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被高力士進讒言詆譭後,楊貴妃也因此對他心懷怨恨,所以唐玄宗就不再召他進入內殿侍奉。李白見形勢如此,便上疏請求辭官。唐玄宗原本十分喜愛他的才華,下了溫和的詔書勸慰挽留,不准他辭官。於是,李白就更加放縱自已飲酒,以此躲避嫌疑和怨恨。他的酒友除了賀知章,還有汝陽王李璡、左相李適之,以及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等人,這些人都嗜好飲酒,酒量很大,李白常常和他們來往暢飲。當時,杜甫寫了一首《飲中八仙歌》來描述他們:
賀知章騎馬就像乘船一樣搖搖晃晃,醉眼昏花,不小心掉進井裡,就在水底睡著了。汝陽王李璡要喝了三斗酒才去朝見天子,路上碰到運酒的車子就饞得流口水,恨不得把自已的封地遷到酒泉去。左相李適之每天飲酒花費萬錢,喝酒就像長鯨吸水一樣,豪飲不停,他自稱愛酒如聖,還說為了飲酒可以避開賢位。崔宗之是個瀟灑的美少年,舉杯飲酒時,常常白眼朝天,傲視一切,他的姿態就像玉樹臨風一樣瀟灑。蘇晉雖在佛像前齋戒吃素,卻常常在醉後把佛門清規拋到腦後。李白一斗酒就能作出上百篇詩,常常在長安街市的酒家裡醉倒酣眠;天子召喚他,他都不上船,還自稱是酒中仙。張旭喝了三杯酒,就展現出草聖的風采,在王公貴族面前脫下帽子,露出頭頂,揮筆潑墨,字跡像雲煙一樣飄逸。焦遂喝了五斗酒,才能神采飛揚,高談闊論,他的雄辯之才讓四座都為之驚歎。
李白每天和這幾個酒友飲酒吟詩,不知不覺又在京城度過了不少時光。有一天,他酒後在朝門外偶然遇到安祿山,安祿山欺負他喝醉了,就用言語戲謔他,不免有些冒犯。李白藉著酒勁,把安祿山痛罵了一頓,安祿山十分惱怒,但因為他是唐玄宗看重的人,不便加害,只好忍氣吞聲。李白自已心裡明白,自已被後宮女子和朝中的小人所忌恨,如果不早點引退回家,必定會有後患。他又看到楊國忠、李林甫等人狼狽為奸,結黨營私,玩弄權術,矇蔽君主,朝政日益敗壞,自已又不是諫官,沒辦法直言上疏挽救局勢,留在朝廷裡又有什麼意義呢?於是,他又誠懇地呈上一道辭官歸田的奏疏。唐玄宗看了奏疏,知道他辭官的心意已決,就把他召到御前面談,說:“你一定要捨棄我離開,我也不便強行挽留,准許你暫時迴歸田園。但你起草詔書平定番國,對國家有功勞,怎麼能空手而歸呢?我知道你品行高潔,必定沒有什麼物質需求,你不可或缺的大概就是酒了。我現在賜給你終身的酒資,讓你永遠不缺酒喝。”說完,唐玄宗親自拿起御筆,寫了一道敕書賞賜給他。敕書內容是:
敕賜李白為閒散逍遙學士,所到之處,官府支付酒錢,文武官員、軍民百姓,不得怠慢。如果遇到應當奏報的事情,仍聽任他寫奏疏奏報。
李白拜謝接受了敕命。唐玄宗又賜給他錦袍、金帶、名馬和安車,李白謝恩後辭別朝廷。他在京城本來就沒有家眷,只有一些僕從,當下收拾好行裝,告別了眾位同僚好友,離開京城。在朝廷的官員都在長亭設宴為他餞行,只有楊國忠、高力士、安祿山三人懷恨在心,沒有來送行。賀知章等幾人一直把他送到百里之外,才揮手告別。
李白因為聖旨允許他閒散逍遙,出京之後,沒有馬上回家,而是朝著幽燕一帶那些有名山勝蹟的地方隨意遊玩。真的是每到一個州,官府就支付鈔錢,經過一個縣,就有縣裡給錢。他觸景生情就題詩,隨鄉入俗就飲酒,過得好不自在快活。有一天,他來到幷州地界,當地的官員都來迎接等候。李白一概推辭謝絕,只借了公館安置行李,帶著幾個僕從,騎馬到郊外,想要遊覽當地的山川景色。正走著,只見一群穿著軍牢服飾的人,都拿著刀棍,押著一輛囚車匆匆趕來,看到李學士的馬過來,就閃到一邊讓路。李白看向囚車裡面,囚禁著一個漢子。這漢子長得什麼樣呢?
