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得模說完剛才那番話後,夫人憂心忡忡地說道:“相公,我最近做的夢很不吉利,總是夢見火球從天而降,把我們家的宮殿都燒燬了,所以我心裡每天都很煩悶。如今又得知你和龐貴妃發生了爭執,我就更加害怕了。相公,你最好儘快向皇上啟奏這件事。”呼得模卻不以為然地說:“夫人,你這就錯了。夢境這種東西,怎麼能當真呢?”
就在呼得模和夫人交談的時候,家將李元前來稟告:“外面陳琳公公說要見千歲。”呼得模說道:“請他進來吧。”
李元走到外面,傳達道:“千歲有請。”陳琳急忙搶步上廳,見到呼得模後,兩人分賓主坐下。呼得模開口問道:“公公這麼晚前來,不知有何指教?”
陳琳神情嚴肅地說道:“方才千歲與龐貴妃發生了爭執,您有所不知,龐貴妃回宮後向皇上哭訴了一番。皇上聽後大怒,現在已經派國丈龐吉領兵前來,依我看,這次您恐怕凶多吉少。我與千歲向來交好,所以才冒險前來告知。”
呼得模聽了陳琳的話,大驚失色。陳琳再三叮囑後便離開了。古人說得好:“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君君自迷。”
呼得模心急如焚地回到房間,大聲喊道:“不好了!”夫人見狀,忙問:“相公,到底怎麼了?”呼得模說道:“剛才陳琳來過,說龐貴妃回宮後向皇上進了讒言,皇上大怒,派國丈龐吉領兵前來,看來這次我們凶多吉少,這可如何是好?”夫人聽了,嚇得目瞪口呆,魂飛魄散,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大哭道:“相公,你既然和龐貴妃發生了口角,我之前就勸你向聖上奏明此事,可你不聽。如今反倒被龐貴妃激怒了皇上,讓我們遭受這般冤屈。”呼得模無奈地說:“古話說得好:‘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我們呼家世代受國家恩典,承蒙皇帝庇廕,如今皇上一時遷怒於我們,我們也只能聽天由命了。幸好二兒子守信去太華山還沒回來,趕緊讓大兒子守勇追上去,讓他們兄弟倆見面後,一起逃往他鄉,這樣我們呼家的血脈才能得以延續。”夫人忙說:“既然如此,趕快把大兒子叫出來,把這些話跟他說清楚。”
話還沒說完,守勇就來到了書房。他看到父母這副焦急的模樣,便問道:“爹媽,你們怎麼了?”夫人含著淚說道:“兒啊,你爹爹和龐貴妃發生了爭執,龐貴妃向皇上進讒言,皇上已經派國丈領兵前來,我們這次恐怕凶多吉少。所以把你喚來,將事情的緣由告訴你,你趕緊去找到弟弟,一起到別處躲避,將來也好為爹媽申冤雪恨。”守勇聽了,眼淚奪眶而出,說道:“爹媽如此吩咐,孩兒怎麼忍心與你們分離呢?”呼得模嚴肅地說:“我兒,你讀的《孝經》,難道是教你違抗父母之命的嗎?”夫人也在一旁勸道:“兒啊,你就聽爹孃的話,快去尋找弟弟吧。”守勇只是不停地哭泣,對父母依依不捨。
忽然,外面傳來一陣嘈雜聲,如同河海翻滾,火炮聲震天動地。家將前來報告:“啟稟千歲,外面有許多官兵把我們這裡包圍了。”呼得模聽了報告,閉上眼睛,沉思片刻後,說道:“有辦法了!記得父王在世的時候說過,楊六郎破天門陣的時候,有個姓鐘的道人,曾對我父王說,後世子孫如果遇到危難,開啟這個錦囊看看。我想如今我們遭遇瞭如此大的災禍,何不取出來看看呢?”呼得模取出錦囊,開啟一看,只見裡面寫得清清楚楚:“呼家將難脫龐妃害,兩世子快從地穴行,到後來夫南妻往北,得恩詔除奸復大功。”呼得模看完後,把錦囊交給守勇,催促他趕緊從地穴逃走。守勇心想,事到如今,也只能聽從父母的安排了。這真是“流淚眼觀流淚眼,斷腸人送斷腸人”。
