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元帥聽到眾人說那蓋著龍袍的屍骸是儂智高,還說他是自盡的,便說道:“不是這樣,這恐怕是他的奸計,用來欺詐我們!如今若不仔細查明,不但欺騙了朝廷,日後還會留下隱患。”眾將聽了,都十分佩服,齊聲說道:“元帥考慮周全,智謀深遠,實在不是我們能比得上的。”狄元帥又說:“我想,儂智高被圍困時,已經無計可施、窮途末路,他又捨不得拼命廝殺,肯定是自已放火燒城,趁亂逃走了,用的是金蟬脫殼之計。”隨即叫來餘靖、孫沔兩位總兵,說道:“這賊肯定從邕州西城逃往雲南,你們二人在這一帶多年,熟悉地理,即刻帶領本部軍馬,回雲南仔細搜查,必定能擒獲叛賊首領。等回朝之日,功勞可不小。”二人領命,帶著本部三萬兵馬,拜別元帥和眾人,踏上征程。

當天,狄元帥張貼告示,安撫百姓,下令眾軍不得仗勢欺凌百姓、驚擾民眾;倘若有人違抗命令,被百姓告發,定斬不饒。狄元帥的大軍一到,不到三天,百姓就過上了安樂的生活,大家十分感激狄元帥的恩情。此前孫振作惡多端,他討好叛主,搶劫百姓財物,掠奪民間婦女獻給蠻王,各種壞事做盡,民怨極大。如今宋軍一進城,局勢反而如此安定,百姓怎能不感激宋軍和狄元帥呢!

再說奸臣孫振,他原本以為南蠻兵勢強大,況且還有道人法力高強,料想不會戰敗。可如今一聽說大宋軍隊兵臨城下,自知情況不妙,心中憂懼,也顧不上蠻王了,當天就帶著家眷逃跑。但他不敢太過招搖,因為他在當地陷害了不少百姓,如今大勢已去,倉皇逃命,心裡十分膽怯。這天,他本想逃得離關遠一些,可家小人多,行路艱難,只逃了四十里,天就快黑了,只好投宿一家客店。

當晚,店主看到來投宿的客人帶著許多家眷,起初心裡就有些懷疑。後來,又發現他們是汴京人,舉止行為不像普通百姓,使用的器皿也是官家之物。原來,狄元帥張貼安民告示後,還發布了懸賞通告:若有人將儂智高押送到關前,賞白銀一千五百兩;知道儂智高藏身之處並前來報告的,賞白銀五百兩;倘若有人收留藏匿,罪行與儂智高相同,全家誅殺;附近的人知情不報,發配充軍;還有投靠敵國的偽官孫振,若有人將他抓到關前,賞白銀一千兩;前來報告他藏身之處的,賞白銀二百兩;窩藏在家不交出的,嚴懲不貸。所以,各個客店都會仔細盤查投宿之人,很少輕易讓人住下。

店主見孫振這一行人如此可疑,心裡猜到七八分他就是孫賊。正所謂奸臣自有惡報,這店主一來想得到這筆賞銀,二來他和孫振有仇。這店主是本地人,繼承父親的家業開了這家旅店,家境還算殷實。父親已經去世,他有個妹妹,年方十七八歲,已經許配人家,還未出嫁,容貌有七八分美麗。有一天,妹妹乘轎去寺廟參拜神靈,被孫振搶走獻給了叛王。後來,妹妹因不肯順從,上吊自盡。妹妹已經許人,這店主還賠了人家一百兩銀子,才把事情平息。如今孫振來投宿他的店,豈不是自投羅網?當晚,店主心想:“要是把他抓去見狄元帥,萬一認錯人,那可是罪大惡極。但我現在猜得也有七八分了,不如明天五更天就趕緊跑去崑崙關,向狄元帥稟報,就說我不認識這個人的長相,但看身形背影,倒有幾分相似。要是不來稟報,又怕讓奸臣逃脫。請元帥派人來辨認捉拿,我就能穩穩拿到這二百兩賞銀了。”

店主當晚拿定主意,這想法確實高明。第二天,天還沒亮,他就立刻飛奔到崑崙關,花了十兩銀子求中軍幫忙,把情況稟報給狄元帥。狄元帥一聽,馬上派張忠、劉慶二人和店主一起飛奔而來。不到一會兒,就到了客店門口。這時孫振剛吃完早飯,正要啟程。張忠、劉慶一到,店主正要帶二人進後閣辨認,沒想到這奸臣帶著十幾名家眷從店裡出來了。劉慶、張忠二人一見,立刻上前扭住孫振,吩咐手下幾十名兵丁一起把他捆住,連同家眷押著上路。店主跪下說:“將軍,千歲出的賞銀,求您賞給小人。”二將說:“千歲的告示不會有假,你且跟我們回去領賞。”店主大喜,拜謝起身,大罵:“奸賊,你搶我妹妹,討好叛王,還想著永遠享受富貴,豈知今日天理昭彰!你往日仗勢欺人的威風,現在到哪裡去了?”當時,圍觀的居民越來越多,有人罵他搶走了自已的妻子,有人罵他奪去了自已的女兒,不一會兒就聚集了上百人,大家都在痛罵這個十惡不赦的奸臣。張忠、劉慶二人感嘆道:“這奸臣害人太多,何必結下這麼多深仇大恨呢!”隨後,張、劉二將押著孫振和他的十幾名家眷,回到崑崙關,見到狄元帥,吩咐把孫振打入囚車;賞給店主二百兩銀子,店主滿心歡喜,謝賞後離去。

