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心渡厄,情箋寄意

大楚三十七年,暮春時節,本該是草長鶯飛、繁花似錦的好光景,可南陽郡卻被一片陰霾籠罩。一場來勢洶洶的瘟疫,如惡魔般肆虐,所到之處,百姓哀號,十室九空。

墨清辭身為楚王府的幕僚,本可在王府高牆之內,安然度日。可他聽聞南陽郡疫情嚴重,心中憂慮難安。尤其是得知葉秋漓——那個令他魂牽夢縈的女子,不顧自身安危,毅然前往疫區救助百姓時,他的心徹底揪了起來。葉秋漓,出身醫藥世家,自幼研習醫術,心懷蒼生,在京城早已聲名遠揚。墨清辭與她相識於一場詩會,彼時,她一襲素裙,談吐間盡顯溫婉與聰慧,從此便在墨清辭心中種下了情根。

“王爺,南陽郡瘟疫橫行,百姓受苦,微臣懇請王爺恩准,讓我前往相助。”墨清辭在王府書房,單膝跪地,向楚王請命。楚王抬眸,眼中閃過一絲詫異,“清辭,那疫區兇險萬分,稍有不慎,便會性命不保,你當真要去?”墨清辭眼神堅定,“王爺,微臣雖不通醫術,但也願盡綿薄之力,助百姓度過難關。況且……葉姑娘也在那裡,微臣實在放心不下。”楚王思索片刻,終是點頭應允,“也罷,你此去萬事小心,本王會派人暗中相助。”

墨清辭快馬加鞭,日夜兼程,終於趕到了南陽郡。城中一片死寂,街道上冷冷清清,偶有幾個行人,也是面色蒼白,腳步虛浮。他尋到葉秋漓所在的醫館,只見館內人滿為患,葉秋漓正忙碌地為病人診治,她面色憔悴,卻依舊眼神專注,手中的藥鏟不停地翻動著藥材。

“葉姑娘!”墨清辭輕聲喚道。葉秋漓聞聲抬頭,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墨公子,你怎麼來了?這裡危險,你快回去!”墨清辭走上前,“葉姑娘,我既來了,便不會走。我雖不懂醫術,但可以幫你做些雜事,也好減輕你的負擔。”葉秋漓還欲再勸,卻見墨清辭一臉堅決,只好無奈點頭,“那好吧,墨公子,便有勞你了。”

此後,墨清辭便跟著葉秋漓,在醫館中忙碌起來。他幫忙熬藥、分發藥材、照顧病人,雖從未做過這些粗活,但他卻做得一絲不苟。閒暇時,他看著葉秋漓忙碌的身影,心中滿是心疼與敬佩。

一日,醫館裡來了一位病情極為嚴重的老人。他高熱不退,昏迷不醒,身上長滿了紫斑,氣息微弱。葉秋漓眉頭緊鎖,診斷後發現,老人的病情已到了極為棘手的地步,現有的藥方對他效果甚微。

“葉姑娘,可有辦法救治?”墨清辭焦急地問道。葉秋漓嘆了口氣,“這瘟疫太過詭異,這老人的病情已經惡化,尋常藥物難以起效。我需要再查閱古籍,尋找新的藥方。”說罷,葉秋漓便鑽進了醫館的藏書閣,日夜翻閱醫書。墨清辭看著她疲憊的樣子,心中滿是擔憂,他也跟著在藏書閣中幫忙尋找,希望能找到一絲線索。

一連幾日,葉秋漓不眠不休,終於在一本古籍中找到了一個疑似有效的藥方。她立刻命人準備藥材,親自煎藥。藥煎好後,她小心翼翼地喂老人服下。眾人都屏住呼吸,緊張地等待著藥效發作。

幾個時辰後,老人的高熱漸漸退去,紫斑也開始慢慢消退。葉秋漓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墨清辭看著她,心中滿是歡喜,“葉姑娘,你真是神醫在世!”葉秋漓搖了搖頭,“這不過是運氣好罷了,還有許多病人等著我們去救治呢。”

在葉秋漓和墨清辭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病人得到了救治,病情逐漸好轉。然而,疫情尚未完全控制,新的難題又接踵而至。藥材短缺,醫館的存藥即將見底,若是不能及時補充,許多病人將面臨斷藥的危險。

墨清辭得知此事後,主動請纓,前往附近的城鎮採購藥材。他不顧路途遙遠,日夜奔波,終於在幾日後帶著大批藥材返回了南陽郡。當他看著醫館裡重新堆滿藥材時,心中滿是成就感。

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奮戰,南陽郡的疫情終於得到了有效控制。百姓們紛紛走出家門,臉上洋溢著劫後餘生的喜悅。葉秋漓和墨清辭也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他們站在醫館的院子裡,看著天邊的晚霞,心中感慨萬千。

“葉姑娘,此次能成功控制疫情,多虧了你。”墨清辭輕聲說道。葉秋漓微微一笑,“墨公子,你也功不可沒。若不是你幫忙,我也難以支撐下來。”兩人相視而笑。

杏林綻華,恩賞昭彰

大楚三十七年,南陽郡的那場瘟疫,如一場滅頂之災,席捲了這片土地,百姓們在病痛與恐懼中苦苦掙扎。葉秋漓,這位出身醫藥世家的女子,心懷悲憫,毅然決然地奔赴疫區,投身於這場與疫病的生死較量之中。