他腦袋像圓鬥一樣大,鬢髮蓬亂。臉如方盆,目光炯炯有神。身體被束縛著,要是站起來,大概有一丈多高;雙手被拘押著,倘若伸展,大概有一尺多寬。他的容貌十分偉岸,不知道為什麼成了囚徒;相貌非同尋常,可以預料他將來必成大器。
原來,這個人姓郭,名子儀,是華州人氏,相貌雄偉奇特,精通兵法謀略,一直有著建功立業、忠君愛國的志向。怎奈生不逢時,暫時屈就在隴西節度使哥舒翰的麾下,做一個偏將。他奉命去檢視剩餘的兵糧,卻被手下人不小心失火,把糧米給燒了,罪責牽連到他這個主將,按照軍法應當處斬。當時哥舒翰外出巡查,已經到了幷州地界,所以軍政司把他押送到軍前執行死刑。這時李白看到這個人儀表堂堂,就勒住馬詢問他是誰,犯了什麼罪,要被押解到哪裡去。郭子儀在囚車裡大聲訴說,聲音如同洪鐘。李白心裡想:“這個人如此儀表不凡,肯定是個英雄豪傑。如今天下即將多事,有這般品格相貌的人,正是對朝廷有用的人才,怎麼能輕易殺掉呢?”於是吩咐手下眾人說:“你們到了節度使的軍前,先別把他押進去,等我親自去見節度使,替他求情免死。”眾人不敢違抗命令,連連答應。李白掉轉馬頭,挨著囚車一起前行。一邊走,一邊考他學問,問他一些軍事謀略方面的問題,郭子儀對答如流,李白越發敬重喜愛他。
說著話,就到了哥舒翰駐紮的地方。李白讓隨從把自已的名帖傳給門官,說李太白前來求見。門官連忙稟報。哥舒翰也是當時的一員名將,平日裡也敬慕李學士的才華和名聲,如今見他親自前來拜訪,覺得十分榮幸,就開啟門迎接他進去。賓主分賓主落座,互相寒暄了一番,李白就直接說明來意,請求他寬恕郭子儀的罪行。哥舒翰聽了,沉思了一會兒,說:“學士您的指教,我本應當遵從,但是我平時管理部下軍將,賞罰必須分明。如今郭子儀失火燒了軍糧,按照軍法難以饒恕。而且這件事關係重大,理應奏報天子,我不敢擅自做主把他釋放,這可如何是好?”李白說:“既然這樣,我也不敢阻撓軍政事務,只求暫時緩期行刑,節度使您可以寫奏疏奏報朝廷。我原本就奉有敕命,允許遇到事情可以馬上寫奏疏上奏,如今我也另外寫一道小奏疏,代他請求活命,您看怎麼樣?”哥舒翰欣然答應說:“如果這樣,那就情理和法度都兼顧了!”於是傳令把郭子儀收押監禁,等候聖旨裁決,李白告辭離去。於是,哥舒翰一邊寫奏疏上報,李白也馬上撰寫奏疏,極力稱讚郭子儀雄才大略,足以成為保衛國家的棟樑之才。失火燒糧是手下僕人不小心,實在不是郭子儀的罪過,懇請朝廷憐憫保全他,留著他以後為國家效力。把奏疏附上驛站的快馬,飛速上奏。李白自已就暫時留在幷州的館驛裡等候聖旨,每天過得逍遙自在。哥舒翰和當地官員每天都設宴款待他。沒過三五天,聖旨就下來了,批准了學士李白的奏請,只把失火的僕從依法處決,赦免了郭子儀的罪行,允許他立功贖罪。這正是:
若不遇識人學士,險送卻落難英雄。
喜今日幸邀寬典,看他年獨建奇功。
郭子儀感激李白的救命之恩,發誓將來一定要感恩圖報。李白告別了郭子儀和哥舒翰等一眾官員,前往別處遊歷;臨行的時候,還再三叮囑哥舒翰要關照郭子儀。從這以後,郭子儀憑藉軍功逐漸登上高位,這是後話。
在朝中,李白離開後,賀知章也告老還鄉了。左相李適之因為與李林甫有矛盾,被罷去相位,迴歸故里。李林甫又捏造其他罪名誣陷他,逼得他自盡。李林甫憑藉唐玄宗的信任,手握重權,安祿山對他也十分畏懼。楊國忠雖然心裡嫉妒,但形勢所迫,不得不與他互相勾結、互為黨羽。
