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朱玲:兒子,不要讓你爸爸回去好不好
離婚後,我考上了哈工大 海螺的曹阿蠻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一九八三年七月二十八日,京城最熱的季節。
特別是中午的時間點,那絕對是熱到爆炸。
王多魚、劉曉儷、梁秀芬、王君宏和朱玲他們五人坐在廚房的小餐桌,一起吃飯,應該是王多魚在京城這邊吃過最尷尬的一頓飯了。
朱玲的臉皮是越來越厚了。
不過她好像也是有理由來蹭飯的,因為王多魚來京城了,沒跟她說,導致她去了哈工大之後,才被告知他們全都回來京城了。
一番細問之後,才知道是在中關村西大街八十七號院。
更讓朱玲感覺有些古怪的是,這處宅院已經買來有幾年了,可她卻毫不知情,並且這處宅院的東西廂房都是書櫃。
她透過門窗玻璃看到了一點,那些都是書信,而不是什麼。
因此她總感覺這處宅院很詭異,似乎王多魚在隱瞞著什麼。
“這套房子買了多久呀?”
吃飯的過程中,朱玲還是沒忍住自己的好奇心,詢問道。
王多魚只是看了她一眼,“你打聽這個做什麼?好像跟你也沒有關係吧?”
不等朱玲繼續開口說話,王多魚接著說道:
“你下午要不要帶小君宏出去玩?如果要出去的話,那你就帶他去吧,我跟曉儷有事情要處理.”
朱玲:“.”
這是當著她的面,給她難堪麼?但此時的朱玲有得選擇麼?她根本沒辦法選!劉曉儷已經懷孕了,朱玲不可能對前者動什麼手腳,不僅僅是因為王多魚對她嚴防死守,更是因為她也不敢。
畢竟這事兒犯法,朱玲還想多活幾年呢,怎麼可能那麼傻乎乎地幹這種事?
眼前的局面,王多魚如果不改變主意的話,那麼她朱玲就沒有任何辦法。
也就是王君宏這個兒子,可以讓她時不時出現一下。
下午,小傢伙被朱玲和梁秀芬兩人帶走了,嗯,哈工大保衛科職員也跟著去了三人。
其實在京城這邊,安全方面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很多事情,就怕放鬆警惕,然後就很容易出事。
劉曉儷沒有跟著一起去,她是被王多魚帶去協和醫院那邊了。
不過他並沒有一直陪著她,而是在送她去了協和醫院檢查之後,他自己就回到靈境衚衕。
大院內,還是那間會議室。
王多魚他們需要討論的是《三峽水利樞紐可行性研究報告》,就是要針對水文、泥沙、地形、地質等多方面的情況進行分析和審查。
在過去這麼多年時間裡,靈境衚衕這個辦公室一直都有收集長江三峽的相關情況。
但資料繁雜,想要分析好,其實並不那麼容易。
在會議室內又待了一個下午,王多魚已經有些不太想參與了。
太浪費時間了!
所以他在第二天的時候,找到了那位領導,跟對方建議道:
“領導,我知道你想讓我替你們發聲,但你們目前這份報告也太複雜了,我建議是利用計算機來進行研究會更加高效一些.”
“另外,三峽水電站是必須要建的,只不過每年都是一拖再拖.”
“我們哈工大已經設立了非常全面的理工科專業,在混凝土澆築、鋼筋、輸電與發電系統、水輪機、控制系統等專業層面也已經開展了一些研究專案.”
“所以,如果三峽水電站專案能夠順利落地,我們哈工大的這些專案也就多了一個可以實踐的專案”
聽到王多魚的話,領導頓時驚訝不已。
這也可以?
不過他也跟著表示,現在他們辦公室也是有難言之隱,那就是人才不足、資金不夠。
王多魚聞言,也沒轍了。
總不能哈工大來贊助吧?
