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元帥命令吉青去引誘兀朮,先派張顯、湯懷帶領兩萬士兵,二百名弓弩手,在東山設下埋伏。並叮囑他們,以炮聲為訊號,聽到炮響就擺開人馬捉拿兀朮。兩人領命後前去埋伏。又派王貴、牛皋帶領兩萬士兵,二百名弓弩手,在北山埋伏,還吩咐道:“這裡是進山的必經之路,等兀朮來了,讓他的人馬進入谷口。聽到炮聲後,就用裝著亂石的空車把他的退路堵死。千萬不能違抗命令!”二人領命,按計劃行事。接著,又命令周青、趙雲帶領兩萬士兵,二百名弓弩手,在西山埋伏,同樣以炮響為號,殺出來阻擋兀朮的去路,二人領命而去。還讓施全、梁興帶領兩萬士兵,二百名弓弩手,在正南方向埋伏,號炮一響,就一起殺出,截斷兀朮的去路,二將也各自領命離開。最後,嶽元帥還分撥五千士兵,負責看守糧草。他自已則率領一萬五千人馬,帶著張保、王橫,佔據中央位置。一切部署妥當後,就只等兀朮上鉤。

再說吉青,他根本不知道兀朮在哪裡,心裡琢磨著:“叫我到哪兒去找他呢?”低著頭只顧順著大路往前走。忽然聽到前面傳來馬嘶人喊的聲音,而且越來越近。沒過多久,人馬就到跟前了。吉青抬頭一看,不禁叫了一聲:“妙啊!”原來是哈軍師帶著一千多人,找到了兀朮,從李家莊回來。吉青猛地抽了馬一鞭,趕上前去,大喊道:“兀朮,快把腦袋交出來!”

兀朮看見他,說道:“你這個殺不死的南蠻,我饒你一次了,還來幹什麼?”吉青說:“臭狗奴!說得倒輕巧!昨晚是老子喝醉了,才被你砍斷頭髮。現在我醒了,你得賠我,這事可不能就這麼算了!”兀朮大怒,揮舞著斧頭就砍。吉青連忙用狼牙棒抵擋。兩匹馬交錯在一起,沒打幾個回合,吉青就敗逃了。兀朮追趕了二十多里,勒住馬不再追。吉青見他不追了,又調轉馬頭喊道:“你這毛賊,怎麼不追了?”兀朮說:“你這個狗蠻子,不是我的對手,追你幹什麼?”吉青說:“我確實不是你的對手。不過我前面埋伏了人馬,就等著捉你這毛賊,諒你也不敢來!”兀朮大怒道:“你不說有埋伏,我倒饒了你;你說有埋伏,我偏要抓你。”說著就一拍馬,風馳電掣般追了下來。

吉青在前邊跑,兀朮在後面追,眼看著追到了愛華山,吉青一轉身就進了谷口。軍師說:“狼主,我看這蠻子鬼鬼祟祟的,說不定真有埋伏,咱們回營吧。”兀朮說:“這是那南蠻怕我追趕,故意說有埋伏嚇唬我,況且這是去金陵的必經大路。你去催大隊人馬快來,我先進去看看怎麼回事。”於是,兀朮帶領眾軍追進谷口,只見吉青在前面招手說:“來,來,來!我跟你大戰三百回合。”說完,就往後山跑了。

兀朮仔細觀察這座山,發現中間開闊,四面都是小山環繞,沒有別的出路,心裡一驚,說道:“我現在已經進了谷口,要是被南蠻截斷歸路,可怎麼辦?不如出去吧。”剛想調轉馬頭,就聽到一聲炮響,四面都響起了吶喊聲,豎起了旗幟,彷彿置身於一片刀山劍嶺之中。十萬宋軍將愛華山團團圍住,大喊:“別讓兀朮跑了!”只見帥旗飄揚,一員大將一馬當先:頭戴爛銀盔,身披銀葉甲,內襯白羅袍,騎著白龍馬,手持瀝泉槍,面容白皙,三縷鬍鬚,膀大腰圓,威風凜凜。馬前站著張保,手持渾鐵棍;馬後跟著王橫,拿著熟銅棍。二人也是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兀朮見了,心裡先有三分緊張,卻還是硬著頭皮問道:“你這南蠻姓甚名誰?快報上來!”嶽爺說:“我早就認出你這毛賊了,你就是金兀朮。你仗著中國無人,興兵南侵,把我們的兩位聖上劫持到北方,百般侮辱,從古至今,從未有過這樣的事。我恨不得吃你的肉,睡你的皮!如今我主康王在金陵即位,召集天下兵馬,正要搗毀你的老巢,迎回兩位聖上,沒想到你自投羅網。我不是別人,正是大宋兵馬副元帥岳飛。今天你既然來了,就快快下馬受綁,免得本帥動手。”

兀朮說:“原來你就是岳飛。之前我王兄中了你的詭計,在青龍山上被你傷了十萬大兵,我正要找你報仇。今天既然碰上了,怎麼能輕易放過你?你別跑,吃我一斧!”說著拍馬揮斧,直衝向嶽爺。嶽爺挺槍迎戰。槍來斧擋,斧去槍迎,二人棋逢對手,各逞英雄,殺得難解難分。