唐玄宗前些年接連殺掉三個兒子後,李林甫勸說立壽王李瑁為太子。但唐玄宗聽從高力士的建議,立了忠王李璵為太子。李林甫心生疑忌,謀劃著要陷害太子。當時戶曹官楊慎矜依附楊國忠,自認是楊氏同族,又和羅希奭、吉溫等人一起,成為李林甫門下的得力爪牙。李林甫和他們商議,指使楊慎矜上密奏,告發刑部尚書韋堅與節度使皇甫惟明合謀廢黜皇帝,改立太子,還拉楊國忠作為證人。原來,刑部尚書韋堅是太子妃韋氏的兄長,皇甫惟明是邊防節度使,偶然來到京城,曾拜見皇太子,還當面奏請天子,說宰相玩弄權術。李林甫對此懷恨在心,就借這個機會誣陷他們,企圖動搖太子的地位。
唐玄宗看了密奏後大怒。多虧高力士極力辯解,才沒有明確指出二人的罪行,只是貶削了他們的官職。太子得知此事後,驚慌失措,連忙上表請求與韋氏離婚。唐玄宗也因為高力士的勸諫,沒有批准太子的請求。李林甫又秘密上奏,請求讓楊慎矜與羅希奭、吉溫等人審訊此事,還請楊國忠監督審理。唐玄宗降旨,只賜死韋堅、皇甫惟明,不再深究此事,太子這才安心。
過了一段時間,將軍董延光奉召征伐吐蕃,卻沒能立功,就把罪責推給朔方節度使王忠嗣,說他阻撓軍事計劃。李林甫趁機讓楊國忠又誣陷王忠嗣想擁兵擁立太子。唐玄宗於是召王忠嗣入京,命令三司審訊他。太子再次驚慌失措,幸好王忠嗣是哥舒翰推薦的。哥舒翰向來有威望,唐玄宗早就聽聞他的名聲,很看重他的人品,只是一直沒見過他本人。這次因為王忠嗣的事情,特意召哥舒翰入朝覲見,想詢問此事的真假。
哥舒翰接到召見的命令,立刻星夜趕赴京城。他的幕僚都勸他多帶些金銀財寶到京城去打點,哥舒翰說:“我難道會吝惜這些金銀財寶嗎?但如果公道還在,皇上一定不會冤殺大將;要是沒有公道,金銀再多又有什麼用呢?”於是輕裝前往京城。等他到了京城面見皇帝,唐玄宗先問了一些邊防事務,哥舒翰一一回答,唐玄宗非常高興。哥舒翰趁機極力陳述王忠嗣的冤情以及太子被誣陷的情況,言辭十分懇切。唐玄宗有所感悟,說:“你先退下,讓我考慮考慮。”
第二天,唐玄宗召來三司,當面指示說:“我兒子深居宮中,怎麼會和外藩勾結呢?這一定是謠言,不要再追查了。但王忠嗣阻撓軍事計劃,應當貶官削爵以示懲罰。”於是把王忠嗣貶為漢陽太守,將軍董延光也被貶職。哥舒翰返回幷州鎮守。太子在皇上面前伏地跪拜,哭泣著叩首謝恩。唐玄宗好言安慰,從此父子之間相安無事。
可恨的是,李林甫屢次製造大案,因為楊國忠有後宮楊貴妃這層關係,凡是事情稍微涉及到太子的,就指使楊國忠彈劾上奏,或者拉他來作證。幸好太子是高力士勸說立的,高力士常在皇帝面前庇護太子;太子又仁愛孝順、謹慎行事,不敢得罪楊貴妃,所以才平安無事。
誰知道楊氏兄弟姊妹越來越驕奢橫暴,一天比一天過分,總之都是倚仗著楊貴妃的權勢。當時民間流傳著幾句謠言:“生男勿歡喜,生女勿傷悲。男不封侯女作妃,君看女子耀門楣。”
楊國忠、楊銛和秦國夫人、虢國夫人、韓國夫人的宅第都在宜陽裡,府第的豪華程度堪比皇宮。楊國忠和這三個夫人其實並非真正的兄妹。在三個夫人中,虢國夫人尤其淫蕩奢靡,每建造一座堂閣,都要花費巨資;要是看到別家建造的比自已的更好,就立刻拆毀重建,土木工程,從不停歇。她的住宅和楊國忠的宅院離得很近,往來非常方便,於是就和楊國忠通姦。楊國忠入朝時,有時竟然和虢國夫人同坐一輛車出行,看到的人無不暗自嘲笑,可他們二人卻毫不在意,毫無羞恥之心。
