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星瑤抬眸,迎上張老夫子探究的目光,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張老夫子有何指教,儘管道來。”
她踏入書院,熟悉的朗朗讀書聲傳入耳畔,卻夾雜著竊竊私語,好奇、懷疑的目光在她身上來回梭巡。
空氣中瀰漫著墨香,卻也沉澱著對她莫名的敵意。
沈星瑤深吸一口氣,感受著這股無形的壓力,內心燃起熊熊鬥志。
張老夫子拄著柺杖,站在陽光下,身影被拉得老長。
他渾濁的眼睛裡閃爍著複雜的光芒,緩緩開口道:“老夫聽聞沈小姐近日在城中所為,頗有俠義之舉,只是……”他頓了頓,語氣加重了幾分,“老夫心中仍有疑惑,沈小姐之前的種種,又該如何解釋?”
沈星瑤心中冷笑,這老頑固果然還是不肯相信她。
但她並不畏懼,反而更加堅定地要證明自已。
“老夫子不妨直說。”
“好!”張老夫子重重地將柺杖一頓,地面發出沉悶的聲響,震得人心頭一顫。
“老夫要與沈小姐比試一場,以學問論高下。若是沈小姐輸了,便要當眾承認,你之前在書院的一切善舉,皆是別有用心!”
此言一出,周圍一片譁然。
學生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有人幸災樂禍,有人擔憂不已,也有人純粹是看熱鬧。
沈星瑤看著張老夫子那張古板的臉,心中暗暗發誓,她一定要贏!
不僅要贏,還要贏得漂亮!
她微微一笑,語氣堅定:“好,我接受!”
張老夫子渾濁的眼睛裡閃過一絲精光,他緩緩舉起手,示意眾人安靜。
“今日,老夫便要看看,沈小姐究竟有何真才實學!”
氣氛驟然緊張起來,彷彿一根繃緊的弦,隨時都可能斷裂。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沈星瑤身上,等待著她的回應。
沈星瑤深吸一口氣,眼神堅定,緩緩開口:“請老夫子出題。”
張老夫子捻鬚沉吟片刻,丟擲一個難題:“何為仁?”空氣瞬間凝滯,眾人屏息凝神,等待著沈星瑤的回答。
沈星瑤眼眸微垂,思緒翻湧。
仁,儒家核心思想,歷代解讀千差萬別,她該如何作答才能讓這固執的老夫子心服口服?
“仁者,愛人。愛人,非僅愛親朋,亦愛天下蒼生。”沈星瑤聲音清亮,擲地有聲。
“推已及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非但如此,更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解他人之困,此乃仁之真諦。”
張老夫子眉頭微蹙,似有不悅,又丟擲一題:“何為義?”沈星瑤不假思索,侃侃而談:“義者,宜也。行事合宜,不違背道義,不損人利已,方為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捨生取義,皆是義之體現。”
幾個回合下來,張老夫子額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他原本以為沈星瑤只是徒有虛名,沒想到她竟對儒家經典理解如此深刻。
他不甘心,繼續丟擲更刁鑽的問題,涉及詩詞歌賦、天文地理,甚至連一些冷僻的典故也搬了出來。
然而,沈星瑤皆對答如流,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展現出驚人的學識。
她出口成章,聲音清脆悅耳,如山間清泉般流淌,洗滌著眾人心中的偏見。
陽光透過窗欞灑在她身上,彷彿為她鍍上了一層金光,熠熠生輝。
圍觀的學生們原本竊竊私語,此刻卻鴉雀無聲,皆被沈星瑤的才華所折服。
他們眼中閃爍著欽佩的光芒,看向沈星瑤的眼神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就在沈星瑤準備回答最後一個問題時,她心中突然閃過一絲猶豫。
這個問題涉及到一個她並不熟悉的領域,她擔心自已的答案不夠完美,會功虧一簣。
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已保持冷靜。
她回想起自已這些日子的努力,回想起自已經歷的種種磨難,心中湧起一股強大的力量。
她閉上眼睛,定了定神,然後緩緩睜開,眼神堅定而自信。
她緩緩開口,聲音雖然略帶顫抖,卻充滿了力量:“我認為……”周圍的空氣彷彿凝固了一般,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緊地盯著她,等待著她的答案。
沈星瑤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了張老夫子身上,一字一句道:“……答案並非唯一。”
沈星瑤語驚四座,眾人皆被她這番言論所震撼。
張老夫子原本緊繃的臉龐也漸漸舒展開來,他捋著鬍鬚,眼中閃爍著讚賞的光芒。
“好!好一個‘答案並非唯一’!沈小姐之言,深得老夫之心啊!”
張老夫子爽朗的笑聲迴盪在書院上空,原本緊張的氛圍瞬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輕鬆和愉悅。
他當眾宣佈沈星瑤勝出,並對之前的誤解表示歉意。
圍觀的學子們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他們紛紛圍上來,對沈星瑤表達敬佩之情。
沈星瑤站在人群中央,感受著眾人的讚揚和認可,心中湧起一股巨大的喜悅。
她知道,她終於成功地扭轉了在書院的形象,也為自已在城中的名聲奠定了基礎。
走出書院,溫暖的陽光灑在身上,沈星瑤深吸一口氣,感受著清新的空氣,心情無比舒暢。
街道兩旁的商販們熱情地和她打招呼,過往的行人也紛紛投來友善的目光。
她彷彿置身於一片鮮花和掌聲的海洋中,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然而,就在沈星瑤沉浸在這份喜悅中時,一個家僕匆匆趕來,神色慌張。
“小姐,老爺…老爺他…出事了!家族…家族…”家僕上氣不接下氣,斷斷續續地說著,臉色煞白。
沈星瑤的心猛地一沉,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慢慢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