肯定不行啊,哈工大自己也沒有很多這些方面的人才,而且三峽在長江,哈工大在東北,離得太遠了。
某些專案還能夠配合一下,但是三峽水電站這樣的超級大專案,哈工大能夠配合的地方,說實話,並不多。
因此淺淺參與一下就可以了,如果是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完全是不划算的。
“計算機的話,我們哈工大應該可以贊助十臺左右,不過這個要問劉書記,我做不了主”
“好好好,十臺也夠了,謝謝王教授。”
見領導這樣,王多魚更加無奈了。
其實他不知道,除了部分化工等領域的專案,國內很多專案都是缺人又缺錢。
像哈工大這樣,資金充足,人才也不缺的單位,國內是真的非常少見。
“行,那就這樣吧,領導,我八月下旬會來京城一趟,到時候你們這邊有需要的時候,再跟我說”
王多魚離開了靈境衚衕,結束了一天的忙碌。
回到中關村西大街之後,王多魚計劃明天回冰城,但朱玲卻不太同意。
“你不同意也沒用,我已經離開冰城快一個月了,再說了我下個月下旬也會來京城,到時候你提前跟我說一聲,你想看兒子,隨時都可以.”
朱玲聞言,頓時很生氣。
劉曉儷在一旁看著,突然走近王多魚這邊,小聲地勸道:
“要不我們後天再回去吧?那畢竟是君宏的親生母親.”
為人母才知道的一些事情,兒子離開半晌,就掛念得緊。
以前劉曉儷覺得,那些年輕父母怎麼那麼寵溺自己的孩子呢?
現在她才知道,她是恨不得把所有最好的東西給到自己的孩子。
王多魚看了她一眼,沒怪她站在朱玲那邊說話,但他決定的事情,確實不太想更改。
“不了,我們就明天回冰城,我不想繼續留在京城這邊了。”
朱玲很生氣,所以她把小傢伙帶到旁邊,教孩子好好勸一勸他父親。
可是小傢伙聽了之後,卻仰著小腦袋問道:“為什麼明天不回去呀?我想明天回去,我要坐飛機.”
聽到孩子這句話,朱玲頓時無語。
“你要是答應媽媽,那媽媽明天帶去你吃好吃的,行不行?”
“可是這裡沒有好吃的呀,沒有香香的烤串”
不遠處的王多魚,注意到這一幕,都忍不住笑了出來。
真不愧是被他姑姑帶大的孩子,嘴饞得很。
哈工大校園內外都有很多美食,小傢伙自從戒奶之後,就開始吃輔食,之後的話就慢慢跟大人差不多了。
反正就是大人吃什麼,他也吃什麼,當然他還要喝牛奶。
說服不了小傢伙,朱玲也沒有辦法了。
所以第二天,她親自過來送王多魚他們。
乘車抵達南苑機場之後,小傢伙就特別高興,一直手舞足蹈。
明明還不到三歲呢,可他卻是很喜歡乘坐飛機。
好像飛機起降那會兒的失重和超重,讓他感覺很不一樣,就跟跳樓機什麼似的,很刺激。
“小媽媽再見。”
小傢伙迫不及待地跟他母親揮手,然後催促著他父親,趕緊上飛機。
上了飛機之後,小傢伙依然很高興,直到起飛過後,飛機進入平流層的時候,他就開始犯困了。
從南苑機場起飛,在將近三個小時之後,順利降落在冰城閆家崗機場。
大飛機和小飛機的乘坐體驗是完全不同的,民航客機在降噪方面會處理得更好一些,乘坐體驗感很好。
但是軍用的那些飛機,就沒有這樣的說法了,幾乎沒有什麼乘坐體驗感。
下了飛機之後,劉德本他們已經在等著了。
來了不少人前來迎接他,好像是迎接英雄歸來一樣。
冰城一把手童建偉、二把手康裕民和三把手趙國斌他們都來了,讓王多魚受寵若驚。
“歡迎王教授凱旋歸來”
現場呱唧一片掌聲,差點都蓋過了遠處一架飛機起飛的轟鳴聲。
“書記,你們也太客氣了.”
王多魚接過了楊念真遞過來的花,表情略顯無奈。
這種面子工程,果然是領導們的最愛。
童建偉、劉德本等人都說了好幾句場面話,然後這才啟程回哈工大。
回去的路上,王多魚只能夠跟童建偉和劉德本共同乘坐一輛車,小傢伙居然也湊熱鬧,非要讓他抱。
一路上,倒是沒有聊什麼話題,就是王多魚簡單分享了一下這一次在華沙那邊的情況,以及他在京城待的這幾天,接下來的幾場演講。
好不容易回到了哈工大,童建偉他們三巨頭居然沒有回去,而是跟著一起來到了哈工大食堂,明顯就是要跟王多魚聊一聊。
小包間內,眾人邊吃午飯邊聊天,劉曉儷他們在吃過午飯之後,就先離開了,就只剩下王多魚和童建偉他們幾位領導。
剛喝了一口水,收到訊號的趙國斌率先開始了今天的話題。
“王教授,是這樣的,根據你之前給我們提的建議,關於冰城經濟發展.”
