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者聽到狄青元帥詢問,便解釋道:“二位貴客來自遠方中原,可能不太清楚。這位老師父是本廟的活佛,道行高深,能知曉過去未來之事,他住在本山南角的小蓬萊回光洞。只要本廟有禍福之事,或者有有緣的貴人降臨,老師父就會下山前來。今天也不知是什麼緣由他又下山了,所以全廟的道士都去迎接,怠慢了二位,還請不要見怪。”狄青元帥聽後十分高興,問道:“這老師父多大年紀了,道號是什麼?”侍者回答:“聽人說,老師父是殘唐時郭威的軍師王樸,後來出家訪道來到這裡,道號靜雲。他見本山環境清幽,便在此修行,後來因為本廟人多嘈雜,就搬到小蓬萊,閉門不出……”侍者話還沒說完,之前見過的兩位道士走進來,說道:“二位貴人,小道奉老師父之命,前來請二位相見。”狄青元帥和石玉將軍聽後,心中既驚訝又疑惑,但也只能跟著道士一路來到一間靜室。只見一位紅顏白髮的道士已經在室堂外恭敬相迎。狄青元帥二人見這道士仙風道骨,上前施禮,老道連忙回禮。
進了靜室坐下,老道說道:“狄王爺、石將軍今日光臨,所以貧道特意下山迎接。莫道此次相遇毫無緣由,其實是有原因的。可喜的是今天是甲子日,令公子的良緣有機會了。”狄青元帥聽後,著實感到驚訝,說道:“老師果然能知曉過去未來之事,所言不虛。今天弟子的心事也難以隱瞞,還望老師能指點一二。”老道人微笑著說:“不勞千歲吩咐,貧道此次前來,一是為了幫助大宋天子平定南方,二是為了促成令公子的一段萬里姻緣,所以才來多嘴。”狄青元帥十分高興,說道:“弟子何其有幸,能遇到師尊!”
這時,道人說道:“千歲,稍作休息後,您仍到武侯廟後等候,等段小姐二人前來進香。您不可見面就拒人於千里之外,等她叩拜完神明,然後您在後堂訴說情由,痛哭令公子,小姐一聽到,就會來與您會面。不過令公子與小姐之間還有一債未還,小道不敢洩露天機,破陣之後自會知曉。”狄青元帥說道:“老師,弟子承蒙您指點之恩,得勝班師回朝後,一定會奏明天子,請旨宣召加封,以報答老師。”老道人說:“貧道是山野之人,早已拋棄紅塵,那功名富貴在我眼中就如同浮雲,我只知道閉門唸經,不管凡間之事。”狄青元帥聽後,自知失言,急忙上前拱手行禮,說道:“老師,弟子一時失言,還望您寬恕。”老道士起身還禮,說:“千歲過獎了,是貧道福薄。”狄青元帥又說:“我如今奉旨徵南,勝負未分,我的終身之事會如何,還望老師指示。”老道人說:“千歲,您是大宋的保國名臣,忠心可昭日月,上天怎會不回報您福祿地位!您的王侯子孫會世代受庇廕,永遠沒有災禍,不必過於憂慮。”狄青元帥點頭稱是:“人生只要能做到忠孝兩全,禍福之事又何須過多計較。”老道人又說:“千歲,段小姐快到了,您到廟中等待為好。”狄青元帥和石玉將軍聽後,一同謝過道人,辭別他回到廟中。
只聽眾道士說:“蘆臺關二位小姐前來進香。”狄青元帥二人躲在殿後,只見幾十名兵丁簇擁著,使女們擺開禮物,焚起香燭。只見二位小姐走進大殿,一同恭敬地下跪,吩咐隨從退下。二人各自開始祈禱。狄青元帥早已聽到段小姐的祝禱:“弟子段紅玉,因為大宋前來征伐,我用法術困住大宋將兵已有五個多月,後來楊門王懷女帶來小將軍狄龍,與我許下婚姻之約。但兩國為敵,我父親不答應投降,導致婚姻之事一直拖延未能實現。如今藉助漢相的威靈,希望能得以遂願,我情願重修廟宇,重塑金身。”此時,狄青元帥聽得清清楚楚,心中暗自高興,頓時想起老道的話。小姐剛參拜完神明,忽然聽到內廂傳來哀嘆之聲,仔細一聽,口口聲聲叫著“狄龍吾兒”,心想:“莫非是大宋元帥狄青來此山進香?難道狄公子被困陣中,他前來向神明叩訴,祈求保護?”正想著,又聽到有人說:“元帥不必憂心,死生皆由天命,公子雖然被困陣中,等楊家穆桂英一到,就可破此陣了。”又聽到:“話雖如此,但父子連心,我怎能放心?穆桂英不知何日才能到來破陣。”還聽到有人說:“昔日蒙雲關段小姐與公子兩人訂了婚姻,為何至今沒有迴音?這事我不明白。”只聽到有人回答:“這是我狄青沒有造化。被不肖子狄虎在戰場上羞辱了她幾句,把小姐氣走了,因此姻緣不成。後悔當時錯過了這個機會,才有了妖僧佈陣的災禍,困住我兒與眾將,至今不知生死,無奈只能前來向神明求救。”
