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鐘不幸離世,寶玉悲痛欲絕,哭得肝腸寸斷。李貴等人費了好大的勁,勸了半天才讓寶玉止住哭泣。回去的路上,寶玉依然沉浸在悲傷之中,神情悽惻哀傷。賈母拿出幾十兩銀子幫忙料理後事,另外還準備了奠儀,寶玉帶著這些去為秦鍾弔唁燒紙。七天之後,秦鐘的遺體被送去安葬,其他的事情也沒有什麼特別值得記述的了。此後,寶玉每天都對秦鍾思念不已,心中充滿了哀傷和感慨,可也沒有辦法讓秦鍾復生,只能默默承受這份悲痛。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這天賈珍等人來向賈政稟報:“園內的工程都已經完工了,大老爺已經去看過了,就等著老爺您去看看,如果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再進行改造,之後就可以題匾額和對聯了。”賈政聽後,沉思了一會兒,說道:“這匾額和對聯的事兒確實有些難辦。按道理應該請貴妃來賜題,可要是貴妃沒有親自看到園子的景色,大概也不會隨便擬定。要是一直等到貴妃來遊園之後再請她題字,這麼大的園子,那麼多的亭臺樓閣,沒有字來標註,會顯得很單調無趣,就算有美麗的花柳山水,也肯定會黯然失色。”

旁邊的一眾清客笑著回答道:“老世翁說得非常對。我們有個想法,各處的匾額和對聯肯定不能少,但也先不要確定最終的名字。現在可以根據各處的景緻,用兩字、三字或者四字,先大概擬出一些名字,暫時做成燈匾和對聯掛起來。等貴妃來遊園的時候,再請她確定最終的名字,這樣豈不是兩全其美?”

賈政等人聽了,都覺得這個辦法不錯,說道:“你們說得有道理。我們今天就去看看園子,先把題字擬出來,如果合適就用;要是不合適,就把雨村請來,讓他再重新擬定。”眾人笑著說:“老爺您今天擬定的肯定很好,何必還要等雨村來呢。”賈政笑著說:“你們不明白,我從小在花鳥山水的題詠方面就沒什麼天賦,現在上了年紀,又忙於公事,對於這些怡情悅性的文章就更加生疏了。就算擬出了名字,恐怕也會顯得迂腐古板,不但不能為花柳園亭增添光彩,反而會覺得不合適,那就沒意思了。”眾清客又笑著說:“這也沒關係。

我們大家一起看,一起擬定,各自提出好的地方,好的就保留,不好的就刪掉,這樣也可以。”賈政說:“這個說法很對。而且今天天氣暖和,大家正好去園子裡逛逛。”說完就起身,帶領眾人前往園子。 賈珍提前去園子裡通知大家。碰巧最近寶玉因為思念秦鍾,一直心情憂鬱,賈母常常讓人帶他到園子裡玩耍解悶。這時寶玉也剛進園子,突然看見賈珍匆匆走來,笑著對他說:“你還不趕緊出去,老爺就要來了。”

寶玉一聽,帶著奶孃和小廝們,慌慌張張地一溜煙跑出了園子。剛轉過彎,就迎面碰上賈政帶著一眾客人走過來,想躲也躲不掉了,只好乖乖地站到一邊。 賈政最近聽說私塾先生稱讚寶玉特別擅長對對聯,雖然不喜歡讀書,卻在這方面有點獨特的才能。今天偶然碰到這個機會,就命令寶玉跟著一起。寶玉沒辦法,只好跟著去了,心裡還不知道父親到底是什麼意思。 賈政一行人剛走到園門前,就看見賈珍帶著許多執事人員在一旁恭敬地站著。賈政說:“你先把園門都關上,我們先看看園子外面的景色,然後再進去。”

賈珍聽了,馬上讓人把園門關上。賈政一本正經地審視著園門,只見正門有五間,上面覆蓋著筒瓦,屋脊呈泥鰍脊的形狀;門欄和窗格,都是精心雕刻著新鮮的花樣,沒有用朱粉進行塗飾;一色的水磨磚牆,下面是白石砌成的臺階,雕刻成西番草的花樣。左右望去,都是雪白的粉牆,下面是虎皮石,隨著地勢砌成各種形狀,整體看起來確實不顯得富麗堂皇、落入俗套,賈政心裡很是歡喜。於是他下令開啟園門,一進門,就看見迎面有一座翠綠的山峰擋住了視線。 眾清客都紛紛讚歎道:“好山,好山!”

