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願母女倆花了五天時間,做出來大大小小五六個魚燈,以竹編作骨架,綿紙為魚皮,用彩筆繪飾圖案,裡面安裝LED燈,用黃麻繩固定,散落在院子裡,晚上天黑下來,燈亮起的那一刻,傳統手工藝在這一刻具象化,大大小小的魚燈彷彿光之圖騰,從時光長河裡遊弋而出,姜願用手機記錄下這一幕,將製作魚燈的整個過程,包括上山砍竹子到現在魚燈活靈活現地在院子裡照亮農家小院,用心影片剪輯,發到抖音上。
母女倆都有些緊張,每個小時都要刷一下抖音上的後臺資料,怕改變了農家小院的風格,網友們不買賬,畢竟姜瀾芳這個抖音賬號是透過農家小院曬秋漲粉的,現在秋天已經接近尾聲,樹枝上的紅柿子也越來越少,改變了原本的影片風格,很容易失去原來的粉絲。
但一個晚上過去,最新發的魚燈短影片點選量並不少,網友互動也比較熱情,一天一夜過去,影片點贊竟然12萬人點贊,9萬多人收藏,3萬多人分享,很多人都對魚燈感興趣。
還有人分享年節的時候來黃山這邊旅遊,在汪滿田村、瞻淇村和漁梁等地的魚燈節上拍的照片,當鑼鼓驚破群山暮色,赤魚青鯉便活了,少年們高擎支棍疾走窄巷,燭淚與汗水共同暈染出光的軌跡,遊燈隊伍在水邊穿梭時,漫天星子紛紛墜入水中化作銀鱗,甚至還有人分享在黃山旅遊買的魚燈周邊。
網友酷酷弟:“死去的記憶又回來了,我女朋友是黃山那邊的,去年過年跟著女朋友去老家,正好趕上魚燈節活動,現場超級震撼,一夜魚龍舞被驚豔到了。看看我拍的圖。”
網友李凱峰山山:“去年去了瞻淇,也拍到了,現場人超級多,我舉著手機一路追著拍,就愛這樣的氛圍,年味十足,這個是真的種草了,我當時看到的魚燈,就是芳芳大姐做的這種魚燈,芳芳大姐掛連結賣魚燈吧?買一個小的掛在家裡,給孩子玩,讓孩子們也體會體會傳統手工藝的美。”
網友lc:“好美啊,想放在YouTube上放給我的外國同事看,芳芳大姐要不要去YouTube上註冊一個賬號?”
網友一條躺平的鹹魚:“別被棒子看到了,小心被偷。”
網友麗麗:“好美啊,感謝這麼美好的分享,這才是中國該有的花燈,終於不再是那些科技醜燈了,華流才是最牛逼的,希望多多吧古鎮傳統發揚廣大。”
網友滿滿一週:“又到了翻出我在徽州古鎮旅遊買的小魚燈的時候了,可愛不可愛?”
網友wow吼吼:“看我在屯溪老街買到的魚燈手辦。”
姜願不停地拿著手機刷評論。
當鑼鼓驚破群山暮色,赤魚青鯉便活了,汪滿田人以“水克火”的生存智慧,將魚燈化作抵禦祝融的符咒,巨魚昂首擺尾,以九米赤鱗攪動星河;瞻淇百姓借錦鯉燈祈願年年有餘,古巷的燈陣逶迤如龍,燭光穿透六百載煙塵,將辛棄疾筆下“一夜魚龍舞”的奇幻照進現實;而漁梁古鎮的燈船更衍生出“魚躍龍門”的哲思,新安江上曾有八艘並船共懸珠簾繡幕,如今雖不見千帆競渡,但岸上翻飛的魚燈仍吟唱著徽商逆流勇進的精神史詩,這些都被來黃山旅遊的網友們透過不同的方式記錄下來,分享到評論區,映照著文明傳承的生生不息。
姜願笑著跟姜瀾芳打了個OK的手勢:“媽媽,我覺得這集短影片很成功,現在離過年越來越近了,我們完全可以走非遺技藝和傳統民俗文化相結合的路子,製作和年俗年味有關的短影片,還能宣傳我們這兒的傳統文化,一舉兩得,哈哈哈。”
姜瀾芳也在刷抖音影片,心裡的大石頭落下來:“沒錯,沒錯,除了魚燈,我還會製作板龍,你媽我會的東西可多了,咱一樣一樣來,不愁找不到短影片內容,咱的好運氣就跟著魚燈一樣,愛拼就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