當天,狄元帥清點倉庫,發現這裡的財物比其他城池多好幾倍,都是儂智高掠奪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得來的。狄元帥吩咐:“這數百萬兩銀子,帶回京城請聖上處置。”這天,大軍班師回朝,狄元帥留下幾名將領和一萬士兵,駐守關隘。傳令大小三軍拔營起程。三聲炮響,眾將士喜氣洋洋,馬鞭敲響金革,人們高唱凱歌,一路威風凜凜地離開了西粵。行軍一個月後,到了湖廣省,出了襄陽、荊州,又走了十幾天,才進入汴京城。

仁宗皇帝得知訊息,傳旨讓眾文武官員出城十里迎接。大軍到達教場,狄元帥吩咐三軍不許放炮,以免驚擾百姓。眾人在午朝門外等候聖旨。

天子傳召,眾將跟隨元帥走上金階,一起俯伏在地。天子和顏悅色,傳旨讓眾卿平身,眾將高呼萬歲,謝恩起身,天子賜座。狄元帥等五人恭敬地向天子陳述南征的一路經歷,還提到崑崙關被儂智高洗劫的民財,帶回了白銀三百多萬兩。天子聽後十分高興,說:“今日平定南蠻,收復西粵、雲南,都是御弟和楊門眾將的功勞。這些銀兩是百姓的財產,不必收歸國庫,就賞給眾將和三軍吧。”狄元帥上奏道:“我們得勝回朝,都是託陛下的洪福。”說完,又把孫振打算救太尉的密信呈上,仁宗皇帝大怒,說:“這奸賊死有餘辜,差點誤了國家大事,冤枉了有功之臣。如今他投降敵人,必須將他碎屍萬段,才能解朕心頭之恨。如今這賊在哪裡?”狄元帥奏道:“臣已經將他拿下,關在囚車之中。”天子傳旨把孫振帶上來,又從南牢提出馮拯,二人跪在階下,口稱:“罪臣拜見陛下。”天子沒有說話。武士打碎囚車,把孫振押伏在階下,他嚇得不敢出聲。仁宗皇帝一見,怒火中燒,喝道:“你這狼心狗肺的東西,朕有什麼地方對不起你,你竟因私仇宿怨要害有功之臣,暗中施展毒計,心向敵邦,險些讓朕與忠臣永別,江山落入敵人之手。如此大奸大惡、誤國叛臣,就是朕的仇人。”傳旨:“拉到西郊碎屍萬段,他的妻子、兒子雖然無罪,但他是謀反叛逆、背國之臣,罪及妻小,一同斬首。”不一會兒,武士獻上三顆首級交旨。孫振的家人和小使無罪,都被放走了。此時馮太尉嚇得魂飛魄散,戰戰兢兢。仁宗皇帝大罵:“你這老賊,位極人臣,卻不思報國,與奸臣結黨,圖謀陷害忠良。之前,雖然包卿沒有審斷出你的罪行,如今孫振又有密信傳來,足以證明你平日品行不端,罪該萬死。念你是先朝老臣,惡行還未完全證實,朕開你一線生機,削去官職,逐出朝廷,不許再入朝為官。”吩咐除去他的官職,將他趕出朝堂。當天,天子懲治了奸臣,怒氣已消,傳旨給孫沔、餘靖二位總兵:“抓到賊首回朝之日,加封官爵。”眾人紛紛謝恩。

