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第二天,薛剛、南建、北齊三人來到新唐國國王的午門,遞上了平西侯竇必虎的書信。此時,國王納羅正在早朝,還未退朝。他看到書信,得知是平西侯的內侄薛剛前來借兵,心中暗自思量:“兩遼王的三子薛剛,是樊梨花所生。當初樊梨花攻打西涼時,沒有滅掉我們國家,對我有恩。如今薛剛前來借兵,正好可以報答這份恩情,哪有不發兵相助的道理呢!況且又有平西侯的書信,就更不好推辭了。”於是,國王吩咐請薛剛三人進殿相見。

薛剛三人來到殿下,向國王行參拜之禮,國王賜座後,他們方才坐下。薛剛把自已的經歷,從大鬧花燈闖下大禍,到如今在九焰山屯兵,以及此次來借兵是為了助廬陵王復位、復興大唐的前因後果,詳細地向國王講述了一遍,最後誠懇地說道:“懇請大王發兵相助,等大事成功之日,必定重重感謝!”

國王見薛剛相貌不凡,氣質出眾,覺得他絕非等閒之輩,是有帝王之相、能成就霸業的人,便說道:“我當初承蒙令堂太夫人的恩情,一直沒有機會報答。如今爵主一家遭遇大難,大唐天下又被武氏這個女人佔據,發兵相助,是我分內之事。我想問一下爵主,你今年貴庚幾何,有幾個兒子了?”

薛剛聽到這番詢問,不禁悲從中來,流下淚說道:“我薛剛因為闖下大禍,逃出長安,在臥龍山娶了一房妻子。後來遭到武三思的迫害,我們夫妻二人被迫分離,至今已有十三年,我連她的下落都不知道。我如今虛度三十二歲,還沒有子嗣。”

國王說道:“不孝的事情有很多種,其中沒有後代是最為嚴重的。我有一個女兒,名叫披霞公主,她容貌秀麗,舉止優雅,而且武藝高強,勇冠三軍,還精通陰陽之術,今年十九歲。爵主如果不嫌棄,我願意將她許配給你,結為姻親。”

薛剛心想:“我這次來借兵,如果不答應這門親事,國王肯定會不高興。不如答應下來,有了這樣一位妻子,說不定還能在事業上助我一臂之力。”於是,他起身恭敬地答道:“承蒙國王厚愛,我怎敢不答應呢!”國王聽了非常高興,說道:“爵主既然答應了,那就今日成親吧。”隨即吩咐內宮,讓披霞公主出殿,一時間,宮中奏響了歡快的番樂,披霞公主與薛剛相互交拜,舉行了成親儀式。

婚後過了三天,薛剛對披霞公主說道:“九焰山那邊正眼巴巴地盼著兵馬到來,還請公主儘快向國王奏明,發兵起程。”公主說道:“發兵倒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從這裡前往九焰山,路途遙遠,很容易被武氏察覺。而且一路上關隘眾多,防守嚴密,我們的軍隊很難順利透過。不如駙馬你先回去,我這邊點齊十萬西兵,對外假稱新唐國率領西域各邦王子前往長安進貢,這樣一來,武氏那邊必然會信以為真,一路上就不會有阻攔,我們的軍隊就可以順利抵達九焰山與你會合了。”

薛剛聽了,心中大喜,隨即與公主一起上殿,將這個計劃奏明國王。國王批准了這個請求,並準備了豐盛的宴席為薛剛餞行。宴席結束後,薛剛拜別國王和公主,與南建、北齊一起踏上了歸程。披霞公主則開始點齊十萬西兵,準備隨後出發,這裡暫且按下不表。

且說薛剛三人在返程的路上,經過興唐府時,看到路旁有一座涼亭,便進入亭中休息片刻。這時,只聽到樹上的老鴉“呱呱”亂叫,北齊說道:“三哥,真可惜這裡沒有弓箭,要是有的話,我非得賞這老鴉一箭不可。”

正說著,突然聽到“嗖”的一聲,原來是有人用彈弓發射出四枚彈丸,四枚彈丸同時擊中了四隻老鴉的頭頸,老鴉紛紛掉落樹下。南建和北齊見狀,大聲叫好:“妙,妙,妙!到底是誰有這麼厲害的手段?”

薛剛回頭一看,只見亭後走出一個人,此人面容白淨,沒有鬍鬚,手中拿著彈弓,正朝著掉落的老鴉走去,準備撿起老鴉。薛剛連忙起身,拱手行禮道:“兄臺請了。”那人也回禮道:“請了。”

薛剛說道:“聽兄臺的口音,不像是西涼人,請問兄臺尊姓大名?”那人答道:“我確實不是西涼人,而是中原關西人,姓鄭名寶。因為經商失敗,賠光了本錢,流落在此地,無法回鄉。只能憑藉這彈弓的本事,打些飛鳥來維持生計。不知兄臺尊姓大名?”

南建搶著說道:“這是兩遼王的三爵主,大名薛剛。”鄭寶驚訝地問道:“這就是那位大鬧花燈的通城虎薛三爺嗎?”南建答道:“正是。”

鄭寶一聽,立刻跪地磕頭拜道:“我早已久仰大名,今日能夠得見,真是三生有幸!敢問爵主,您為何會在此處?”薛剛便把自已來借兵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鄭寶。

鄭寶聽後說道:“爵主如果不嫌棄的話,我願意做您帳下的一名小卒,不知可否?”薛剛大喜,說道:“鄭兄如果願意追隨,我願與你結為兄弟。”於是,鄭寶當即拜薛剛為兄長,還邀請薛剛三人一同前往自已的住所,他收拾了一些打來的野味,熱情地招待了他們。

第二天,四人一起朝著鎖陽城的方向出發。後來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