賈政說:“如果沒有這座山,一進園子所有的景色就都一覽無餘了,那還有什麼趣味呢。”眾人都附和道:“太對了。如果不是胸中有著深遠的意境和謀劃,怎麼能想到這樣的設計呢。”說完,大家往前望去,只見白色的石頭高低錯落,有的像鬼怪,有的像猛獸,縱橫交錯地矗立著,石頭上面佈滿了苔蘚,藤蘿纏繞掩映,中間隱隱露出一條狹窄的小路。賈政說:“我們就從這條小路開始遊覽,回來的時候從另一邊出去,這樣就可以把整個園子的景色都看完了。” 說完,賈政讓賈珍在前面帶路,自已則扶著寶玉,慢慢地走進了山口。

抬頭一看,忽然發現山上有一塊像鏡子一樣光滑的白石,正好是迎面適合題字的地方。賈政回頭笑著問大家:“各位看看,這裡題個什麼名字比較好呢?”眾人聽了,有的說應該題“疊翠”二字,有的說應該題“錦嶂”,還有的說“賽香爐”,或者“小終南”,各種各樣的名字,提了有幾十個。 其實這些清客心裡都明白,賈政是想借此機會試試寶玉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所以只是用一些俗套的名字來應付。

寶玉心裡也猜到了父親的用意。賈政聽了眾人的提議後,回頭讓寶玉來擬一個名字。寶玉說:“我曾經聽古人說過:‘編新不如述舊,刻古終勝雕今。’況且這裡並不是園子的主山正景,本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可以題字,不過是遊覽途中的一個過渡之處。不如直接寫上‘曲徑通幽處’這句古詩,這樣倒顯得大方氣派。”眾人聽了,都紛紛稱讚道:“太對了!二少爺天分高,才情出眾,不像我們這些讀死書的人。”

賈政笑著說:“可別過分誇獎他。他年紀小,不過是略知一二就拿來充數,大家別太當真,只是開個玩笑罷了。我們再接著考慮其他的擬題。”

眾人說著話,走進了石洞。眼前的景象令人眼前一亮,只見佳木鬱鬱蔥蔥,繁茂昌盛,奇花鮮豔奪目,光彩照人。一條清澈的溪流,從花木繁茂的深處蜿蜒曲折地流淌下來,瀉於石縫之間。再往前走幾步,地勢漸漸向北邊延伸,變得平坦開闊起來。兩邊的飛樓高聳入雲,雕樑畫棟,精美的屋脊和雕花的欄杆,都隱隱約約地隱藏在山坳和樹梢之間。低頭俯瞰,那清澈的溪流如同白雪傾瀉,潔白無瑕,石頭堆砌的臺階彷彿穿入雲霄,一條白石砌成的欄杆,環繞著池塘邊緣。池塘上有一座石橋,分為三個橋洞,橋洞的獸頭口中吐出水流,形態逼真。

橋上建有一座亭子。 賈政和眾人登上亭子,倚靠在欄杆旁坐下。賈政開口問道:“各位覺得給這座亭子取個什麼名字好呢?”眾人紛紛說道:“當年歐陽公在《醉翁亭記》中寫道‘有亭翼然’,不如就叫‘翼然’吧。”賈政笑著說:“‘翼然’這個名字雖然不錯,但這座亭子是建在水面之上的,取名還應該偏向與水有關的,這樣才更相稱。依我看,歐陽公文中‘瀉出於兩峰之間’的這個‘瀉’字就很好。”有一位客人連忙附和道:“是極,是極。

用‘瀉玉’二字,實在是妙啊。”賈政手拈鬍鬚,沉思起來。他抬頭看到寶玉在一旁侍奉,便笑著讓寶玉也擬一個名字。 寶玉聽到父親的吩咐,趕忙回答道:“老爺剛才所商議的已經很不錯了。但要是仔細追究起來,當年歐陽公題釀泉用‘瀉’字是合適的,可今日此處的泉水若也用‘瀉’字,就感覺不太妥當。況且這裡是省親時皇上駐蹕的別墅,也應當符合應制的規格,用這樣的字眼,顯得有些粗陋不雅。

我覺得應該再擬一個更含蓄蘊藉的名字。”賈政笑道:“各位聽聽,他這論調如何?剛才眾人想新名字,你說不如用古人的;如今我們用古人的,你又說粗陋不妥。那你說說你的想法,我聽聽。”寶玉說道:“要是用‘瀉玉’二字,那還不如用‘沁芳’二字,這樣豈不更新穎雅緻?”賈政聽了,手拈鬍鬚,微微點頭,沒有說話。眾人見狀,連忙紛紛迎合,誇讚寶玉才情出眾。賈政接著說:“匾額上的兩個字還算容易。

你再作一副七言對聯吧。”寶玉聽後,站在亭上,環顧四周,心中頓時有了主意,於是念道:“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賈政聽了,點頭微笑,眾人也紛紛稱讚不已。 隨後,眾人走出亭子,越過池塘,一路上對一山一石、一花一木,都格外留意,仔細觀賞。忽然,抬頭看見前方有一帶粉牆,牆內有幾間修整的房舍,千百竿翠竹在周圍環繞遮蔽,景色清幽。