在南陽郡的日子裡,葉秋漓日夜忙碌於醫館與病患之間。她纖細的雙手,每日不知疲倦地為病人把脈問診,準確判斷病情;靈動的雙眸,時刻留意著每一個病人的細微變化,不放過任何一個治療的關鍵節點。那些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百姓,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漸漸有了生機。她親自上山採藥,在崎嶇的山路上,她的身影堅定而執著,全然不顧山林中的危險與艱辛。汗水溼透了她的衣衫,髮絲凌亂地貼在臉頰,但她眼中只有那能救人性命的草藥。回到醫館,她又馬不停蹄地將藥材熬製成湯藥,一碗碗送到病人手中。她的醫術精湛,醫德高尚,不僅治好了百姓的身體,更溫暖了他們絕望的心。

與此同時,墨清辭作為她的得力助手,一直陪伴在她身邊。他雖不通醫術,卻將醫館的大小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幫忙熬藥時,他專注地守在爐火旁,控制著火候,不敢有絲毫懈怠;分發藥材時,他耐心地為每一位病人講解服用方法,確保他們能正確用藥。閒暇之餘,他總是默默地關注著葉秋漓,在她疲憊時遞上一杯熱茶,在她遇到難題時,給予鼓勵與支援。兩人在這場抗疫之戰中,攜手共進,感情也在不知不覺間愈發深厚。

隨著時間的推移,南陽郡的疫情在葉秋漓和眾人的努力下,逐漸得到了控制。百姓們臉上重新綻放出笑容,對葉秋漓感恩戴德。而這一切,也傳到了京城,傳到了皇帝的耳中。

皇宮之內,御書房中,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手中拿著關於南陽郡疫情的奏摺,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展。“沒想到此次瘟疫如此嚴重,好在有這葉秋漓,力挽狂瀾。”皇帝喃喃自語道。這時,一旁的太監總管恭敬地說道:“陛下,這葉秋漓不僅醫術高明,而且心懷蒼生,實乃大楚之福啊。”皇帝微微點頭,“傳朕旨意,宣葉秋漓即刻進京面聖。”

接到聖旨的葉秋漓,心中既緊張又忐忑。她深知此次進京面聖意義重大,卻也不知道等待自已的將會是什麼。墨清辭陪在她身邊,安慰道:“葉姑娘,你救治百姓,有功無過,不必擔憂。”葉秋漓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

幾日後,葉秋漓來到了京城,在太監的引領下,走進了皇宮。金碧輝煌的宮殿,威嚴的侍衛,讓她越發緊張。當她踏入御書房,看到高坐龍椅的皇帝時,立刻跪地行禮。

“民女葉秋漓,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葉秋漓聲音清脆卻又帶著一絲緊張。

皇帝打量著眼前這位女子,只見她雖面容清瘦,卻難掩眼中的堅毅與聰慧。“免禮平身。此次南陽郡瘟疫,多虧了你,救百姓於水火,你可有什麼想要的賞賜?”

葉秋漓再次跪地,“陛下,民女身為醫者,救死扶傷乃分內之事,不敢奢求賞賜。只願天下百姓都能平安健康。”

皇帝聽聞,心中讚賞不已,“如此胸襟,難得可貴。不過,賞賜還是要有的。朕封你為太醫院院判,掌管太醫院一應事務,望你能為我大楚的醫術傳承與百姓安康,再立新功。”

葉秋漓心中一驚,太醫院院判,這可是太醫院的重要職位,掌管著皇家和全國的醫療事務。她深知這是皇帝對自已的信任與重用,但也明白責任重大。“陛下,民女資歷尚淺,恐難以勝任這院判之職。”

皇帝擺了擺手,“朕相信你的能力。你在南陽郡的表現,足以證明你有這個實力。不必推辭,好好幹。”

葉秋漓只好謝恩領旨。

皇帝又接著說道:“另外,朕聽聞你出身醫藥世家,葉家醫術傳承已久。朕賞賜葉家黃金千兩,綢緞百匹,良田千畝,以表彰葉家對醫術的貢獻。”

葉秋漓心中滿是感激,再次跪地謝恩。“陛下如此厚恩,葉家定當銘記於心,為大楚的醫學事業,鞠躬盡瘁。”

從皇宮出來後,葉秋漓滿心感慨。墨清辭早已在宮外等候,看到她出來,急忙迎上前去。“葉姑娘,怎麼樣?”

葉秋漓將皇帝的賞賜和任命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墨清辭。墨清辭聽後,滿臉欣喜,“葉姑娘,這是你應得的。以後,你便能在更廣闊的天地施展你的醫術了。”

葉秋漓微微一笑,“這一切,也多虧有你在我身邊。若是沒有你,我也很難堅持下來。”

兩人相視一笑,眼中滿是幸福與甜蜜。

回到葉家後,葉秋漓將皇帝的賞賜和任命告知了家人。葉家上下一片歡騰,對皇帝的恩賞感激涕零。葉父看著女兒,眼中滿是驕傲,“秋漓,你為我們葉家爭了光。今後,更要好好為陛下效力,為百姓造福。”

葉秋漓鄭重地點了點頭。

不久後,葉秋漓正式上任太醫院院判。她一到任,便開始著手改革太醫院的一些弊端。她重新制定了太醫的考核制度,選拔有真才實學的太醫,淘汰那些濫竽充數之人;她還組織太醫們編寫醫書,將自已的醫術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人,希望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