既然現有方案不行,那我們就必須另闢蹊徑。
首先,我們要對地質條件進行更詳細的勘探,摸清地下結構的具體情況。
其次,查閱古代水利工程的相關資料,看看是否有類似的案例可供參考。
馬鈞,你負責組織地質勘探工作;
劉伯溫,你去查閱資料,務必儘快找到解決方案。”
馬鈞迅速組織起一支專業的地質勘探隊伍,但由於機械不足和人員經驗欠缺,勘探工作進展緩慢。
他們攜帶的鑽探機械在面對堅硬的岩石層時顯得力不從心,每次鑽探都只能淺嘗輒止。
而參與勘探的人員大多缺乏處理複雜地質條件的經驗,面對不斷出現的新問題,顯得手足無措。
“馬大人,”一位年輕的技術員滿臉疲憊地向馬鈞彙報,“我們的機械實在不夠用,而且很多機械在這裡根本派不上用場。按照這樣的速度,勘探工作至少要拖延一個月以上。”
馬鈞眉頭緊鎖,他深知時間緊迫,必須想辦法加快進度。“你們先繼續勘探,我去找劉大人商量對策。”
與此同時,劉伯溫也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遇到了瓶頸。
古代水利工程的資料雖然豐富,但與當前的地質條件完全匹配的案例卻寥寥無幾。
他翻閱了大量的古籍,試圖從中找到可以借鑑的方法,但收效甚微。
“大人,”一位書吏遞來一卷剛剛找到的古籍,“這是《河渠志》,裡面記載了一些古代水利工程的案例,但與我們目前的情況相去甚遠。”
劉伯溫接過古籍,仔細翻閱起來。
雖然書中確實有一些有價值的內容,但他很快發現,這些案例大多是基於平原地區的簡單地質條件,難以直接應用於當前複雜的環境中。
“看來,僅靠古代資料是不夠的。”劉伯溫喃喃自語,“我們必須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這些案例,提取其中的關鍵技術和思路。”
劉協在聽取了馬鈞和劉伯溫的彙報後,意識到必須藉助現代知識和技術手段來突破當前的困境。
他想起了現代地質勘探和工程技術中的先進理念和方法,決定將這些知識應用到當前的工作中。
“馬鈞,”劉協沉聲道,“你可以嘗試利用一些簡單的工具和原理,自制一些適合當地地質條件的勘探機械。
比如,利用槓桿原理製作簡易的鑽探工具,或者利用水壓原理進行地下水位測量。只要能提高勘探效率,任何方法都可以嘗試。”
馬鈞眼前一亮,他立刻明白劉協的意思。“大人高見!我會立即著手改進機械,爭取儘快取得突破。”
劉協接著轉向劉伯溫:“伯溫,對於資料查閱,你不妨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古代水利工程的案例。
比如,從施工工藝、材料選擇、地質適應性等方面入手,提取其中的關鍵技術和思路。
或許,我們可以從中找到一些可以借鑑的方法。”
劉伯溫點頭稱是:“大人所言極是。我會重新梳理資料,爭取早日找到解決方案。”
在劉協的指導下,馬鈞帶領團隊開始動手製作適合當地地質條件的簡易勘探機械。
他們利用木材和金屬材料,製作了一批簡易的鑽探工具,並透過巧妙的設計,使其能夠在堅硬的岩石層中進行有效鑽探。
劉伯溫則重新梳理了古代水利工程的資料,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深入分析。
他發現,雖然古代的施工條件和地質環境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其中蘊含的一些關鍵技術依然具有參考價值。
例如,古代水利工程中常用的“分段施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地質條件複雜帶來的影響。
此外,古代工匠們在選擇建築材料時,往往會根據當地的地質特點進行最佳化,這一點也值得借鑑。
在劉協的指揮下,地質勘探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
透過自制的簡易勘探機械,馬鈞的團隊成功獲取了更多關於地下結構的詳細資料。
同時,劉伯溫也從古代資料中找到了一些可以借鑑的方法。
根據地質勘探的最新資料和古代資料中的關鍵技術,馬鈞和地方水利人員們共同制定了一套新的施工方案。
他們決定採用“分段施工法”,將整個工程分為多個小段,逐步推進。
同時,針對複雜的地質條件,他們選擇了更為堅固的建築材料,並在施工過程中增加了支撐結構,以確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大人,”馬鈞興奮地向劉協彙報,“我們已經制定了新的施工方案,預計可以有效解決當前的技術難題。不過,這個方案還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確保其可行性。”
劉協點了點頭:“很好,但你們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施工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其他意想不到的技術問題。務必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萬無一失。”
新的施工方法正式實施後,工程進度明顯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