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長安新政
大秦:開局罵爹,被逮當場 葫蘆滕上數星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嬴鋒的聲音猶如洪鐘一般,響徹整個長安廣場的上空,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在眾多老秦人還未回過神來之時,嬴鋒的聲音又如黃鐘大呂般再次響起。
“長安新政如下:其一,廢除連坐,廢除各種傷殘竣刑,改用勞改、罰款,具體量刑視情節而定。
其二,所有土地收歸長安縣衙所有,每戶若需宅基地,需向縣衙申請,一戶一宅。
廢除一切苛捐雜稅,採用攤丁入畝。
廢除特殊階層,實行官紳一體化納稅。
重新與縣衙簽定租賃合同,以畝計稅,採用新稅制,十稅一。
開荒者三年免稅,以上皆可向縣衙借取糧種,三年內償還相同數量。
其三,啟動商稅,販夫走卒、小攤小販收取場地費。
商鋪、大型商行收取純利潤的十稅三。
偷稅漏稅者,輕則抄家,重則夷三族。
所有商業性質,開業前必須到縣衙登記,領取工商營業執照方可開業,並及時納稅。
其四,清空內城,所有人全部遷至外城居住,以利農耕與到工坊勞作,所有內城居民皆會獲得外城住宅一座作為補償。
其五,內城將被打造為商業不夜城,集娛樂、住宿、美食、購物於一體,晝夜營業。
其六,廢除傜伇制,長安境內採用僱傭制。
其七,開通銀行,自今日起,長安增添新的貨幣,名曰‘大秦紙幣’,與秦半兩等價。
分別為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
由長安縣衙背書,銀行內可存錢、取錢,可兌換相同價格的紙幣或秦半兩、白銀、金子。亦可在玲瓏閣中消費。
未來,長安將以紙幣為主,離開長安者可向銀行兌換或到各地的玲瓏閣中兌換。
私自仿製者,必遭夷三族之禍。”
八,兵役啟動,凡年滿十八歲之男子,皆需至縣衙報備,經選拔,入軍中服兵役三年,以作長安預備軍。
三年間,衣食住行皆由軍隊包辦,且每月有月俸發放。
三年後,可自主抉擇退役或繼續留隊。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九,長安蒙學、長安學院正式啟動,適齡者無論男女,皆可入長安蒙學、學院,一切費用皆由長安縣衙承擔。
十,長安醫院開設,正式對外招募醫者,經系統性培訓後上崗,爭取一年後將醫院開至裡。
醫院免費治療,所有開銷由長安縣衙負責。
十一,廢除士農工商之排名,長安所屬,人人平等,無高低貴賤之分。
職業無貴賤,皆為人民服務。
十二,開設長安少老院,安置孤兒至十八歲,六十歲以上孤寡老人,為其送終,相互扶持,營造一個少老大家庭。
以上所有政策,僅對長安居民有效,一切皆須驗傳驗明正身。
嬴鋒話畢,眾人皆愣愣地望著高臺上那道身影,滿臉盡是難以置信之色。
連續十二條政策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讓所有人熱血沸騰,激動萬分。
無數人熱淚盈眶,眼中滿是感激之情。
此新政一旦正式施行,長安必將成為整個大秦的世外桃源,如同一顆耀眼的明珠,閃耀在大秦的版圖之上。
而他們,乃至他們的子子孫孫,都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十稅一,不增加任何稅賦,這無疑是史無前例的壯舉,開天闢地以來,絕無僅有。
至於土地,對於黔首而言,本就如同鏡花水月,九成的土地,皆為貴族們的禁臠,此舉措對普通黔首來說,猶如鴻毛之輕。
雖說軍功制可獲土地,但與長安新政相比,不過是滄海一粟。
無論是蒙學,還是醫院,皆是善莫大焉之舉。
要知道,自古以來,文化猶如被勳貴和世家豪強壟斷的稀世珍寶,而醫療條件更是簡陋得如敝履一般。
生病,無異於在生死線上走一遭。
“二狗子,你快打我一拳,看看我是不是在做夢。”
“啪。”
清脆響亮的巴掌聲,猶如黃鐘大呂,在空氣中迴盪。
然而,被打的男子,卻摸著那如黑炭般的臉,痴痴地傻笑著道:“原來,我並非在夢中啊。”
這樣的場景並非個例,而是屢屢上演。
當他們確信這一切都是真實的時候,再望向高臺,嬴鋒的身影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失落的情緒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他們只能竭盡所能,貢獻自已的微薄之力。
“大秦萬年,公子萬年。”
這聲音,猶如驚雷,響徹整個長安城。
整整一刻鐘,這聲音才漸漸平息,黔首們更是自覺地維護秩序,一個個井然有序地離開。
他們一個個神情激動,彷彿腳下生風,恨不得生出幾條腿來,好將這好訊息快馬加鞭地分享給自已的家人。
“先生,黔首的要求簡單嗎?”
聽完嬴鋒的話,一旁的張蒼嘴角泛起一抹苦澀的笑,輕輕搖了搖頭。
此事一旦如燎原之火般傳開,嬴鋒必將如那眾矢之的,
招惹來更多人的痛恨,這無疑是在撼動勳貴們的根基啊!
無論是那文化的壟斷,亦或是土地的分配,還是那特權的廢除,皆是整個大秦勳貴們絕不能容忍之事。
而且,一旦長安的事蹟在整個大秦傳開,黔首們定然不會善罷甘休。
想到此,張蒼的眸子中似被憂慮的濃霧所籠罩,神色凝重得彷彿能壓垮一座山,沉聲道:“公子,此事一旦傳開,你將會如那狂風中的孤舟,受到所有人的猛烈攻訐,真的值得嗎?”
聞言,嬴鋒的嘴角緩緩浮起一抹堅定的笑意,朗聲道:“先生,有一句話,我從來都不是信口胡謅。
天下歸秦,乃是無數老秦人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前赴後繼、浴血奮戰才換來的。
身為贏秦子孫,我所能做的,唯有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我所能地去做一些事情。
朝廷既然無法承擔這一重擔,那便只能由我來接過這千斤重擔了。”
聽完嬴鋒的話,一旁的孟柱和李猛皆面面相覷,似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孟柱身為吏曹主事,自然深知嬴鋒此舉乃是想優待老秦人,然而,這無異於觸動了整個勳貴階層的利益,這可是一塊無比巨大的蛋糕啊!
而他身後的孟家,更是那秦國如雷貫耳的三大氏族之一。
接下來的局勢,可想而知,嬴鋒不僅要直面那滿朝的文武百官,更要應對那來自於整個秦國的大大小小的氏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