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郡。

在得知魏王咎自殺,臨濟城破後,項梁就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章邯的動向上。在得知章邯沿著黃河南岸一路東進,進駐甄城後,項梁就發覺秦軍這不是朝著楚國來的而是把齊國作為目標。

察覺到這一可能後,項梁迅速把自己的大本營搬到了薛郡,在這裡設立了大本營後不久,楚軍探馬就再次回報:秦軍並沒有在甄停留太久,而是繼續沿著黃河前進,先鋒已經到了范陽。

“章邯他真的是要打齊國啊,”看到秦軍的舉動後,楚國將領都面面相覷:“他秦人視吾等為無物嗎?”

“聽說章邯是秦國名將,怎麼會出此下策?”劉邦現在也有了參與軍事會議的資格,他小心翼翼地問道。

“是不是他想引誘我軍呢?”項伯也提出他的看法。

一向喜歡直抒己見的項羽,今天也沉默了許多,這些日子他一直在揣摩章邯的用意,最後對著項梁詢問的目光說道:“看不懂。”

罕見的謹慎。

很快又有探馬來報,陳勝的部將呂臣召集潰兵重新起兵,攻克陳郡殺死了叛徒莊賈,還派遣使者來項梁這裡請求接納。

聽說秦兵連陳郡都丟了,項梁的大本營裡顯得更加驚訝。

“難道章邯連陳郡都不要了嗎?”

陳郡曾經是楚國的故都,對秦楚兩國來說,佔領或是丟失陳郡都有很大的政治意義,更不用說它的軍事意義。

而且魏國此時仍沒有停止抵抗,還有很多魏國的城池仍在堅守,丟失了陳郡後,章邯與滎陽的聯絡就要經過這些危險的地區。

“他不擔心他的糧道嗎?”項梁湊到地圖前,指著從滎陽到臨濟、然後從臨濟到甄城,再到范陽這條數百里長的細細交通線,它的兩側都在楚軍和趙軍的威脅下,隨著陳郡丟失而更加惡化,好像一陣風就能把它吹斷。

“啊。”項羽突然拍了一下手,引來了不少人的目光。

“章邯根本沒有糧道,”項羽叫起來:“我想通了,章邯根本沒有糧道,所以也沒放多少兵去守衛。”

“那他吃什麼?”劉邦反問道。

“先吃從魏人那裡搶來的,然後攻入齊國,他自認為就什麼都有了。”項羽指了一下地圖。

“要是齊人抵抗呢?要是有些城池他一時半刻攻不下來呢?”劉邦追問道。

“那就等死唄。”項羽哈哈笑起來。

劉邦目瞪口呆地看著項羽:“誰會這麼蠢?”

項羽收起笑聲:“章邯擊敗周文,解李由之圍,出關後連殺三王,驕傲了唄,認為天下諸侯皆不堪一擊,所以孤軍深入擊齊。他多半還做著夢,以為打敗了齊國後就用齊國的糧食來滅我們。”

說完後項羽就轉身對項梁說道:“兵法有云,驕兵必敗,我們應當急襲章邯,不要讓他逃走了。”

項梁轉頭看著劉邦:“章邯的秦兵戰力如何?”

在場的楚將裡,劉邦是唯一與章邯部打過仗的,還把兵力優勢的秦軍打出了碭郡。

不過劉邦還是想了一想,才說:“比魏兵能打,我先敗了一場,被打退了,整軍再戰後取勝了。”

“比我軍如何?”項羽問道。

“不如我軍。”劉邦答道,緊跟著又添了一句:“從士氣、訓練來看,都不如。”

項梁沉思片刻,抬起頭笑道:“沒想到秦人如此驕狂,既然如此,我軍當迎擊之。”

“侄兒請為先鋒。”項羽大聲叫道。

“你和劉邦併為先鋒。”項梁說道,說完他就緩緩坐下:“現在,我們還要等齊國的使者。”

關於薛郡到底該算楚國領地還是齊國領地,兩國一直是有爭議的。劉邦進攻薛郡之前,齊王田儋剛和魏相周市打完仗,一時無暇顧及薛郡。等周市去找劉邦的麻煩的時候,田儋還在忙著鞏固統治,就被項羽捷足先登把薛郡拿到手裡。

但薛郡楚軍也沒拿全,北部的一點邊角之地就被田儋取走了,而項梁很快和田儋達成協議,以雙方控制區為界互不侵犯。

現在直接處於章邯威脅的是鉅野澤以北的地區,基本都屬於齊國領土,所以要想攻打秦軍,楚國就需要得到齊國的邀請。

看著項羽,已經坐定了的項梁笑道:“稍安毋躁,我想使者很快就會到了,入齊境一定要齊人許可。自古以來,只要齊楚交好,我楚國對秦晉就會有優勢,反之就會被齊國欺負。而現在,我們就要重建齊、楚盟約,越是幫助盟友的時候,越要小心不要得罪了人。”

……

東阿。

齊王田儋戰死後,他堂弟田榮逃回東阿,準備立田儋的兒子田市為王。

可沒想到臨淄聽說齊王戰死後,立了前齊王田建的弟弟田假為王,以田角為相國,田間為大將,還派遣使者來勸田榮臣服。

“歷城的軍隊還沒動嗎?”田榮對部下咆哮道。

在東阿站穩腳跟後,田榮就要歷城的齊軍來和他會合,但歷城的軍隊說奉王命不得支援田榮,除非田榮首先向臨淄臣服,而田榮卻死活不肯向臨淄的齊王假臣服。

“沒有歷城的軍隊支援,我們打不過秦軍。”說話的是田榮的弟弟田橫。

田榮瞥了弟弟一眼,怒道:“真恨不得立刻提兵殺回臨淄。”

“大哥不可,”田橫急忙勸道:“現在秦兵已經到了國門外,此時自相殘殺不得人心啊。”

“我怎麼會不知道,還用得著你說?”田榮橫了弟弟一眼,又問道:“薛郡的楚軍動向如何?”

