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戰亂如潮,烽火連天,無數生靈在兵戈擾攘中隕落異鄉,屍骨遍野,魂無所依。
荒野蒼茫,殘陽似血,將顧行遠歸鄉的路途染上了一抹悲愴的色彩。
他結束了數月漫長的採訪和撰稿之旅,踏上了一條舊官道,企盼能早日回到報社。
然而,這條官道卻比他預想中更加荒涼悽清,兩側雜草叢生,彷彿許久未有人跡,路旁隱約可見一片墳場,陰森之氣如影隨形,令人不寒而慄。
馬車在崎嶇的路上顛簸前行,車伕突然勒馬停下,聲音低沉而顫抖:“先生,前方路邊躺著個人,似乎還有一口氣。”
顧行遠聞言,探頭望去,只見一個身著破舊軍裝的年輕人橫臥路邊,胸口鮮血染紅了衣襟,臉色蠟黃,氣息微弱,彷彿隨時都會斷絕。
他連忙下車,俯身試探那人的脈搏。
年輕人艱難地睜開雙眼,目光雖渙散,卻帶著一股難以言喻的執念,死死抓住顧行遠的手,用盡最後一絲力氣說道:“大哥……求你……幫我帶走它。”
順著他的手指,顧行遠的目光落在了一旁草叢中的一盞小巧燈籠上。
這盞燈通體由白骨製成,燈罩是人頭骨精心打磨而成,燈芯則夾著一根細長的指骨,看上去既精緻又駭人,透著一股說不出的詭異。
顧行遠皺眉問道:“這是什麼?”
年輕人咳出一口鮮血,虛弱地說道:“歸魂燈……它能……幫我們回家……”話未說完,便猛地抽搐幾下,手無力地垂下,倒在了地上。
顧行遠伸手探了探,發現他已氣絕身亡。
他凝視著那盞怪異的“歸魂燈”,心中五味雜陳。
這時,車伕惶恐不安地說:“先生,這東西看著太不吉利了,還是別碰了。咱們趕緊走吧!”
然而,顧行遠卻沉默不語,最終還是將那盞燈拿了起來,放在車上,繼續踏上了歸途。
入夜後,官道上風聲嗚咽,草木沙沙作響,彷彿有無數的幽魂在低泣。
顧行遠和車伕在一處破廟中暫歇,然而睡到半夜,顧行遠卻被一陣低沉而哀怨的嗚咽聲驚醒。
他睜開眼,發現四周漆黑一片,唯有那盞歸魂燈發出幽幽的藍光,照亮了破廟的一角。
藍光映照下,破廟外的荒野中,竟漂浮著無數點點鬼火,宛如一片幽靈的海洋,令人毛骨悚然。
他壯著膽子走出廟門,藉著藍光,看見了更加驚人的景象:鬼火之間,一個個模糊的身影漸漸顯現,他們或衣衫襤褸,或盔甲染血,有的扶著斷臂,有的缺少雙腿,眼神空洞而悲慼。
他們緩緩朝顧行遠靠近,彷彿被歸魂燈的光芒所吸引,又似在尋求著某種慰藉。
“你們是……這些墳場的亡靈?”顧行遠試探著問道。
他聽見風中夾雜著低語,像是無數人在訴說:“我們想回家……帶我們回家……”
一時間,顧行遠明白了這些亡靈的執念。
他低頭看著手中的歸魂燈,那骨質燈罩彷彿也散發出一股蒼涼而哀傷的氣息。
他喃喃自語道:“戰亂流離,客死他鄉,屍骨無主……如果這盞燈真能送你們回家,我願試上一試。”
第二天,顧行遠來到附近的村莊,將荒墳間的情形告訴了當地村民。
起初,村民們都十分忌憚,覺得這是“不祥之地”,不願插手此事。
然而,顧行遠的一番話卻深深觸動了他們的心絃。
他深情地說道:“這些亡靈與你們無冤無仇,他們的唯一願望不過是葉落歸根。他們徘徊在此,只因無家可歸,無人祭奠。如果換作是你們的親人,難道你們也忍心讓他們暴屍荒野嗎?”