再說哈迷蚩飛馬回報大營,正好遇上大狼主粘罕、二狼主喇罕、三狼主答罕、五狼主澤利,帶領元帥結摩忽、吱摩忽、空里布、窩裡布、賀必達、鬥必利、金骨都、銀骨都、銅骨都、鐵骨都、金眼大磨、銀眼大磨、銅先文郎、鐵先文郎、哈里圖、哈里強、哈鐵龍、哈鐵虎、沙文金、沙文銀,以及大小元帥、眾平章等,率領三十萬人馬,正在沿途尋找。哈迷蚩就把吉青引戰,如今兀朮已經殺進愛華山的事告訴了眾人。粘罕立刻催動人馬,朝著愛華山趕來。

再說山上的牛皋望見了,便對王貴說:“王哥,這裡就一個番將,我怕大哥一個人殺不過他,還把這些車擋在這兒幹什麼?你看山下有好多番兵來了,咱們在這兒閒著也是閒著,不如把車推開,下去痛痛快快殺一場,解解氣,怎麼樣?”王貴說:“有理。”二人就叫軍士把石車推開,帶著這兩萬人馬,飛馬下山迎敵。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岳元帥和兀朮交戰到七八十個回合時,兀朮漸漸招架不住,被嶽爺用槍鉤開斧頭,抽出腰間的銀鐧,“嗖”的一下,正擊中兀朮的肩膀。兀朮大叫一聲,調轉火龍駒,往谷口敗逃,見路就跑。逃到北邊谷口時,正好王貴、牛皋下山去交戰了,沒人阻攔,兀朮得以一馬逃下山去。嶽元帥查問守車的軍士,才知道牛皋、王貴下山的緣由,於是傳令眾弟兄,各自領兵下山接戰。一聲炮響,這幾位勇猛的將領,帶著十萬宋軍,如潮水般衝進番兵陣營。將對將廝殺,兵跟兵相拼,直殺得天昏地暗,飛沙走石,彷彿山崩地裂,雲霧含愁。

這場大戰,殺得金兵大敗而逃,朝著西北方向逃竄。嶽元帥在後面催動人馬,緊追不捨,直殺得金兵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番兵在前邊奔逃,嶽兵在後面追趕,追出二三十里地,有兩座險峻的山相對而立:寬闊的那座叫麒麟山,山上有一位大王,名叫張國祥,他是水滸寨中菜園子張青的兒子,聚集了三四千人馬,在這裡幹些殺人放火的勾當;右邊那座叫獅子山,山上也有一位大王,名叫童芳,是水滸寨中雙槍將董平的兒子,聚集了三四千人馬,靠打家劫舍為生。

這一天,兩人約好下山擺圍場喝酒,忽然有嘍囉來報告:“前面鋪天蓋地的番兵敗退下來了。”張國祥說:“賢弟,怪不得咱們這兩天生意冷清,原來是被他們攪和了!咱們不如把兵馬在兩邊擺開,等他們來了,都用長槍撓鉤、強弓硬弩,還有飛爪,等他們過去一半,咱倆出去截殺,搶些東西,供山寨使用,怎麼樣?”董芳說:“哥哥好主意!”於是叫眾嘍囉埋伏妥當。

恰好金兵逃到兩山交界的地方,只聽到齊聲吶喊,那些番兵嚇得魂飛魄散。後面有人馬追趕,前面又有人馬阻攔,這不是死路一條嗎?只得拼命奪路而逃。卻被那些嘍囉左砍右殺,死了無數。只是番兵太多,攔阻不住,只好讓他們跑。眼看著過了一大半,只剩下三千多騎兵,這時張國祥舞動一條棍,董芳揮舞兩枝槍,殺了出來,殺得那些番兵番將滿山遍野地四散逃命。

正殺得激烈的時候,後面王貴、牛皋、梁興、吉青四位統制剛好追到這裡。張國祥和董芳不認識他們,見他們相貌兇惡,還以為也是番將,就衝上去廝殺。王貴、牛皋也是莽撞,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和他們打了起來。四個人殺得難解難分,反倒把那些番兵給放走了。

沒過一會兒,嶽元帥的大軍趕到了,看到有兩員將領正在和牛皋等人廝殺,便大聲喊道:“住手!”兩邊的人聽到喊聲,各自收住兵器。嶽元帥問道:“你們是什麼人,竟敢擋住本帥的兵將,還放走了番兵,這是什麼道理?”張國祥和董芳看到嶽元帥的旗號,才知道認錯人了,急忙跳下馬,跪在馬前說道:“我們兄弟倆是綠林好漢,看到番兵敗退下來,就在這裡截殺。見這四位將軍長得面相兇惡,以為也是番將,所以才動手交戰。不知道是元帥您到來,實在是衝撞了!我們兄弟倆情願投靠在您的麾下,希望元帥收留。”

