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準備出宮
皇嫂在上,娘娘她身穿鳳袍改嫁了! 迅知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寧陽心中有了盤算,但她還要再等幾日。
很快,一連串的事情便要同時發生了。
北境使團的帶來的和親一事、科考放榜後的排官之事、以及她處理這堆寶貝的事。
到時候事多就會亂,她也就好趁亂再見一見楚王,談談再往後的謀劃。
寧陽躺在湖心殿算日子。
另一邊,懷安長公主的婚事很快被定了下來。
太后直接下懿旨,給懷安和那禁軍賜了婚。
那禁軍名叫陸昊,個頭高壯,書讀得不多,純粹的武人。
即便是在行武要求最高的禁軍中,身手也算是頂尖的。
但奈何為人處世不夠圓滑,身後也無靠山,明明是數一數二的身手,也只是混了個小隊的首領,和他交好的兄弟都說,他當大隊長也綽綽有餘。
幾年前,懷安長公主深夜想跳入護城河,隨過世的母妃去了,他將人救下,本可以靠著對公主的救命之恩往上再爬一個臺階的,可懷安說不希望任何人知道此事,他就瞞的死死的。
寧陽也是因前世在懷安去和親那日,看到陸昊悔不當初的衝出來大喊懷安,被拖走後嘴裡依舊不斷哽咽,斷斷續續的道出了許多事情,而懷安也在馬車上盯著他的身影,喊道若有來世不負他救命之恩,這才拼湊出了兩人的故事。
對於這樁婚事,太后本來也有些猶豫要不要同意。
一方面,她心裡樂的開花,懷安長公主的母妃,是以前跟她鬥了半輩子的人,而懷安小時候,也比靜安更得先帝喜愛,若如今要看著情敵的女兒這般低嫁,太后和靜安長公主自然都高興。
可是畢竟身為太后,賜下這婚事,別人背後議論她公報私仇,苛待懷安怎麼辦?
直到懷安說出了救命之恩一事。
太后心裡笑開了花,面上卻裝作勉為其難之態,一口一個拗不過她的,給二人賜了婚。
這懿旨已下,婚事已經眾人皆知了。
且太后為表示自己對懷安的照顧,也與謝瀾商議了,給陸昊抬了官位,從小隊首領成了副指揮使,還給了賞賜和京中的宅邸。
如此,也好娶懷安過門。
接連幾日,懷安和寧陽就成了京中貴女圈內常聊起的主角。
一個是因為低嫁,一個是因為榮寵。
寧陽的事也傳到了寧家人耳朵裡,寧老太傅和寧尚書皆是一臉凝重的長嘆。
寧老太傅道:“阿暖向來不是個驕縱的性子,怎麼才進宮裡每幾日,就傳出了這樣事。”
寧陽的母親魏氏倒沒覺得有什麼:“阿暖受寵,不也是好事,說明皇上真心待她,父親何故這麼憂慮。”
魏氏是將門女,在家受寵,嫁到寧家也受寵,她向來是被保護得很好,不懂官場的彎彎繞繞,朝堂的敏感詭譎,她只要寧陽跟她一樣有人疼就好。
寧尚書嘆了口氣,道:“受寵是好,但這也太高調了,今年夏日北部大旱,災民陡增,朝廷撥了三萬兩白銀下去才勉強穩住,可現在因為一點兒芝麻小事,阿暖就得了價值近五千兩的寶貝,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寧太傅道:“且,寧宴的科考成績也快出來了,若到時候得了官職,還未上位呢,只怕就有眼紅之人要因寧陽一事參他。”
魏氏也理解了些,可還是小聲嘀咕:“這阿暖得寵,憑什麼參宴兒。”
寧尚書示意她少說兩句,“官場上,有的是嘴厲害的,這樣潑天的賞賜,最能大做文章引起百姓心中的不公,若是盛世也就罷了,可才過了災年,唉!”
他說得這樣明白,魏氏的心也沉了下去,但總覺得有什麼不對勁。
沉默了片刻後,她還是忍不住疑惑道:“可我們阿暖向來對這些財物沒那麼感興趣的……”
這話說完,寧老太傅和寧尚書對視了一眼。
是啊,這才正是他們父子倆最不安之處。
寧陽是在他們眼皮子底下長大的,從小什麼沒見過,早就寵辱不驚,那些值錢的珠寶首飾她沒太大興趣,給她那些,還不如跟著魏氏去馬球會湊熱鬧來得讓她開心。
她怎麼可能跟傳言一樣,去謝瀾那裡作委屈之態討賞,倒像是謝瀾硬要塞給她的……
但這只是猜想,父子二人都是謹慎之輩,不敢妄議皇上。
“行了,都別多想多說”,寧尚書道:“依我看能見阿暖一面,問問她什麼情況是最好,此事交給我吧。”
不錯,寧尚書要想辦法讓寧陽出宮相見。
這點,寧陽也算到了。
前世,寧家嗅出不對勁時,就想辦法讓寧陽出宮來見過一次。
他們當時也將自己的憂慮與寧陽說了,可寧陽卻半點聽不進去,全然沉溺在即將封后的喜悅中。
因為前世寧陽表現得極好掌控,所以謝瀾對寧陽的捧殺沒有這一世這麼快、這麼急,直到快要封后時,寧家才感知到謝瀾對她捧得太過。
寧陽還記得那是她頭一次對家人生氣,說他們將謝瀾想的太過陰險,可三年後,朝中日日流傳著她是“妖后”的言論,寧家也被世人唾棄,一切再難回頭。
而這一世,謝瀾被寧陽激得早早就用大手筆捧她,而且還是在寧宴要入仕途的關鍵時候。
她父親和祖父定會察覺不對,想法子讓她出宮見一面。
一切果然如寧陽所料。
日子是在放榜那日。
寧宴不出意外地在甲榜。
雖不是甲榜裡的首位,但絕對是年歲最小的,謝瀾在朝上大肆誇讚寧宴,直接給他在戶部安排了職位。
戶部令使。
他剛捧了寧陽,所以給寧宴的官職不是很高,怕寧家有所防備。
可官職不高,卻極為重要,要直接對接先前災民災區的遺留問題,向上向下對接,調整撥銀等。
這個職位是真正的吃力不討好,若有個有奢靡之名的親姐姐,便會對他這一類的官聲影響很大。
這實幹的官職給下來,寧家不好推脫,便接下了,只不過下一秒,寧尚書就開口求謝瀾讓寧陽出宮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