這天退朝後,狄元帥奉旨將三百多萬兩銀子分給眾兵,眾人都因得到賞賜而滿心歡喜。當天,大家各自回家,與父母、妻子、兄長相見,十分高興。

不到半個月,孫沔、餘靖二人回朝,向聖上奏報:“儂智高果然逃往雲南大理府,已經被抓獲。我們擔心他逃脫,就立刻將他斬首,把首級解送到京城。”天子得知已經抓獲賊首,傳旨對南征將士進行封賞。天子說:“狄御弟雖然功勞巨大,之前已加封王位,官位已到極品,無法再加封,前兩次平西時已有旨意。但有功不賞,朕心難安,恩賜金花金牌三十六道,每月加俸銀一萬兩。”楊府六將中,除了金花、魏化未曾受封,王懷女在六郎在世時已受一品誥命之封,如今她年事已高,加封一品太郡君,御賜龍杖;楊文廣封為御前太尉;楊金花因年少尚未婚配,封英烈少女,賜一品服色;劉慶封耀武公;張忠封保國公;李義封安國公;石玉封定國公;狄龍封護宋侯,狄虎封衛宋侯,段紅玉、王蘭英都享受一品誥命的榮耀;孟定國封英武侯;焦廷貴封烈武侯;蕭天鳳封安宋大將軍;楊唐封定宋大將軍;嶽綱封保宋大將軍;高明封護宋大將軍;魏化封異勇將軍,還與它龍女賜婚,封它龍女為安國夫人;降將段龍封震南將軍,段虎封平南將軍;陣亡的降將段洪蔭封忠烈侯,王凡封英烈侯,陣亡的三名偏將各封靖忠侯,都在春秋兩季進行祭祀。

封賞完畢,天子命令戶部去建造祠堂,又傳旨在金鑾殿大擺筵席,隨徵的各大小三軍都有賞賜。君臣歡聚一堂,酒過三巡,音樂齊鳴。值殿官看到已到午時,酒宴已經撤下,到酉時,眾人都已酒足飯飽,他擔心失了君臣之禮,便跪下奏請:“酒宴應當散了。”於是撤去殘宴,眾臣謝恩,各自回府。

第二天,皇帝加封孫沔、餘靖二位總兵為虎衛將軍,派他們去鎮守崑崙關,二人領命後前去赴任。蕭天鳳等四位將領也向皇帝辭行,回營繼續鎮守三座關隘,他們辭別狄元帥等人後離去。皇帝又任命魏化夫妻前往襄陽,填補孫振留下的職位空缺。夫妻二人前往楊府,拜別佘太君和眾夫人後,前去上任。段龍、段虎則被派去分別鎮守蘆臺關和蒙雲關。二人領旨後,前往狄王府拜別狄千歲,又與妹妹及妹夫辭行,隨後離開。

此時,皇帝考慮到狄元帥等五位將領的辛勞,恩准他們回家休養三年。畢竟他們平定西疆歸來還不到兩年,就又被召回南征,皇帝如此安排,盡顯仁慈,體現了他對臣子的體恤。

當天,狄元帥前往南清宮,拜見太后娘娘。姑侄重逢,兄弟相見,大家都格外開心。兩位公子和他們的夫人也在同一天前來參拜。當晚,眾人擺下酒宴,歡聚一堂。

之前狄元帥得勝時,就已經派劉慶乘坐席雲回山西報信。如今公主帶著婆婆和家眷來到京城,一家人得以團圓,盡享天倫之樂。狄元帥先向母親請安,隨後與妻子相見。行禮完畢,兩位公子和夫人先向祖母行禮,接著叩見父母,公主趕忙扶起他們,讓兒媳們坐下。看到兩個兒媳如花似玉,與公子們十分般配,公主心中滿是歡喜。

當時,四虎將軍和焦廷貴、孟定國也在狄王府。得知太君和公主到來,他們都前來拜見。這四人是狄元帥的結義兄弟,焦廷貴和孟定國跟隨狄元帥多年,七人義氣相投,所以他們不住別處,都在王府中歇息。狄元帥說:“眾位弟兄,本藩母親一家已經到了,無需再操心。前幾天,聖上已經降旨,你們為何不回家去呢?等期限到了再回朝,到時我們又能相聚很久。”六人回答:“千歲,我們之前沒回去,是因為太君和娘娘還沒到。如今見過太君,自然就回去了。”狄元帥感激地說:“難得眾位兄弟如此重情重義。”第二天,六將便各自回家去了。

太君抵達後,前往南清宮與太后相見,公主自然隨行。她們向狄太后行禮後,暢所欲言,傾訴著分別後的思念之情。當晚,太君就留在南清宮歇息。一來她年事已高,二來姑嫂感情深厚,久別重逢,實在不忍馬上分開,所以太君便留宿宮中。公主則拜別兩位長輩,回到王府。

如今,五虎將平定南蠻大功告成,凱旋迴朝。他們的故事,之前在《五虎平西》中已有記載,而這是後續的故事。宋仁宗時期,西夷動亂,趙元昊反叛,儂智高叛亂,好在最終都得以平定,國家恢復安寧。史書記載:“仁宗之世,西域擾攘,范仲淹、韓琦戰功居多,而儂智高之叛而全收功績者,狄武襄也。”後人常說“文有包,武有狄”,並以一首七絕詩作為總結。儂智高妄圖謀奪皇位,叛逆作亂,最終不得善終,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究其原因,無非是他過於看重利益。世人若能把利益看得淡一些,凡事便不會有那麼多紛爭。有詩為證:

富貴焉能分外求,願君自知早回頭;

樂天由命何常損,放利而行眾疾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