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來意不明
穿越流放,假少爺掀桌不幹了 木南山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京城以南,十里外的官道上。
寒風捲起地上的塵土,一路穿過涼亭,又迎面打在行人的臉上。
“鐺鐺鐺!”
銅鑼聲再次響起。
這支近二百人的流放隊伍,總算是能停下歇歇腳了。
一名領頭的解差放下鑼槌,看著早就等候在兩旁的犯人親屬,眉頭一挑,十分自然的伸手接過一袋銀錢,揮手示意手底下的兄弟們把繩子解開。
“記住,你們只有一炷香的時間,時間一到他們就必須得上路。”
“是是是,差爺們辛苦了,我等已經在涼亭內備好酒菜,還請差爺們賞臉嘗一嘗。”
一名略顯富態的商戶拱手彎腰,一路奉承著把人送到亭中,正準備去看自己的親人,卻見空中飛來幾隻冷箭,竟直直插在來看親的百姓們身前的地面上。
“啊——”
有人被嚇得失聲尖叫,有人則是慌忙朝山上跑,官道上一時慌亂起來。
“娘,攸白,你們抓緊我的衣服,千萬不要走散了,我們現在就去解差那邊。”
陳旭被木枷鎖住雙手,只能焦急的囑咐二人不要跟丟了,隨後朝涼亭那邊擠去。
“夫君!”
江攸白嚇得面色蒼白,但看到小趙氏只顧摟著兒子跑,卻把三歲大的女兒扔在路邊,他強忍著害怕一把拽過女童,緊張的跟在陳旭身邊。
陳母離得遠些,等看到小趙氏的舉動,孫女都快險些被人群擠到地上。
她感激的看著這個二兒媳婦,顧不得多說,只把江攸白和孫女二人緊緊護在跟前。
“都給老子停下,誰要敢亂跑,通通亂刀砍死。”
原本還坐在涼亭內的解差們,見狀急忙抽刀趕來。
在砍傷幾個不聽指揮的犯人後,其餘人立馬畏懼的停下腳步,被解差們迅速地收攏到一處。
“劉頭兒!”
一名身形消瘦的年輕解差湊到領頭大哥身邊,低聲說道:
“來者不善,我們要不要派人去城內求援?”
被稱作劉頭兒的中年大漢,身高八尺有餘,濃眉方臉,氣勢迫人。
他看著前方被掀起的滾滾塵土,正欲開口,卻被一道清朗的聲音打斷。
“劉解差,且慢!小子倒是覺得這些人應該不是來劫道的。”
幾名解差聞聲望去,卻見出聲的竟是一名年紀不大的少年郎,不由皺起眉頭。
那消瘦解差跳腳罵道:“臭小子,你懂個屁,趕緊給老子滾開。”
說著,他還伸手把人推到一邊。
陳旭朝後踉蹌幾步,卻還是冷靜的叫江攸白把手中的箭矢,遞給那個劉頭兒。
“劉解差請看,這分明是朝廷軍中所用的箭矢,上邊的刻印都還在。
更何況,此地距離京城不過十里地,若真有人來劫犯人,壓根逃脫不了。”
陳旭面上鎮定自若,心底卻不由感謝原身給他留下的記憶,要不是對方曾經偶然見過這種箭矢,自己還真沒辦法分辨出來。
消瘦解差卻並不相信,看著裹挾在塵土中的人影越逼越緊,他急得直跳腳:
“劉頭兒,咱們還是快些去搬救兵吧,再晚可就來不及了。”
劉頭兒面色猶豫,若來的真是朝廷的兵馬,他還派人去城內求援,這辦事不利的罪責可就落在自己頭上了。
“劉頭兒!”
旁邊的解差們都在催促。
劉頭兒只沉著臉也從地上拔下一根箭矢,低頭仔細摩挲打量,最後沉聲道:“先不急,我們待會兒再見機行事。”
*
同一時刻
距離十里亭不遠處的一個山頭上,一群身穿布衣的武者也在談論此事。
其中一人道:“此地離京太近,我等哪怕把人救出來,卻難以全身而退。”
另一人也趕緊補話:“先生不必擔心,令尊等人雖會吃些苦頭,但短時間內卻是沒有性命之憂。我們只要等到流放隊伍離開京城地界,必定即刻動手救人。”
人群中,被稱作“先生”的錦衣公子負手而立,聞言只擰著眉仰頭長嘆,半晌才道:“那隻能如此了。”
說罷,他就要背起手中的包袱,跟隨眾人一起動身,可他還沒走兩步,卻被身後一名青衣男子攔住去路。
錦衣公子不悅道:“你們這是何意?怎麼,難道這就是燕王府的待客之道?”
男子神色恭敬,人卻依舊擋在前面,
“先生是主子的貴客,小人自當盡心伺候。只不過古語有云,‘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您既有通天的本事,往後必定前途無量,怎麼能因為這等小事涉險呢?
還請先生隨小的回別院暫住,小的保證,不出一月時間,定會讓先生一家團聚。”
“哼,本公子一家老小都在受苦,你讓我如何能安心待著?趕緊速速讓開,否則,你們以後休想再從我口中得到一絲天機。”
說罷,這錦衣公子便雙目緊閉,一副聽之任之的模樣。
眾人面色難看,相互對視不語,最後還是那名青衣男子出聲道:
“先生見諒,是小的們放肆了。您既然想一路跟著,那便依著您的想法來。
只不過,此去豐州路途艱險,吾等還是走的山間窄道,若是不多帶些人手貼身保護公子,小的實在沒法向主子交代啊。”
錦衣公子譏諷道:“方才不還說只需一月時間,便能救出我一家老小嗎?這會兒又變成一路到豐州了?”
眾人聞言皆是低頭不語,那錦衣公子倒是甩袖道:
“罷了罷了,只要你們能把人就出來,多些人跟著就跟著吧。時候不早了,你們還不趕緊動身?”
一眾武者下意識看向青衣男子,見對方輕輕頷首,這才簇擁著錦衣公子緩緩離去……
片刻後
忽有一人從樹上利落跳下,衝著留在原地的青衣男子問道:“你就這麼讓人走了?”
男子挑眉,“不然如何?把他綁回去?”
那人質疑道:“你真相信這個沈時山能未卜先知?”
“我不信!”青衣男子果斷搖頭。
“連佔星閣上的欽天監們都算不出來的大事,他一個黃口小兒,卻靠著那尚且不知真假的卜算手段,就能知曉的一清二楚。其中若是沒端倪,我能把腦袋擰下來給你當球踢。”
隨後,青衣男子又擰著眉頭說道:
“可他預測的三件大事,如今已有一件應驗。主子對此也十分重視,這等緊要關頭,我們還是不要冒然與對方起衝突。”
那人聞言神色不由鄭重起來,低聲道:
“十月二十三,青州地龍翻身;十一月初七,靈恆府異獸擇人而噬;十一月十五,啟陽城內城隍像破碎。”
青衣男子點頭,“今早傳來訊息,青州地龍翻身的事情已經確定了。”
“嘶!”
那人倒吸一口涼氣,正色道:
“你說的對,這人不管有什麼貓膩,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反正真的假不了,假的也不可能成真。
當務之急,我現在再派一隊人手看著這小子。”
說罷,對方縱身一躍,便消失在樹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