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座,不甘心啊!”

將臣雙目閃爍著血光,氣息暴走。

伏羲眸光一凝,冷聲提醒:“他要自爆了,鬼帝速退!”

蚊道人聞言身形一閃,瞬間退出戰圈。

伏羲法印連變,河圖洛書光芒大作,混元河洛大陣驟然收攏,封鎖天地,鎮壓四方,將將臣徹底鎖死。

將臣的爆發在陣法中如泥牛入海,根本無法引爆,只能徒勞掙扎,雙目血紅,口中嘶吼著怨毒怒吼。

“好機會!”蚊道人劍訣連引。

軒轅劍脫手而出,化作一道金芒破空,直取將臣首級。

“咻——”

劍光劃破長空,一劍斬下!

“噗——!”

將臣的頭顱被瞬間擊碎,血光炸裂,神魂俱滅,屍氣盡散。

一代殭屍始祖,就此隕落!

“結束了。”蚊道人一抬手,軒轅劍迴歸掌中,劍鋒依舊,氣勢更盛。

伏羲看著漫天漸漸消散的屍氣,開口說道:

“道友,將臣雖亡,但其肉身卻是另一隱患。

其中怨念未散,加之萬骨山特殊的屍氣環境,恐怕仍會引發後患。”

蚊道人點頭,雙手一揮,把將臣屍體收殮入特製的封印玉匣之中:

“我會將其帶回往生閣,借師尊之乾坤鼎,定將此禍徹底煉盡,不留餘孽。”

伏羲拱手道:“如此,有勞道友了。”

隨著將臣的徹底覆滅,殭屍一族失去了最強支柱,屍潮被各族聯軍清剿,徹底平定。

萬族聯盟在此役中聲名鵲起,威震四方。

人族共主軒轅,藉此戰之後,於泰山之巔,完成了正式的人皇冊封。

天地降下功德金光,崆峒印認主歸位,軒轅的實力節節高升,修為直接提升至可比斬二屍準聖的層次!

至於闡教獲得的功德,被瓜分之後,僅僅是讓十二金仙,從太乙金仙晉升為大羅金仙。

不過,這也在元始天尊的預料之中,闡教的綜合實力,還是得到了提升。

要說這場大戰結束後,最不是滋味的,還得數天庭。

此次萬族聯盟與殭屍族開戰,其中陣亡的英魂,就能給封神榜上塞不少人了。

如今的天庭,雖為名義上的洪荒共主,實則權柄早已不再完整。

生死輪迴就不用說了,譬如:

行雲布雨、江河湖海的事務,由龍族管理,龍族又從屬於萬族聯盟,這些事情,根本就不會上報給天庭;

各地的山神、土地,也都由萬族聯盟的各個同盟族負責。

也就是說,這些事務根本無需,也根本不會,再上報給昊天。

更何況,這次得封的眾神,雖然名義上編列天庭冊籍,但其背後各有族群勢力撐腰,歸根結底,還是萬族聯盟的人。

這些神祇會不會真心聽命於昊天?那就難說了。

昊天雖持打神鞭,掌封神榜,理論上擁有制衡權柄,但那打神鞭本就是威懾性的象徵,而非日常行使的手段。

他若真敢隨意鞭打神靈,只怕立刻招致群起而攻之的反彈。

這些神靈背後,可都不是孤家寡人,而是一個個龐大的族群勢力。

將這些勢力糅合在一起,便是如今勢大無比的——萬族聯盟。

為了“協助”天庭維繫眾神秩序,蚊道人更是“好心”將閻羅王派駐天庭,統籌管理諸神之事。

表面上是協助,實則是把持。

如今,天庭的眾神事務,幾乎都是在閻羅王府中密議決定,再轉呈天庭,而非直接由天庭主持。

閻羅王府,已然成為諸神集會的核心所在。

某種意義上,昊天御案上的每一道奏摺,都得是閻羅王先看過、篩過之後,才會呈上。

於是,堂堂昊天上帝,神權至高,名義上的三界之主,如今卻像被架空了一般——手握空權,有職無實。

這就是封神榜的壞處。

雖然能夠快速組建班底,但班底的成員都不是嫡系。

沒有嫡系,沒有根基,昊天就只能居於高位,看似威嚴,實則虛浮。

一個沒有掌控力的帝王,終究不過是個擺設。

與此同時,殭屍之禍平定之後,洪荒迎來短暫的安寧。

人族逐漸步入“五帝”時期,帝位由軒轅之後的四位傳人依次承繼:

顓頊、帝嚳、堯、舜,皆出身於截教四大親傳弟子的門下。

幾位帝君接力執政,治理人族,各展所長,累積功德,令人族氣運蒸蒸日上。

不過,正當人族欣欣向榮之際,境內卻忽然爆發了罕見的洪水災禍。

河川氾濫,山川倒灌,百姓苦不堪言。

起初由鯀負責治理,他採取“堵”的策略,藉助先天靈物“息壤”填塞水患。

但此法治標不治本,水患未減反增。

最終,鯀卒於任上,屍體三年不腐,令人震驚。

有人剖其屍體時,一道金光騰空而起——大禹誕生於鯀之體中。

而鯀之屍,則化為黃龍,沖天而去,迴歸天地。

此時,靈柯奉元始天尊之命,現身人族,將大禹收為弟子。

而這五帝中的最後一位,所行功績,便要落在這治理水患之上。

大禹承繼父志,毅然挑起治理水患的重任。

在靈柯的親授之下,大禹一邊修煉法術,一邊潛心鑽研治水之道。

前車之鑑不遠,鯀的失敗,已昭示“堵”非良策。

既然堵塞不能止水,那便改為“疏導”,反其道而行之,順水勢而引其歸海,是為“疏”之法。

待大禹長成,將自創的治水方略呈上,立刻便獲得了舜帝的高度認可。

當即下旨,命其為主,總領天下水患之務。

舜帝對大禹寄予厚望,一方面是他所上奏的方案邏輯縝密、極具可行性;

另一方面,更因為他背後站著闡教的上仙。

三皇五帝時代傳承至今,人族高層早已悟出一條鐵律:

凡能得上仙收徒者,必為氣運之子,未來必有大用。

在大禹臨行治水之際,靈柯親自現身,為其準備了三件靈寶,鄭重交付於徒弟手中:

“大禹,水患表面看似自然災變,實則暗流洶湧,或許還有人為之禍。

此三寶,可助你披荊斬棘,功成於千秋。

開山神斧,可破山開嶽,斬除阻水之障;

定海神針,可鎮流定勢,丈量水脈之深淺;

長槊,鋒銳無雙,遇妖斬妖,遇魔殺魔;

倘若你身陷險境,為師自會現身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