眾人都讚歎道:“好一個美妙的地方!”於是大家一同走進院內,只見入門處便是一條曲折的遊廊,臺階下的石子鋪成了一條小路。上面有小小兩三間房舍,一間明亮的正房,兩間昏暗的廂房,裡面的床几椅案都是根據房間的佈局和尺寸定製的。從裡間房內又有一個小門,出去便是後院,院裡有高大的梨樹和芭蕉樹。

還有兩間小小的偏房。後院牆下忽然有一道縫隙,一股泉水從中流出,開鑿的溝渠僅有一尺多寬,泉水灌入牆內,沿著臺階和房屋流淌到前院,在竹林下盤旋環繞後流出。賈政笑著說:“這一處還算不錯。要是能在月夜時分,坐在這窗下讀書,那這一生也不算虛度了。”說完,他看向寶玉,嚇得寶玉趕忙低下了頭。 眾客人見狀,連忙用話語為寶玉解圍,又說道:“此處的匾額應該題四個字。”賈政笑著問道:“哪四個字呢?”一個人說題“淇水遺風”。賈政搖了搖頭說:“太俗氣了。”又一個人提議“睢園雅跡”。賈政還是說:“也俗氣。”賈珍笑著說:“還是讓寶兄弟擬一個吧。”賈政板著臉說:“他還沒開始作,就先議論別人的好壞,可見就是個輕薄之人。”

眾客人說:“他議論得也有道理,可又拿他怎麼辦呢。”賈政連忙說:“別這麼縱容他。”於是命令寶玉道:“今日就任憑你大膽胡說,先說說你的看法,然後再允許你擬題。剛才眾人說的,有能用的嗎?”寶玉聽了,回答道:“我覺得都不太合適。”賈政冷笑道:“怎麼就不合適了?”寶玉說:“這裡是皇上首次幸臨的地方,題字必須要歌頌聖上才行。要是用四字的匾額,又有古人現成的合適詞語,何必再重新創作。”賈政問道:“難道‘淇水’‘睢園’不是古人的典故嗎?”寶玉說:“這些太刻板迂腐了。我覺得用‘有鳳來儀’四字比較好。”眾人聽了,都紛紛叫好。

賈政點頭道:“你這畜生,也不過是‘管窺蠡測’罷了。”接著又命令道:“再題一副對聯。”寶玉便念道:“寶鼎茶閒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

賈政聽了,搖了搖頭說:“也沒什麼特別出色的地方。”說完,便帶領眾人走出了這個院落。 眾人正準備離開時,賈政忽然又想起一件事,便問賈珍道:“這些院落房宇以及几案桌椅都已經有了,還有那些帳幔簾子以及陳設的玩器古董,也都是按照各處的風格搭配好的嗎?”賈珍回答道:“陳設的東西已經增添了許多,到時候自然會按照合適的方式進行擺放。

帳幔簾子,昨天聽璉兄弟說,還沒有完全置辦齊。原本在工程一開始的時候,就畫好了各處的圖樣,量好了尺寸,派人去置辦了。想必昨天已經置辦了一半。”賈政聽了,就知道這件事不是賈珍負責到底的,於是派人去傳喚賈璉。

沒過多久,賈璉匆匆趕來。賈政向他詢問起園內用於裝飾佈置的物品情況,包括一共有多少種,目前已經得到了多少種,還欠缺多少種。賈璉聽到父親的詢問,急忙從靴筒裡取出靴掖內裝著的一個紙折略節,仔細看了看後,回覆道:“妝蟒繡堆、刻絲彈墨以及各種綢綾材質的大小幔子,總共一百二十架,昨天已經得到了八十架,還缺四十架。簾子總共二百掛,昨天已經全部置辦好了。

另外還有猩猩氈簾二百掛,金絲藤紅漆竹簾二百掛,墨漆竹簾二百掛,五彩線絡盤花簾二百掛,這些每樣都只得到了一半,不過到秋天的時候應該就能全部備齊了。椅搭、桌圍、床裙、桌套,每種各一千二百件,也都已經有了。” 眾人一邊走,一邊聽賈璉彙報。忽然,前方一座青山斜斜地擋住了去路。轉過山彎,隱隱約約地看到有一帶用黃泥築成的矮牆,牆頭都用稻莖覆蓋著,顯得質樸自然。

矮牆內有幾百株杏花樹,杏花盛開,如火焰般熱烈,似雲霞般絢爛。牆內有幾間茅屋,外面種著桑、榆、槿、柘等樹木,各種樹木的新枝嫩芽,順著地勢的曲折,編成了兩排青青的籬笆。籬笆外的山坡下,有一口土井,旁邊擺放著桔槔、轆轤之類的汲水工具。井下面是一塊塊整齊排列的田地,種著各種蔬菜,菜花盛開,一片生機勃勃,一眼望不到邊際。 賈政看到這番景象,臉上露出笑容,說道:“倒是這個地方有些意思。雖然明顯是人工建造的,但此刻看到,難免讓我生出歸隱田園的想法。我們進去休息休息吧。”