安祿山也趁機與虢國夫人私通,往來十分密切。虢國夫人私下送給他一枚自已生平最喜愛的玉連環,安祿山非常高興,一直佩戴在身邊。沒想到在一次宴會換衣服時,被楊國忠看見了。楊國忠因為安祿山對他態度傲慢,心裡本來就很不滿,如今看到這枚玉連環,認出是虢國夫人的東西,知道他們兩人有私情,於是對安祿山恨之入骨。他時常在言語中,隱晦地用安祿山與楊貴妃私通的事情來恐嚇他;又經常悄悄告訴楊貴妃,說安祿山做事不謹慎,外面議論紛紛,萬一被皇上察覺,這可不是小事,後果不堪設想。楊貴妃聽了楊國忠的話,心裡十分害怕。這真是:貴妃不自貴,難為貴者諱。無怪人多言,人言大可畏。
有一天,唐玄宗在昭慶宮閒坐,安祿山陪坐在一旁。唐玄宗見他肚子大得垂到膝蓋,就指著他開玩笑說:“這小子肚子大得像抱著個甕,不知道里面裝著什麼東西?”安祿山拱手回答道:“這裡面沒別的東西,只有一顆赤誠之心罷了!臣願意盡這顆赤心,來報答陛下。”唐玄宗聽了安祿山的話,心裡很高興,對他越發信任。可誰能想到:人藏其心,不可測識。自謂赤心,心黑如墨。
唐玄宗對待安祿山,真的像對待心腹一樣。而安祿山對唐玄宗,卻全是賊心、狼心、狗心,真是忘恩負義、喪盡天良。人們正對他切齒痛恨,恨不得立刻剖開他的胸膛,挖出他的心吃掉,他卻還哄騙別人說自已有一顆赤誠之心。可笑唐玄宗還沒察覺到他的狼子野心,竟然相信他是真心,真是太糊塗了。閒話少說。
且說當天唐玄宗和安祿山閒坐了一會兒,回頭問左右宮人,楊貴妃在哪裡。當時正值暮春,天氣漸漸暖和,楊貴妃正在後宮泡溫泉洗浴。宮人向唐玄宗回報說:“妃子剛剛洗浴完畢。”唐玄宗微微一笑,說:“美人剛洗完澡,就像出水芙蓉一樣。”隨即讓宮人去宣召楊貴妃前來,不必再梳妝打扮。宮人領命而去。不一會兒,楊貴妃來了,你猜她剛洗完澡是什麼樣子?有一曲《黃鶯兒》形容得好:皎皎欲生光,臉如瑩,體愈香,雲鬟慵整偏嬌樣。羅裙厭長,輕衫取涼,臨風小立神駘宕。細端詳,芙蓉出水,不及美人妝。
當時楊貴妃淡妝便服,輕盈地走來,更顯得嬌豔動人。唐玄宗看了,臉上堆滿笑容。恰好有外國進貢來的異香花露,唐玄宗立刻讓人取來賜給楊貴妃,讓她對著鏡子勻面,自已則把座位移到鏡臺旁觀看。楊貴妃勻面結束後,用剩下的花露擦在手掌上,拍打手臂,不經意間酥胸微微袒露,寬大的衣袖滑落,隱約露出了雙乳。唐玄宗見了,開玩笑說:“妙啊!溫軟好似雞頭肉。”安祿山在一旁,忍不住脫口而出:“滑膩還如塞上酥。”話一出口,他就意識到自已唐突了,心裡非常侷促不安。楊貴妃也被他的魯莽嚇到,生怕唐玄宗起疑,緊張得捏了一把汗。那些宮女們聽了這話,也都驚愕失色。可誰知道,唐玄宗卻一點也不在意,反而高興地指著安祿山說:“可笑這胡人也知道酥的滑膩。”說完,哈哈大笑起來。於是楊貴妃也笑了,宮女們也都跟著笑了。哎!若非親手撫摩過,那識如酥滑膩來?只道赤心真滿腹,付之一笑不疑猜。
安祿山因為平日裡和楊貴妃私通,相互戲謔慣了,所以在唐玄宗面前也不小心失口說出那樣的話,幸好唐玄宗沒有起疑。不過楊貴妃被楊國忠那些危言聳聽的話所觸動,生怕真的弄出什麼事來。從那以後,每次見到安祿山,都必定懇切地私下叮囑他,讓他說話謹慎,出入小心。安祿山也知道楊國忠對他不滿,擔心被他算計,又想到:“楊國忠還不足以讓我害怕,那李林甫最能洞察人的隱秘心思,他可不是個好惹的角色。如今楊國忠和李林甫交情正深,倘若他們二人合起夥來算計我一個人,那可太不妙了,倒不如討個外地的官職,出去暫時避一避。”但他又捨不得楊貴妃和虢國夫人,所以一直猶豫不決。
