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城內,曹丕在接到洛陽失守的訊息後,果斷下令將全國的精銳兵馬集中於許昌,並親自坐鎮指揮。面對蜀軍的來勢洶洶,他充分展現出作為魏國皇帝的沉著與決斷。

許昌的危機與防守

曹丕站在城牆上,眺望蜀軍的營地,心中明白許昌一旦陷落,魏國將再無翻盤的機會。他召集陳群、曹仁、曹真等重臣,商議對策。

曹丕環視眾人,沉聲說道:“洛陽雖失,但許昌乃魏國根基,孤絕不會輕易放棄。蜀軍雖勢大,但孤手中尚有十餘萬兵馬,足以與之一戰。諸位可有良策?”

曹仁拱手發言:

“陛下,蜀軍遠道而來,久戰必疲。不如堅守許昌,以城池之利削弱敵軍銳氣,同時嚴查城中百姓,防止蜀軍內應。”

曹真皺眉接道:

“將軍所言甚是,但蜀軍謀略詭異,若一味死守,恐被其拖入持久戰。不如由末將率領輕騎出城,繞襲蜀軍後方糧道,切斷其補給,使其無力久攻。”

陳群則進言:

“陛下,防守許昌固然重要,但同時需對江東加強外交,促使孫權出兵,共同對抗蜀軍。孫權素來忌憚諸葛亮,若蜀軍大勝,吳國未來必受威脅。”

曹丕點頭贊同:“陳群所言有理。即刻派使者赴東吳,再次向孫權陳述利害,承諾事成之後荊州部分地界可予江東。孤絕不會讓蜀軍輕易攻下許昌!”

蜀軍的困境與決策

蜀軍方面,儘管攻破洛陽後士氣高漲,但在許昌城下卻遭遇前所未有的頑強抵抗。曹仁指揮魏軍憑藉堅固的城防,將蜀軍的數次進攻化解無形。

蜀軍大帳中,張昱向諸葛亮彙報戰況:“丞相,許昌防守嚴密,魏軍兵力雄厚,強攻損失極大。若無法迅速破城,恐將陷入長久消耗戰。”

諸葛亮沉吟片刻,說道:“許昌不同於洛陽,其守備力量更強,糧道更穩,僅憑外部攻勢難以奏效。若能在城內策動叛亂,或許可以為我軍創造機會。”

關羽皺眉說道:“城內魏軍戒備森嚴,百姓受其控制,如何策動叛亂?”

諸葛亮微微一笑:“戰亂之時,百姓多怨。魏國如今徵糧繁重,軍民不滿,我軍若能設法向城中傳遞糧食,並煽動民心,可使城內自亂。”

張飛興奮地說:“丞相果然妙計!我願率人將糧食送到城門口,趁魏軍來奪時,與敵交戰。”

諸葛亮搖頭:“不可莽撞,此計需謹慎施行,絕不可貿然行動。”

許昌內外的博弈

城內的壓力

許昌城中,曹仁逐日檢查城防,並不時召集將領訓話。他對副將說道:“蜀軍善用計謀,萬不可掉以輕心。巡邏隊須加倍防備,尤其是夜間,絕不許任何人擅自出入。”

同時,魏軍加強了對城中百姓的管控,防止有心人士通敵。陳群負責後勤排程,安排糧草運送,確保軍心穩定。

然而,長時間的圍城戰讓城中士兵和百姓倍感壓抑。曹仁巡視街道時,不少百姓低聲抱怨:“蜀軍圍城數月,魏國為何遲遲不迎戰?”也有百姓偷偷逃離城池,試圖投向蜀軍。

城外的拉鋸

張昱率領一支精銳部隊,不斷騷擾許昌外圍的防禦,卻始終難以找到突破口。魏軍的糧道防守嚴密,曹真更是以輕騎不斷反擊,試圖破壞蜀軍的包圍陣型。

一次夜間突襲中,張昱與曹真正面交鋒,兩軍展開激烈的短兵相接。張昱策馬高呼:“曹真,你魏國困守孤城,遲早敗亡,不如投降我蜀漢!”