說完,正要走進籬門,忽然看見路旁有一塊石碑,顯然是為了留題而準備的。眾人紛紛笑道:“更妙了,更妙了!如果在這裡掛一塊匾額等待題字,那這田園農家的風味可就全沒了。立上這麼一塊石碑,感覺增色不少,若不是範石湖描寫田家的詩句,都不足以形容這裡的美妙。”賈政說:“那請各位題字吧。”眾人說道:“剛才世兄說‘編新不如述舊’,這裡古人已經把意境都表達盡了,不如就直接寫上‘杏花村’,這名字妙極了。”

賈政聽了,笑著對賈珍說:“多虧你們提醒我。這裡處處都很美妙,只是還少一個酒幌。明天做一個,不要太華麗,就按照外面村莊的樣式來,用竹竿挑著掛在樹梢上。”賈珍連忙答應,又回稟道:“這裡最好不要養別的雀鳥,只買些鵝、鴨、雞之類的家禽,才和這裡的景緻相稱。”賈政和眾人都點頭稱是:“更妙了。”賈政又對眾人說:“‘杏花村’這個名字固然不錯,只是犯了直接用原名的忌諱,村名還是等請貴妃賜名比較好。”眾清客都表示贊同:“是呀。那現在先擬個虛的名字,用什麼字樣好呢?”

大家都在思索著,寶玉卻等不及了,也沒等賈政下令,就搶先說道:“舊詩裡有‘紅杏梢頭掛酒旗’的句子。我看不如就叫‘杏簾在望’,這四個字更合適。”眾人紛紛稱讚:“好一個‘在望’!這名字又暗合‘杏花村’的意思。”寶玉卻冷笑一聲,接著說:“如果村名只用‘杏花’二字,那就太俗氣、太簡陋了。又有古人詩說‘柴門臨水稻花香’,我覺得用‘稻香村’這個名字才更妙。”眾人聽了,更是歡呼拍手,連稱:“妙!”

賈政卻突然大聲呵斥道:“你這個無知的孽障!你能知道幾個古人,能記得幾首熟悉的詩,竟敢在老先生們面前賣弄!我剛才讓你說那些,不過是試試你的水平高低,開個玩笑罷了,你還當真了!” 說著,賈政帶著眾人走進茅屋。屋內紙窗木榻,一點富貴奢華的氣息都沒有,充滿了質樸的田園風格。賈政心裡暗自歡喜,卻故意看著寶玉問道:“你覺得這裡怎麼樣?”眾人見賈政這麼問,都悄悄地推了推寶玉,示意他說些好話。

可寶玉卻不聽眾人的勸告,立刻應聲說道:“我覺得這裡比不上‘有鳳來儀’的地方多了。”賈政聽了,生氣地罵道:“你這個無知的蠢貨!你只知道朱樓畫棟、奢華富麗才是好的,哪裡懂得這清幽的意境。這終究是你不讀書的過錯!”寶玉趕忙回答道:“老爺教訓得固然沒錯,但古人常說‘天然’二字,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眾人見寶玉如此固執,都怪他呆傻痴笨,一點也沒改變。現在聽到他問“天然”的意思,忙解釋道:“別的你都明白,怎麼連‘天然’都不知道?‘天然’就是指天生自然就有的,不是人力所能造就的。”

寶玉卻反駁道:“這就對了!在這裡設定一個田莊,明顯看得出是人力刻意建造、雕琢而成的。這裡遠沒有相鄰的村莊,近也不靠著城鎮,背後的山沒有連貫的山脈,面臨的水沒有源頭,高處沒有寺廟的寶塔,下面沒有通向集市的橋樑,孤零零地矗立在這裡,實在稱不上是壯觀宏大的景象。怎麼能比得上之前的‘有鳳來儀’,那裡有自然的道理,得到了自然的氣息,雖然也是種竹引泉,但卻沒有人工雕琢的痕跡。

古人說‘天然圖畫’四個字,就是怕在不合適的地方強行建造出某種景觀,不是真正的山卻強行堆出山的樣子,即使做得再精緻,最終也還是不協調……” 寶玉還沒說完,賈政就氣得大聲喝命:“把他叉出去!”寶玉剛被帶出去,賈政又喝命:“回來!”

接著命令道:“再題一副對聯,如果寫得不通順,一併打嘴!”寶玉沒辦法,只得念道:“新漲綠添浣葛處,好雲香護採芹人。”

賈政聽了寶玉所題的對聯,無奈地搖了搖頭,評價道:“這更不好了。”隨後,他領著眾人繼續前行。大家轉過山坡,穿行在花叢柳林間,時而撫摸著石頭,時而沿著泉水邊走。經過荼蘼花架,又走進木香棚,越過牡丹亭,穿過芍藥圃,進入薔薇院,再走出芭蕉塢,一路蜿蜒曲折,景色各異。 忽然,眾人聽到潺潺的流水聲,原來是水流從石洞中傾瀉而出。石洞上方,蘿薜等藤蔓倒掛垂下;下方的水面上,落花輕輕漂浮蕩漾。

