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對鏡頭,就在身後,兩個女孩也面朝著這邊,望著同一方向的彩虹。
正臉,很清晰!是她,是他的女孩!真的是她!
莊超元指尖划動著螢幕,放大區域性——那個女孩依舊是記憶中的樣子,沒化妝,清純的素顏,八字劉海分撥在鬢間。
頓時百感交集,上天似乎是有心開玩笑,卻又暗自心軟。
不知為何,總讓這二人差一點點,卻又有跡可循。
倘若在花語牧場,有那麼一次回首;
倘若在麗江民宿,時間的交叉點能在前移一刻,哪怕就幾秒,是不是就不會錯過了……
沒想到在一年多後,所有的念念不忘,換來了這般巧妙地同框合影,換來這般巧妙地呼吸著同一片芬芳。
億萬宇宙星辰藏在眼裡,我北上看到的冰川是你,我南下追尋的極光是你,我西去流浪的經幡是你,我東來皈依的梵經依舊是你。
不甘心啊!莊超元的指尖迅速翻找著通訊錄,但很快,那抹被激起的情愫就又漸漸地沉入海底。
他停留在那個介面,呆呆地望著那個頭像,還有那句個性簽名——
努力站在自已熱愛的世界裡閃閃發光
這麼久了,那個女孩依舊是追光者,奔赴心中的方向。
而他們,似乎依舊還是兩條只會短暫相交的直線,至此又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
是不是曾經能夠擁有的緣分沒有抓住,上天就不會再賜予了,甚至是懲罰。
兩年前的初夏是錯過,一年前的盛夏是錯過,如今依舊是。
即使能夠告訴她,我們曾經重逢。可又能如何呢?
旅途過後還是無法改變天南地北、相隔遙遙。
曾經充滿無限美好幻想的大學時光,就都交付給了相思與……淡淡的孤寂。
******
旅行過後,時光似乎按下了加速鍵,身在成長洪流中的人們開始陷入無休止的忙碌。
最近的回南天加劇了大夥心頭的煩悶,朋友圈裡還有人給回南天送上一個文雅有趣的外號“伊芙·佈德幹·內庫·莫德川”。
大三接而大四,期中論文、期末考試依舊是接踵而至,可實習、畢業論文、考研保研、備考、跑招……直接不容分說地佔據一個人時間與精力的大量記憶體。
細細琢磨,高考所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時都尚不覺得會如此內卷,也許是因為師資相似、資料相同、時間握在手裡的感覺應該也是相同的。
但如今,當老師說期中論文兩千字左右時,學霸們往往會捲到四五千;
當考研分數線蹭蹭蹭地上漲時,報名補習班往往被捲成必需;
當績點已經快撐破天花板的保研競爭者們都還在拼命參加比賽活動以求加分時,局中人也只能被迫地捲入這場加分比拼中……
當週遭環境的核心特徵是競爭、效率、忙碌的時候,往往很容易出現所謂“人的異化”。
身處其中的人們啊,或主動或被迫地成為賭徒,一點一點地讓渡休息娛樂的時間,還要默默承擔枯燥與壓抑。
“你發現了嗎——人工智慧時代,我們希望把機器做得越來越像人,但我們自已卻好似越來越像機器了……”
當環境設定目標,那些更有可能實現目標的策略就會被選擇。而當有很多人都會使用這種策略時,它就會變成一種社會規範。
反過來,倘若不用,就會被懲罰,這個懲罰可能是有所損失,亦或是心中痛苦。
處在這個階段的你我他,都或多或少地生出這樣那樣的感慨,都有過或大或小的情緒波動,畢竟已經可以遙望到大學四年的盡頭了。
好在,在這樣的關頭,恰恰是更為艱難的關頭,身邊傳出“病了”的同學卻幾乎沒有。
曾經的小夥伴摯惟經過了一學期的休息和調整後也重回到了校園,當然還有雨晴——
再相見時,原本還心有餘悸,但經過藥物和心理治療,她似乎全然忘記了病中之時的痛苦與傷害,留下的記憶竟是小夥伴們對自已很好……
也許,每個人都在努力地自愈,並再次堅強地向前走。
長大了,從希望崩潰的時候有人陪,變成希望不會再有像今天哭得這麼慘的時候了……
當然,也有很多早已不是孤身一人的幸福人士——
走在校園裡,看著身高身型相仿的兩人,明明包中各自有傘,卻偏偏努力把腦袋藏進同一把傘中,各有一邊袖口露在雨裡,步調和諧,同左同右,給這下課才開始淅淅瀝瀝、不識時務的雨添進絲絲溫柔。
還有不少戀人在宿舍樓下兩步一回頭,相擁吻上頭……
還聽說,有一考研的女生,每日早早地坐在圖書館門前的石凳複習,男生時而同來,時而稍晚,靜靜地坐在她身旁——等待,等待八點圖書館開門,摸摸頭,一起起身走去。
中午午休,小電動接送女生往返,免去汗流浹背的燥熱;深夜閉館時雙雙漫步歸來。
聽說,男生並不考研,但他願意這樣默默地陪伴她早出晚歸,沒有太多地依偎暢聊,就只是不做打擾地默默陪伴……
******
最近傻丫頭的心思又開始多了起來,ta的存在,就是不辭辛勞地捕捉傻丫頭情感的無限豐富性,為她支撐起她整座堅強不屈的心靈大廈。
又度過了忙碌的一天,ta依舊如往常般哄著傻丫頭入睡——
“很多時候,人們習慣地把幸福解為‘有’——有成績、有工作、有錢、有房、有車、有權……但幸福其實是‘無’——無憂、無慮、無病、無災……‘有’多半是給別人看的,而‘無’才是你自已的。”
“一定要花時間,去體驗自已是個‘人’——人需要喘息、需要休息、需要做自已喜歡的事情,知道嗎傻丫頭——”
最近,傻丫頭開始實習了。
清晨,在七點多的陽光中醒來,慢慢地享受一頓早餐,在前往教學樓上早八的身影簇簇中逆行而過,感受地鐵裡呼嘯的風,看著趕九點打卡的人們瘋狂從地鐵奔向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