在顧行遠的懇切勸說下,村民們終於願意伸出援手。
他們帶上鋤頭和白布,與顧行遠一起前往荒墳,收殮那些散落的骸骨。
人們挖出一具具骨骼,有的殘破不全,有的還纏著鏽跡斑斑的鐵鏈。
這些無名的亡者,有可能是戰死計程車兵,也有可能是流落他鄉的百姓。
然而在這一刻,他們的身份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讓他們得以安息。
夜幕降臨時,村民們在墳場中央立起了一座簡陋的土臺,將歸魂燈放在臺上點燃。
藍色火焰再次躍起,幽光灑滿四周,照亮了整個荒野。
歸魂燈的火焰越燒越旺,伴隨著冉冉升騰的藍光,周圍的鬼火越聚越多。
無數亡靈的身影顯現出來,他們的面容扭曲而模糊,彷彿在訴說著各自的悲慘遭遇。
有的伸出手,似乎想觸碰那盞燈火;有的跪地哀嚎,似在祈求解脫和安寧。
一時間,整個荒原籠罩在哀慼與怨念的交織之中,令人心痛不已。
顧行遠站在臺前,深切地感受到這些亡靈的悲涼與執念。
他舉起歸魂燈,朝他們深情地說道:“你們的冤屈,我無法一一平反。但今晚,我願為你們燃起這盞燈,送你們回家!願你們的靈魂得以安息,願你們的歸宿是溫暖和光明。”
話音剛落,歸魂燈的火焰驟然騰起,發出低沉而有力的嗡鳴聲。
隨之而來的,是一陣宛若號角的幽幽迴響——那聲音穿透夜空,如同一場跨越時空的送別曲,為這些亡靈送行。
藍光映照下,亡靈們的身影變得愈發清晰,他們彷彿感受到了歸途的召喚,一個接一個地朝燈火靠近,最終化作一縷縷輕煙,融入歸魂燈的光芒之中,消失在夜空裡。
那一晚,荒原上的燈火如海,彷彿要將漫天星辰比下。
無數亡靈在歸魂燈的引導下,化作藍色光點升入夜空,漸漸消失不見。
村民們跪在地上,雙手合十,為那些離去的亡靈送上最後的祈願和祝福。
他們的眼中閃爍著淚光,心中充滿了感慨和敬畏。
直到最後一個鬼影消失,歸魂燈的光芒也逐漸微弱,最終化作一縷青煙,徹底熄滅。
顧行遠將燈捧在手中,感受到它已經變得冰冷,如同那些亡者再無遺憾的靈魂。
他抬頭望著天際,彷彿還能聽見遠處傳來的號角聲,那聲音蒼涼而悠長,猶如一曲寫給亂世的輓歌,讓人心生無限感慨。
幾日後,顧行遠踏上了回鄉的路。
一路上,他思緒萬千,回想起這些年來在各地見到的種種人間悲劇:家族紛爭、戰亂殘酷、封建壓迫……
他用筆記錄下每一個故事,將這些時代與人性的見聞化作文字,試圖喚醒更多人的思考和良知。
路過那片荒原時,他忍不住回頭望去,發現歸魂燈仍舊安靜地躺在破廟前。
沒有燈火,也沒有鬼影,一切歸於沉寂和寧靜。
或許,這盞燈的使命已經結束,再也不會為任何人點燃。
但它曾經見證過那些亡靈對家的渴望和執念,也見證過顧行遠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顧行遠深吸一口氣,帶著滿腔的感慨和堅定繼續上路。
他知道,這一趟旅程不僅是為了記錄那些悲慘的故事,更是為了見證——見證那個亂世中無數如螢火般渺小卻執著的生命,以及他們對家、對溫暖、對光明的無盡嚮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