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甲兵?主公不知何為藤甲兵?”龐統和劉巴出聲問道。

“藤甲兵乃是取山間的藤條加工以後做成盔甲,這種藤甲十分堅固,防禦力不下於一般的鐵甲,由於藤甲重量輕,穿上這種盔甲的兵士奔行速度和普通的兵士沒什麼兩樣,而且一般的刀箭砍在藤甲上,對裡面的兵士造不成傷害,這才是藤甲兵最為難纏的地方。”項天撓了撓頭,臉色陰沉的把藤甲兵的來歷說了一遍。

“嘶”劉巴吸了口氣道“沒想到這些山野之地,竟然還有如此巧奪天工的盔甲,真是令人大感意外。”

“主公,不知公淵可否發現者藤甲兵有什麼致命的缺陷嗎?我不相信有這藤甲兵就沒有一點破綻。”龐統皺眉說道。

“軍師所言不錯,世上沒有盡善盡美的東西,藤甲乃是浸油製成的,怕火,若是遇到大火的焚燒,藤甲兵就會被付之一炬。但是想要把藤甲兵擠在一起,卻不是那麼容易的,藤甲兵的統帥也知道自己的大軍怕被火燒,因此只要敵軍防備,在野戰中少有兵士能和藤甲軍一較長短。廖立現在也只能憑藉城池的堅固,和南蠻的部族對峙起來。”項天皺眉說道。

“主公,南蠻糧草匱乏,不利於久戰,公淵此舉不錯,是想耗盡南蠻的糧草,令他們自行退去。”劉巴道。

“唉,可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一日不剿滅藤甲兵,那麼建寧郡那裡,就一日平靜不下來,我軍若是在那裡一直拖延下去也不是辦法。”項天頭疼的說道。

商議了良久也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只能容後再議,建寧郡的局勢就先這麼拖著。

午後陽光明媚,項天在府中拉著項成,在院中學走路。項天之所以給自己兒子起名項誠,是知道守業更比創業難,希望他以後能夠誠懇待人,守住自己打下來的基業。

正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只見馬均懷抱這一個大匣子,一臉激動的走了進來。“德衡先生,什麼事這麼慌慌張張的。”項天好笑的看著馬均風風火火的樣子。

“主公,臣造好了一件海船的模型,特意請主公指導其中的缺陷。”馬均說著把懷中的匣子開啟,只見裡面密密麻麻的擺滿了各種零件,在馬均靈活雙手的揮動下,一個兩尺長左右的海船模型,很快的就在項天面前被拼好了。

“主公,這是臣把海船的給按照比例縮小了兩百倍做出來的模型,還請主公過目。”馬均滿臉熱切的看著項天,希望他能給予自己寶貴的經驗。

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跑,項天就船的造型和後世的比較一下,把其中有些不合理的地方指了出來,令馬均十分的驚喜。

指出海船的不合理,項天忽然想到或許馬均有辦法解決藤甲軍的問題,當下漫不經心的說道“德衡先生,有一種老藤做出來的鎧甲十分的堅硬,普通的刀箭都不能傷其分毫,不是德衡先生能不能做出來一種武器攻破它的防禦。”

“主公,這種小事,還用我出手,不管它是什麼藤做的鎧甲能有盾牌堅固,有些弓弩的穿透力十分的強大,一百步之內,能射穿盾牌,主公調一匹弓弩手,就能解決了。”馬均隨口附和道。

“弓弩?”項天心中暗暗付道“有些弓弩的穿透力確實強,但是弓弩上弦十分的麻煩,一張弩只能射出一箭,敵軍就會攻到身邊。

“德衡先生,弓弩用於守城尚可,但是兩軍相遇,只能發射一箭就沒有用處了,十分的雞肋。現今南蠻藤甲兵逞威,只怕僅憑弓弩,我軍是難以取勝。”項天嘆道。

“主公這麼一說,我想起來,我曾經把弓弩改進了一下,在弓弩上安裝箭匣,一弩能連發五十支箭矢,由於最近一直在忙著造海船就忘記了。”馬均略一回憶說道。

“諸葛連弩?”項天聞言大吃一驚,心中驚駭了起來,沒想到馬均這麼快就造出了連弩。“什麼諸葛連弩?沒聽說過,這連弩是我花了一個多月,在現有弓弩上改進而來的。主公若是想看,我這就派人拿來。”馬均道。