眾人見狀,紛紛讚歎:“好景緻,好景緻!”賈政便問大家:“諸位覺得此處該題個什麼名字呢?”眾人思索片刻後說道:“不用再費心思擬名了,‘武陵源’這三個字恰恰合適。”賈政卻笑著搖頭說:“這名字又過於實在了,而且顯得陳舊。”眾人又笑著提議:“那不然就用‘秦人舊舍’這四個字吧。”寶玉聽後,連忙說道:“這個名字越發過於直白顯露了。‘秦人舊舍’帶有避亂的意思,在這裡用不太合適。依我看,不如用‘蓼汀花漵’四個字。”

賈政聽了,嚴厲地批評寶玉在胡說八道。 眾人準備進入港洞時,賈政忽然想起還不知道有沒有船。賈珍趕忙回稟道:“採蓮船一共有四隻,座船有一隻,只是如今還沒有造好。”賈政略帶遺憾地笑道:“可惜沒辦法乘船進去了。”賈珍接著說:“從山上的盤道也可以進去。”說完,便在前面帶路,大家攀著藤蔓、扶著樹木,向山上走去。只見水面上的落花越來越多,水卻越發清澈,水波盪漾,曲折縈繞。

池塘邊有兩行垂柳,其間夾雜著桃樹和杏樹,枝葉繁茂,遮天蔽日,地上竟沒有一點塵土。忽然,柳蔭中又露出一座硃紅色欄杆的折帶板橋。眾人過橋後,發現這裡四通八達,眼前出現了一所清涼的屋舍。屋舍的牆壁是一色的水磨磚牆,青瓦鋪就的花牆,顯得格外雅緻。大主山分出的山脈,彷彿都從牆中穿過,別有一番景緻。 賈政看了這所房子,覺得有些乏味,說道:“此處這所房子,實在是沒什麼趣味。”

然而,當他邁步走進門時,眼前突然出現一塊高聳入雲的玲瓏巨石,巨石四面環繞著各式各樣的石塊,將裡面所有的房屋都遮擋住了,而且這裡一株花木都沒有。取而代之的是許多奇異的草類:有的草牽著藤,有的草引著蔓;有的垂掛在山巔,有的從石縫中穿出;甚至有的垂在屋簷下,繞著柱子,盤繞在臺階旁。這些草有的像翠綠的飄帶隨風搖曳,有的像金色的繩子盤繞屈曲;有的果實如同丹砂般鮮紅,有的花朵像金桂般璀璨。它們散發著濃郁的芬芳,那香氣絕非普通花香可比。賈政不禁露出笑容,說道:“有意思!

只是這些草我大多不認識。”有人猜測道:“可能是薜荔藤蘿吧。”賈政卻搖頭說:“薜荔藤蘿可沒有這麼奇異的香味。”寶玉在一旁說道:“確實不是。這些草中也有藤蘿薜荔。那散發香氣的是杜若蘅蕪,那一種大概是蘭草,這一種大概是清葛,那一種是金草,這一種是玉蕗藤,紅色的自然是紫芸,綠色的肯定是青芷。

我想《離騷》《文選》等書上記載的那些異草,有的叫藿姜蕁,有的叫綸組紫絳,還有石帆、水松、扶留等,也有叫綠荑的,以及丹椒、蕪、風連等。如今時間久了,很多人都不認識這些草了,所以大家都根據它們的形狀來命名,時間一長,名字叫著叫著就變了,這種情況也是有的。”寶玉還沒說完,賈政就大聲呵斥道:“誰問你了!”

嚇得寶玉趕緊往後退,不敢再說話。 賈政看到兩邊都是抄手遊廊,便順著遊廊走了進去。只見上面有五間寬敞明亮的大屋,連著捲棚頂,四面都有走廊。綠色的窗戶,油飾的牆壁,比前面幾處地方更加清雅別緻。賈政感嘆道:“在這軒中煮茶彈琴,都不必再焚燒名貴的香料了。這處建築已出乎我的意料,諸位必定有佳作新題來為它的匾額題名,才不辜負這一番景緻。”眾人笑著說:“再沒有比‘蘭風蕙露’更貼切的了。”

賈政點頭道:“也只好用這四個字了。那對聯該怎麼寫呢?”這時,有一個人說道:“我倒想出了一對,大家幫忙批改指正一下。”於是念道:“麝蘭芳靄斜陽院,杜若香飄明月洲。”眾人聽了評價道:“妙是妙,只是‘斜陽’二字不太合適。”那人解釋道:“古人有詩說‘蘼蕪滿手泣斜暉’。”眾人卻紛紛搖頭說:“這意境太頹喪了,太頹喪了。”又有一個人說:“我也有一聯,大家評一評。”接著念道:“三徑香風飄玉蕙,一庭明月照金蘭。”賈政手拈鬍鬚,沉吟不語,心中也想著要題一聯。忽然,他抬頭看到寶玉在一旁不敢出聲,便大聲喝道:“怎麼該你說話的時候又不說了?