守勇告別了父母,從地穴中離去。他看到地穴裡面隱隱約約有火光為他照亮前行的道路,便順著火光一直走了下去。呼得模又吩咐府中的男女家人:“你們也從地穴裡逃走吧。”家人們紛紛說道:“小的們承蒙千歲的恩養,情願與千歲生死與共,不願意為了自已的性命而拋棄主人。”這時,一個小僮哭著跑出來,跪在呼得模面前,請求也從地穴中逃命。然而,自從守勇進入地穴後,裡面的火光就消失了。這正是:“天書遠詔徵遼將,暗度呼家續舊弦。”
龐丞相一直等到天色即將破曉,便立刻傳令準備開刀問斬。三軍將士接到命令後,迅速升起火炮,拔營起寨,浩浩蕩蕩地領兵衝進呼家。可憐呼家上下三百餘口人,在片刻之間就都成了無頭冤魂。龐丞相吩咐士兵們將首級呈上來清點查驗,他仔細檢視後,發現單單少了呼家兩個兒子——呼守勇和呼守信的頭顱。龐丞相滿心疑惑,但也只能硬著頭皮去向仁宗皇帝復旨。他上奏道:“臣龐吉奉旨領兵抄滅呼家將,一共斬殺男女三百零三口,唯獨呼守勇、呼守信的首級沒有找到,他們兄弟二人肯定是逃走了。臣深知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的道理。如果不將他們追捕歸案,萬一日後他們糾集黨羽,禍亂國家、殘害百姓,那可就麻煩了。臣本不想多言,但呼家這兩個兒子的武藝,比他們的祖父更為高強勇猛。”仁宗皇帝聽後說道:“愛卿所言極是。那就再點派五千鐵騎,前去追捕他們。”
龐丞相領旨退出朝堂,再次前往教場點兵。此時的場景,正應了那詩句:“旄頭夜落捷書飛,來奏金門著紫衣。白馬將軍頻破敵,黃龍戍卒幾時歸。”
龐貴妃見仁宗皇帝來到宮中,急忙俯身跪拜,感謝聖恩。她上奏道:“臣妾承蒙皇上天恩,允許臣妾滅掉呼家以報私仇,臣妾即便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這份恩情。據臣妾父親龐吉上奏,呼守勇、呼守信得知訊息後逃走了,臣妾父親又懇請皇上格外開恩,讓他繼續領兵追擊。呼家不知感恩,竟敢如此狂妄悖逆,應當將呼家眾人的屍首倒著埋葬,這樣可以讓那些心懷不軌的人畏懼法律,從而改過自新。如此一來,朝廷中就不會有奸佞之臣,家庭裡也不會有悖逆之子,朝野上下一片清明,皇上您就可以成為像堯舜那樣的聖君了。”這真可謂是“美女嬌音豈是良,傾城傾國敗夫郎。唯將媚語迷君意,只恐他年難主張。”
仁宗皇帝聽了龐貴妃的奏請,心中十分高興,於是命令工部建造獄墳。工部的杜衍和侍郎王德用領旨出朝,前往呼家的廢墟舊址,將其改建為獄墳,並在四周進行鋪設。杜衍和王德用正準備上報工程竣工的訊息時,龐貴妃派內監吳琮、任文忠等人前來傳達她的命令:“我們奉貴妃娘娘的命令,要在墳旁立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奉旨抄斬呼家將之獄墳’。”誰能想到,呼必顯夫妻雖然含冤而死,卻倒葬在了一塊風水寶地上,這塊地還有個名字,叫做“雙龍捧珠”。這正是“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惡到頭終有報,昭彰天理有迴圈。”
再說呼守勇,自從從地穴中逃出來後,日夜不停地趕路,心中一直憂心忡忡,不知道父母被龐賊害成了什麼樣子。他長嘆一聲:“唉,老天爺啊,我呼守勇不知何時才能為父母報此深仇大恨。”暫且按下這些閒話不表,他一心想著先去找到弟弟再說。不知不覺,太陽西沉,天色漸晚,前方正好出現了一座神廟。呼守勇心想:“我先在這裡休息片刻再走吧。”