聽到馬均的話,項天才想了起來,諸葛連弩是諸葛亮在蜀國後期的時候,用於兵力不足,才發明了諸葛連弩,但是諸葛連弩也才只能一次連發十箭,現在馬均已經發明出來能連發五十箭的連弩,令項天大感意外,這種武器要是鍛造出來,在冷兵器戰場上,就像機關槍一樣,能左右戰局的局勢。既然是馬均發明的當然不能再叫諸葛連弩,應當叫做馬均連弩。

項天當下令兵士前往鍛造司去取連弩,自己一邊詢問馬均關於連弩的效能如何。

沒多久兒,幾名兵士小心翼翼的拿這一個黑匣子走了過來,隨著匣子的開啟,一架精巧的連弩展現在眾人的眼前。弩身還是古老的十字形結構,但是在弩身的上方,卻又一個黝黑的箭匣子。弩箭的前方還帶著鎖定精確度的準星。馬均拿起自己連弩,對著院中的大樹瞄了起來。

“德衡先生,此地距大樹有兩百多步遠,你確定弩箭能沒有問題。”項天皺眉說道。

“嗖嗖嗖”一陣凌厲的呼嘯聲過後,馬均放下了手中弓弩,對著項天道“主公,隨我去看看。”

待走近大樹,項天整個人吃驚起來,只見大樹上密密麻麻的全是箭矢的坑洞,最令項天詫異的是,弩箭從大樹的正面射進,從背面透出箭矢的箭桿三寸有餘,要知道這棵大樹足有兩人合抱那麼粗,由此看見弩箭的穿透力。

“咦”這弩箭怎麼比普通的短小這麼多?”項天用力從大樹上拔下一支弩箭,詫異的問道。

“主公,弩箭小能增加穿透力,還能增加射程。這種弓弩的最大射程能達600步,二百步內能射穿盾牌,一百步能能射穿兩面盾牌。但是這種弩箭的箭矢是特製的,除了我很少有人能做出來。”馬均一臉自豪的說道。

“最遠能射程600步,兩百步內能破甲,並且還是五十連發的”聽著這一個個令人震撼的資料,項天的心狠狠的震動了起來,看向馬均的目光中充滿了不可思議,看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根本不可小視,只是沒有找的好的君主不能發揮出來吧。

“德衡先生,這種弓弩,你造了幾架?”項天深思了一下急忙問道。

“主公,就做了一架,這還是臣閒暇之餘沒事的時候做出來的。”馬均隨口回答道。

“德衡先生,做這樣的一架弓弩,你要多長時間?”

“若是臣全力趕工需要十天才能做成一架”

“十天一架,一個月三架,一年才三十架,不行太慢了,想要形成有效的火力阻擊面,最少也要一千架弓弩。即便是馬均不眠不休的做上一輩子,也做不出來這麼多的連弩。”沉思了一下,項天開口道“德衡先生,我想要你的這項技術,我希望你能把這種連弩的技術貢獻出來。”

“主公,非是臣不肯,只是製造這種連弩確實十分的麻煩,想要學會製作這樣的弓弩,沒有三年的時間根本不可能。”馬均道。

“德衡先生,若是採用我軍的流水線作業,多長時間能夠大規模的運用。”項天沉聲問道。

“若是按照主公的方法,三個月就能大規模的生產連弩,臣能預測到那時每月能生產最少五十架。”馬均道猶豫的“一月五十架,一年就能五百架,拋除其中損壞的,一年也能有幾百架。”項天思索了一下道“德衡先生,我知道連弩是先生的得意之作。這樣吧,我賜先生一塊免死令牌,只要先生一家不犯謀反、通敵大罪,三代以內,即便是殺人,也可以饒他一死。但是此令只可擋一次災禍,三代過後,即便沒有用,也不再具有免死的功能了。不知先生可願將連弩之法傳授出來?”