還要等人來請教你不成!”寶玉聽到父親的斥責,趕忙回道:“此處並沒有什麼‘蘭麝’‘明月’‘洲渚’之類的實際景物,要是一定要這樣刻意地寫這些字樣,那就是題二百聯也寫不完。”賈政生氣地說:“誰強迫你一定要說這些字樣了?”寶玉接著說:“如此說來,匾額上不如就題‘蘅芷清芬’四個字。”至於對聯則是:“吟成荳蔻才猶豔,睡足荼蘼夢也香。”賈政聽了,笑著說:“這明顯是套用的‘書成蕉葉文猶綠’,沒什麼新奇的。”

眾清客卻紛紛說道:“李太白寫‘鳳凰臺’之作,也是全套‘黃鶴樓’的寫法,只要套得巧妙就行。如今仔細品評起來,方才這一聯,竟比‘書成蕉葉’還要顯得幽閒活潑。甚至覺得‘書成蕉葉’那一句,倒像是套用這一聯而來的。”賈政笑著反駁道:“豈有此理!”

眾人說著話,一同從屋內走出。沒走多遠,便望見一座高大雄偉的樓閣,層層高樓拔地而起,四周的宮殿般建築相互環抱,長長的複道曲折環繞。青松的枝葉輕拂著屋簷,玉石欄杆圍繞著臺階,獸面門環閃耀著金色光輝,螭頭裝飾絢麗奪目。賈政說道:“這應該就是正殿了,只是看起來過於富麗堂皇了些。”

眾人紛紛回應:“正該如此才對。雖說貴妃崇尚節儉,天性厭惡繁雜、喜愛質樸,可如今她身份尊貴,按照禮儀來說,這樣的佈置也不算過分。” 眾人一邊交談,一邊前行,只見正前方赫然出現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雕刻著龍與螭相互盤繞守護的圖案,工藝精湛,玲瓏剔透。賈政問道:“此處該題什麼文字才好呢?”眾人異口同聲地說:“必定是‘蓬萊仙境’這四個字最為絕妙。”賈政聽後,只是搖頭,並未言語。

寶玉見到這個地方,心中忽然有所觸動,陷入了沉思,感覺好像在哪裡見過,可一時之間又想不起到底是哪年哪月哪日的事了。賈政又讓他為這裡擬題,可寶玉只顧著回憶之前的情景,對此時的任務全然無心。眾人不明白他的心思,只以為他被這半日的考驗折磨得精神渙散,才思枯竭了;要是再繼續考問逼迫,萬一他著急之下出了什麼事,反倒不好收場。於是趕忙都勸賈政:“算了,算了,明天再讓他題吧。”

賈政心裡也擔心賈母會不放心,便冷笑著對寶玉說:“你這個畜生,也有江郎才盡的時候啊。也罷,限你一天時間,明天要是還做不出來,我定不會饒恕你。這裡是至關重要的一處,你可要好好用心寫出來!” 說完,賈政帶著眾人走出,再次環顧四周,才發現從進門到現在,才遊覽了園子的十分之五六。這時,有人前來稟報,說賈雨村派人來回話。賈政笑道:“剩下這幾處來不及遊覽了。不過即便如此,還是要從那邊出去,即便不能細細觀賞,也能稍微看個大概。”說著,便帶著客人繼續前行,來到一座大橋前,只見水流如同晶瑩的珠簾一般奔騰而下。

原來這座橋是連線外面河流的水閘,泉水就是從這裡引入園內的。賈政問道:“這個水閘該取個什麼名字呢?”寶玉回答道:“這裡是沁芳泉的正源,就叫‘沁芳閘’吧。”賈政卻斥責道:“胡說,偏偏不許用‘沁芳’二字。” 於是眾人繼續前行,一路上,或見到清幽的堂舍、茅草屋,或看到用石頭堆砌而成的圍牆,或瞧見用花木編織成的窗戶,或在山下發現幽靜的尼姑佛寺,或在林中隱藏著女道修行的丹房,還有那長廊曲折、洞穴幽深,以及方形的大屋、圓形的亭子,賈政都沒來得及進去參觀。

賈政說自已走了半天,腿都酸了,還沒休息過,這時忽然又看到前面出現了一所院落,便笑道:“到這裡可得進去休息休息了。”說著,便徑直帶著眾人繞過碧桃花,穿過一道用竹籬和花障編織而成的月洞門,不一會兒就看到粉牆環繞,綠柳低垂。賈政和眾人走進了院落。 一進院門,兩邊都是相連的遊廊。院子裡點綴著幾塊形態各異的山石,一邊種著幾株芭蕉;另一邊則是一棵西府海棠,枝繁葉茂,形狀如傘,垂下的枝條彷彿翠綠的絲線,花朵綻放,猶如丹砂般豔麗。眾人不禁讚歎:“好花,好花!以往也見過不少海棠,可從沒見過如此美妙的。”