嶽爺聽後,立刻下馬,用手扶起他們,說道:“改邪歸正,理當如此。二位請起。請問你們尊姓大名?”張國祥便把兩人的姓名和身世經歷,詳細地說了一遍。嶽爺聽後十分高興,說道:“此刻本帥要去追趕兀朮,沒時間和賢弟們好好敘談。你們二位可以回山寨收拾一下,直接到黃河口的營中與我相會。”二人說:“如此,元帥爺請先行,我們隨後就來。”又向牛皋等人說道:“剛才多有冒犯,有罪,有罪!”牛皋說:“如今都是自已人了,不必說這些客氣話。快快去收拾吧!”二人告別眾將,各自上山收拾人馬和糧草,暫且不提。

再說岳元帥的大軍,正在急速追趕。兀朮正逃跑著,突然聽到眾平章等人哭了起來。原來前面被黃河攔住了去路,又沒有船隻可以渡河,後面嶽軍又吶喊著追了上來。兀朮心想:“這下真的要命喪於此了!”正在危急之時,哈迷蚩用手指著前方說:“恭喜狼主,那上游五六十隻戰船,不正是狼主您的旗號嗎?”兀朮定睛一看,說:“果然沒錯,是我的旗號。”於是命令眾軍士高聲呼喊:“快把船開過來渡我們過去!”你知道這些戰船是從哪裡來的嗎?原來是魯王劉豫和曹榮在守著黃河,卻被張所殺敗,正敗退下來。沒想到他們因禍得福,偏偏又遇上橫風,一時無法靠岸。

後面嶽兵眼看就要追到了,兀朮驚慌不已。這時,忽見蘆葦叢裡搖出一隻小船,船艄上一個漁翁獨自搖著櫓。兀朮連忙叫漁翁:“快把船搖過來,救我過去!我會用很多金銀酬謝你。”漁翁說:“來了。”趕忙把小船搖到岸邊,說:“我的船上,只能渡一個人。”兀朮說:“我的馬也一起渡過去吧。”漁翁說:“快些上來,我還要趕去做別的生意。”兀朮慌慌張張地牽馬上船。漁翁用竹篙一點,那隻小船就離岸幾里遠了,然後慢慢搖著櫓。

兀朮回頭看那些戰船,剛剛擺到岸邊。那些王兄、御弟、元帥、平章等,都爭著上船逃命,四五十號大船都被裝得滿滿當當。有不少番兵因為爭搶上船而掉進水裡淹死,不計其數。其中有一艘船裝得太重,才到河心,一陣風颳來,就骨碌碌地沉了下去。還有岸上沒船可渡的番兵,全被宋兵殺死,屍骸堆積如山。

兀朮正在悲傷之際,只聽到岸上宋將高聲大叫:“你那個漁戶,把朝廷的對頭救到哪裡去?還不快快把船搖攏來!”漁翁說:“這是我發財發福的主人,怎麼能送給你去邀功呢?”嶽元帥說:“聽這漁翁的口音,是中原人,可以告訴他:把番將捉拿上來,自有千金賞賜,還能封萬戶侯。”張保、王橫領了軍令,高聲傳令道:“那漁翁快把番將獻來!”

兀朮對漁翁說:“你別聽他們的。我不是別人,正是大金國四太子兀朮。你要是救了我,回到本國,我就封你個王位,決不食言。”漁翁說:“話是說得好聽,但有一件事不行。”兀朮問:“是哪一件?”漁翁說:“我是中原人,祖宗和親戚都在中國,怎能接受你的富貴?”兀朮說:“既然這樣,你把我送到對岸,我多給你些金銀作為酬謝。”漁翁說:“好是好,和你說了半天話,只怕你還不知道我的姓名。”兀朮說:“你姓甚名誰?告訴我,日後好報答你。”

漁翁說:“我本不想告訴你,不過你確實不知道。我父親叔伯,名震天下,乃是梁山泊上有名的阮氏三雄。我就是短命二郎阮小二的兒子,名叫阮良。你想想,大兵都在這兒,我不躲起來,反而來救你,哪有這麼傻的人?只因如今新君登位,我要拿你去做進見的禮物。倒不如你自已把衣甲脫了,好讓老爺我來綁你,省得費我力氣。”

兀朮聽了大怒,吼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提起金雀斧,朝著阮良的頭上砍去。阮良說:“別動手。等我洗淨身子,再來抓你。”說完一個翻筋斗,撲通一聲跳進水裡。那隻船在水面上滴溜溜地打轉。

兀朮本是北番人,只習慣騎馬,不會乘船,又不識水性,更不會搖櫓,正不知所措。而阮良卻在船底下,雙手推著船,把船往南岸送。兀朮越發慌張,大聲喊道:“軍師!快來救我!”哈迷蚩看見,急忙叫道:“小船上的兵卒都併到大船上來,快去救狼主!”阮良聽到有船來救,露出水面一望,趁勢雙手扳著船沿,把身子往上一抬,又往下一墜,那隻船就底朝天翻了。兀朮掉進河中,被阮良連人帶斧雙手抱住,兩足一蹬,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樣在水中游動,朝著南岸游去。

這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頂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