趙國斌這會兒也是有苦難言。
為什麼?其實按理說,有哈工大在,對周邊城市的虹吸效應肯定不會小,加上哈工大也培養了不少人才,還有周邊好幾所大學呢。
但招商情況,依然不太妙。
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撇開哈工大一系的那些企業不談,冰城對外招商情況,依然十分不樂觀。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冰城地處北方,有半年都是漫長冬季,太冷了!
因此很多港臺地區、外國資本都不太願意來冰城這邊投資建廠,即便趙國斌他們已經給到那些海外資本很不錯的優惠稅收、土地等方面的政策。
可是效果,依然不咋地。
這是客觀因素,很難破冰的呀,那怎麼辦呢?
別人是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對於冰城三巨頭來說,有問題就找王多魚。
“領導,你們太高看我了.”
王多魚聞言,也不由搖頭苦笑道。
如果是廣州,毫無疑問,就算隔壁有京城飛地,王多魚也有很多建議。
但是冰城的話,好傢伙,硬傷擺在這裡啊,很難搞的。
去年二月的時候,他倒是跟童建偉他們聊過冰城的發展,主推重工業,輔助發展輕工業。
重工業就不說了,這個目前有很多產業都沒有對外開放,只能夠靠冰城自己。
泡麵工廠、服裝廠、電子錶工廠等輕工製造業的話,想要吸引外資,說實話有點難。
就算是王多魚,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土地就算是白送,別人也未必願意要啊。
那怎麼辦呢?
童建偉他們三人聞言,也是連連表示,希望王多魚有什麼說什麼,他們非常願意聽。
王多魚個人現在有三家企業,紅星鋼鐵廠和巴博斯鐘錶廠就不說了,只說優瑪服裝廠好了。
出口到海外的優瑪服裝,能夠每月帶來兩千萬美金的營收。
並且是穩步增長,預估七月或許就會突破到三千萬美金了吧?
所以王多魚的點金手名號,是越來越響亮了。
“王教授,我們不求你能夠幫忙指導我們冰城再出現一家優瑪服裝廠,只要能多來幾家巴博斯鐘錶廠、紅星鋼鐵廠這樣的企業就滿足了.”
見他們那麼誠懇,王多魚沉吟著沒有說話,大腦開始思考。
劉德本、呂恭良等人都沒有說話,眼神裡倒是期盼地看著王多魚。
過了一會兒,王多魚便說道:“我再說幾點吧,冰城有很好的人力資源,特別是在冬季,很多人入冬之後都沒什麼事情做”
“其實可以利用起來,多投資建設服裝批發、鞋子、五金批發等相關製造業,吸引外資,或者冰城自己投資建設.”
“第二就是農村也可以發展養殖業.”
養殖業這一點,王多魚提及了之前他在老家大紅溝村聊過的畜牧養殖。
除了養殖之外,就是種植了。
東北這邊有很多非常豐富的資源,比如東北林蛙、人參等等,這些都是非常不錯的經濟作物,可以再推動其產業化發展嘛。
以及東北大米、草莓、蘋果、藍莓等,這些都是可以打出名號,從物美價廉到品牌效益,都是可以慢慢推動其發展。
只要形成了產業化優勢,那麼肯定能夠發展起來。
特別是最近幾年,國內的需求還沒開始下降,也應該要培養大家的購物習慣了。
最好就是將這些產品運到東南沿海一帶銷售,因為這些地方的人都有錢,他們也願意購買這些東北特產。
童建偉等人連連點頭,聽得兩眼放光。
“第三,很多企業來我們冰城辦理相關業務,其實還是很慢,比如申請一家企業,審批程式走得非常慢,這個需要最佳化再最佳化”
“第四,食品加工、旅遊經濟.”
