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城的戰火尚未平息,張昱(化名張昀)帶領魏軍在首戰中成功守住了城池。然而,他清楚,東吳不會輕易罷休,真正的危機仍在逼近。同時,司馬懿在洛陽的暗中動作也讓局勢更加緊張,三國的棋局已經到了關鍵時刻。
陸遜在江陵城外重整隊伍,親自排程軍隊。兩日後,東吳的攻勢再次來襲。
東吳大軍分三路進攻:一路由陸遜親自率領,強攻江陵城門;一路繞至城東,試圖截斷魏軍補給線;最後一路主力則在外圍佈置,準備徹底圍困江陵。
張昱站在城牆上,目光冷峻。他迅速下令:“東吳的兵力雖強,但集中於正面。派騎兵繞出北門,奇襲其補給隊。同時在城東埋伏精銳,待敵軍深入後全殲之。”
魏軍按照命令列動,弓弩手從城牆上壓制東吳主力部隊,而精銳騎兵從側翼迅速突襲。東吳的補給線遭到嚴重破壞,東路部隊陷入伏擊,損失慘重。
陸遜眼見戰局不利,只得再次撤軍。他冷冷說道:“張昀用兵如神,魏軍因此佔據主動。但我東吳絕不會輕易罷休。”
與此同時,司馬懿在洛陽暗中佈局,試圖利用張昱在前線的行動製造其失職的證據。
司馬師問道:“父親,張昀接連得勝,陛下對他的信任恐會進一步加深。我們該如何應對?”
司馬懿冷笑:“張昀再強,也無法掩蓋他擅自排程邊軍的事實。傳令洛陽密探,蒐集張昀擅權的證據,同時散佈流言,稱他私通東吳,謀劃自立。”
司馬師低聲說道:“若無實證,恐難以動搖陛下的信任。”
司馬懿目光冷厲:“孤不需要證據,只需要讓曹丕起疑。他的多疑,足以毀掉張昀的一切。”
在江陵的魏軍大營,張昱正在制定下一步計劃。他深知,東吳的攻勢只是前奏,真正的危險來自魏國內部。
親信問道:“將軍,東吳雖退,但他們遲早會捲土重來。我們是否應該請求朝廷增派援軍?”
張昱搖頭說道:“不可。司馬懿必然在暗中對我不利,此時若請求援軍,只會讓陛下對我產生懷疑。”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傳信蜀漢,告知他們東吳在江陵受挫。若蜀漢能趁機牽制司馬懿的勢力,我們便可穩住局勢。”
成都,諸葛亮收到張昱的密信後,陷入沉思。
劉備問道:“孔明,張昱此信意欲何為?”
諸葛亮微微一笑:“東吳攻魏已成定局,張昱想借我軍之手分散司馬懿的注意力。此人佈局深遠,但此時我軍確實可以借勢而為。”
他轉頭對魏延說道:“率兩千精兵前往漢中,製造出大軍壓境的假象,擾亂魏軍後方。”
劉備點頭:“如此一來,不僅能牽制魏軍,還能為未來的北伐埋下伏筆。”
江陵戰線稍作平息,蜀漢在漢中的動向迅速傳至許昌。
曹丕在宮中大發雷霆:“蜀漢、東吳聯手進犯,我魏國竟連連受困!傳令張昀,限他一月內擊退東吳,否則提頭來見!”
