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始至終。

傅硯舟擔心的事情只有一件。

他害怕她離開。

傅硯舟含著金湯匙出生,他習慣了享受最好的一切,吃穿用度皆是頂級,他的身邊時常圍繞著追隨者,結交的都是世家子弟。

他身上透出與生俱來的自信和驕傲,他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審視著一切。

他想要的東西,從來就沒有得不到的。

他從小就明白這一點。

早在幼兒園時期,傅硯舟就因打架鬥毆被老師重點關注。

兒童心理醫生曾對他的狀況進行過干預。

後來他學會了偽裝。

上小學之後,傅硯舟表現得安靜本分。

可那個年紀的孩子,正是叛逆的階段,他不惹人,別人也會來惹他。

拳頭都打到眼前了,難道還不能還手嗎?

鬧出過幾次打人事件後,傅硯舟被送去了外婆家。

唐珍是貧苦出身,她覺得傅硯舟是富貴病,投入越多的教育和管束,只會讓兒子變得越來越腹黑。

倒不如換個環境試試。

剛開始被送到外婆家時,傅硯舟非常不服。

他覺得他是被“流放”了。

他分明沒有錯。

以至於開學後,他開始肆無忌憚,變本加厲地打架鬥毆,還一度成為了校霸。

唐珍氣得不輕。

上學時讓家庭教師和心理醫生雙管齊下,放假時繼續丟到外婆家進行傳統教育。

第二次被“流放”的時候,傅硯舟已經沒那麼不爽了。

因為他確實做錯了事。

外婆是武鬥派。

會用棍,會用刀,還會用槍。

傅硯舟對外婆有一定的敬畏之心。

所以他表現的比較聽話。

這也導致了他的假期生活十分無趣。

傅硯舟也正是在這個時候認識了林淼。

第一印象,乖。

第二印象,還是乖。

一個很無聊的小姑娘。

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在院子裡畫畫。

傅硯舟從來沒有接觸林淼這樣的女生。

世家千金會從小開始培養社交能力。

林淼不愛說話,安靜內斂,甚至還有點膽小。

有一回,傅硯舟閒著沒事幹,想找林淼給他畫幅畫,結果林淼一本正經地說:“我跟你不熟。”

傅硯舟樂了。

他逼著她畫。

說又說不過,打又打不過,林淼無奈妥協,給傅硯舟畫了畫。

她任人欺負。

相處時間長了,傅硯舟發現林淼是個不會生氣的人。

又有一回,傅硯舟想吃街口的芝麻酥,他讓林淼給他跑腿,林淼不去,說要畫畫,他就抓著她的辮子,把她一路從家裡抓到街口。

其實一開始也沒想真這麼把她抓過去。

傅硯舟下手有分寸,只是想引起林淼的注意,把她的視線從畫板上扯出來,誰曾想只是輕輕一抓,她就真聽話地跟著走。

然後傅硯舟看著林淼認命地買了一份芝麻酥。

“給你。”

林淼臉上沒有半點生氣或不耐。

傅硯舟覺得挺神奇。

正好放假無聊,他找了各種方法測試她。

比如,用橘子打翻她的調色盤。

林淼無奈地說:“這個顏料很貴的。”

傅硯舟:“我賠你錢。”

林淼直接朝傅硯舟伸手。

這個反應絕對是天下獨一份。

當時傅硯舟是這樣想的。

因為他身邊還沒有人會真的為了幾十塊錢去跟他計較。

林淼對傅硯舟而言,是個新奇的存在。

後來一天天長大,傅硯舟變得成熟,性格開始收斂,遇到問題不再一味靠拳頭解決,他的能力越來越強,地位越來越高,身上的貴氣越來越逼人。

唯有在林淼面前,傅硯舟才接地氣。

那就像是一片淨土。

純潔又美好。

傅硯舟無法具體確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林淼。

等他意識到的時候,就已經離不開她了。

當初,方婉清的葬禮過後,林淼抓著傅硯舟的胳膊,說她不想回家的時候,傅硯舟是真想過要把她直接帶回家。

林淼已經長大了。

後來還是理智戰勝了邪念。

又或者說,是迫於外婆的壓力。

外婆把林淼當親孫女看,傅硯舟不能做太出格的行為。

可林淼成年之後要離開外婆家。

那等同於離開傅硯舟。

他不允許。

林淼鐵了心要獨立。

那種感覺就像掌中之物要脫離掌控。

令人不安。

傅硯舟強行把林淼留在了身邊。

雖然林淼總說,她沒有被強迫,她也喜歡他。

其實不是。

傅硯舟就沒有給林淼選擇的機會。

林淼上高一的時候,有位高三的學長追求過她。

那位學長長得高大帥氣,出身也不錯,父親是財政局的官員,母親從事外交工作。

那年學校開家長會,學長還專門帶父母去高一的教學樓見過林淼。

他們都對林淼十分滿意。

乖巧、溫順又漂亮的女生天然就討人喜歡。

不過,林淼拒絕了學長的追求。

學長又說要和林淼做朋友。

她答應了。

她不太會拒絕人,尤其是對她表達善意的人。

那位學長大概是真心喜歡林淼,他以朋友的身份,經常在林淼面前的晃。

很是礙眼。

後來連外婆都知道了那位學長的存在。

還問林淼是不是在學校談戀愛了。

雖然林淼連連否認,但傅硯舟還是產生了危機感。

有一種自已的寶貝被別人明目張膽覬覦的感覺。

所以傅硯舟把那位學長給處理了。

透過處理他父母的方式。

那種家庭出身的孩子,未來通常會選擇從政,他懂得取捨的道理。

按照要求,學長當著林淼的面說:“我根本就不喜歡你,我不過就是看你漂亮,想追你玩玩,沒想到你這麼難追,以後我不會再糾纏你了。”

林淼呆呆地看著學長,問道:“你被人威脅了嗎?”

不是她聰明至此。

是她以前真遇到過類似的事。

林淼初二那年,兩個男生為了爭搶她,公然在教室裡大打出手。

雖然她從沒說過要和誰在一起。

但那個年紀的男生,又衝動,又中二,又自以為是。

他們自顧自打架,自顧自分出勝負,勝者當眾宣佈,以後林淼是他的女人;敗者含淚告別,說以後再也不會糾纏林淼。

那位學長說話時的表情像極了當年那個敗者的男生。

林淼下意識以為學長被人打了。

她性格太過溫柔,哪怕她拒絕了所有人,哪怕追求只是對方的一廂情願,可若真因她而鬧出事端,她依然會為其擔憂。

那位學長生怕暴露,大驚之下,他一邊哭一邊落荒而逃。

他哭他弱小無能,受權勢要挾,主動放棄了喜歡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