王多魚針對冰城發展,又提出了好幾點,完全可以直接拿來用的建議。
說實話,童建偉他們這些人就是眼界問題,沒有多出去外面走走看看,否則的話,不至於跟他諮詢這些。
畢竟冰城是全國重工業基地,優勢可真是太大了。
五金、汽車配件、工業機床、自動化電子、計算機等很多行業,冰城都可以哈工大、黑龍江大學、冰城船舶工程學院等院校結合起來,優勢互補嘛。
可惜,童建偉他們就跟眼瞎一樣。
見他們還在點頭,王多魚忍不住接著說道:
“最後一點,我想問問童書記、康市長、趙常務你們一個問題,我們國家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產品?”
聽到這句話,童建偉他們三人都沒有馬上回答問題,而是皺眉思考。
因為王多魚能夠問的出來這樣的問題,肯定不是那麼簡單。
見他們半晌都不回答問題,王多魚看向劉德本、呂恭良、韓絕、金立榮他們幾人問道:“書記,校長,你們認為呢?”
劉德本當即便說道:“我們國家正在進行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所以我們需要更多高附加值產品.比如我們哈工大正在賣的這些掌上游戲機、儲存器、蓄電池、電動腳踏車等.”
童建偉他們聞言,當即如搗蒜一樣點頭,表示贊同。
王多魚卻是反問:“劉書記,那你還記得我們的電動腳踏車、掌上游戲機等產品的國內外銷量分別是多少?”
此話一出,劉德本頓時沉默了。
“所以書記你也沒有回答正確我剛才的問題,你沒有審題啊,我問的是我們國家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產品?”
頓了頓,王多魚接著說道:
“最需要的是廣大人民群眾需要的產品呀,不外乎衣食住行這四件套,衣服和食物我剛才已經大概說了一遍,但我沒有說住和行啊.”
“我們冰城最大的優勢就是重工業基地,去年我也跟童書記你們聊過,重點發展重工業,但你們好像沒有聽進去啊”
“咱們國家現在大力推進經濟建設,到處都在建房子、修公路,是不是需要大量的水泥、玻璃、陶瓷、鋼筋等建築材料?”
“這是我們國家本身的需求啊,找準了需求點,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對症下藥了?”
“劉書記剛才說的高附加值產品,呵呵,誰不知道呢?但問題是我們沒辦法一下子實現工業層面的彎道超車啊,所以需要攢足力量.”
童建偉等人聽到這裡,頓時恍然大悟,紛紛鼓掌。
同時還不忘給王多魚豎起大拇指。
講老實話,王多魚的腦子轉速,確實非常快。
掌聲過後,趙國斌卻皺眉問道:“王教授,其實我們也考慮過你說的這些,但問題是,我們沒有那麼多資金,而且外資也確實很難吸引過來呀”
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字:沒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就是冰城三巨頭為什麼會如此發愁原因。
王多魚聞言,不由搖頭說道:“現在全國上下都缺錢,也不是隻有我們冰城這邊才缺錢,但方法是人想出來的,活人怎麼可能還會被尿給憋住了呢?”
“吸引不了外資,我們不會自己投資麼?找銀行借錢啊,找上面要資金啊,積極推動個體經濟發展,以此來創造稅收,這些都是辦法”
“要盤活我們冰城這盤大棋,首先要搞清楚哪些是我們能夠做到的,哪些又是我們缺少的.”
“老祖宗不都說了嘛,取長補短,合作共贏嘛.”
“雖然說我們哈工大也確實還沒發展起來,但我們的一些合作模式,如何解決人才問題,如何解決資金問題的方法,童書記你們都可以參考一下的嘛.”
聽到王多魚提及這一點,童建偉立馬插嘴道:“王教授,你看看哈工大要不要幫忙投資幾個專案?”
此話一出,王多魚卻笑了,因為他就知道眼前這三位領導,肯定不會簡簡單單的跟他聊什麼冰城發展問題。
說實話,有些發展方向,確實是童建偉他們沒有想到的。
但總的方向上面來說,他們絕對考慮到了。
而他們這一次來迎接王多魚,目的自然不會那麼簡單,趁著暑假,趁著王多魚剛帶回來一枚菲爾茲獎,童建偉他們也是希望能夠‘分一杯羹’。
劉德本、呂恭良、韓絕、金立榮他們齊齊變臉,咋就盯上哈工大的錢了呢?
王多魚看了劉德本他們一眼,笑呵呵地攤手,衝童建偉說道:“童書記,這事兒你問錯人了,喏,你應該問劉書記才對啊,我可做不了主.”
