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一戰,聚義水寨名聲大噪,四方豪傑紛紛來投,人口激增,原本的寨子實在捉襟見肘,擴建迫在眉睫。

林曉召集眾頭領商議此事。“各位兄弟,如今咱們水寨人越來越多,地方不夠用了,這可不行啊。”林曉站在聚義廳中央,環顧四周,“得擴建!營房、訓練場、倉庫,都得安排上,地方大了,兄弟們住得也舒坦。”

眾頭領紛紛表示贊同。徐寧抱拳道:“寨主說得是,這擴建是勢在必行。”武松也甕聲甕氣地說道:“俺也覺得該擴建,地方大了,俺們練武也帶勁!”

林曉點點頭,心中早有計劃。他深知擴建工程浩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他並不擔心,憑藉他的組織能力和基建才能,定能將聚義水寨打造得煥然一新。

“這次擴建,我親自規劃。”林曉眼中閃爍著光芒,“咱們要借鑑後世的城市規劃理念,將聚義水寨劃分為居住區、訓練區、生產區、商業區。居住區要讓兄弟們住得舒服,訓練區要讓兄弟們練得痛快,生產區要保證咱們的物資供應,商業區要方便咱們的貿易往來。”

林曉將自已的規劃娓娓道來,眾頭領聽得津津有味。孫二孃更是眼前一亮,興奮地說道:“寨主,這商業區好啊!到時候我把店也搬過來,生意肯定更紅火!”

擴建工程如火如荼地展開,林曉調集聚義水寨和梁山的人力物力,共同參與建設。他親自帶領工匠們測量、設計,力求精益求精。在他的指揮下,聚義水寨日新月異,寨牆更加堅固,營房更加寬敞,訓練場更加完善,倉庫更加充實。

為了吸引更多人才加入,聚義水寨再次開啟招賢館,廣發英雄帖。林曉親自坐鎮面試,擇優錄取。應聘者絡繹不絕,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有精通文墨的秀才,有身懷絕技的武師,有擅長經營的商人,有精通農藝的農民。

這天,一個賊眉鼠眼,身形瘦小的漢子來到招賢館前。這人名叫時遷,精通機關術,身手敏捷,善於盜竊,更精通各種機關陷阱之術。

林曉仔細打量著時遷,見他雖然其貌不揚,但眼神卻十分精明,便問道:“你有什麼本事?”

時遷嘿嘿一笑,說道:“小人別的本事沒有,就是擅長開鎖、挖洞、佈置陷阱。”

林曉聽後,心中一動。如今聚義水寨日益壯大,安保工作也變得越來越重要,這時遷的本事正好派上用場。

“好,我聘用你!”林曉當即拍板,“你負責聚義水寨的安保工作,務必保證水寨的安全。”

時遷喜出望外,連忙拜謝道:“多謝寨主賞識,小人定當竭盡全力,保衛水寨!”

不久之後,又有一人前來應聘。這人身材高大,面板黝黑,渾身肌肉虯結,一看就是個水裡好漢。這人名叫張橫,擅長造船,對水性極佳。

林曉問道:“你會造船?”

張橫拍著胸脯說道:“小人祖上世代都是造船的,造出來的船結實耐用,絕對沒問題!”

林曉大喜,如今聚義水寨水軍實力不斷增強,對戰船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張橫的到來,無疑是雪中送炭。

“好,我任命你為聚義水寨的造船總監!”林曉說道,“負責戰船的建造和維護,務必打造出最堅固、最快速的戰船!”

張橫激動地說道:“多謝寨主信任,小人一定不負所托!”

隨著聚義水寨的不斷壯大,林曉的雄心壯志也日益膨脹。他看著眼前煥然一新的聚義水寨,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他不再滿足於僅僅做一個山寨首領,他要建立一番更大的事業,改變這個腐朽的宋朝,為天下百姓謀福祉。

“這梁山泊,終究只是個過渡。”林曉站在聚義廳前,望著遠方波光粼粼的湖面,心中暗暗想道,“我的舞臺,在更廣闊的天地。”

聚義水寨人口激增,物資消耗巨大,光靠打家劫舍,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林曉深知“開源節流”的重要性,商業佈局必須提上日程。

林曉召集頭領們商議:“咱們寨里人越來越多,花銷也大了。老是靠劫富濟貧,也不是個事兒啊!得想辦法自已掙錢!”

孫二孃第一個響應:“寨主說得對!總不能坐吃山空,得想個生財之道!”

林曉早有腹稿,侃侃而談:“我打算在寨裡開商鋪,搞作坊,跑商路,把咱們聚義水寨變成一個能自已掙錢的大財主!”

林曉利用後世的商業知識,制定了一系列商業發展計劃。首先,成立“聚義商行”,柴進主動請纓:“寨主,我對做買賣還算熟悉,這商行就交給我吧!”

林曉笑道:“好,柴大哥出馬,我放心!”聚義商行很快開張,糧食、布匹、藥材、鐵器、酒水,應有盡有,物美價廉,深受寨裡兄弟和附近百姓的歡迎。

接著,林曉又開始大力發展手工業。鐵匠鋪、木匠鋪、裁縫鋪、酒坊,一個個作坊拔地而起。時遷發揮特長,在各個作坊都設定了防盜機關,確保安全。

“這酒坊交給誰好呢?”林曉摸著下巴琢磨。

武松甕聲甕氣地說:“哥哥,俺會釀酒!”

林曉一拍大腿:“好!武松兄弟釀的酒,肯定夠勁!”

聚義水寨的手工業產品質量上乘,價格公道,很快就開啟了銷路。

林曉並沒有滿足於此,他把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市場——水上商路。聚義水寨水軍的優勢,正好可以用來跑商運貨。

“水路運輸,誰更熟悉?”林曉問道。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異口同聲:“哥哥,我們兄弟三個常年在水上討生活,對水路熟得很!”

林曉大喜:“好!就由你們兄弟三個負責開闢水上商路!”

阮氏兄弟帶領水軍,駕駛著戰船改裝的商船,往來於梁山泊和周邊州府之間,將聚義水寨生產的商品銷往各地,又將各地的特產帶回聚義水寨。

為了鼓勵大家積極性,林曉還鼓勵寨內兄弟發展副業,養雞鴨,種蔬菜,捕魚蝦,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在林曉的帶領下,聚義水寨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聚義商行生意紅火,手工業產品供不應求,水上商路貿易額不斷攀升,聚義水寨財源廣進。

李逵看著寨裡越來越富裕,樂得合不攏嘴:“跟著哥哥,就是有肉吃!”

透過商業佈局,聚義水寨的經濟實力迅速增強,不再依賴劫富濟貧,而是擁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聚義水寨的根基更加穩固,未來的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林曉站在聚義廳前,望著忙碌的眾人,心中充滿了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