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王爺回府,隨之而來的也是皇帝的賜婚聖旨下到臨王府。
雖然府門口的下人們,高喊著臨王爺回府了,奴僕們在後院也都跑到前院跪下接臨王爺回來。
臨王爺燕君臨看著娘把門口弄得跟拜堂成婚娶媳婦一樣,紅紅火火的,一副喜氣洋洋的景色,燕君臨心裡歡喜。
看見娘高興的臉紅撲撲的,今日也穿了一件新錦服,頭髮梳的光光的,整整齊齊的,儼然一副王爺府的當家主母的模樣。
他看著娘這身打扮,心裡高興,娘當初那貴妃娘娘的氣派回來了。
他就希望娘娘好過,孃的心情好,眼睛也好了,在這臨王府好好的生活比什麼都強。
自己苦點累點又有什麼呢?
他又往後看,不見大妞出來迎接,只有兩個側妃娘娘跪在那三呼王爺。
燕君臨上前跪拜娘。
“娘,孩兒回來了,凱旋迴來,沒給您丟臉,你放寬心,孩兒不會命喪那邊塞。
孩兒還要回來陪在娘身邊盡孝。”
麗貴妃劉氏喜極而泣,她抬手把孩兒攙扶起來,低聲道:“你回來就好,回來就好,趕緊快快往屋裡走。”
說著,她又示意燕君臨把那兩位側妃娘娘喚起來。
那徐側妃和周側妃見英姿瀟灑的燕君臨臨王爺,兩個人都怦然心動,還想什麼皇后娘娘,讓她們兩個人嫁到臨王府,偷偷觀察這對母子有什麼變化?
兩位側妃同時說道:“臣妾恭迎臨王爺凱旋迴府。”
燕君臨一抬手,命兩個人都起來,道:“你們兩個人先起來吧,趕緊先回自己院子,我和我娘有話說。”
兩位側妃娘娘起身,還要說什麼,卻被臨王爺要趕回自己的院子,心裡頓時不高興。
剛要說話,就看見後面有那宮內的太監和侍衛,騎著高頭大馬行至院門外,高聲喊道:“皇上,聖旨下!”
“臨王爺接旨!”
燕君臨心下一顫,心想,這父皇也太心急了,一刻也不想讓自己消停。
說是要給自己賜婚那丞相的庶女,還真動真格的,自己真不想這麼早就把那正王妃給娶進門。
不像這兩位側妃娘娘,這兩位側妃娘娘也不用自己去接,孃家抬著陪嫁從側門進來,很簡單就拜堂成婚了。
那要娶正妃進門,需要臨王府八抬大轎把她們抬過來,還需要三媒六聘給新娘子準備聘禮無數,才能把那正妃抬進門。
自己的本意,不要這個正妃,他有大妞就足夠了。
但是皇上下令他不得不從,那可是父皇,一言出口駟馬難追的父皇。
還有那李皇后,在背後攛掇父皇娶這正妃進門。
這正妃一定也不是什麼善茬,不然不能輪到自己。
還說是太子妃的庶妹,唉,就像自己沾了太子妃的光一樣。
但是他不想因為這件事而跟皇上或皇后撕了臉皮。
再說那皇后,燕君臨一想起之前害自己和孃的事,他就心裡難受,多麼希望皇后早點去死。
他恨恨的想著轉身跪地高喊:”燕君臨接旨,”
臨王爺此次平定邊塞蠻夷有功,特擇良辰吉日即刻嫁進臨王府,欽此!
太監侍衛們又把那皇帝賜的,綾羅綢錦帛都抬進院子。
眾人才謝主隆恩起身,給了賞銀打發太監侍衛離開。
燕君臨早就聽皇帝說了,要賜婚給他,所以他只有悲傷的份,沒有驚訝。
貴妃娘娘劉氏也覺得這個正妃聽都沒聽說過,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是皇帝給賜婚的,無論如何都要接受。
就是兩個側妃娘娘,徐側妃和周側妃一聽說要鄭王妃馬上就要進門了,他們兩個人相互看了看,臉氣得紅紅的。
之前還想他們兩人之間,有一個能夠當上正王妃,那麼這臨王府就是她兩人掌控,沒想到鄭王妃是丞相府的庶二小姐。
把側妃兩人繞過去,那兩人這輩子,就在這臨王府永遠為側妃娘娘,不被重視的側妃娘娘。
徐側妃真想起身問問貴妃娘娘,之前不是說好了嗎?說是在她們兩個人選擇一個,這怎麼又變卦了呢?
周側妃看著徐側妃一眼,意味深長地輕輕搖頭,漫不經心的轉身,什麼都沒有說,直接回到自己的別院。
而徐側妃她不甘心,看著那麼英俊瀟灑的臨王,就這樣拿著聖旨跟貴妃娘娘去了靜安苑,她真想跟過去,拉近和臨王關係,她不想臨王爺就這樣放棄了她。
即使是那正妃娘娘進門,她也要爭取爭取,難道正妃娘娘就一定能在這臨王府站穩腳跟嗎?
她想臨王爺的梅院還養著個大妞,人家都生養了一個兒子,這回正妃進門,要知道這件事情是不是還要鬧騰鬧騰?
這麼一想來,她的心情頓時好起來,鄭妃娘娘進門也不是沒有什麼好處,如果鄭王妃能把那大妞治理了,不管用什麼手段,讓她消失,那自己的眼中釘又中刺就少了一個。
就怕這正妃娘娘也是個孬種,進了臨王府,又眼睜睜的看著臨王爺和那大妞兩個人鬼混。
那以後自己的日子也就更難過了。
不光有大妞這根刺,又來了真正管事的。
不管怎麼說,鄭妃進門,徐側妃想上位的路更加艱辛了。
要想成為正妃娘娘還需要更多波折。
一想到這些,徐側妃就心裡慌慌的,她真的害怕這臨王發現自己這小心思,又偷偷的往四周看看,見那些下人們都圍著臨王爺和麗貴妃娘娘轉,自己這邊只有兩個丫鬟陪同。
她哼了一聲,道:“走吧,還在這看什麼,回我們自己的院子,以後就躺平吧看好戲。”
以後這臨王府要有大戲看了。
不光自己想要正妃之位,那不動聲色的周側妃要比自己更想當正妃。
奴婢們見自己的小主心情不悅,也生哪裡做的不對,都默默的跟在徐側妃身後,往自己的蘭苑走去。
臨王燕君臨也進了靜安苑,他將那聖子放在桌上,嘆氣道:“娘啊,你可要知道,這皇帝是不是看我太閒了,總讓我去邊塞和那蠻夷較量。
兒子掃清蠻夷,皇帝又難為皇兒,賜婚兩位側妃進門也就罷了,這又賜婚正王妃,這麼快又要抬進門,唉,我們還要給她銀子,還要給她下聘禮。
這皇帝雖然給了我們銀子,但是我們也不能太小氣了。
有銀子還要給大妞母子留著。”
麗貴妃見兒子不高興,她忙說道:“兒子,不要這樣,皇帝應該是出於好心,他想讓皇家開枝散葉。
但是經常去邊塞,讓你去掃清蠻夷,還百姓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
那京城滿朝文武就沒人能派往邊塞去了嗎,總派你去定還是沒放過我們母子。
兒子,我覺得這裡一定有有事,那李皇后真的是非常惡毒的,一定要防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