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鐵爐,成本不低,而且還有陶桓那個專利發明。

沈妙:\"既然是賺富戶的生意,我給這爐子定了兩個檔。最基礎款的是隻像這樣沒雕花的普通木框,賣三十兩銀子。\"

“另一款是雕花木框,外加有報時鳥的,賣五十兩。”

朱鐵匠聞言頓時瞪大雙眼,“嘿,你這丫頭,心真黑!什麼鳥?”

這鐵皮爐子成本也就幾兩銀子,他原覺得賣十兩就很賺了。

沈妙將那報時鳥拿給朱鐵匠,給他講了作用,朱鐵匠突然覺得自己真沒見識。

這木玩意兒,看起來比他整個爐子都值錢啊,居然是什麼防偽標誌?

沈妙表示富人不缺錢,他們除了實用性,更追求獨一無二的稀缺性。

況且報時鳥身上還刻有編號,這麼說來每一隻都是獨一份的。

等到時這爐子流行開來,報時小鳥就會成為一個招牌,有能力的都不會吝嗇這二十兩,買個面子主要是。

朱鐵匠聽得嘖嘖稱奇,表示沈妙有做大奸商的的潛質,沈妙勉強當是誇她了。

幾人又將剩下的兩個壁爐裝上,順便留朱鐵匠吃了頓午飯。

接下來又有的忙了,村長特地請楊家的族老出來坐鎮,公佈了村裡即將建作坊跟招工的事情。

不怪村長如此慎重,他們這窮鄉僻壤有一天能有人來建作坊無異於天上掉餡餅。

但村子裡難免有些拎不清的,見別人日子過得好,不管是眼紅別人或是有點恩怨,背地使壞的不是沒有過。

村長也是怕有人眼紅沈家,所以將這件事一開始就跟全村的利益綁在一起,明明白白的講清楚。

若還有人想使壞,就是跟全村人作對。

村民們也不傻,能在家門口找到夥計,還是這麼大方的東家,他們全都沸騰了,看沈妙的眼神就像在看財神。

沈妙只在出頭露面發表了一番未來規劃的大餅就把接下來的舞臺交給村長了。

沒辦法,她還有一畝地的菜園子沒開出來,又得回去種地了。

那邊村長召集了村民們在熱火朝天地選人手,先做準備工作,組織村民打土磚建作坊,還得分一批人去後山伐木。

炭窯雖然是依山而建,在山壁挖洞就行,但具體的間距,以及炭窯內壁還需黏土層,這些也需要沈妙把關。

所以沈妙這些天都是兩頭忙,好在經過沈家人幾天的努力,終於把院子西邊兒跟對面的兩塊地收拾出來灑了白菜種子。

沈妙注意到系統給她看的獎勵改良種子似乎是她後世吃的那種嫩黃色的大白菜,跟這個時代的綠葉白菜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後世的大白菜十分耐寒好養活,量還大,品質不是老品種能比的。

沈妙:“商城轉性了?竟然獎勵沒有的品種。”

小八:【是這樣的,這個種子是經過多次改良後的最終版,不算新物種呢!】

原來如此,沈妙瞭然地點點頭。

不過正好,她不愛吃這種帶著苦味的綠葉白菜,還是後世的大白菜甜嫩多汁。

其實她家開的的也不都是屬於她家的範圍,但反正沒人,村裡人沒一個吱聲,還有幾個扛著鋤頭路過幫她鋤了一會子地。

真是熱情淳樸的村民啊。

隨著系統音的響起,又是一千積分到賬,下一個主線任務由於受季節限制還待發放,沈妙終於可以歇一陣子了。

而山腳的兩個作坊也曬完土磚,如火如荼地開工了。

這個冬季的南溪村與往年都不一樣,再沒人嫌屋外頭冷不願出門,大家都熱火朝天地甩著膀子幹活兒。

制木作坊跟打鐵作坊都是沈硯在負責,宋靜宛帶著吳惠娘等人負責後勤吃喝,沈妙則帶著人在建窯。

終於,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第二場雪落的時候,作坊跟炭窯都盡數完工。

北方的雪來得格外早,冬季又很漫長。

不少人家這時已經燒起了炭,沈妙他們得抓緊了。

朱鐵匠也在這陣子透過魔鬼訓練將他的三個徒弟訓練了出來,正好入駐打鐵作坊就有了四個師傅,能帶四隊人。

木作坊這邊有楊有財跟他的大兒子,以及村裡另一戶姓王的木匠,也雖然手藝比不上楊有財,但是做個基礎款的木框沒問題。

陶桓的報時鳥走高階路線,他挑人得好好培訓一陣。

至於分切木板,普通人經過學習也能快速上手。

沈硯將兩個作坊的人安排得僅僅有條,村裡基本上每戶人家都有人在這幹活。

還別說,村子這段時間,連雞毛蒜皮的爭吵都沒了。

但沈妙沒等來蕭凜,反而等來他的信件。

裡面是城中商鋪的地址,山林開採證跟一張匆忙寫下的信。

都說字如其人,這字跡稍顯凌亂,但鐵畫銀鉤,不失風骨。

“鋪子的事宜已辦妥,掌櫃鋪中等你,有事找齊嶽。蠻子南下,我即將赴前線,勿念。”

沈妙的目光透過灰撲撲的積雲看向北方,透過刺骨的北風似乎感受到了戰亂的硝煙。

營州,那裡比幽州更寒冷,女真雖學著漢人種地,但終究學不來。

一到冬日裡缺糧,就會南下劫掠。若只是小規模的劫掠,根本用不著蕭凜去,只怕蠻子來勢洶洶。

原書視角在男女主身上,沈妙不知這次戰役情如何。

只知遙遠的長安,這座人間富貴之城,約莫再過不久就要重新立太子了。

邊關是看得見的血雨腥風,而長安是壓抑在平靜表面的暗流湧動。

沈妙想到如今跟男主爭奪太子之位的是誰就想笑,竟是一個尚在腹中的胎兒。

但沒辦法,誰讓這是梁周帝最心愛的韓貴妃的孩子。自從聽太醫說貴妃腹中是男胎,他就猶豫了,一直頂著滿朝的壓力遲遲未立太子。

周琰約莫也想不到會遇著如今這副滑稽的場面吧。

沈妙在溫暖的屋子裡喝了口茶,終究還是擔憂地又看向北方,希望不日會有好訊息傳來吧。

或許她這幾日應該做套簡易的蒸餾工具出來試試,說幹就幹。

竹子的密封性跟耐高溫當然不如玻璃,但也不是不能用,就是純度會受些影響。

沈妙去後山砍了點竹子來做,但很可惜,她的手工能力似乎是沒點亮。

算了,還是去找陶桓吧。

沈妙去的時候正趕上飯點,兩個作坊是單獨的院子,類似四合院那種幾間大屋子何在一處圍城一個院落。

在兩個作坊外又圍了一圈圍牆,專門在後院做了個大食堂。

沈妙遠遠地聽見院子裡人聲鼎沸,但外面卻沒什麼人。

所以,她看見一個鬼祟的身影時是很疑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