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不緊不慢地說:“從這兒往北十多里就是老鸛河,原本有條河道可以通行,只是如今河道常年淤塞。您為何不命令士兵們掘開泥沙,把秦淮水引入河道呢?這樣就能直通大路了!”兀朮聽後,喜出望外,當即命左右侍從拿出金銀綢緞送給秀才。當下,兀朮便傳下號令,讓士兵們挖土引水。兩萬金兵一齊動手,只花了一夜的時間,就掘開了三十里河道,連通到老鸛河。
韓世忠手下的水兵在江口堅守了十多天,見金兵那邊毫無動靜,既沒有炊煙,也不見士兵活動,便派人前去打探,這才得知金兵已經逃脫,急忙向韓世忠報告。韓世忠得知訊息後,氣得暴跳如雷,卻也無計可施,只能連連嘆道:“罷了!罷了!”
兀朮一路逃竄至天長關,見關口毫無防備,不禁哈哈大笑起來,說道:“岳飛、韓世忠,他們用兵也不過如此!要是在這裡埋伏一支人馬,我就算長了翅膀也難以逃脫!”話還沒說完,只聽一聲炮響,三千宋軍士兵一字排開。原來是岳雲奉岳飛之命早已在此等候。兀朮見狀,急忙舉起金雀斧,迎面砍向岳雲。岳雲不慌不忙,將手中雙錘往上一架,只聽“當”的一聲巨響,兀朮竟招架不住,被岳雲順勢攔腰擒於馬下。其他金兵見狀,嚇得四散奔逃,拼命衝出關口。
這天,岳飛正在營帳中辦公,有軍士前來報告:“公子擒住兀朮回營了。”岳飛聽後十分高興。不一會兒,岳雲走進營帳稟報道:“孩兒奉命把守天長關,兀朮的敗軍果然來到這裡,被孩兒生擒,特來向爹爹繳令。”岳飛往下面一看,發現被擒之人並非兀朮,於是大喝一聲:“你是何人?竟敢假冒兀朮來替死?”假兀朮回答道:“我是四太子帳下的小元帥高大保。承蒙狼主厚待,一直無以為報,所以今天甘願捨身代替狼主受難。要殺便殺,不必多問。”岳飛聽後,傳令道:“把他綁出去砍了!”
過了兩天,臨安節度使苗傅、總兵劉正彥上奏,說臨安的宮殿已經修建完工,請高宗遷都。高宗在外顛沛流離已久,早已苦不堪言,便決定立刻遷都臨安。太師李綱得知此事後,急忙進宮上奏:“自古以來,中興的君主都在西北興起,所以關中是建都的首選之地。如今定都建康雖說只是中策,但也還能以此號召四方,圖謀恢復中原。要是遷往臨安,就只是畏懼敵人而退避的做法,實在是下下之策!希望陛下不要下達這個旨意,以免動搖民心。”然而,高宗根本不聽勸告,堅持要遷都。李綱見高宗主意已定,料想難以挽回,便奏稱自已年事已高,請求告老還鄉。高宗批准了他的請求。
不久,高宗要遷都臨安的訊息傳到了岳飛耳中。岳飛急忙與眾將入朝奏道:“兀朮剛剛戰敗,陛下應當堅守舊都,挑選良將,操練士兵,控制住要害之地;儲備糧草,召集各地勤王的兵馬,直搗金國的黃龍府,迎回徽、欽二帝,以報中原淪陷之仇。怎麼能遷都苟且偷安,從而失去民心呢?況且臨安地處海濱,四面受敵。苗傅、劉正彥都是奸佞之徒,陛下不可被他們迷惑!希望陛下三思啊!”但高宗心意已決,根本不聽岳飛等人的勸告。岳飛一氣之下,以老母病重垂危為由,請求高宗准許他還鄉,高宗批准了他的請求,並賜給他金銀布帛。岳飛和眾將一起謝恩後退出朝堂。
隨後,高宗又傳旨封韓世忠為威安郡王,讓他留守潤州,不必來京。接著,又選定吉日,起駕南遷。沒過多久,高宗一行人抵達臨安,苗傅、劉正彥二人出城迎接聖駕入城,並將高宗送進新造的宮殿。高宗看到宮殿建造得精巧華麗,十分歡喜,傳旨將年號改為紹興元年,封苗傅、劉正彥二人為左右都督。
再說兀朮逃回金國後,在王府裡整日思念著中原。一天,哈迷蚩又來獻計:“狼主之前能取得戰功,多虧了宋朝奸臣的幫助。狼主把張邦昌等人殺了,又怎麼能輕易奪得中原呢?”兀朮覺得有道理,急忙問該去哪裡尋找這樣的奸臣。哈迷蚩說:“還有一個奸臣流落在此,名叫秦檜。老狼主把他驅逐出來,他便流落至此,只是不知他如今身在何處。狼主可以派人去把他找來,養在府中,給予他豐厚的待遇和恩惠,過上一年半載,他必然會感恩戴德。然後多送些金銀財寶,把他送回宋朝,讓他做內應。如此一來,宋朝的江山不就輕而易舉地能落入狼主手中了嗎?”兀朮聽後,拍手稱讚道:“真是個好計策!”隨即派小番四處尋找秦檜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