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警醒家人
皇嫂在上,娘娘她身穿鳳袍改嫁了! 迅知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話落,眾人皆是呼吸一滯。
屋內安靜了一瞬,靜的只有呼吸聲,有人是在消化寧陽的話,有人是純粹沒反應過來。
隨後還是寧太傅先開口:“阿暖,你何出此言啊?”
畢竟就憑謝瀾目前的這點行為,怎麼也不至於說是容不下寧家吧。
寧陽沉下心來,將其中緣由細細都說了,只是根據情況換了換表述。
敘事也要因人而異,對待家人,她沒說預知夢,也沒說出穗兒與皇上的私情,因為她怕她娘脾氣上來,鬧到宮裡也要把她接出湖心殿,跟皇上退婚。
嗯,跟皇上退婚,聽起來都是很不要命,但她娘這性子是真的敢一試。
所以,為了讓魏氏能安心些,寧陽沒提這茬。
她只說成是無意聽到了皇上和太后對寧家的盤算。
因為前世實實在在經歷過,她說得很真,很細,幾人聽了即便心中覺得一時難以接受,但並沒有懷疑寧陽所說。
待他說完,屋內是更久的靜默。
最終還是寧若鴻先開口:“果真是寧家在朝中的分量重,引起了新帝不滿,只是他若想削弱我寧家,那我開刀就是,何至於對阿暖下手,毀我寧家名聲。”
寧太傅道:“想必先對阿暖下手,是因為一時間對你我無從下手,皇上能有此行徑,想來是急於削弱寧家。
他若是想平衡朝堂,我等為臣,可以理解,既如此,我們就放一些權去。”
寧若鴻問:“放權?父親想如何放?”
寧太傅:“朝中分量最重,莫過於我這個老太傅,可是我老了,年紀大了,偶爾犯點小錯誤,讓皇上拿到一點小把柄,將我手中的權勢收走一些,想必就好了。
為臣之道,不能一概壯大自己,要想皇上所想,做皇上所想。
高處不勝寒,有時候往下走兩步,未嘗不好。”
寧陽聽了寧老太傅的話,頗有感觸,也替前世的他惋惜。
他有這般格局,可偏偏皇帝是謝瀾,沒辦法,退了也沒用的。
寧陽忽而道:“可若是祖父這樣做了,皇上也不肯放過呢?”
“這……不會吧。”
寧太傅想,他們對謝瀾畢竟有扶持之功,只要他們懂進退,謝瀾沒道理那麼容不下他們。
可寧陽道:“孫女覺得會。”
這話說的太篤定,幾人看寧陽的目光就變得有些不解了。
寧陽知道,讓他們相信謝瀾對寧家心有顧忌很容易,因為父親和祖父的在官場上嗅覺靈敏,但若讓他們深信謝瀾會對他們趕盡殺絕,那也不是幾句話的事。
而魏氏身為母親,看事的角度便不一樣,謝瀾曾一直是寧陽的心愛之人,可今日寧陽提起他時顯得毫無愛意,直說他容不下寧家,她便問道:“阿暖,皇上他……是不是待你沒有明面上那麼好?”
寧陽愣了一下。
母親終究是母親,雖對朝政沒那麼敏銳,但對她的變化,卻是最敏銳最關心的。
寧陽扯開嘴笑了笑,道:“娘別擔心這些,皇上既容不下寧家,那他對我好不好,我也不太在意。”
說罷她立刻又轉頭與寧太傅說話,生怕魏氏再追問太多情感上的事。
“總之,皇上的態度祖父和父親既有所察覺,那放權試探一二也是好的,但萬不可犯錯或是但錯,寧家清流幾十載,不必為了讓皇上心安去揹負莫須有的罪錯。”
最主要的是,這位皇上根本不值得。
前世寧家走的就是一退再退的路,謝瀾給活路了嗎?
寧陽說的也在理,寧太傅和寧若鴻也都點頭,“正好寧宴也有了官職,那過些日子,就由我這個老太傅出面,以年老為由,放權出去。”
寧陽點頭:“祖父明智,若是皇上點頭應允,那說明皇上接受寧家的退讓,日後相安無事,若是皇上不允……”
那說明皇上可不滿足這一點退讓。
寧陽沒有說下去,但該懂得都懂。
此事說得差不多,寧陽終於將目光落到寧宴身上。
寧宴只比她小半柱香的時間,但因是男孩兒,在這個年紀,看著比她稚氣一些。
“姐姐也有事交代我?”
寧陽點頭,“任職後,小心與你走得最近的同僚,若是祖父退讓了,皇上任不容寧家,就會拿你這個新官開刀。”
她認認真真提醒,可這小子居然笑了,“姐,以前你口中的皇上,可是最溫潤如玉,翩翩君子的,怎麼突然被你說得像個閻王似的。”
前面一家子開會,都嚴肅成那樣了,結果他還有心情打趣她。
寧陽沒好氣道:“今時不同往日,等你長大就懂了!”
寧宴瞪了瞪眼:“咱倆不是一樣大嗎?”
這小子還不知道,若不是寧陽累死累活的折騰,自己已經落水去了半條命了。
還未見識過人心黑暗和官場險惡的寧宴沒太把今日談話當回事。
但用不了多久,他就會脫胎換骨了。
當然這都是後話。
寧陽沒空如以前一樣跟寧宴閒鬥嘴,她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便是如何處理從宮裡帶出來的那堆寶貝。
她瞥了瞥寧宴,“你這叫初生牛犢不怕虎,日後你就知道什麼叫不聽長姐言,吃虧在眼前了。”
說罷,她不給寧宴回懟的機會,就看向寧若鴻,道:“不說這些了,父親,我還有件更重要的事情?”
“哦?何事?”
“皇上給我幾千兩的寶貝,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故而想讓父親在等下的席面上加一個環節,好幫女兒處理了這些寶貝。”
“阿暖啊,你糊塗了?御賜之物怎麼處理?”
寧陽燦爛一笑:“爹,皇上金口玉言說了,這些不算御賜之物,不用供著,讓我想砸就砸,想怎麼著怎麼著!”
“此話當真?”
“比珍珠還真。”
……
寧陽與寧若鴻說了計劃,寧若鴻嘖嘖稱讚,直說不愧是他女兒。
府中,主僕們皆是忙碌。
今日席面擺得很大,還不到午時,京城裡各路有頭有臉的人物就陸續而至。
主人家都去了前頭迎賓,偏寧陽不用。
準皇后娘娘迎賓可使不得。
所以寧陽在後院逛,不一會兒,就揪住了一個偷吃果子的丫頭。
“好你個紅楓,居然還是管不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