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接到蘇黑虎全軍覆沒的戰報,頓時大驚失色,趕忙與群臣商議對策。張天右進言道:“陛下,長安雖然兵馬眾多,但苦於沒有良將統領,這樣下去難以扭轉局勢。懇請陛下迅速下詔,召集天下勤王的兵馬,同時在午門張掛招賢榜。倘若有能人志士揭榜,陛下就授予他重兵,或許還能擊退薛剛的人馬。”武則天覺得此計可行,便依言照辦,立即下詔召集天下勤王之兵,同時在午門張榜招賢。
且說江南六安山的鐵板真人正坐在洞口,忽然一陣風拂來。鐵板真人伸出那形如絲瓜的腦袋,綠豆般的眼睛猛地一睜,用蒲扇般的大手抓住自已的尖尾嗅了嗅,突然叫道:“哎呀,原來薛剛起兵造反,已經攻入了潼關。武后正在張榜招賢,我何不讓騾頭太子前去,讓他們母子相見,順便捉拿薛剛,以保住周朝的天下呢!”
想到此處,鐵板真人起身走進洞內,喊道:“賢徒在哪裡?”騾頭太子聞聲答道:“師傅,您有什麼吩咐?”鐵板真人問道:“徒兒,你可知道你的生身父母是誰?”騾頭太子搖搖頭說:“弟子不知。”鐵板真人便說道:“你母親乃是當今的則天皇帝,父親則是如意君薛敖曹。十六年前,你母親生下你後,見你長相奇形怪狀,便將你拋入了金龍池內。當時我從雲光中經過,將你救上山來,教你長大成人。如今薛剛造反,已攻入潼關,你母親掛榜招賢。我現在派你到長安去揭榜,與你的父母相見。我煉製了黑煞飛刀,你帶上它。倘若遇到薛剛的將士,能戰勝他們自然最好,若不能取勝,就丟擲此刀,定能獲勝,助你母親掃平薛剛,重振大周天下。你現在就速速下山去吧。”
騾頭太子面露難色,說道:“弟子不知前往長安的路徑,如何才能到達呢?”鐵板真人說:“我傳授你一個土遁法術,學會之後,來去如飛,可以瞬間到達長安。”於是,鐵板真人將土遁法傳授給了騾頭太子。
騾頭太子拜別師傅,施展土遁之術,很快就到了長安。果然看到午門掛著招賢榜,他上前一把揭下了皇榜。校尉們見狀,大吃一驚,喝道:“你是人是鬼,竟敢揭皇榜?”騾頭太子不慌不忙地說:“你們快去通報,就說十六年前被拋入金龍池內的騾頭太子,承蒙仙人搭救,在名山學藝,今日特來朝見母皇,以退薛剛。”校尉們聽了,急忙入朝,將騾頭太子的話原原本本地奏明瞭武則天。
武則天聽後,羞慚得滿臉通紅,但心中也暗自思量:“他說被仙人救去,或許真有破解薛剛的大法,也未可知。”於是下旨召見騾頭太子。騾頭太子來到金殿臺階下,伏地山呼朝拜。武則天見他的頭面與騾頭別無二致,心裡覺得十分難看,但還是下旨讓他平身,說道:“皇兒,當年朕生下你,因你模樣怪異,不像人形,便將你拋入池中。沒想到仙人救了你,至今已有十六年,今日又能相見。只是不知那仙人是誰?”騾頭太子答道:“是江南六安山的鐵板真人。他得知母皇因薛剛造反,長安危在旦夕,特授臣兒九口神刀,讓我來捉拿薛剛,保衛母皇的天下。”武則天聽了大喜,帶著騾頭太子退了朝。
回到宮中,薛敖曹前來迎駕。武則天便把騾頭太子的來龍去脈對薛敖曹說了一遍,然後招呼道:“皇兒過來,見見你的父後。”騾頭太子拜見了父後,武則天留他在後宮設宴款待。第二天,武則天坐朝,封騾頭太子為兵馬大元帥,命他率領二十萬大軍,前往霸林川剿滅薛剛。騾頭太子領旨後,帶著兵馬出了長安,在霸林川安營紮寨。
唐營的探軍得知訊息,飛速回營稟報:“啟稟將軍,武氏派中宮太子為元帥,統領大軍,在霸林川屯紮,請將軍定奪。”薛剛聽後,沉吟道:“武氏共生有六子,長子是我們的主公,次子李坤,現在金陵做南唐王,第三、四、五子都早早離世,第六子李坎,現為東北唐王,第七子當年被我踹死。如今又冒出箇中宮太子領兵前來,真是奇怪!”
吳奇、馬贊在一旁說道:“想必是武氏淫亂,私生出來的雜種。我們二人前去探探虛實,便知究竟。”說罷,二人領兵上馬,前往周營挑戰。騾頭太子得到稟報,手持鐵棍,大步走出營來。
吳奇、馬贊一見騾頭太子,嚇了一跳。他們別說親眼見過,就是聽也沒聽說過世上竟有這樣的人,分明就是個騾精。於是喝道:“你究竟是人是怪?”騾頭太子大聲喝道:“大周則天皇帝是我的母帝,如意君薛敖曹是我的父後,我乃兵馬大元帥騾頭中宮太子!”吳奇、馬贊哈哈大笑道:“我們就說是個雜種,分明是武氏與叫驢睡了,才生出你這騾頭人身的怪物!”