呼守勇走進神廟,抬頭一看,原來是供奉玄天上帝的廟宇。他趕忙跪拜道:“神聖啊神聖,弟子呼守勇,只因龐吉父女作惡多端,陷害了我的父母。父母讓我從地穴中逃生,去尋找弟弟呼守信,一起到別處躲避,日後好為父母申冤報仇。倘若弟子日後能夠實現這個願望,一定重修這座廟宇,為您重新塑造金身。”呼守勇祈禱完畢,沉思了一會兒,自言自語道:“哎呀!我怎麼在這裡耽擱這麼久?還是趕緊趕路吧。”
他繼續前行,忽然聽到人聲越來越近,回頭一看,頓時膽戰心驚。只見煙塵滾滾,無數的劍戟閃爍著寒光,一群兵馬蜂擁著追了過來。呼守勇心中暗忖:“想必這就是龐家的人馬。哎呀,現在我能躲到哪裡去呢?啊,太好了!前面黑黢黢的地方,估計是一個莊子,我先到那裡躲過這一陣兵馬再說。”於是,呼守勇繞過一個彎道,看到一扇小門大開著,便偷偷溜了進去。他發現這裡原來是一座花園,而且裡面沒有人,心中暗自慶幸。呼守勇推開園門,徑直往裡面走去,在假山石旁邊,看到上面刻著三個大字——“桃源洞”。洞內倒也乾淨整潔,他決定暫且躲在這個洞中。真是“屋漏更遭連夜雨,行船又遇打頭風。”
且說有個名叫王汝南的人,他不願意在官場中沉浮,擔心會遭遇風波險阻,所以辭官歸隱,回到家鄉,守著自已的田園,時常遊歷山水。他每天與一些高雅之士下棋、飲酒、彈琴、長嘯,過得十分愜意。在河南一帶,人們都稱他為“王百萬”。王汝南覺得,當官哪有現在這般自由自在。他的夫人史氏與他同歲,今年五十二歲,他們只生育了一個女兒,名叫金蓮,如今已經十八歲了。由於夫人對這個女兒愛如掌上明珠,所以還沒有為她擇婿嫁人,這些暫且不提。
剛剛聽說呼家將被龐妃謀害,已經慘遭抄滅。王汝南心想,當年呼延贊、楊業和自已的先父王貴,一同大破遼蠻,不幸戰死在天門陣內,蒙皇上的聖恩,都被追封了公侯爵位,還欽賜了府第。誰能想到呼家將如今會遭遇這樣的奇冤,看來還是自已退隱山林的選擇明智。這正如詩句所說:“文章牛馬塵中走,事業蚍蜉洞內棲。無能豈敢邀天祿,瀟灑林泉學地仙。”
王汝南的女兒王金蓮,也就是王氏小姐,整日都在思索一些事情。她想到父親王汝南作為宋朝開國功臣王將軍的兒子,不知道為什麼不去襲承官職,反而貪戀林泉的樂趣。而且母親也不加以勸說,完全不考慮兒女的未來。她心中暗自思量:“哎呀,且慢。我昨夜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一條青龍張牙舞爪地盤在我的床間,我看了嚇了一跳。忽然,雲端裡出現了一位仙姬,她見到我就說:‘仙姑請了,你園中假山洞內的這位青龍星,與仙姑你有五十年的姻緣之分,你應當速速接納他,不可錯過。’當時我正想問清楚詳細情況,可那仙姬已經駕著雲頭離去了。”這真是“蝴蝶夢中家萬里,杜鵑枝上月三更。”
金蓮小姐整天都在想著這個奇怪的夢,她心想,如果真的是青龍星下凡,那此人面貌必然英俊不凡。但她又不知道自已是否真的是上界仙姑轉世。就在她胡思亂想的時候,恰好翠桃使女走了過來,問道:“小姐,您為什麼愁眉不展的?”金蓮小姐回答道:“因為我昨晚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卻不明白其中的含義,所以心中煩悶。”翠桃勸說道:“小姐,夢中的事情,您何必放在心上呢。如今園內百花盛開,您何不到園中去散散心,這樣心情也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