張昱接到詔令,神色平靜,但心中已明白,司馬懿的暗中操作正在逐步發酵。他對親信說道:“此戰若不一舉擊潰東吳,我在魏國的局面將徹底崩塌。傳令全軍,做好決戰準備。”
夜晚的江陵大營,張昱獨自站在地圖前,思考著最後的戰局。他目光銳利,低聲說道:“陸遜、司馬懿,明日此時,我定要讓你們知道,誰才是這場棋局的最終勝者。”
遠處,東吳的戰鼓隱隱響起,預示著決戰即將到來。而在洛陽,司馬懿的冷笑聲迴盪在書房內:“張昀,孤的棋局早已布好,明日,便是你覆滅之時。”
江陵城,張昱站在滿目瘡痍的城牆上,目光冷峻。他清楚,這一戰的勝利讓魏國的南方暫時穩固,但同時也讓自已暴露在了更多的目光之下。
親信走上前,小聲說道:“將軍,蜀漢的信使已在城外等候。”
張昱點點頭,沉聲說道:“帶他到密室,不可讓任何人發現。”
夜晚,張昱在自已的書房內與蜀漢的信使密會。信使遞上一封密信,上面是諸葛亮的指示:
“張昱,江陵雖勝,但魏國內部的裂隙尚未擴大。下一步,須挑動魏國內爭,同時為蜀軍下一次北伐創造條件。司馬懿是你當前的首要目標,需儘快削弱其權力。”
張昱看完信後,眉頭微皺。他對信使說道:“告訴丞相,我已借江陵之戰在魏國內部引發了更深的猜忌。司馬懿雖然暫退洛陽,但他的反擊不會停止。接下來,我會將他的暗中勢力逐步暴露,引陛下徹底懷疑於他。”
洛陽,司馬懿的府邸內,燈火通明。
司馬懿端坐在案前,冷冷說道:“江陵一戰,張昀再次奪得陛下的信任。孤如今已被逼退洛陽,但局勢未到不可挽回之時。”
司馬師低聲問道:“父親,張昀會不會暗中利用江陵勝利來削弱您的勢力?”
司馬懿冷笑一聲:“他自然會這樣做。但孤也早已佈局,江陵的勝利只是表象,孤已經派人調查張昀與蜀漢的關係。一旦找到他的破綻,孤便可讓他身敗名裂。”
與此同時,蜀漢的成都大營。
諸葛亮正在研究從江陵傳回的戰報,他一邊輕搖羽扇,一邊說道:“張昱借江陵之戰鞏固了他的地位,但也引起了司馬懿的警覺。接下來,他需要更進一步,讓魏國的權力鬥爭徹底爆發。”
魏延問道:“丞相,江陵之戰讓魏國暫時穩住了南方,若司馬懿與張昱再次聯合,我軍豈不是要面對更大的威脅?”
諸葛亮輕笑道:“司馬懿多疑,張昱深藏。他們不可能真正聯手。我們此時只需按兵不動,讓他們互相消耗。”
許昌:朝堂上的博弈
張昱凱旋歸許昌,曹丕的召見卻充滿寒意。
大殿之上,曹丕面色陰沉,冷冷問道:“張昀,江陵一戰雖勝,但你擅自調兵,是否有違軍令?”
張昱從容答道:“陛下,江陵戰事危急,臣若不及時應對,江陵必失。若陛下認為臣有罪,臣願以死謝罪,但江陵之勝,足以證明臣並無私心。”
司馬懿從一旁冷聲說道:“江陵雖勝,但張昀的行為明顯逾越職權,此事若不懲治,軍規何在?”
張昱轉頭看向司馬懿,目光鋒利:“司馬大人,此戰危急之際,若按規行事,魏國是否還能守住江陵?您身為朝廷重臣,卻退居洛陽,不問戰事,是否又當自責?”
曹丕聽到此處,目光在兩人之間遊走。他沉聲說道:“張昀之功,孤已知曉,但司馬仲達所言亦有道理。此事暫且擱置,孤會另行裁斷。”
張昱退下後,心中暗自冷笑:“司馬懿步步試探,卻不知他的多疑正是他的破綻。下一步,我會讓他的權謀徹底暴露。”
夜深人靜時,張昱獨自坐在書房內,細細分析著魏國的權力格局。他低聲說道:“魏國內亂已成定局,司馬懿,你越是試圖陷害我,我便越要將你推向深淵。”
遠在洛陽的司馬懿,也在冷笑中籌劃著他的下一步:“張昀,你的勝利只是暫時的,孤會讓你為自已的每一步付出代價。”
與此同時,蜀漢與東吳也在暗中加緊佈局。三國的棋局,已然進入最後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