曹真冷笑:“張昱,汝雖狡詐,但我大魏根基穩固,豈會輕易屈服?看招!”

兩人交手十數回合,不分勝負,直至蜀軍增援趕到,曹真才率軍撤退。

孫權的遲疑

與此同時,魏國的使者抵達東吳,向孫權獻上曹丕的書信。信中說道:“蜀漢此次北伐,雖暫佔上風,但其後方空虛,軍力有限。若江東此時發兵,從益州與荊州方向夾擊蜀軍,定能重創諸葛亮!事成之後,孤願以荊州部分地界相贈,鞏固兩國聯盟。”

孫權聽罷,召集江東重臣商議。張昭說道:“主公,蜀漢此次北伐雖然聲勢浩大,但實則虛弱。若我軍此時發兵,必可佔據荊州,為江東擴充套件疆土。”

魯肅卻反對:“主公,蜀漢雖攻魏,但其對東吳無意。若我軍出兵相助魏國,便將永失蜀漢的信任,未來江東恐難立足。”

孫權沉吟不決:“蜀魏兩國相爭,對我東吳而言是難得的良機。但此時動兵,若損兵折將,豈不反被魏國與蜀漢夾擊?此事需再議。”

時間一天天過去,許昌城外的蜀軍陷入困局,魏軍則憑藉城池之利,逐漸穩住局勢。

諸葛亮站在營帳前,仰望夜空,眉頭緊鎖。他低聲說道:“許昌難破,敵人糧草充足,若無新的破局之策,此戰恐成僵局。”

張昱走上前,說道:“丞相放心,我願潛入許昌城內,聯絡潛伏的蜀漢暗探,為內應做準備。”

諸葛亮轉身,目光中透著擔憂:“張將軍,此計雖妙,卻兇險異常。許昌城內戒備森嚴,稍有不慎,便會身陷囹圄。”

張昱堅定說道:“為破魏國局勢,我願一試!若能聯絡到潛伏的暗探,必可從內部撕開一道口子。”

諸葛亮嘆息道:“既然將軍心意已決,我便為你掩護。祝你馬到功成!”

許昌的攻防戰漸入白熱化,蜀軍的圍城與魏軍的堅守形成了激烈的對峙。在城內外的夾擊下,張昱的潛入行動將成為改變戰局的關鍵一步。然而,曹丕並非輕易屈服之人,他還隱藏著最後的反擊之策……

張昱深夜整裝,帶著一隊精銳暗探,潛入許昌。他的目標是聯絡城中的潛伏力量,為蜀軍攻城開啟突破口。然而,曹丕的城防嚴密,整個行動危機四伏。

許昌城外,張昱與他的暗探隊伍在夜色的掩護下靠近城牆。他們披上偽裝,仿作魏軍的巡邏隊,順著護城河的暗道悄然前行。臨近城門時,張昱低聲命令:“所有人隱藏兵器,不到關鍵時刻,絕不可暴露身份。”

守衛的城門處燈火通明,巡邏隊的長官走上前,冷聲問道:“來者何人?從何處而來?”

張昱不慌不忙,拱手說道:“我們是北營調來的巡邏隊,奉曹仁將軍之命,前來增援南門防務。”

那長官狐疑地打量他們一眼:“南門最近戒備森嚴,你們怎麼沒有調令?”

張昱神色不變,冷聲說道:“曹仁將軍親自派遣,豈需調令?若不信,你可派人去問他!”

那長官猶豫片刻,終於擺手讓開:“進城吧!但切記,城內巡邏必須聽從命令。”

張昱帶人順利進入許昌,暗探們互相對視一眼,繼續保持冷靜,迅速融入夜晚的城防巡邏中。

進入城內後,張昱發現許昌的街道上士兵眾多,百姓大多躲在家中,氣氛壓抑而緊張。他心中暗道:“曹仁將城內管控得滴水不漏,若要策動叛亂,絕非易事。”

按照事先的聯絡點,張昱帶領暗探小心翼翼地穿過小巷,來到一間看似普通的民居中。他輕輕叩門,敲出了暗號。

門內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是自已人嗎?”

