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抓魚
開局流放,黑蓮花靠種田顛覆江山 關霧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翌日,沈妙悠閒地在家躺了一天。
他們家背靠一個小山丘,山上有許多前屋主種的棗樹杏樹之類的果樹。
秋天葉子都黃了,打著旋兒飄下來,給大地敷上一層金黃的外衣。
院子前面是一塊荒廢的草地,不遠處的小河潺潺流水穿行而過,有時能見到野鴨在蘆葦群裡飛過,會有村裡人去撿野鴨蛋。
午後,沈妙坐在屋簷下,聽著樹上的鳥雀叫聲與大壯時不時被落葉驚擾的聲響,突然就體會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
剛忙活完,種菜的任務也不急。
沈妙:“大哥,我們去河裡抓魚吧!”
沈硯對妹妹的要求自然應允,但他有些遲疑:\"就用簍子抓?我們能抓到嗎?\"
沈妙想了想:“我們去找陶桓,我前幾天聽吳嬸說他編了籠子抓到幾條魚。”
她倆說走就走,給宋母說了聲:“娘,晚上吃鯽魚燉豆腐吧,我跟大哥去抓魚。”
宋靜宛沒什麼不應的:“好,那你們小心點兒,河水涼,你別受寒了。”
那河本就是條小河,秋冬水位淺,淹不死人,是以宋母也不太擔心。
沈妙:“我知道了,娘。”
沈硯:“娘,您放心吧,我會看好小妹的。”
宋靜宛看著從小就老成持重的大兒子在這村裡反倒鬆弛了許多,頓時也笑了。
兄妹二人去了陶家,發現呂家跟張家的小輩也在。說明了來意,一群年輕人當即準備一塊兒去。
好在陶桓之前在家做不了活兒時,閒著沒事編了很多竹籠跟竹簍準備拿去賣錢。
沈妙發現陶家人都很擅長做手工,當然也沒白拿陶桓的竹簍,給他一個付了十文錢。
陶桓又漲紅了臉說給多了要退給沈妙,沈妙讓他收下了,主要是吳氏跟宋母常走動,沈妙願意幫襯一下他家。
“你會打櫃子嗎?”沈妙看著手裡編得精美細密的竹簍問。
“會,你要的話我幫你做。”陶桓道。
一旁的呂家老二呂琛幫他補充:“小桓以前是玩兒機關的,打櫃子自然不在話下。沈家妹子,你有什麼需要都可以找他。”
沈妙這下是真驚訝了,這陶家淨出手工達人,傳統機關術,真大佬啊。
“等有需要我肯定不會客氣的。”沈妙笑眯眯道。
一行年輕人就說說笑笑地往河邊去,呂家兩個兄弟年紀算他們這群人裡年長的了。
呂大叫呂淮,比沈硯大一歲,已經及冠了。原本定了婚事下年成親,現在也泡湯了。
呂二才十七,跟陶桓是同窗。他們家也有個小妹,跟陶蓁差不多大,十一二歲的樣子,正玩在一處。
呂家人性格都很開朗樂觀,兄弟倆長得高大俊朗,妹妹也很可愛,很快就跟眾人打成一片。
張家人丁單薄一點,就一個男丁,叫張昀,跟陶桓呂琛是同窗,也才十七。
他家還有個姐姐,本來新婚沒幾年,但因為他家的事,竟然被夫家休了回來。
張家姐姐因此鬱鬱寡歡,終日裡就待在家裡幹活,不跟弟弟出來走動。
沈妙從兜裡,實際是空間抓了把杏乾兒給兩個可愛妹妹,陶蓁有些羞澀,睜著大眼睛說謝謝,拿得有些不好意思。
呂姝就不一樣了,衝沈妙甜甜一笑,大方接了過去道:“謝謝沈姐姐,你長得好好看啊。”
沈妙被逗笑:“嘴這麼甜。”
呂姝:“哪有,我看到漂亮姐姐就喜歡說實話。”
沈妙算是見識到了社牛的力量,不一會兒路過村民家,還有幾家人衝呂家兄弟打招呼。
村民:“嘿,去哪兒啊這是?”
呂家兄弟:“去河裡抓魚,去不去?”
