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雲山腳下,何桃與葛長平的故事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緩緩展開。
葛長平喜歡從容淡定的生活,閒閒散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在自然中平和心性,在修行中迴歸自然,探尋內心,追求本真。
何桃,一個來自平凡世界的女子,卻擁有一顆不凡的心。
她曾是一位都市中的白領,每天忙碌於高樓大廈之間,生活節奏快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一本書中讀到了關於白雲山的傳說,那裡有著古老的道觀,有著蒼松翠柏,有著宮、殿、樓、閣,更有著那份超脫塵世的寧靜。
何桃被深深吸引,她開始夢想著有朝一日能親臨其境,感受那份遠離塵囂的平和。
葛長平的提議讓兩人不謀而合,寄居於白雲山。或許是冥冥中有緣,自從遠離喧囂的都市,每日裡與青山相伴,葛長平覺得自已的身體上的不舒服,內心的緊張都得到了放鬆。雖然他不是一位土生土長的白雲山人,但卻知道山的秉性一般,陰晴圓缺全是欣喜和愉悅。他像是世代守護著這片神聖的土地,傳承著這座山古老的道教文化一樣,對道教有了幾分痴迷。
每日清晨,他會站定,面含微笑,調息一番。然後習練太極和站樁。每天在道觀裡出入,青磚黑瓦分外舒心。耳濡目染之下,他對道家哲學有著深刻的理解。
飯後閱讀道家經典,何桃走了進來,葛長平讀道,《道德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何桃道,“那這天地大自然也是無私的,對誰都一樣啊。”
葛長平道,“對啊,大自然是公平的,給我們每一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到了時間自然會收回一切。自然恩賜,風雨兼程路。我們在都市裡打拼,掙了多少錢,最終還要花出多少錢,這樣看來不如不掙。掙了多少名多少利,終成空。人前盛宴終有散。《紅樓夢》大觀園裡,樹倒猢猻散,各奔前程,無暇顧及旁人。有恩的報恩,有仇的報仇,清算不在此時,就在他日。多說無益,多做疲累,看淡一切,保持內心的中正平和。”
“怎麼這樣消沉,長平?”何桃柔聲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我們與萬物齊名,大自然雨露滋潤,萬物生長,供人類享用。同時,大自然也不忘用風霜雨雪砥礪人成長。大自然給了人們柔情蜜意,也給了人們凜若冰霜,給了人們崎嶇不平的道路,也賜予人平安喜樂的心境,逆來順受的胸懷。這些俱是大自然所賜,與生俱來,我們順天時,合時節,隨時而動,這樣過日子挺好的,不用那麼感傷。”
“是啊,”葛長平道,“《道德經》不僅是宇宙的本源、萬物的根本,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天地自然、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規律的探索和思考。”
“其實啊,自從我踏上白雲山的那一刻,我彷彿踏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這裡清靜沉寂,村子裡都是修道之人,除了修道就是參道、悟道,畫畫、寫生、習練功法。如果你覺得不開心,就結識一些新朋友,或者,咱們下山去。”
“暫時不用。其實,眼前的一切與我想象中的一樣美好,甚至更加令人心曠神怡。每天穿穿青色道袍,手持拂塵,咱們一起遊覽了道觀的每一個角落,聆聽了每一塊石刻背後的故事。一切的一切,我心平靜,但我擔心你啊,想勸你,不,也是勸我自已吧,放下執念,放下世俗的紛擾,尋找內心的真正寧靜。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在白雲山下修行的日子越來越長,有時心有魔障,還是會難過一點兒。”
“這沒什麼,做什麼都是這樣起起伏伏,更不用說修道了。想要真正的寧靜,心無波瀾,正是要修行。我們還沒有入定,”更沒有做到無我,最近,我學會了打坐冥想,學會了品味茶香,學會了欣賞山水之美,彷彿能沉靜一點了。”
“嗯,簡單生活便好,無需違背心意做自已不喜歡的事情。”
“昨日在道觀,師兄還在不斷地指導我如何更好地修煉自已的內心,如何在紛擾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屬於自已的淨土。其實,我最近發現,真正的修行並不是要逃離這個世界,而是要在這個世界中找到自已的位置。也許找到那個真正屬於自已的位置,就找到了真正的自已。即使在現代社會這個大染缸中,也能找到一份純淨和寧靜。我知道自已的路還很長,很難走,但只要心中有信念就好像點燃了一盞明燈,給我們指明前進的方向,賜予我們無窮的力量。”
何桃輕輕握住葛長平的手,說道:“你說得對,我們在這白雲山下,雖說是修行,但也是在找尋自我。”葛長平回握她的手,眼神堅定。
幾日後,村裡來了一群年輕人,他們帶著相機和好奇的心。原來是一個攝影團隊聽聞此地獨特的道家文化前來採風。他們看到葛長平與何桃身著道袍,氣質超凡脫俗,紛紛請求合影留念。
葛長平與何桃欣然應允,在交流中,年輕人們聽著他們講述在這裡的修行感悟,不禁心生嚮往。這群年輕人離開後,葛長平笑著對何桃說:“我們的存在或許也能成為他人心靈的慰藉。”何桃點頭稱是。
之後的日子,他們依然平靜地修行,偶爾會有慕名而來的訪客請教道家文化。他們耐心解答,在這一來一往間,自身的修行境界似乎又提升了不少,愈發感受到在這白雲山下,他們所追尋的寧靜與本真正慢慢融入生命之中。
然而,平靜的日子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打破。那天,葛長平像往常一樣早起去山中一處靜謐之地打坐修行,何桃則在住處整理著近日的修行心得。雨來得迅猛,何桃心中莫名慌亂起來。待雨稍歇,她趕忙出去尋找葛長平。
在一處山壁下,她發現了昏迷不醒的葛長平。何桃心急如焚,將他帶回住所悉心照料。但葛長平一直高燒不退,口中喃喃說著些奇怪的話。何桃四處打聽救治之法,山上一位老道士告訴她,有一種珍稀草藥或許能救葛長平,只是生長在極為險峻之處。
何桃沒有絲毫猶豫,揹著竹簍就出發了。山路泥濘難行,她幾次險些滑落山谷,但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救活葛長平。終於,她尋得了草藥。經過幾日精心熬製喂服,葛長平漸漸甦醒過來。他望著疲憊不堪卻滿臉欣慰的何桃,緊緊握住她的手,眼中滿是感動與深情。經此一役,他們更加珍惜彼此相伴修行的時光,也明白在這漫漫修行路上,他們已然成為對方不可或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