後者聞言,差點沒翻白眼。
外界都說王多魚是哈工大的土皇帝,此話可不是空穴來風。
整個哈工大能有現如今的成績,最大的功臣就是王多魚。
且劉德本他們這些校領導對王多魚有多重視,童建偉他們也是非常清楚的。
儘管從職位上來說,在哈工大,排名第一的是劉德本,可從實際地位、實力、能力等方面出發,王多魚才是真正的第一人。
這一點,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來。
只不過童建偉肯定不會拆穿王多魚的‘皇帝新裝’,要不然這戲可就演不下去了。
見童建偉他們三人看向自己,劉德本連連罷手,苦笑著說道:
“童書記,我們哈工大也沒有幾個錢啊,大部分資金都用來投資科研專案了,你們也都知道的.”
星雲超算這個專案就已經投資了五億人民幣,這可是兩年期專案,不是什麼長期專案。
所以資金早已經投入進去了,除此之外還有五馬赫戰鬥機專案、光刻機專案等等,以及一些大大小小的科研專案。
還有看似不怎麼燒錢,實際上也挺費錢的冰城高等研究院。
哈工大就算再有錢,也扛不住如此多的專案啊。
要不然的話,海豚遊戲、華順公司等幾家企業,怎麼可能那麼快就有那麼多產品產出呢?“老劉,你就不要推辭了,這樣吧,王教授也才剛回來,你們先談一談,過兩天,我們再來叨擾你們”
童建偉壓根兒就不信哈工大沒錢,所以便如是說道。
今天中午這頓飯,吃到這裡,也就算是結束了。
等童建偉他們離開之後,王多魚被劉德本他們請到了書記辦公室,坐下來剛喝了一口茶,王多魚便聽劉德本問道:“多魚,剛才童書記他們說的那一點,讓我們哈工大來投資幾個專案這件事,你是怎麼打算的?”
辦公室內的五人,都不是傻子。
呂恭良、韓絕和金立榮他們都是哈工大權力最高的三人團體,加上劉德本組成了四巨頭。
當然,實際上應該加上王多魚,只不過王多魚是‘土皇帝’,在很多事情上面,他是不會參與的。
而這種大事兒,必然需要王多魚的參與。
也只有王多魚點頭,劉德本他們才敢把錢投資出去。
王多魚聞言,沉吟片刻,道:“書記,其實這件事很好解決,我們肯定要投,不管是看在冰城發展的問題上面,還是童書記他們的臉面問題,亦或者是我們哈工大本身的可持續性發展.”
“現在我們哈工大看似非常繁榮,但我們不可能一直吃獨食,合作共贏才是長久之道.”
“另外,冰城發展起來之後,對我們哈工大本身而言,也是有很大益處的.”
這些問題,劉德本他們也都能夠想得到,只不過他們並沒有想那麼多,而是單純地看不透童建偉他們說的那些投資專案,到底有沒有發展前景。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是直接參與投資,還是成立企業,我們自營?”
聽到呂恭良的問題,王多魚豎起兩根手指,道:
“我有兩個方案,書記你們可以考慮一下,一個是成立一家投資公司,我們只做投資,另一個則是成立企業我們自營.”