張昱回答:“魚躍龍門。”

門開了一條縫,一名身穿粗布衣衫的中年男子探出頭,見到張昱後,立刻將他們讓進屋內。

這人是蜀漢在許昌城中的暗探首領李安,他低聲說道:“張將軍,您終於來了。城內的情況很危險,魏軍防守嚴密,最近幾日還抓捕了一批與我們有聯絡的線人。”

張昱皺眉問道:“城中百姓的情緒如何?是否能利用他們策動騷亂?”

李安搖頭嘆息:“許昌百姓雖怨,但他們多不敢反抗。只有一些失去親人的家族願意幫助我們,但人數有限。”

張昱沉思片刻,說道:“若單靠百姓不足以亂城,那就需要在城防上製造混亂。我需要你們的協助,在城內的幾處關鍵防線點燃火光,吸引魏軍分散兵力。”

李安點頭答應:“屬下明白,今夜就安排人行動。不過,城內的魏軍佈防圖,我們尚未完全掌握。”

張昱目光一冷:“這佈防圖,我親自去拿!”

與此同時,曹仁並未放鬆對城內的防備。他敏銳地察覺到一些異常情況,立刻召集副將部署。

“最近城內的巡邏報告中,發現幾隊士兵行跡不明,”曹仁說道,“他們可能是假冒的蜀軍暗探,傳令加強搜查,尤其是南門附近!”

副將拱手說道:“將軍,我們是否該再調集城內預備隊,加強各處巡邏?”

曹仁搖頭:“不可輕動。許昌雖大,但我們的兵力有限,若被諸葛亮發現城防鬆動,便會給蜀軍可乘之機。只需重點盯住城內的幾處要害即可。”

張昱得知佈防圖存放在南門軍營中,由曹仁的親信副將黃泰負責看管。他決定冒險潛入軍營,奪取佈防圖,為蜀軍總攻提供關鍵情報。

夜深人靜時,張昱帶著兩名暗探換上魏軍盔甲,混入軍營。他們在營帳間小心穿梭,最終找到存放佈防圖的主帳。帳外有數名士兵把守,張昱低聲說道:“速戰速決,不能打草驚蛇。”

張昱手持短刀,與暗探迅速解決了守衛。他進入帳中,發現一張許昌城的佈防地圖,標註了魏軍的主要駐軍位置與糧倉分佈。

就在此時,外面傳來腳步聲,張昱意識到敵軍增援已到,立即命令:“撤退!”

他們衝出帳篷,迅速鑽入營地外的小巷中,但敵軍的追兵緊隨其後。

張昱回頭大喝:“分散突圍,不可戀戰!”說罷,他帶著佈防圖向北奔逃。

張昱在小巷中穿行,卻發現四周的追兵越來越多。他靠著地形的優勢與敵人周旋,但終究寡不敵眾,被迫退入一座廢棄的院落。

追兵包圍了院落,為首的黃泰冷笑道:“張昱,你以為潛入許昌能攪亂局勢?今天便是你的死期!”

張昱握緊長劍,目光冷峻:“魏國氣數已盡,今日便是你黃泰的末路!”

敵軍蜂擁而上,張昱孤身奮戰,但體力漸漸不支。他意識到自已難以脫身,突然想到佈防圖的重要性,於是將圖藏入懷中,悄悄遞給一名信任的暗探,低聲命令:“帶回蜀軍,速速傳給丞相!”

暗探點頭,趁亂離開,而張昱則選擇獨自斷後,與敵軍纏鬥。

許昌城外,諸葛亮站在蜀軍營帳中,注視著城內的火光。他目光深沉,低聲說道:“張將軍潛入城中已有一日,不知情況如何。若再不歸來,恐怕會有危險。”

關羽捋須說道:“丞相放心,張昱機智過人,定能帶回情報。若許昌真的動亂,我願率軍一舉攻破城門!”

諸葛亮點了點頭:“但願如此。若城中無動靜,我軍只能另謀他策。”

張昱的潛入行動讓許昌城內的局勢暗流湧動,但他自身卻陷入了極大的危機。佈防圖雖已送出,他能否全身而退,還是將以命換取蜀軍的勝利?答案即將在接下來的風雲激戰中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