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都眉頭微蹙,並未答話,陰鬱的目光緊鎖在盤古身上,但對方卻毫不在意。

片刻的沉默後,盤古邁步走向石桌,一隻手輕輕拉了拉酆都的衣袖,示意他跟上。

“好了,別再糾結過去了。坐下吧,我們談談正事。”

酆都跟隨盤古,緩步走向山洞中央。

石桌之上,一本黑色古書靜靜躺著,旁邊是一支幽冥氣息繚繞的筆和一塊神秘碎片。

“坐吧。”盤古揮手間,兩張石凳憑空而現,自己率先落座。

酆都稍作停頓,也緩緩坐下,語氣帶著幾分試探:“你這是什麼意思?”

盤古嘴角浮現一抹笑意,平靜的說道:“吾想請你幫個忙。”

他的手微微一抬,指向石桌,“此三物,是給你的報酬,也是助你完成此事的必要之物。”

酆都的眼神變得更加深邃,凝視片刻,以神念探查那三件靈寶。

或許是山洞中盤古威壓的影響,阻隔了任何氣息外洩。

不過僅從外觀,酆都便已心生猜測。

當神念觸及靈寶的剎那,心中的答案愈加明確。

“生死簿、千秋輪迴筆,還有……造化玉碟的殘片。”

酆都緩緩吐出這幾個字,眉宇間閃過複雜的神色,抬眸直視盤古,語氣戒備卻帶著些許嘲弄:

“盤古,你這個忙,怕是不太好幫吧。”

盤古卻大笑起來,朗聲說道:“若是容易,你敢拿嗎?”

聞言,酆都輕哼一聲,胳膊肘搭在石桌邊,手掌託著腮,嘴角勾起一絲意味深長的弧度:

“我有什麼不敢拿的?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只是,這機緣來了,未必全是福,說不準還會惹禍上身。”

盤古聽後,大笑一聲:“哈哈,吾果然沒有看錯你。”

說罷,他將三件靈寶推至酆都面前:“生死簿與千秋輪迴筆的妙用,自然不必多說。

凡與洪荒有因果牽連之生靈,只要未達混元金仙修為,其生死皆可控於此簿之上。

手握千秋輪迴筆者,可一筆抹滅眾生。然而滅殺的代價,與對方的氣運與修為成正比,越強代價越高。”

盤古說到這裡,略微停頓,目光移向最後一件靈寶:

“至於造化玉碟的殘片……雖不及完整的造化玉碟,但其輔助悟道的妙用,自然無需吾贅述吧。”

酆都伸手輕觸桌面,將三件靈寶收入掌中輪迴:

“開天證道之法,若非憑藉造化玉碟,就算是你盤古,也未必能領悟。東西我收下了,說吧,你到底想讓我做什麼?”

盤古見狀,露出一抹會心的笑容,語氣少了幾分莊重,多了幾分融洽:

“洪荒乃吾身所化,雖壯闊無邊,卻仍有缺憾。吾希望你能為洪荒引出輪迴。”

酆都聞言,眼睛微眯,語氣中多了幾分凝重:“盤古,你讓我在洪荒開闢輪迴,是想讓我替你護道麼?”

遙想原本的輪迴,是由土之祖巫后土捨棄肉身,以血海為基塑造而成。

后土修煉的乃是土之法則,與輪迴並非絕對契合,難稱完美。

酆都則不同,無需獻出自己的肉身,只要找到合適的承載之物便可,而且還能以輪迴法則更精準地引導洪荒的輪迴。

但酆都很清楚,這件事的代價。

若答應,便會與洪荒的緊密相連,好壞參半。

盤古彷彿看穿了酆都的猶豫,坦然說道:“吾自然知曉,以你酆都的跟腳,修煉到混元大羅金仙,超脫洪荒之外,並沒有什麼懸念。

但如今你失去了混沌魔神之軀,更不復當年混元無極大羅金仙的修為,久居混沌,危機重重,相比之下,洪荒遠勝任何大千世界,是你絕佳的避風港。

有了輪迴作為聯絡,即使你將來超脫洪荒,此方天地也不會對你排斥。

更何況,有生死簿與造化玉碟殘片護航,未來之路將更加順暢。

況且我也不用你事無鉅細的勞碌,只要不讓洪荒消逝便可。”

盤古停了下來,那浩瀚如星辰般的眼神中,竟浮現一絲落寞。

酆都起身,打算離開:“自從我捨棄混沌魔神的軀體,遁入洪荒,我便認定我的道,將以此作為新的起點,盤古,即使你不找我,我也會這麼做,沒什麼事,貧道很忙,該走了。”

這般說,便是應下了。

盤古嘴角微不可察地勾起一抹笑意,但語氣中仍夾雜著一絲調侃:

“哼,吾就知道,你們這些傢伙,死了都不忘覬覦吾的洪荒。”

隨後,盤古抬手丟擲一道流光,化作一枚玉筒飄向酆都。

酆都接住,神念探入其中,旋即瞳孔驟縮。

他抬頭看著盤古,滿是震驚:“你居然……”

此刻的盤古,臉上的笑容溫和而祥和。

這一瞬間,酆都似乎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盤古,不再是那個威武霸道、無敵於混沌的力之魔神。

“酆都道友,”盤古的聲音低沉而悠遠,“這,是吾為他們留下的最後一件東西。”

酆都沉默良久,最終鄭重地將玉筒收起,低聲道:“盤古……”

盤古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就不說再見了。”

酆都搖了搖頭,最終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洞窟之中。

盤古的身影,依舊端坐於石桌旁,目光遙望遠方,彷彿跨越時空,看向那尚未完善的洪荒大地。

他的笑容漸漸隱沒在蒼茫的氣息裡,仿若與天地融為一體,再無蹤跡。

離開洞穴之後,酆都回到了不周山巔,掐指一算,眼中閃過一絲震驚:

“剛才,我竟然與洪荒的時空脫節了。”

與盤古的會面,彷彿沒有涉及到洪荒的時間流轉,反倒像是酆都在一瞬之間,便錯過了歲月的流逝。

“盤古,真是非凡啊。”酆都感嘆一聲,話語中難掩欽佩。

類似的法術,酆都也能施展,但關鍵是讓一個大羅圓滿,沒有絲毫察覺,這隻能是境界上絕對差距造成的。

說罷,酆都腳步一轉,迅速開始下山。

與上山時的艱難不同,這一路下行,酆都的速度快得驚人,彷彿整座山都在為他讓路。

沿途倒是沒有遇到什麼機緣的感召,僅僅過了萬年,酆都便回到了不周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