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夫人正和兒媳、洪氏對著解夢先生的話滿心疑惑,嶽雷、嶽霆、嶽霖、嶽震,還有岳雲的兒子嶽申、嶽甫幾個年輕人一起走進來。嶽夫人趕忙把解夢先生的話告訴他們,眾人聽後,皆是一臉震驚。就在這時,嶽安匆匆跑來稟報,說外面有個道人求見夫人。

來人竟是週三畏,他當初逃離京城後,為了活下去,不得已入山做了道士。這次,他帶來了岳飛、岳雲、張憲被冤殺以及張保自殺的噩耗,夫人和公子們聽聞,瞬間哭聲一片,悲痛欲絕。

週三畏此次前來,不只是為了通報訊息,更是要提醒他們趕緊逃離,因為過不了多久,官府就會派人來緝捕。嶽夫人帶著眾人跪地,向週三畏表達深深的謝意。

公子們把週三畏送出府門,回到府裡後,依舊沉浸在悲痛之中,放聲大哭。嶽安、嶽成、嶽定、嶽保四個老家人,對其他家僕和家將說:“兄弟們,咱們四個願意保護夫人、小姐、公子們一起進京,為老爺盡忠。”接著,嶽安又說:“大夫人,得先讓一位公子逃到別處,去投奔老爺生前的好友,躲避災禍才是當務之急。”夫人覺得有理,便讓嶽雷逃命。嶽雷起初不肯,嶽夫人以死相逼,他才勉強點頭答應。

嶽夫人含著淚寫了一封信,遞給嶽雷說:“我兒,你把這封信帶到寧夏,去投奔宗留守宗方,他念著和你父親的舊交情,肯定會收留你。你一定要為父親爭口氣,一路上千萬小心!”嶽雷無奈,拜別了親人們,離開嶽府。眾人目送嶽雷遠去,回府靜靜等待聖旨的到來。

藕塘關牛皋的夫人在正月初十這天迎來了金總兵的生日,她帶著十五歲的兒子牛通來到後堂。牛夫人先向姐夫、姐姐行禮,隨後讓牛通給姨爹、姨母拜壽。金爺招呼他們母子坐下。

酒席間,金總兵把岳飛父子冤死獄中的事告訴了牛夫人。牛夫人聽後,震驚得合不攏嘴。她立刻命令牛通趕緊趕到湯陰,把岳家公子接到藕塘關避難,好保住岳氏的血脈。牛通一刻也不敢耽擱,當晚就朝著湯陰縣奔去。到了湯陰嶽府,牛通得知嶽雷已經逃往寧夏投奔宗方,於是決定去追趕。

另一邊,欽差馮忠、馮孝帶著校尉離開臨安,前往相州。到了湯陰縣嶽府,他們宣讀聖旨,準備好車馬,將岳氏一門家眷全都押往京城。

再說二公子嶽雷離開湯陰後,一路上孤孤單單,滿心淒涼。一天,他走到一個村子,在一家客店歇腳吃飯。客店老闆見他年紀輕輕,卻帶著不少銀子,還打算去寧夏那麼偏遠的地方,擔心他在路上遭遇強盜,便給他介紹了離這兒不遠、住在七寶鎮的張員外,說這位員外非常好客,建議嶽雷先去他那兒落腳,再做下一步打算。

嶽雷來到七寶鎮,找到張員外家。張員外問道:“仁兄貴姓大名?家在何處?這是要去哪兒啊?”嶽雷回答:“小子姓張名龍,湯陰人氏,要去寧夏探親。不知員外貴姓?有什麼指教?”員外說:“在下姓韓名起龍,就住在這七寶鎮。方才見仁兄露了錢財,怕你到前面被人暗算,所以請你過來。聽說仁兄來自湯陰,可知道嶽元帥家的訊息?”嶽雷連忙說不知道,可眼眶卻忍不住紅了,淚水奪眶而出。

韓起龍見狀,說道:“仁兄不必瞞我!當年我父親曾是宗留守的偏將,因失誤犯了錯,多虧嶽元帥搭救。如今父親已經去世三年了,臨終前再三叮囑,不要忘了元帥的恩情!你看,上面供奉的,不就是嶽元帥的長生祿位嗎?”嶽雷抬頭一看,果然供著嶽公的牌位,趕緊上前跪拜。起身之後,嶽雷道出了自已的真實身份。韓起龍聽後,咬牙切齒,憤怒地說:“公子別太傷心!如今你不必去寧夏了,先在我莊上住下,打聽京中的訊息再說。”兩人志趣相投,當即義結金蘭,嶽雷便在韓起龍的莊上暫時住了下來。

牛通為了追趕嶽雷,兩三日都沒好好休息。這天,他趕到一個鎮上,肚子餓得咕咕叫,便找了一家小店,點了一堆酒菜,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吃飽喝足後,他才發現自已沒錢結賬,便跟店家說第二天再付。店家當然不答應,雙方爭吵起來。

這時,正好有一位員外路過。店家連忙請這位員外評理。員外帶著許多家將,見這個外鄉人吃了飯不付錢,還態度蠻橫,便決定幫店家出頭。他命令家將們上前捉拿牛通。牛通雖然武藝高強,但架不住家將們輪番圍攻,最後還是被捉住,綁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