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軍陸續進駐劍門關,清點人數後,去除留守兵力,再加上後補充的,我大軍還剩八萬三千人。
開啟地圖,朱武指著一個叫“漢德”的地方對我說道:“張翼他們從劍門關敗退,首先路過的是劍閣縣。不過劍閣縣城池不大,裝不下那麼多人,所以他們大機率會退守城池更加高大的漢德。綜合情報來看,吳懿帶走了三萬人,張翼他們手中應該在六萬至八萬人,依然是塊難啃的骨頭!”
諸葛亮這時發話了:“所以,魏軍和我蜀軍從兵力上來看,幾乎相差不多,更何況我蜀軍地利在手,哈哈哈!費了這麼大的力氣,到頭來卻是這個結果,真是笑死我了!”
這話說的,嘲諷度直接拉滿,眾人幾乎都是怒目而視,恨不得立刻砍了諸葛亮!
我聽後卻是直拍手:“好!好!好!不愧是我相中的秘書,在這麼關鍵的時刻,出言提醒我不要得意忘形,要戒驕戒躁,我們大家都要感謝孔明才對!”
聽我這麼說,大堂裡一時間是尷尬的寂靜一片,落地可聞。
我見氣氛不好,輕咳一聲:“先說說俘虜的事吧,李嚴和趙統要怎麼處置?”
大家則是紛紛表態一切都聽我吩咐。
我先命人將李嚴和趙統押了上來,然後當眾說道:“李嚴為荊州戰將,後投降先主孟德,隨後又叛變投降劉備,如此反覆小人,留之何用?令,朱仝監斬,屍首扔入深山!”
“趙統者,猛將趙子龍之子,我敬子龍是位大英雄,所以想給趙統一次活命的機會。如果他能把趙廣勸降,我願意重用趙家,如果不能,待趙統有了後人,留趙家一絲血脈後再行斬首!”
眾人都是跟隨我多年的兄弟,自然都是毫無異議。
隨後我又下達一道軍令,令孫立為先鋒,領五千人去佔領劍閣城。
再說張翼這邊日子也不好過。
大家一直以為劍門關是牢不可破的,所以在關裡儲存了大量的糧草,而這次被晁蓋偷襲,很多糧草都來不及帶走,都便宜了晁蓋。
這就導致大軍幾乎無糧可用,再加上剛打了敗仗,現在事情已經嚴重到天天都有逃兵的事件發生。
萬幸的是兩天後張翼趕到了劍閣,稍微補充了一些糧草,可依舊杯水車薪,但聊勝於無。
最後在鄧芝的建議下,大軍放棄了劍閣,直奔漢德,在那裡固守,而這時張翼手中還有六萬九千餘人,完全還有一戰之力!
張翼加固城防,自是不在話下,卻說吳懿那邊卻是為了難。
吳懿領的三萬兵馬可是軍中精銳,可剛出發三天,就收到了劍門關被攻破的訊息,弄得吳懿都有點懵,別到時候把劍門關失守的責任推到他身上!
董允關鍵時刻給吳懿吃了顆定心丸,首先吳懿本身就是皇親國戚,不會受到太大的懲罰。
其次,吳懿離開後是楊儀當的總指揮,劍門關失守,首要責任在楊儀,這點他董允願意作證!
可即便這個問題解決了,那接下來何去何從?
是繼續南下打梓潼,保後路,還是北上救張翼,保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