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入關!靖難之變!
模擬歷史,但開局崇禎是神皇 琳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你說什麼?!”】
【中都城內,金兀朮不可置信的瞪著傳令者,因為對方的訊息實在太過離奇,以至於讓他有一種自己根本沒睡醒的感覺……】
【而傳令者則嚇得都快哭出來了,面對兀朮元帥的質問,他只能顫顫巍巍地把前線戰報重述了一遍:“啟……啟稟元帥,聖上……聖上親征大敗,五十萬禁軍全軍覆沒!”】
【金兀朮兩眼一翻,險些當場暈過去……但最終他還是繼續追問道:“那聖上呢?”】
【“聖上……聖上北狩了……”】
【“而且聖上已為叛賊所逼,不僅宣旨要長城諸關隘放棄抵抗,還要帶領勤王大軍回師中都,清掃君側奸臣……”】
【金兀朮:……】
【叩關?勤王?清掃君側奸臣?】
【一剎那間,金兀朮就戴上了痛苦面具……】
【大金,完了!】
【……】
【宋紹興二百二十三年,你成功用“誘敵深入”之計將金帝及五十萬禁軍誘出長城外,而後引三千滿蒙鐵騎……呸!是引三千蒙古及女真“錦衣衛”閃擊金帝鑾輿,一戰擊破數萬禁軍,並生擒了來不及逃跑的金國新帝!】
【而金帝被俘,其餘禁軍自然也士氣大跌,再加之你親自提刀上洛,與金帝痛陳了一番利害……於是金帝被迫屈服,下旨令禁軍全都投降。】
【於是乎,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盡數為你所俘……】
【而一直緊張關注戰局的你,見得黑壓壓的禁軍們跪地投降,也是終於鬆了一口氣……幸好!幸好皇帝投降了!】
【畢竟你麾下的錦衣衛才組建起來短短三年不到,積累的神力並不算多,且人數也只有三千,此番突擊禁軍實在是冒險至極,一旦沒能一股作氣的抓住金帝,那麼後續只要打成消耗戰,你和錦衣衛們就只能被耗死了……】
【甚至都不用打成消耗戰,因為在此戰過後,錦衣衛們好不容易才攢出來的神力就已經見底了……所以眼下的你不僅不強,反而很弱,能一戰逼降禁軍,已經是邀天之幸了!】
【當然,無論怎麼說,這一仗都是你贏了,而你既然已經贏了,那麼也就是時候該接收贏者應當擁有的一切了……】
【是年,你挾天子以令諸侯,在你的痛陳利害之下,無奈的金帝不得不承認你是大義凜然的忠臣良將……祂先是赦免了你攻擊禁軍的反賊罪名,而後又下旨加封你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奉旨討逆大將軍”、“大金太師”,授予你領兵入關的合法性。】
【而後,祂又在你的威逼下擬旨一封,先痛斥“兀朮反金奸佞集團”欺上瞞下的滔天罪行,後又親自領兵叩關,命令長城沿線關隘全部大開,不得阻礙“靖難大軍”返回中都……】
【於是乎,紹興二百二十三年,你搖身一變,成功從起兵叛亂的亂臣賊子變成了忠心耿耿的“大金太師”,部下三十餘萬叛亂邊軍也全變成了“靖難大軍”,要去中都剷除兀朮等反賊頭子!】
【官軍變反賊,反賊變官軍,世上最大的玩笑與反轉,實在莫過於此了……】
【是年,六神無主的長城沿線關隘全部依旨洞開,各守將親迎聖上、太師及靖難大軍的入關……】
【是年,周太師領三十萬大軍入關“靖難”,沿途各鎮皆望風而降,大軍於是越過燕山野狐嶺一帶,直抵金國京師“中都城”下!】
【訊息一經傳出,京師大為驚恐,官兵匆忙潰逃,百姓也連忙出城躲避,其勢頭之大,連金兀朮都阻攔不住……】
【甚至宗室大臣們這會兒也都驚慌失措的找到了兀朮,要求即刻下令南遷,將京師從中都遷到汴梁,以圖偏安一隅!】
【但兀朮卻怎麼也不肯下令南遷,反而要調集京師附近的殘兵及百姓前來守城,以圖殊死一戰!】