這邊楊國忠心裡琢磨著:“安祿山將來肯定會和我爭權,我必須除掉他。可他正受天子寵幸,又有楊貴妃和虢國夫人等人相助,一時之間難以撼動他的地位。只是不能讓他留在京城,得想個辦法,把他弄到邊疆去,再慢慢算計他。”正在盤算的時候,恰好李林甫上奏了一份奏疏,請求任用番人擔任邊鎮節度使。原來唐朝時期,邊鎮節度使都任用有才能、有威望的文臣,要是立下功績,就可以入朝擔任宰相。如今李林甫獨攬大權,想要斷絕邊臣入朝為相的途徑,便上奏說:“文臣擔任邊鎮統帥,在戰場上膽怯,難以抵禦外敵;不如全部任用番人,他們勇猛善戰,可以為國家守衛邊疆。”唐玄宗批准了他的奏請,於是邊鎮節度使都要改用番人。
楊國忠趁機想要把安祿山派出去,便上疏說:“河東是重要之地,固然需要番人擔任統帥,但也必須任用番人中有才略、有威望的人去鎮守,才能平息邊患,除了安祿山,沒人能擔當此重任。”唐玄宗看了奏疏,覺得很有道理,便召來安祿山當面告知:“你常說對朕一片赤誠之心,我本想把你留在京城,作為我的得力助手。但河東是重鎮,非你不可。現在暫時派你出任邊鎮統帥,仍允許你隨時入朝奏事。”隨後傳旨,任命安祿山為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賜爵東平郡王,限期讓他快馬赴任。
安祿山接到任命,倒也正中下懷,於是叩頭謝恩。當天就入宮辭別楊貴妃,兩人依依不捨。楊貴妃把安祿山叫進密室,拉著他的手私下說:“你這次遠行,都是因為我兄長猜忌你。我和你恩愛這麼久,一旦分離,我心裡實在不忍。但你在京城待的時間長了,很容易引起別人懷疑,出任外鎮,未必不是你我的幸運。你只管放心前去,我會派心腹之人時常和你通訊。我也會在天子面前留意照顧你,你只管安心去建功立業,別再顧慮。”安祿山點頭答應。正說著,宮女進來稟報說:“三位夫人都已經入宮了。”楊貴妃急忙出去迎接,行過禮後,安祿山也出來和眾人見面。虢國夫人得知安祿山要遠行,心裡特別不高興,無奈朝廷命令已經下達,也無可奈何。安祿山也不敢在宮中久留,只好告辭出宮。
到了安祿山臨行那天,唐玄宗又在便殿賜宴。安祿山謝恩後,就辭別朝廷前往任地。李林甫等人也設席為他餞行。飲酒時,李林甫舉杯對安祿山說:“安公如今擔任節度使,出鎮大藩,責任重大,凡事都要深思熟慮、審慎謀劃,揣測情理。我雖然在朝中,但各藩鎮的利弊,我日夜操心,訊息都很清楚。如今三大鎮有安公擔任節度使,足以成為朝廷的屏障,希望你好好謀劃。”這番話,明顯是在籠絡和挾制他。安祿山平日裡就懼怕李林甫,如今聽了這話,只能連連答應,還恭恭敬敬地辭謝道:“我安祿山生性愚鈍、才能淺薄,承蒙重任,很擔心不能勝任,怎敢不謹遵您的教誨!要是有什麼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還望相公多多關照。”說完,起身拜別出發。
前一天,楊國忠曾設宴為安祿山餞行,安祿山找藉口沒去。這天楊國忠也假意來送行,安祿山心裡怨恨,態度傲慢,不行禮。楊國忠大怒,從此兩人結怨更深。安祿山到了任所,清點軍馬錢糧,訓練士兵,囤積糧草,坐鎮范陽,同時管轄平盧、河東。從永平以北到太原,凡是東北一帶的要害之地,都在他的統轄範圍內,聲勢越來越強盛,也日益驕橫放肆。後人有詩嘆道:番人頓使作強藩,只為奸臣進一言。今日虎狼輕縱逸,會看地覆與天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