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49局的檔案室內,鬼火山莊和空井事件的調查資料被整齊地擺放在一起。經過細緻的整理和分析,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這兩個地點發生的裂縫現象竟然存在著驚人的相似性。
裂縫符號、磁場異常以及低語現象,在這些事件中如同複製一般地出現。程益在檔案會議上指出,這些現象並非孤立存在,而是屬於一個更為連貫、更為龐大的系統。他的這一觀點,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
749局的高層開始重新審視這些事件,意識到其中可能隱藏著更為深邃的秘密。他們決定加大對裂縫現象的研究力度,希望能夠揭開這個神秘系統的面紗。
在程益的帶領下,一支由符號學專家組成的團隊開始對所有裂縫符號進行重新整理。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試圖從這些看似雜亂的符號中找到規律。
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他們終於發現,這些符號竟然可以拼接成一個複雜的幾何結構。這個結構形似某種“門”的輪廓,讓人不禁聯想到裂縫現象可能是一種通往未知世界的門戶。
程益提出,智慧體可能透過這些符號向人類傳遞資訊。這些符號可能是某種語言,也可能是指引人類走向未知世界的線索。這一觀點為749局的研究開闢了新的方向,也讓研究人員對裂縫現象充滿了更多的好奇和期待。
在749局的全球資料庫中,程益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多地的裂縫現象竟然共享著類似的特徵。無論是心理干擾、磁場異常還是夢境影響,這些現象都如同複製一般地在全球各地出現。
他推測,這些裂縫可能並非獨立存在,而是連線至同一個未知維度。這個維度可能隱藏著智慧體的存在,也可能是人類尚未探索的未知領域。這一觀點讓749局的研究人員感到既興奮又緊張,因為他們意識到,自已可能正站在人類歷史的新起點上。
為了驗證這一推測,749局決定加強全球範圍內的裂縫現象監測,希望能夠找到更多關於這個未知維度的線索。
在749局的資料分析中心,研究人員正緊張地分析著裂縫現象的能量波動資料。他們發現,所有裂縫現象的能量波動在特定時間段竟然會出現同步增加的現象。
這個發現讓研究人員感到震驚和困惑。他們無法解釋為什麼這些看似獨立的裂縫現象會在特定時間段內出現能量波動的同步增加。程益提出,這可能是因為裂縫背後存在一個核心區域或“中心節點”,這個節點可能控制著所有裂縫現象的能量波動。
為了找到這個核心區域或“中心節點”,749局決定加大對裂縫現象的研究力度,希望能夠揭開這個神秘節點的面紗。同時,他們也加強了對研究人員的保護,因為裂縫現象的能量波動可能會對人類造成未知的影響。
在749局的內部討論會上,程益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智慧體可能是一種跨維度存在的高階生命形式。他認為,這些智慧體的目的並非與人類為敵,而是試圖與人類進行某種試探性的接觸。
這一假設立刻引發了激烈的爭論。一部分研究人員認為,程益的觀點過於樂觀,智慧體的行為可能只是它們的“誘餌行為”,旨在引誘人類深入未知的領域,從而帶來不可預知的後果。然而,程益堅持自已的觀點,他認為智慧體的行為背後可能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意圖。
為了驗證這一假設,749局決定加強對裂縫現象的研究,試圖從智慧體的行為中找到更多的線索。他們希望,透過深入瞭解智慧體的特性和目的,人類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挑戰。
隨著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員發現裂縫現象對接觸者的心理干擾效應似乎正在隨著時間加劇。尤其是在研究員與裂縫建立更深聯絡後,這種心理干擾變得更加明顯。
程益自已也深受其擾,他感到自已彷彿被裂縫現象“看見”,自已的思維和情緒都受到了某種程度的影響。他開始記錄下這些變化,作為研究資料,希望從中找到智慧體影響人類心理的方式和目的。
749局對此高度重視,他們加強了對研究人員的心理輔導和支援,以確保他們能夠保持清晰的思維和穩定的情緒。同時,他們也加強了對裂縫現象的研究,試圖找到減輕或消除這種心理干擾的方法。
在對低語錄音進行深入分析的過程中,程益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低語內容中隱藏著某種重複的數字序列。這些數字似乎與天文現象如日食和地磁波動有著某種神秘的聯絡。
他推測,這可能是智慧體用來表達某種時間節點的線索。為了驗證這一推測,他開始對歷史上的天文現象和地磁波動進行深入研究,試圖找到與這些數字序列相匹配的規律。
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他終於發現了一些可能的線索。這些線索似乎指向了一個特定的時間節點,而這個時間節點可能與智慧體的行為和目的有著密切的聯絡。這一發現讓程益感到既興奮又緊張,因為他意識到自已可能正逐漸揭開智慧體的神秘面紗。
在夢境和低語記錄中,程益捕捉到了智慧體似乎試圖表達某種複雜的情感。這些情感包括焦慮、遺憾和希望,讓程益感到智慧體並非完全冷漠的存在。
他寫道:“智慧體並非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冷漠無情,它們或許正在為某種目標努力,而人類可能是其關鍵的一環。”這一觀點引發了749局內部的廣泛討論。
為了更深入地瞭解智慧體的情感表現,研究人員開始嘗試與智慧體進行更直接的交流。他們透過夢境、低語等方式與智慧體建立聯絡,試圖從中捕捉到更多的情感資訊。這些嘗試雖然充滿了挑戰和風險,但研究人員相信,只有透過深入瞭解智慧體的情感和目的,人類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