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風灰溜溜逃走後,兀朮又驚又怒,滿心無奈,只能寫成奏章,派差官回金國奏報,請求再增派兵力,與宋朝展開決戰。

第二天,嶽雷升帳發號施令,將軍隊兵分四路,朝著番營全力殺去。兀朮的人馬雖多,但哪裡禁得住宋軍從四面八方發起的猛烈攻擊,根本來不及接應。一場大戰下來,五十萬金兵被殺得大半傷亡。兀朮遭遇慘敗,只能帶著殘兵敗將,一路倉皇逃竄。

嶽雷隨即下令三軍紮營休整,說道:“等糧草運到,再去追拿兀朮,迎請徽、欽二聖還朝。”當年岳飛曾寫下表達志向的詩,可惜被奸臣陷害,沒能實現心願,如今嶽雷終於有機會繼承父親的遺志。

再說兀朮敗退回關外,途中遇到了金國元帥山獅駝和涵關總兵連兒心善,二人帶著五千番兵前來助戰。得知兀朮兵敗,他們立刻立下誓言,一定要為他報仇雪恨,還請兀朮回國調兵接應。於是,兀朮把殘兵敗卒全部留下,帶著眾王子、軍師等人返回金國調派人馬。

嶽雷率領大軍一路來到界山,探軍急忙飛馬來報:“啟稟元帥,界山下有金兵紮營阻攔,我軍無法前進,請元帥下令定奪。”嶽雷當即下令放炮安營。

金營中的山獅駝聽說宋兵已到,立刻披掛整齊,跨上戰馬,手提一杆重達一百二十斤的溜金钂,來到宋營挑戰。關鈴領命,上馬提刀,帶領三千兵士,戰鼓齊鳴地來到陣前。可那山獅駝實在太過厲害,關鈴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很快就敗下陣來,三千人馬也傷亡了一半。

嶽雷擔心番兵半夜來劫營,便和諸葛錦商議,暗中傳令三軍,後退二十里重新安營。他命令關鈴領兵三千,埋伏在左邊;嚴成方領兵三千,埋伏在右邊;陸文龍領兵三千,抄遠路轉出界山,截斷敵人的退路。自已則率領眾軍將,在大營兩邊埋伏。約定以炮聲為號,等敵人一來,就從四面八方一齊殺出,捉拿番將!當晚,番將果然前來偷襲。雙方展開混戰,一番廝殺下來,都沒佔到什麼便宜,各自損傷慘重。

過了一天,番將連兒心善帶著番兵來到宋營挑戰。嚴成方領命,領兵來到陣前。雙方互通名號後,立刻戰作一團。一個一心想要直搗黃龍府,一個發誓要殺到臨安殿。一個舞動合扇刀,寒光閃爍;一個揮舞八楞錘,紫電飛旋。直殺得塵土飛揚,日光黯淡,江翻海攪,雲色驟變。兩人激戰了三四十個回合,嚴成方漸漸不敵,敗下陣來,連兒心善在後面窮追不捨。嚴成方敗逃了十多里路,正好遇到董耀宗和王彪。

互通姓名後,董耀宗和王彪上陣攔住了緊追不捨的連兒心善。連兒心善力敵二將,毫無懼色。又戰了幾個回合,嚴成方回馬舉錘攻來。連兒心善雖然勇猛,但怎敵得過三人圍攻,只能虛晃一刀,撥馬敗走。三人回到本營,進帳拜見嶽雷。嶽雷十分高興,立刻記下董耀宗和王彪的功勞,隨後設宴款待眾人。

連兒心善敗回營中,山獅駝心裡十分焦躁。第二天,山獅駝來到宋營前,點名要嶽雷出戰。嶽雷正要親自上陣,王英主動請纓,嶽雷同意了。結果,王英不是山獅駝的對手,很快就敗下陣來,山獅駝在後面緊追不捨。

危急關頭,牛皋正一路催促糧草,朝著界山趕來。牛皋舉起雙鐧迎戰,沒想到被山獅駝一下子打落兵器。牛皋急忙敗逃,山獅駝哪肯放過,在後面緊追不放。牛皋敗逃途中,遇到一隊人馬,打著“九龍山勤王”的旗號,飛奔而來。等人馬靠近,牛皋看見王英和一位英雄並馬而來。原來這位英雄正是楊繼周。

楊繼週上前迎戰山獅駝。楊繼周右手用戟架開對方的攻擊,左手一戟當胸刺去。你來我往,二人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大戰了一百多個回合,依舊不分勝負。

王英見楊繼周久戰不下,也拍馬揮刀上陣幫忙。山獅駝抵擋不住兩人的進攻,只得撥轉馬頭,往本營敗逃。王英和楊繼週迴到宋營,與牛皋一起進帳繳令。嶽雷與眾將出帳迎接。楊繼周進帳,見過禮後,大家寒暄了一番。嶽雷傳令收好糧草,安置好兵卒,設宴款待眾人。一直吃到深夜,眾人才各自回營休息。

山獅駝敗回營中,心裡越想越氣,正絞盡腦汁思索破宋兵的計策,小番突然來報:“國師普風在營外求見。”山獅駝說:“請他進來相見。”小番領命,來到營門外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