村民:“去,反正沒事兒,我們也去,等等啊。”說著就各自進屋去抄傢伙。
於是,最後沈妙兄妹二人的隊伍擴大成了一個十幾人的大團隊。
沈妙這幾家人容貌都挺惹眼,一排大小夥子走一塊兒,惹得村裡許多在路邊割豬草的小姑娘都忍不住悄悄的看。
尤其是沈硯,那芝蘭玉樹的模樣,在一堆帥哥里都極為惹眼,氣質就跟別人不一樣。
沈妙已經習慣了被人當猴盯,只覺得他們這麼多人,橫著站一排都能給小河截流了,怎麼也能抓到魚吧。
秋日下午的太陽還帶著暖意,河水卻已經涼了。
大梁的風氣還算開放,小村子裡更是沒那麼多講究了,沒什麼女子不能在外露腳的避諱。
不過這年頭風寒難治,陶蓁跟呂姝倆小孩兒只能脫了鞋襪坐在岸邊的草地上用腳挑水玩。
小河水挺清的,河底多是鵝卵石,沈妙挽著褲腿去下游放了幾個簍子用大石頭壓著,沈硯他們在上游趕魚。
村裡的小夥子說他們平時都在下游拿堆泥堆截斷河水撈魚,呂老大聽了當即號召弟弟們一塊兒跟著幹。
一時之間河水就渾濁了起來,倆小孩兒也不玩水了,沈妙也上了岸。
三個女孩子就蹲在岸邊吃著果乾,看哥哥們熱火朝天地堆圍堰抓魚。
沒想到這河裡魚還挺大隻,沈妙看著被追趕得躍出水面的黑背白磷大塊頭,一看就是滑魚片的好料子,晚上吃酸菜魚也不錯,可惜家裡沒酸菜。
一群大小夥子在河裡橫衝直撞,是不是逮到魚一邊往岸上丟一邊叫得像猴子。
沈妙不知道有些年輕小夥是看到漂亮妹妹忍不住表現自己,她只覺得有些吵鬧。
都是三個女人一臺戲,但這十來個男人簡直跟一千隻鴨子一樣吵。
最後收穫頗豐,但一群人的衣服上全是泥水跟魚腥味兒,簡直沒眼看。
連一向穩重的沈硯衣服上都沾了魚鱗,但他抱著一條大草魚,笑得格外輕鬆。
沈妙見狀,也被逗笑了。
“兄弟們,既然都是一塊兒出的力,這些條魚我們平分怎麼樣?”呂淮提議。
“呂大哥說得在理,我沒有意見。”沈硯點頭。
“我也沒有意見。”陶桓跟張昀也跟著說。
村裡的小夥子聞言也咧著嘴笑:“就按呂大哥說的辦。”
魚有大小,數量不一,於是每人一條大魚搭配一條小魚。
也不用特地去稱每條大魚是不是一樣重了,跟呂家兄弟相熟的這幾日都不是愛計較的。
分得差不多了,還有一些太小的魚就隨意誰想要就拿。
沈妙還在她的籠子裡撿出幾隻清蝦跟螃蟹,秋天的蟹黃肥,沈妙決定回去清蒸了一人一隻。
“沈兄弟,聽說你們家明天蓋房子?”呂淮問。
沈硯點點頭:“跟磚窯定的明日。”
“那我們也去幫忙。”呂琛道。
“我也去。”張昀也說。
到底是一塊兒戰過狼群走到幽州共患難的交情,沈家也算幫過他們。
沈妙笑了笑:“都來,一天十文錢,飯食管飽。”
那幾個村民聽了頓時意動,村長那邊只叫了十個漢子,他們這幾個都是半大小子比不上青壯,就沒叫。
“沈家妹子,我們能去嗎?我們也很有把子力氣的!”
“行,都來。”
沈妙看他們也不是偷懶耍滑的人,外來人在村裡也要有自己的人脈才能快速融入。
否則被嘴碎地在背地裡嚼了舌根,很容易排斥他們家。
就這麼說定了,分別的時候,沈硯也學著村裡漢子那樣,折了幾段草莖穿過魚鰓把魚提起來,就伴著夕陽跟小妹歸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