“謝主公大恩,馬均領命,我這就開始挑選一百名匠人令他們打造弓弩的配件。”馬均聞言,一臉激動的俯身拜倒在地上。免死令牌,這是多麼令人羨慕的條件,有了他三代以內的子孫等於在身上施加了一道保命符,只要不謀反,都能保全性命。

這對於馬均來說是天大的殊榮,聞言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

項天見到馬均答應,欣慰的笑了起來,只要有了馬均的連弩,自己軍中將平添一倍的威力,一隻千餘人的弓弩部隊,人手一支連弩,在戰場上能抵幾萬大軍,面對連弩的強大殺傷力,項天相信任何對手都會想當的頭疼。

東吳,南徐城內,孫權自從敗退回來後,就加緊備戰,以待來日北伐,想要趁曹*元氣大傷之時奪下合肥,打通北上的道路。

“公瑾,孤近日收到細作傳信,益州項天在涪陵渡口附近大肆招收水兵和會造船的工匠,我想聽聽公瑾的看法。”孫權端坐在上位,一雙碧眼平靜的看著周瑜。

自從得知項天的舉動後,孫權就有些不能安眠,急招周瑜從荊州返回商議對策。

“吳侯,此事瑜也略有耳聞。益州項天的地盤,只有上庸和曹*接壤,然,上庸四周都是山地,根本無水軍的用武之地。項天此舉確實居心叵測。依瑜看來,項天是想做觀我軍和曹*的成敗,若是我軍敗,他或許按兵不動,若是我軍勝,項天就可能沿江而下,託我軍的後退,致使我軍不能北上奪取徐州。”周瑜眼神一轉,神情不屑的說道。

“這時何理?我軍敗,他們按兵不動,我軍勝,他反而要出兵?”孫權疑惑的說道。

“主公請看地圖,眼下天下可以說是三分,我軍佔據江南半壁江山,項天佔據益州天府之國,曹*佔據中原廣大的土地,至於劉備,可暫時忽略不計,不管是曹*還是項天只要修整完畢,第一個滅的就是劉備,劉備的敗亡是早已註定的事情,只是看時間的早晚罷了。”周瑜冷靜的說道。

“眼下天下三分,對項天最為有利,他在益州的根基尚錢,根本無暇參與逐鹿中原的爭鬥中,所以項天需要的就是平衡。倘若是我軍北伐失敗,項天必定不會出手,因為北方剛剛經歷瘟疫元氣大傷,即便曹*打敗我軍,也將無力南侵。但是若是我軍打敗曹*則情況又將不一樣,受到瘟疫的影響,北方內部空虛,一旦我軍打敗曹*,徐州、青州等地,對我軍來說取之猶如探囊取物一般。若是我軍再得到這兩州的土地,實力必定大增,一統天下也是很有可能,這不是項天所想看到的情況,因此我以為他在涪陵做的一切行動,就是為了保持平衡。吳侯,眼下北伐中原,實乃是最佳的良機,若是我軍一旦錯過,到時將抱憾終生呀。”

“公瑾,你也說了項天是不會看著我軍順利北伐的,不知公瑾有何計策,能夠使項天不出兵?”孫權皺眉說道。

“吳侯,此事的關鍵不在於你、我,也不在於軍力的強大,想要項天不出兵,只有一個人可以辦到?”周瑜神秘一笑說道。

“誰?”孫權好奇的問道。

“孫小姐。”周瑜微微一笑。

“孫小姐?你是說孫尚香,她現在早已經嫁給項天,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得水’向的都是外人,她又怎麼會幫我們呢?”孫權皺眉道。

“吳侯,吾素聞小姐乃是至孝之人,主公何不令人假傳訊息,說國泰夫人病危,請小姐帶上兒子返回一趟,只要小姐帶上項天的兒子來到江東,到時我們有人質在手,還怕項天耍出什麼花樣嗎?”周瑜笑道。

“妙計,真乃是妙計。大都督之言令人茅塞頓開,只要我軍如此辦,項天安敢放肆。”魯肅在邊上笑道。

“公瑾,你看該派何人前往?”孫權大為意動的說道。

“主公可派周善前往即可。等小姐到達江東之時,就是我軍北上之日。”周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