騾頭太子聞言,怒不可遏,掄起鐵棍就朝他們打來。吳奇、馬贊各自舉起兵器迎戰。雙方戰了六七個回合,騾頭太子突然回身便走,吳奇、馬贊以為他膽怯,隨後緊追不捨。騾頭太子伸手揭開腰邊金筒的蓋子,大喊一聲:“寶貝出來!”只聽“吱吱”兩聲,兩口黑刀如兩條黑線般升上空中,隨後落了下來。吳奇的左肩中了一刀,馬讚的後背也被砍中,二人齊聲大叫“呵唷”,急忙回馬奔逃。騾頭太子轉身追趕,吳奇、馬贊匆忙逃回營中。騾頭太子把手一招,收回神刀,又到唐營前叫戰。
吳奇、馬贊回到營中,下馬後便說不出話來,仰面倒下,人事不省。薛剛急忙詢問從軍緣由,從軍便把交戰受傷的情形詳細說了一遍,薛剛驚訝不已。他檢視二人的傷處,發現沒有鮮血流出,只流黑水,皮肉都變成了黑色。薛剛急忙取出金槍藥為他們敷治,卻毫無效果。這時軍士又來稟報,騾頭太子在營外叫罵挑戰。薛剛大怒,命令薛葵出去應戰,務必將騾頭太子捉來。
薛葵領命,衝出營來。一見騾頭太子,便大笑道:“原來是母馬生的小騾精!”騾頭太子聽了,氣得兩隻怪眼突出,耳朵裡呼呼作響,掄起鐵棍就向薛葵打去。薛葵用大錘迎擊,一錘打在鐵棍上,騾頭太子只覺兩臂發麻,虎口都震裂了,兩隻長耳直豎起來,騾口大張,足有一尺多寬,大叫一聲“呵呀”,轉身就跑。薛葵拍馬追趕,騾頭太子急忙揭開金筒蓋,喊道:“寶貝出來!”只聽“吱吱”一聲,一口黑刀升上空中。薛葵抬頭一看,笑道:“就這麼個東西,兩個將領都承受不住,真是沒用!”說著用錘往上一架,不料正中左臂,一直傷到骨頭才停下。薛葵大叫一聲,回馬便走。騾頭太子把手一招,收回神刀,由於虎口震裂,也收兵回營。
薛葵回到軍中,下馬入帳,一頭栽倒在地,人事不省,傷口流出黑水。薛剛急得暴跳如雷,想盡各種辦法醫治,卻都不見效。廬陵王也前來探視,看到薛葵、吳奇、馬贊三人倒在地上,人事不省,眼看就要性命不保,不禁潸然淚下,對徐美祖說:“徐三兄,我原以為一入潼關,就能復位,沒想到騾頭太子如此厲害,大敗我軍將領。倘若他們有個三長兩短,復興大唐的大事可就危險了!”
徐美祖勸慰道:“主公暫且不要著急。我聽聞古代聖王在遇到困境時,向蒼天祈禱,往往會得到回應。主公何不求禱上天,或許會有轉機。”廬陵王聽後,沐浴更衣,設立香案,對著皇天后土拜祝道:“如果大唐氣數已盡,就讓我等在此地喪命;如果氣數未終,中興有望,希望上天垂憐,保全這三人性命,降下異人,破解那黑煞飛刀,讓一切平安無事。之後我等定當捉拿騾頭太子,以報此仇!”拜祝完畢,廬陵王心中煩悶,暫且按下不表。
且說西南澗離島山的梨山老母忽然心血來潮,她有所感應,知曉是薛剛保廬陵王中興,已入潼關,卻在霸林川被騾頭太子困住,鐵石星、太陰星、太白星(即薛葵、吳奇、馬贊)中了黑煞刀,生命垂危。看來應該讓天魔女下山去搭救,於是喚出樊梨花,問道:“賢徒,你可知我喚你出來的意思?”樊梨花答道:“弟子已知,我兒薛剛保唐室中興,在霸林州被騾頭太子用刀傷了薛葵、吳奇、馬贊。師傅喚弟子出來,無非是差我下山去幫助我兒,救這三人性命。弟子即刻就走。”
梨山老母叮囑道:“你此次下山,母子重逢,破了騾頭太子的飛刀,到長安開了鐵丘墳後,要速速回山,不可貪戀紅塵,否則會罪上加罪。”樊梨花合掌領命,拜別老母,駕起雲頭。不多時便來到霸林州,她按下雲頭,落在唐營前,讓軍士去通報薛剛,說一品夫人樊太君到了。
軍士急忙到大帳稟報,薛剛聽後,吩咐大開營門,率領眾人出營迎接。一見樊太君,薛剛雙膝跪地,說道:“逆子薛剛迎接母親。”樊梨花見到薛剛,不禁潸然淚下,說道:“我兒,你起來。”薛剛起身,跟隨樊太君入營。
薛剛帶著紀鸞英、披霞公主拜見了婆婆,薛蛟、薛雲、薛鬥拜見了祖母,尚姣英、飛鏡公主、秦擺花拜見了太婆。大小眾將也一齊上前參見。之後,樊太君讓人把薛葵、吳奇、馬贊抬來,取出三粒金丹,將每粒金丹分開,把半粒抹在他們的刀傷處,又將另外半粒用水化開,灌入口中。只見傷口立刻癒合,三人也即刻甦醒過來,一起起身。薛葵問道:“上邊坐著的是誰?”薛剛說:“是你的祖母樊太夫人。”薛葵聽後,趕忙下拜,吳奇、馬贊也過來叩頭。
薛剛吩咐準備筵席,為樊太夫人接風賀喜。因為樊太夫人吃齋,便另設了素席相待。其餘眾人則殺牛宰馬,開懷暢飲,盡歡而散。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