此時段小姐聽了,又驚又喜,說:“此人一定是狄青元帥。我何不見見他,救出狄公子,成就婚事。賢妹,你覺得如何?”王蘭英說:“姐姐既然說此人是狄青,這機會可不能錯過。”於是段小姐走進後廂,說道:“千歲,段紅玉在此。如果您肯許婚,我願意立即歸降,同心協力徵南,先去破了純陽陣搭救公子,然後勸我父親一同歸宋,建立奇功,不知千歲意下如何?”狄青元帥大喜,說:“小姐如果是真心歸降,脫離叛黨,實在是可喜可賀。本帥成功回朝後,會奏明聖上,讓你父兄一門受封。但現在當務之急是小姐去破了此陣,救出眾將。”段小姐說:“千歲放心。我一到王和尚那裡,此陣必破。”狄青元帥高興地說:“如此甚好。請小姐與本帥回營,好去破陣。”段小姐說:“千歲請先回營。外面和我一起來參神的是我結義妹子,蘆臺關公主。我在這關已經待了一個多月,現在要和她回去辭別她的父母,然後再來破陣。”狄青元帥說:“眾將和小兒被困陣中,度日如年,務必希望你早日回來。小姐既然要去,不知幾日能回營?”段小姐說:“我算了一下,蘆臺關和蒙雲關相隔一百五十里,我不過三天就趕回破陣。千歲不必吩咐,我自然會盡快趕來。”說完,拜別狄青元帥,轉出外廂,把事情告訴王蘭英,兩人一同坐轎離開。
狄青元帥對石玉說:“賢弟,如今得神明顯靈,蠻女歸降,你我先去感謝神明吧。”二人轉出大殿,拜謝完畢,又去小蓬萊辭別老道人,然後下山。第二天,才一同回營。
王懷女元帥派出去的孟定國、高明、楊唐帶領的二千兵和五十名巡山小軍,陸續回營。狄青元帥把進香時得到老道人指點,以及段紅玉答應歸降的事情告知王懷女元帥。王懷女元帥說:“她既然歸降,為何不與她一同回營?”狄青元帥說:“她雖然答應歸降,但要回蘆臺關辭別王蘭英的父母,所以不能一同回來。大概三天她就會到了。”王懷女元帥大喜:“小姐既然歸降,不用等穆桂英到來,此陣就可破了。但她進陣必須要兩人……”
再說段紅玉在廟中祈神,遇見狄青元帥,當面答應歸降,滿心歡喜,兩人說說笑笑回到蘆臺關。小姐忽然想起一件事:“我和王蘭英是結拜姐妹,破陣需要她的三顆陰沙。這是她的隨身至寶,神通廣大,祭起來神鬼都近不了身,用來破陣豈不容易?”又想到進陣需要兩人,才能相互照應。她思來想去,不知不覺就回到了關裡。進了宮房,兩人換好衣服坐下,宮女奉上香茶。段小姐開口說:“破陣的法寶,首先要用陰沙,不知賢妹肯不肯借給愚姐一用?”公主說:“姐姐,你一心要去救出狄公子,我本應借你這寶貝,但這顆寶沙,是鎮守蘆臺關的關鍵,雖然借給你用一下也可以,可萬一丟失,那可不得了,我實在放心不下。但看在我們姐妹的情分上,又怎能不成全姐姐的姻緣之事?不如我和你一起去,既能助姐姐一臂之力,又能讓我安心,豈不是更好?”段小姐聽了非常高興,說道:“若得賢妹如此幫忙,這份深厚的交情超過了親姐妹。”公主說:“話雖如此,但不能洩露風聲,要是被父王知道,我們罪過可不小。得想個脫身的計策才穩妥。”小姐說:“怎樣才能脫身呢?”公主說:“明天必須稟明父王,就說蒙雲關失守,姐姐前來特地請求救援,要我同去退敵。父王如果答應,那時我們就一起去;要是不答應,再把寶沙借給你用。”段小姐說:“有理。”不知不覺天色已晚,兩人各自安歇。第二天五更,天還沒亮,二人就梳妝打扮,一同上殿。
再說王凡,身材魁梧,下巴留著一把鬍鬚,使用一柄重達一百二十斤的九環大刀,騎著一匹獺象,有萬夫莫敵之勇。自從儂智高反叛以來,他從未打過一次敗仗,立了頭功,所以蠻王封他為常勝王,命他鎮守蘆臺關。這天他正在殿前商議軍情,忽然左右來報:“公主來了。”話還沒說完,公主和段小姐一同上前行禮。王凡見女兒和一位年輕女子在階下行禮,便問:“吾兒和這位姑娘免禮。這位是何人?”王蘭英說:“父王,這位女子是蒙雲關的段小姐,昨天前來求救。她的關被宋兵攻打,形勢危急,要女兒同去相助。女兒念著結拜之情,本想前往幫忙,但不敢擅自做主,特來稟明父王。”不知王凡是否答應,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