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中。

“是老周啊,進來坐。”

“我說在廠子門口怎麼沒等到你,原來你今天休息。”周建雲揉了揉腰,今個為了等白楊,他可是在廠子外站了好久了。

“這不是科長讓我休息一下。”白楊端了杯茶給他。

“是要休息一下,你這段時間忙的,我都見不到你人了。”說到這件事,周建雲也不禁有些佩服。

隨著先進技術小組的展開,白楊每天在廠裡都要待到半夜。

他有時候起夜的時候,還能看到對方屋子窗戶還亮著燈。

“那您這次來是為了馮愛國的事嗎?”

“是啊,你也知道,我就這麼一個徒弟。”聽到這話,周建雲也有些不好意思,這種上趕著的確實有些失面。

但為了自己以後的養老,他還是厚著臉皮說了出來。

今天車間電渣焊裝置測試成功的事情,已經傳遍了廠子。

廠長更是對先進技術小組成員,進行了口頭嘉獎。

而裝置成功,下一步就要用到車間工人身上了,因此周建雲便急著找了過來。

“這事我已經跟先進技術小組的組長提了一嘴,這事也不用跟廠長說。”

“但我對廠子的情況瞭解不多,因此也不敢打包票。”白楊不管怎麼說,就幾個字,“不熟,我盡力”

不過這對於周建雲就已經足夠了。

“那就行,那就行。”他的心也終於落了下來。

白楊作為先進小組的主導者,隨意提兩嘴,作為組長的肯定會特別關注一下。

電渣焊焊接技術,總歸是要讓車間的工人們學會的。

並且自己作為八級鉗工老師傅,多少有點面子。

周建雲在得到了想要的訊息後,也沒有多留,出了門之後,便朝著中院西廂房的馮愛國家而去了。

……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三軋廠的技術小組,連軸轉的製作電渣焊裝置。

軋鋼廠對焊接也有著很大的需求。

因此,廠長也希望電渣焊能夠儘快落實到焊工車間,增加產量。

同樣,白楊這邊也在不斷的實驗,各種電渣焊工件的焊後處理工序,對其進行統計之後,便讓劉麗幫忙記錄。

等到論文下冊完成之後,國內大部分需要電渣焊焊接的材料與工件,差不多能夠記錄在內了。

“記錄一下,為了避免強度降低,淬火加回火鋼製容器焊後,熱處理的溫度應比回火溫度低28℃……”

“白技術,簡科長那邊讓你過去一下。”這時,一個工人進入試驗車間喊道。

“唉,好。”白楊點了點頭,剛好手頭的測試工業也完成了。

“差不多,接下來辛苦你了。”他拍了拍手,離開前對劉麗說道。

“好的。”

……

“小楊同志,你可藏得夠深啊。”白楊剛進入科長辦公室,還沒開口,對方便率先晃了晃手裡的報刊調侃了一句。

“《機械工人》?”白楊自來熟的給自己倒杯茶,坐下後瞄了眼,大致看出了報刊的名字。

“這是這期報刊刊登的論文,看看是不是你的。”簡孟江說著,將報刊上的標題展示了出來。

《論電渣焊各種工件焊後熱處理(材料)上》

正是自己前段時間,在裝置製作階段所實驗統計的論文。

這期報刊除了專題報告之外,還有哈工大與哈焊所人員,所釋出的有關手工電渣焊方面的報告。

如《手工電渣焊在焊補灰鑄鐵件上的應用》、《用手工電渣焊焊補球墨鑄鐵件》

“對,沒想到還登上這期報刊了。”白楊也有些驚訝。

他記得這篇專題研究報告投稿,也才過去兩週的時間。

“還是這期的頂刊!”他點了點那幾個大字糾正道。

“說實話,你剛開始來的時候,我心裡對你的能力還是懸著的。”簡孟感慨的擺了擺手。

“但現在看來,你的能力反而遠遠出乎我的意料啊!”

在白楊剛到的時候,他還有些疑惑,他們三軋廠怎麼也算個大廠,一般分配也該是師生組合,但卻只有一個人。

而現在來看,這青年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這可是《機械工人》報刊啊!