哈工大的賬目上還是有不少資金的,這些資金留在銀行賬戶裡,其實是對資金的最大浪費。
把錢投資出去,那麼這些錢就可以繼續生錢。
未來哈工大肯定還會有很多燒錢的專案,比如航天,比如核導彈,比如更多的飛行器等。
而這些專案都需要有大量的資金,所以必須要多幾條腿走路,才能更好地應對風險。
一旦國外這邊賺不到外匯了,那麼也能夠依靠國內的市場,盤活起來。
儘管現在國內根本沒有什麼需求可言,但原時空的歷史上,九十年代前後,上面就會徹底打破城市內需和農村內需。
到時候,國內的市場需求就會被激發,那個時候又是第二輪的經濟大發展了。
原時空的歷史上,我們在經歷了整個八十年代的經濟發展之後,製造業出口額一度突破萬億人民幣大關,中國製造、世界工廠等標籤開始被媒體貼上來了。
但同時,國內根本沒有多少需求。
就是大家在解決基本溫飽問題之後,就不再考慮其他的了,當時很多人都不怎麼購買電視機、電冰箱、衣服、摩托車、汽車等。
那會兒大家出行都是靠腳踏車或者公共交通,火車運輸的也都是貨物居多。
內需非常少!所以才需要打破這種僵局,讓整個經濟大盤活躍起來。
王多魚能夠看到這些,可劉德本他們看不見啊。
就好像剛才在食堂小包間的時候,王多魚問過劉德本:目前我們哈工大的那些掌上游戲機在國內外的銷量是怎樣的?國內外的銷量對比懸殊,已經很能夠反映出一個問題:國外需求旺盛,國內卻沒什麼需求,經濟看似增長,實際上遠沒有爆發出潛力。
因此他現在提出來的兩條路,就是為了佈局未來。
第一是籌備建設一家金融投資企業,專門用來投資一些很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工廠等,比如王多魚剛才跟童建偉他們提及過的那些行業。
水泥廠太低端了,並且汙染很大,但也絕對不可或缺,冰城這邊可以不建設水泥廠,但不能夠沒有水泥廠。
雖然可以從南方把水泥廠運來冰城這邊,但是沒有那個必要。
或許直接參與投資,僅僅只是財務投資,也是非常不錯的。
玻璃、陶瓷、鋼筋等,都可以投資,或者直接入股王多魚的紅星鋼鐵廠,僅參與財務投資,不參與實際的經營管理。
除此之外,還可以參與投資房地產公司,比如現在南方那邊已經開始籌備成立一家深圳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的企業,就可以僅參與財務投資。
所以,財務投資也好,亦或者是投資國債、基金股票等,其實都是可以的。
當然,這裡面又涉及到了樂天集團。
畢竟目前國內也發行國債,但規模很小,比如一九八一年的時候,僅僅只是五十億元人民幣罷了。
基金股票外匯等產品,國內目前還不涉及,所以想要投資的話,必然要跟樂天集團這邊通一通氣。
除了以上這些投資之外,還可以稍微參與經營的投資。
畢竟吃獨食真不是什麼好習慣,總得給其他人分潤一點,但又不能夠讓這些人把企業給搞沒了,所以還是需要盯緊一些。
因為有些企業可以僅參與財務投資,但有些企業可不行,必須得盯緊。
哈工大不是日本,吃獨食不好。
原時空的歷史上,日本就非常喜歡吃獨食,所以我們總能夠看到日本點錯科技樹,經常吃癟。
因為這個扁犢子的心,是真的狠。
他們是直接把科技樹給砍了,然後搬到自己院子裡,看一眼就得給錢。
導致一個結果,只要有國家跟著日本的技術路線發展,日本吃肉喝湯,別的國家連湯都喝不上,只能吃一些剩菜殘羹。
比如原時空歷史上的dvd,當時我們國家向美國出口一個dvd,售價為135美金,但利潤卻僅有2兩塊錢人民幣。
是的,售價很高,利潤卻低得離譜,原因就是絕大部分利潤都被日本給吸走了。
要不是當時已經是2002,網際網路科技發展相當迅猛,dvd根本沒有存在幾年,很快就被電腦給淘汰掉了。
再比如說氫能源這個行業,原本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畢竟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發展新能源是必然趨勢,而氫能源汽車就是其中之一的方向。
因為氫能源燒完之後就是水,僅這一條就足夠了,至於說氫能源很危險,動不動就炸,整條街都得遭殃。
但安全問題是可以慢慢解決的嘛,所以發展氫能源是最好的辦法。
結果日本就提前把專利都給申請了,吃相簡直不要太難看。
所以後來也就沒有後來了。
第二就是建廠自營!
在王多魚看來,機床製造、重型機械、汽車製造、電力生產、化學原料製造與生產等五個方向是可以由哈工大自行建廠自營的。
一來哈工大有資金和人才方面的優勢,二來各大院系也有很多科研專案,如果有了自己的工廠,那麼未來這些科研專案有好的技術不就可以直接自己生產銷售了嘛。
“這兩條建議我認為都挺中肯的,多魚,你自己的想法是什麼?二選一還是兩者都要選?”