賈政介紹道:“這花叫做‘女兒棠’,是從外國引進的品種。民間傳說它出自‘女兒國’,據說那個國家這種花最為繁盛,不過這也是荒誕不經的說法罷了。”眾人笑著問道:“雖然這說法不可信,但為什麼這個名字能流傳這麼久呢?”寶玉解釋道:“大概是文人雅士們覺得這花的顏色紅得如同女子施了胭脂,花朵輕盈柔弱,彷彿女子嬌弱帶病的模樣,與閨閣女子的風度極為相似,所以才用‘女兒’來命名。

想來是被世間那些庸俗之人聽到後,便在野史中添油加醋當作證據,以訛傳訛,大家就都當真了。”眾人聽後,都紛紛點頭稱讚說得妙。 眾人一邊說著話,一邊都在廊外抱廈下預先打造好的榻上坐下。賈政問道:“大家想想,用幾個什麼新穎的字來為這裡題名呢?”一位客人提議道:“‘蕉鶴’二字最為巧妙。”又有一人說:“‘崇光泛彩’才更妙。”賈政和眾人都稱讚道:“好一個‘崇光泛彩’!”寶玉也附和道:“確實妙極。”

但隨即又感嘆道:“只是可惜了。”眾人忙問:“可惜什麼?”寶玉解釋道:“此處芭蕉和海棠兩種植物都有,其中暗含有‘紅’‘綠’二字的意思。如果只說芭蕉,那海棠就沒有了著落;如果只說海棠,芭蕉也失去了關聯。所以只有芭蕉沒有海棠不行,只有海棠沒有芭蕉更不行。”賈政問道:“那依你該怎麼辦?”

寶玉回答:“依我看,題‘紅香綠玉’四個字,才能兩全其美,把兩種植物的特點都體現出來。”賈政聽後,搖頭說道:“不好,不好!” 說完,賈政帶著眾人走進房內。只見這幾間屋子的佈置與別處截然不同,竟然看不出明顯的間隔。原來四面都是雕空的玲瓏木板,上面雕刻著各種精美的圖案,有的是“流雲百蝠”,有的是“歲寒三友”,有的是山水人物,有的是翎毛花卉,有的是集錦圖案,有的是博古紋飾,還有的是卍字圖案。

這些圖案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經過精心雕琢,再用五彩顏料描繪,鑲嵌著金銀珠寶。一個隔板一個隔板之間,有的是用來藏書的地方,有的是放置香爐的地方,有的是擺放筆硯的地方,有的是用來供花設瓶、安放盆景的地方。隔板的樣式各種各樣,有的是天圓地方的形狀,有的是葵花蕉葉的樣式,有的是連環半璧的圖案。整個房間真是花團錦簇,精緻剔透,玲瓏無比。

一會兒看到的是用五色紗糊成的小窗,一會兒看到的是用彩綾輕輕覆蓋的幽戶。而且滿牆滿壁,都是根據古董玩器的形狀摳成的槽子。諸如琴、劍、懸瓶、桌屏之類的物品,雖然懸掛在牆壁上,卻與牆壁完全平齊。眾人看了,都讚歎道:“這想法太精緻了!真不知道是怎麼構思出來的!”

賈政等人走進屋內,還沒走到兩層深處,就都迷失了原本的路線。往左看,似乎有門可以通行;往右看,又有窗戶暫時阻隔。等到走近了,卻又被一架書擋住了去路。他們回頭再走,又看到窗紗明亮通透,似乎有門徑可以前行。可等到了門前,忽然看見迎面也走進來一群人,模樣竟都和他們自已一模一樣。仔細一看,原來是一架巨大的玻璃鏡子映照出來的。等轉過鏡子,發現門子更多了,簡直讓人暈頭轉向。

賈珍見狀,笑著說道:“老爺,您隨我來。從這扇門出去,就是後院,從後院出去,反倒比之前的路更近。”說著,又轉過了兩層紗櫥錦槅,果然找到了一扇門出去。只見院中擺滿了薔薇和寶相花,繁花似錦,美不勝收。轉過花障,卻見一條清澈的小溪攔住了去路。眾人都感到十分詫異,紛紛問道:“這股水又是從哪裡流過來的呢?”賈珍遠遠地指著解釋道:“這水原本是從那個水閘開始流,流到那個洞口,然後從東北的山坳裡引到了那個村莊,又開了一道岔口,引到了西南方,最後都匯聚到這裡,仍舊合在一處,從那道牆下流出園子。”