作為工程師的他,當然明白這期刊的學術質量。

原本他以為白楊,只是做些學校釋出的畢業論文之類的,卻沒想到直接發到了學術報刊上去了。

“這都是前輩們的經驗,而且也多虧了廠裡和小組成員的幫忙。”

專題研究論文需要實驗資料支撐。

沒有三軋廠的支援,白楊也不可能拿出一個沒有實驗資料的報告就投上去。

“好了,不用謙虛了。”

“這是報刊給你的獎勵,也是國家對你的認可,一百二十塊和十斤肉票。”

“以後有什麼需要研究的,找我!”簡孟江說著,從抽屜裡拿出一個包裹遞了過去。

說著還沒完,又拿出了一張腳踏車票。

“這個,腳踏車票,算是我自己掏腰包獎勵給你的,希望你再接再厲!”

這個人才可要好好留住了,以後如果還有什麼研究,自己也能掛個名上去。

“謝謝領導!”白楊沒有拒絕,伸手接了下來。

“這是你能力應得的。”

在白楊走後,簡孟江看著手裡的報刊思索了一會,隨即起身離開了辦公室,找到了楊廠長。

“老楊啊,你這進度可要加快了,再慢點,這個寶貝疙瘩可要被別人給搶走了。”他剛進辦公室,便若有所指的說道。

“什麼寶貝疙瘩?”楊廠長聞言愣了一下,有些沒反應過來。

“看看這個。”簡孟江將手裡的報刊遞了過去。

“給我看這個做什麼?又有新技術要引進了?”楊廠長當然清楚《機械工人》報刊。

畢竟是國內目前學術含金量最高的一則學術期刊。

不過這方面簡孟江要專業許多,在看到期刊上對三軋廠生產有關的技術論文,都會上報一下。

“你看下就知道了。”

“你這人,什麼時候開始喜歡賣關子了。”楊廠長好笑的搖了搖頭,隨即攤開報刊。

“我們單位的?”當看到論文第一篇所標註的試驗單位,楊廠長不禁驚詫了一聲。

最近廠裡除了電渣焊技術推廣工作,似乎也沒什麼技術性研究突破。

等他接著往下看的時候,當看到論文作者後,終於是明白了簡孟江進門時的那句話了。

……

“嘿呀,這小同志帶著我們先進技術小組,不聲不響得的就幹了那麼多事啊。”

“我這怎麼說,也要想辦法找他的導師提一提了。”楊廠長看完了期刊後,眼中帶著驚歎。

心中對白楊的重要性,又提升了許多。

哈工大的校長目前由李老擔任,同時還擔任黨官員。

楊廠長想要找他說上話,還是有些困難的,倒是找到白楊的導師要容易些。

目前各大重建的學校校長,多數都是由重要單位政員擔任。

因此,那句話說的沒錯,在學校中,可能是你唯一接觸大佬的機會。

哈工大的前身,是毛熊與龍國合作建立的工業學校,24年到28年期間由毛熊的人擔任校長。

後面隨著變遷,歷任校長有張學良,劉哲等人。

38年到49年這期間,學校基本以中長鐵路建設為主。

直到50年,哈工大才算是正式回到兔子的懷抱。

“那你可要抓緊了,趁著電渣焊技術推廣活動還沒結束,將白楊給留下來。”

“行了,你不說我也知道,你那邊也別閒著,多做一做小楊的思想工作。”

白楊的論文成果雖然上了《機械工人》期刊,但重要性來說,並沒有太過於誇張,其中也許有著一定的政策原因。

而兩人看中的是對方所展現出來的潛力,倒也沒有那種非要留下不可的意思。

能爭取就爭取。

……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白楊並沒有急於求成的繼續展開工作。

在劉麗的協助下,將下篇論文完善提交上去之後,便開始將腦海中的爆炸焊接知識浮現在紙張上。

爆炸焊的原理與過程,雖然看起來簡單粗暴,只需一聲巨響,兩塊鋼性板材便可焊接在一起。

但對精度的要求卻很高。

尤其是對炸藥劑量的配比,需要精確到克。

焊接板之間的間距,也需要精確到毫米。

所有的一切都必須要十分嚴謹。

最終,在爆炸的瞬間決定成敗。

而系統獎勵的工藝中,就包括了上百種不同金屬的組合,如電解鋁,鈦鋼複合板,銅-不鏽鋼複合板等等。

應用方面技術涵蓋了大部分工業,其中還包括許多尖端工業。

“篤篤篤……你好,白楊同志在家嗎?”

正當白楊專心構思著,爆炸焊如何展開之時,一陣敲門聲突然打斷了他的思緒。

“在的!”他應了一聲,隨即開啟了房門。

“你好,這是冰城寄來的信件,您簽收一下。”

“謝謝。”

聽到寄信的地址是冰城,他大概也猜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