聽完王多魚的建議之後,劉德本他們不由點頭,但他們其實都更偏向於全都要。
王多魚樂呵一笑,道:“看來書記你們也已經作出選擇了,呵呵,沒錯,我跟你們一樣,這兩條路都很不錯,都要選擇”
“不過如此一來,那麼我們哈工大需要額外成立一個企業管理辦公室了,招聘更多的企業管理人才,還有財務管理團隊,替我們哈工大管理好這些企業”
劉德本他們頓時欣喜不已,連連點頭。
接下來的時間,他們五人繼續這個話題,展開來聊這兩點。
半個下午的時間,就這麼悄然過去了。
直到下午四點十分,王多魚這才離開了書記辦公室,不過劉德本他們並沒有離開,相反他們還在繼續忙碌。
因為接下來,哈工大將會成立一家由哈工大主導的金融投資企業,名為黑龍江資本。
這家企業的業務板塊主要分為支援組合、投資組合和長期增長組合三大板塊。
支援組合就是持有一些流通性極高且信貸素質良好的美元資產。
美元作為全球流通最廣的貨幣,儘管美聯儲每年都在印錢,導致美元的價值連年下跌,但不可否認,美元確實很賺錢。
不管怎樣,持有這些美元資產,當然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比如美元債券、美元存款、美元基金等,這些都是非常不錯的投資物件。
當然,現在的哈工大雖然有錢,但也缺錢啊,所以在投資這些的時候,也是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投資組合則是持有公開市場的資產,而長期增長組合就是持有私募股權及房地產等。
三大板塊當中,第二板塊的投資組合才是重點。
畢竟哈工大之所以成立黑龍江資本,就是為了投資冰城,所以持有的資產,大部分都是冰城這邊的企業股權或者是其他資產。
少不了才是之前王多魚提及的投資一些外省企業,比如深圳、上海、廣州等南方城市,也有非常不錯的優質企業,可以趁著它們還沒發展起來的時候,提前進場。
上海陸家嘴這片區域,在如今這個時代,還僅僅只是一片灘塗,遠談不上什麼發展。
因此哈工大可以多留意這些方面,到時候提前入局,絕對能夠賺一筆。
不過,當什麼釘子戶之類的事情,肯定不能幹。
除了黑龍江資本之外,還成立了多家企業,就是按照王多魚說的機床製造、重型機械、汽車製造、電力生產、化學原料製造與生產等五個方向來成立相關企業。
最後就是再組建一個企業管理辦公室來管理包括黑龍江資本、華順公司、海豚遊戲等所有企業的機構。
然而樂天集團依然是排除在外,不受這個辦公室的管理。
當劉德本他們還在商量這件事的時候,王多魚已經被愛德華威騰、丘成桐、安德魯懷爾斯幾人給圍住了。
只因為他剛從書記辦公室出來沒多久,正要回自家別墅那邊呢,然後就在校道上碰見了丘成桐他們幾人。
幾人看到王多魚的時候,非常驚喜,並且還再三確認眼前的王多魚是不是真正的王多魚。
如果是假的,那麼丘成桐他們一試便知。
“王教授,你平安歸來就好了,你可能還不知道,當時因為你的事情,我們.”
確認王多魚的身份之後,丘成桐他們幾人都非常高興,見他們如此激動,王多魚也很是感動,還有些許愧疚。
“走吧,去我家裡坐坐?”
“不不不,去辦公室就好,約翰他們還沒回來,因為你的事情他們還在美國那邊.他們說了,只要有你的訊息,就馬上給他們發資訊”
聽到丘成桐的話,王多魚不由點頭,道:“那這樣,我讓小蘇幫忙發訊息,現在我們去辦公室那邊吧”
不過,王多魚顯然是說早了,因為已經有不少人注意到了他們這邊,所以有很多學生都跑了過來。
其實現在已經是暑假,按理說,校園內沒有那麼多學生才對,但哈工大是例外。
誰讓哈工大有很多科研專案呢,常年都離不開人。
加上哈工大還跟復旦大學、北大、上海交大等高校有合作,每年寒暑假,他們都會有不少學生派遣過來哈工大這邊參與交換生計劃。
這些學生來到哈工大之後,都是進入那些科研專案當中,參與進去,畢竟那些專案想要快點開花結果,就必須得有更多人參與進來。
“謝謝大家的關心,大家都散了吧,不要聚在這裡”
王多魚看著眼前烏泱泱的人群,有點頭皮發麻,因為大家太熱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