【此情此景,實在是像極了明朝那次“土木堡之變”:皇帝親征失敗,被敵軍裹挾著來叩自家的城門關隘,而京師方面也是南遷之聲不絕,希望逃離已經不再安全的京師重地,只有于謙一人堅持要打京師保衛戰……】
【然而,正所謂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每一個王朝及歷史都是獨一無二的,就算兩者相似性很高,也不可盲目的生搬硬套。】
【于謙能打贏京師保衛戰,那主要是因為敵我雙方戰力差距並不算大,加之各地勤王部隊都在趕來的路上,所以只要他能把城池守到勤王部隊趕過來,就能逼退蒙古太師也先的大軍。】
【可大金國不一樣,別說京師精銳已經被皇帝送完了,就算沒送完,它也肯定打不贏你的三十萬靖難大軍……何況你不僅有三十萬靖難大軍,還有金帝這張王牌捏在手裡,只要祂命令金兵實行“不抵抗政策”,那麼你這一路就肯定是暢通無阻、戰無不勝!】【事實也確實如此,就在金兀朮力壓諸臣,準備強行組織守城部隊來打一場京師保衛戰時,你的靖難大軍就已經殺過來了!】
【在無數靖難軍士們激動無比的歡呼聲中,一面黃旗龍纛緩緩在軍中樹立了起來,而後又一面赤若烈火的大旗在龍纛旁樹立了起來……】
【一面是金帝龍纛,一面是你的“太師大纛”!】
【大金太師“周寄奴”,攜大金皇帝御駕親征,要對中都城發動一場正義的“奉天靖難”!】
【而當這兩面大纛樹立在城外敵軍之中時,城內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氣來守城的金兵們,一下子就如喪考妣,整個中都守城部隊計程車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掉成了負數……】
【皇帝都投了,這還打個屁啊!】
【眾人全都絕望起來:這場京師保衛戰,己方已經輸完了……】
【……】
【宋紹興二百二十三年,大金太師“周寄奴”領三十萬大軍,攜金帝奉天靖難,大軍直抵中都城下!】
【太師以聖旨喝令城中投降,開門迎聖上返京,而逆賊兀朮則絲毫不識天數,不僅不肯投降,反而還敢對靖難大軍發起攻擊,城中箭矢如雨、落石如雹,更有火炮及震天雷大量落下,令大軍為之一震……】
【但這些負隅頑抗終究是徒勞的,你一聲令下,三千錦衣衛就直上城牆……一番混戰後,很快就使火炮啞了火,大軍得以破城而入!】
【是日,太師及聖上成功入京!】
【是日,大軍緝捕眾權貴、宗室、官吏,共捕得萬餘人……太師當面歷數權貴罪行,痛斥諸臣貪贓枉法、欺上瞞下、蠱惑君王等等等等……】
【一番定罪斥責後,大師將眾臣押入天牢,使錦衣衛百般拷打,以追贓追餉,共得金銀以千萬計數,其餘珍寶、古玩、房產等更是不計其數……】
【但唯有一人,任憑錦衣衛如何尋找,也始終未能找到……此人正是金兀朮!】
【身為金廷老臣、國之柱石,他不見了還得了?於是你加大力度,在京師各地四處尋找。】
【而這樣找著找著,你突然靈機一動,連忙向煤山找去……於是不多時,你就在煤山上找到了已經上吊而死的金兀朮……】
【望著金兀朮的屍體,你沉默了良久,最終什麼也沒說,只讓部下將之厚葬,而後便返回了皇城。】
【……】
【宋紹興二百二十三年,經“土木堡之變”,金國大將“周寄奴”成功擊潰禁軍五十餘萬,並俘虜金帝,於是加封為“太師”,大金太師正式出爐!】
【是年,太師奉天靖難,奪取金國中都城,迫使金國老將完顏宗弼於煤山上吊自殺,天下為之大變……】
【於是,太師正式執掌金政!】
【昔金兵滅宋,擄二聖北狩,始有“靖康之恥”。】
【而今太師逼殺兀朮,而挾天子以令諸侯,是為“靖難之變”!】
【一金一宋,倒也算得上因果輪迴了……】
【……】
【(大明:在律師來之前,我一句話也不會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