“項梁已經親自到了薛郡,他所有親信部將都到了,看起來是要和秦軍一戰。”

“那為什麼他還不進兵?”田榮懷疑地說道:“楚軍不是又想觀望成敗吧?”

說完田榮又恨恨地一拍桌子,發出砰的一聲巨響:“要不是楚軍在臨濟坐觀成敗,大王怎麼會身死?我們又怎麼會落到這個地步?”

“項梁應該是等齊王的求援使者吧。”田橫知道哥哥急怒攻心,有點亂了方寸的意思,就繼續替楚國解釋道。

“臨淄只恨不得我們死,怎麼會替我們求援,就是求援也要等我們都死了才會求的。”田榮一口叫破田假的心思:“我們派使者去求援。”

說著田榮看了一眼堂侄田市:“就以齊王市的名義去向楚國求援,再許諾把薛郡都交給楚國,只要他們不要在邊上看著不幫忙。”

……

很快田榮的使者就趕到薛郡,向項梁報告秦兵已經向東阿開來,田榮以齊王田市的名義向楚國求救,還願意割讓張縣給楚國作為出兵的謝禮。

項梁客氣地請使者下去休息吃喝,說要和部下商議。

使者出去後,項梁頓足道:“田榮真是糊塗,他以自己的名義來求援便是,何必用什麼齊王市的名義?這倒讓我為難了?”

看著部下們不解的眼神,項梁解釋道:“我有意和齊國建立同盟,而干涉盟國廢立可是大忌,要是我現在出兵,豈不是成了贊同田榮之說了嗎?這樣就算給齊國解圍,也會得罪齊王。”

“那我們就乾脆支援田榮好了,”項伯說道:“當初齊王建不發一矢就投降了秦國,有這樣的兄長,他的弟弟又能怎麼樣?田儋雖然和魏國有仇,但聽聞魏國有難就親自去馳援,既然兄長想要一個盟國,那田榮比田假總要強得多吧?”

而項羽的意見又和項伯不一致:“齊國乃是大國,是楚國的強鄰,這麼強的鄰居,國君還是弱一些為好。我覺得我們還是支援田假為好。”

叔侄二人又爭論起來,漸漸的項伯又開始落於下風。

項梁掃了一眼始終一言不發的劉邦,就出言問道:“沛公可有什麼想法嗎?”

“臣以為,還是應該去救田榮,”劉邦答道:“田建當初能降秦,田假就一定不會嗎?”

“我也是這麼想的。”項伯高興地說道。

“不過,武信君考慮的是,我們既然要和齊國修好,就不能干預齊君的廢立,”劉邦繼續說道:“雖然田榮是以齊王市的名義向我們求救,但我們可以不承認啊,而且可以說得光明正大,就是要割讓給我們的張縣我們可以不受——理由就是田榮你沒有資格割讓城池。臨淄知道後,就會明白我們只是單純援齊,並非承認田市的君位;萬一要是田榮獲勝,田市即位,我們也可以解釋說當時你確實不是齊王啊。等那個時候,他們想起我們沒有要他們的一座城,也會暗自慶幸吧,不會再把我們一時的不承認放在心上。”

項梁聽的頻頻點頭,末了笑道:?“就是可惜了一座城。”

“難道齊人不給我們這一座城,武信君就不救齊國了嗎?”劉邦反問道。

項梁哈哈大笑:“沛公說的極是。”

作為先鋒的劉邦、項羽當然要首先做好準備,然後明天一早就出發去東阿增援田榮。

不過在項羽臨走前,項梁又把他叫道自己的營帳裡:“你覺得沛公說的是不是有道理。”

“他有他的道理,侄兒有侄兒的道理。”項羽答道。

“其實你也覺得他是有道理的。”

“如果確實需要齊國做盟友,那麼他確實是有道理的。”項羽這樣說道,顯然他並不太把齊國看在眼裡,而且還沒放棄削弱齊國的念頭。

項梁盯著項羽看了很久,才緩緩說道:?“我現在雖然執掌權柄,但遲早有一天大王會將其收回,你是我家下一代最出色的子弟,將來全家都肯定會由你掌握。我有一句話你務必要牢記,我楚國對外要和齊國交好,我項家在內要和劉邦交好,如此無論是楚國還是我項家都安如泰山。”

項羽離開後,項梁覺得他還是口服心不服,不過項梁也沒有太過擔憂,他這個侄子才華橫溢,目無餘子。可項羽還很年輕,他遲早會變得更成熟,在他成熟起來之前,自然有項梁把握大的方向,而且還可以繼續教導這個勢必要擔起全族重任的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