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儲君當為最優秀之人
大秦:開局罵爹,被逮當場 葫蘆滕上數星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深吸一口氣後,嬴政這才驚覺,不知不覺間,嬴鋒對於大秦已非想取而代之便能輕易得手之人。
短短一月時光,嬴鋒竟能鼓搗出諸多事物。
究竟是早有預謀,還是純屬巧合?
此刻,他不禁暗自慶幸,倘若沒有當日的一時興起,恐怕嬴鋒仍會繼續佯裝下去。
念及此處,嬴政收斂了所有情緒,面色凝重地朝著王翦言道:“武成侯,無論怎樣,大秦銳士的性命皆是重中之重。
務必將一切清查妥當,集中採購後,派遣至各地。”
聞聽此言,王翦拱手施禮道:“謝陛下,稍後末將統計完數量,定會呈報國府。”
隨著嬴政與王翦的交談,其餘人此刻才感受到那如影隨形的壓力,嬴鋒的存在,已然成為他們難以輕易撼動的山嶽。
無論是紙張,還是酒精,皆無人知曉,他還能鼓搗出何種新奇之物。
但凡有一物現世,都會讓大秦獲益匪淺。
而想到扶蘇,眾人實在難以想出他對如今的大秦有何貢獻。
唯一為人稱道的,便是以仁義之名廣傳天下。
對於朝堂,更是一直與始皇帝政見相左。
往昔是別無他選,而今出現了嬴鋒這般出類拔萃之人,那簡直降維打擊啊。
處理掉軍方的問題後。
嬴政原本喜笑顏開的面龐,瞬間如陰雲密佈般陰沉了下來,眉頭緊緊皺起,彷彿能夾死一隻蒼蠅,經過深思熟慮後,才緩緩開口道:“如今的大秦,凡事都應以國策為重,儲君之事暫且擱置。”
言罷,他掃視了滿朝文武一眼,沉聲道:“朕深知爾等的憂慮,但大秦的儲君,必須是最為出類拔萃之人方可勝任。
念及此,朕決定讓扶蘇與嬴鋒一決高下。
嬴鋒主政長安,既如此,扶蘇就前往洛陽主事。
為顯公平,兩人皆有自主之權。
當然,未來或許會有其他皇子參與這場儲君之爭。
汝等需明白,朕不立後,正是為了挑選出最為卓越之人繼承大統。
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看到嬴政如此輕描淡寫地便將此事壓下,眾人皆緘默不語。
始皇帝其實早已對扶蘇偏袒有加。
若非如此,以嬴鋒的赫赫功績,扶蘇就是拍馬也難以望其項背。
想到此處,眾人紛紛齊聲高呼:“陛下聖明。”
李斯與王翦的目光皆投向嬴鋒,眼中流露出異樣的神情,或許是惋惜,又或許是其他難以言喻的情愫。
以目前嬴鋒的威望,尚不足以壓制扶蘇並贏得滿朝文武的認同。
然而,以他現今所做的一切,如果能夠成為儲君,對於整個大秦而言,無疑將是一大幸事。
恰似此刻的扶蘇如喪考妣,而嬴鋒卻氣定神閒,似乎對始皇帝的偏袒早已心知肚明。
退朝之後,嬴鋒甫出麒麟宮,便被王翦與李斯如兩座山嶽般攔住。
“小子,環視整個朝堂,唯有老夫與廷尉力挺汝,邀我們倆小酌幾杯,應不為過吧?”
李斯雖未啟口,但其神色已將一切表露無遺。
嬴鋒有些誇張地拍了拍腦袋,輕笑道:“武成侯,本公子初至咸陽,你便如此迫不及待地登門造訪,不知情者,還道你與本公子是同舟共濟之人呢。”
王翦聞言,如變色龍般迅速收斂了臉上的笑容,神色冷冽如刀,瞥了眼嬴鋒道:“小子,莫要以為你信口胡謅便能博得老夫的認可,王家向來對陛下忠心耿耿,絕不會捲入任何儲君之爭。
老夫不過是實話實說罷了,一切皆由陛下定奪。”
與此同時,李斯也一臉凝重之色道:“公子鋒,臣雖為你美言,但此皆為事實,臣亦不會參與儲君之爭。
一切自會公平公正。”
言罷,頓了頓,繼續道:“此番前來,臣只為大一統理念與推行秦法之事,向公子請教而已。”
王翦亦將自已撇得乾乾淨淨道:“老夫只為後勤療治之事。”
嬴鋒瞬間有些膩歪,這兩人的態度已然說明了一切。
始皇帝如今正值風華正茂,若過早地與皇子親近,無疑是自尋死路。
“兩位請,正好本公子又搗鼓出了一些新奇的玩意兒,不知是否能入得了兩位的法眼。”
看著嬴鋒漸行漸遠的身影,兩人相視一眼,隨即便有些興奮起來。
嬴鋒出手,必是精品。
無論是民生,還是其他方面。
且看當下咸陽城中的玲瓏閣,其受歡迎程度便可見一斑。
扶蘇望著跟在嬴鋒身後的王翦與李斯,眼中流露出一絲落寞,對於二人一直刻意與自已保持距離,卻能主動找上嬴鋒,這著實令他有些難以接受。
王綰亦洞察到了這一舉動,李斯上位已然是鐵板釘釘之事。
他轉身凝視著有些魂不守舍的扶蘇,寬慰道:“公子,切莫如此消沉。
陛下從未將您棄之不顧。此去洛陽,恰似鳳凰涅槃,應當全力施展拳腳,無論是在民生、經濟,還是軍事方面。
九公子終究如那無根浮萍,底蘊淺薄,反之公子您麾下人才濟濟,想要成就一番豐功偉績,易如反掌。
洛陽必將成為您的龍興之地。
故而,一時的挫折無足輕重。未來方是一決雌雄之時。”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多謝左相為扶蘇開導。”
扶蘇一改之前的頹廢之風,意氣風發的朝著王綰行了一禮。
王綰見狀,眼色之中有些失落,繼而出聲提醒道:“公子,郡縣制乃是陛下的意志。
往後切不可再在朝堂上言及恢復分封制的念頭。
應當以大一統理念治理洛陽。
切不可在洛陽實施任何對帝國意志不符之舉。”
王綰深知,以扶蘇的能力肯定不如嬴鋒。
但出身卻是勝上嬴鋒無數倍,其中的支持者更是如過江之鯽,數之不盡。
只需要扶蘇按部就班,就能獲得滿朝文武的支援。
扶蘇聞言,眼神之中帶著些許猶豫,但他卻清楚,王綰絕對不會是危言聳聽之人。
“多謝左相教導,扶蘇謹記於心。”
王綰認真的打量了扶蘇幾眼,神色欣慰的點了點頭道:“有公子此言,老夫便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