眾人聽了,都讚歎道:“真是神妙之極啊!” 正說著,忽然一座大山擋住了道路。眾人都以為迷路了,紛紛說道:“這可怎麼走啊,迷了路了。”賈珍卻笑著說:“大家隨我來。”依舊在前面帶路,眾人跟著他,沿著山腳邊忽然一轉,眼前便出現了一條平坦寬闊的大路,一下子就看到了大門。眾人都感嘆道:“有趣,有趣,這園子的設計真是巧奪天工,精妙絕倫啊!”於是,大家一起走出了園子。 寶玉心裡一直惦記著園子裡的事情,又沒有聽到賈政讓他離開的吩咐,只好跟著來到了書房。賈政這時忽然想起了寶玉,便大聲喝道:“你還不回去?難道還沒逛夠嗎!也不想想逛了這麼半天,老太太肯定一直在惦記著你。趕緊進去,老太太疼你都白疼了。”

寶玉聽了,這才退了出來。 到了院外,幾個跟著賈政的小廝立刻圍了上來,攔腰抱住寶玉,說道:“今兒可多虧了我們,老爺才這麼高興。老太太派人出來問了好幾遍,都虧我們回說老爺很高興。不然,要是老太太叫你進去,你就沒辦法展示才華了。人人都說,你今天作的那些詩比別人的都強。今兒得了這麼好的彩頭,該好好賞賞我們了。”寶玉笑著說:“每人給一吊錢。”眾人卻不樂意了,說道:“誰稀罕那一吊錢!把你這個荷包賞給我們吧。”說著,一個小廝上來就解寶玉的荷包,另一個則去解扇囊,不由分說,就把寶玉身上佩戴的東西都解了下來。

還說道:“我們會好好給你送上去的。”然後一個小廝把東西抱在懷裡,幾個小廝圍繞著,把寶玉送到了賈母居住的二門前。 當時賈母已經派人來看了好幾次寶玉的情況。眾奶孃丫鬟迎上來,見過賈母,告訴她寶玉沒受到什麼為難,賈母心裡自然十分歡喜。 過了一會兒,襲人倒了茶過來,看到寶玉身邊佩戴的東西一件都沒有了,便笑著說:“你帶的東西肯定又被那些沒臉的傢伙解去了。”林黛玉聽說後,走過來一看,果然什麼都沒有了,便對寶玉說:“我給你的那個荷包也給他們了?你以後再想要我的東西,可沒那麼容易了!”

說完,賭氣回到自已的房間,把前幾天寶玉請她做的那個香袋兒拿了出來。這香袋兒才做了一半,她賭氣拿過來就要剪。 寶玉見她生氣,就知道事情不妙,趕忙追了過來,可還是晚了一步,香袋兒已經被剪破了。寶玉之前見過這個香囊,雖然還沒做完,但做工十分精巧,看得出黛玉費了不少心思。如今見黛玉無緣無故把它剪了,心裡也有些生氣。於是趕忙解開衣領,從裡面紅襖襟上把黛玉給的那個荷包解了下來,遞給黛玉看,說道:“你看看這是什麼!我什麼時候把你的東西給別人了?” 林黛玉看到寶玉如此珍視這個荷包,一直帶在衣服裡面,就知道他是怕被別人拿去,心裡頓時有些後悔自已太莽撞了,還沒弄清楚情況,就剪了香袋。

她又羞愧又生氣,低下頭一句話也不說。寶玉見狀說道:“你也不用剪了,我知道你是不想給我東西。那我把這個荷包還給你,行了吧?”說著,就把荷包扔到黛玉懷中,轉身要走。 黛玉見寶玉這樣,心裡越發氣了,哽咽著,氣都喘不過來,眼淚又止不住地流了下來。她拿起荷包又要剪。寶玉見她這樣,趕忙回身搶住,笑著說:“好妹妹,饒了它吧!”黛玉把剪子一摔,擦著眼淚說道:“你別一會兒對我好,一會兒又對我兇的,要是真惱了我,就放開手。這算什麼呀!”說完,賭氣上了床,臉朝裡躺下,不停地擦眼淚。

寶玉在一旁不停地“妹妹”長“妹妹”短地賠不是。這時,前面賈母不停地派人來找寶玉。眾奶孃丫鬟們趕忙回稟說:“寶玉在林姑娘房裡呢。”賈母聽了,說道:“好,好,好!讓他們姊妹們一起玩會兒吧。剛才他老子拘束了他半天,讓他開心開心。只要別讓他們拌嘴,別惹他生氣就行了。”眾人連忙答應。 黛玉被寶玉糾纏得沒辦法,只好起身說道:“你就是不想讓我安生,那我就離了你。”說著就往外走。

寶玉笑著說:“你走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一面說著,一面又把荷包拿起來戴上。黛玉伸手去搶,說道:“你剛才說不要了,這會兒又戴上,我都替你覺得害臊!”說著,“嗤”的一聲笑了出來。寶玉說道:“好妹妹,明天再給我做個香袋兒吧。”黛玉回道:“那得看我心情了。”

說著,兩人一起出了房間,往王夫人的上房走去,正好寶釵也在那裡。

這段時間,王夫人這邊熱鬧非凡。原來,賈薔已經從姑蘇採買了十二個女孩子,還聘請了教習,並且購置好了戲曲行頭之類的東西。此時,薛姨媽已經搬到了東北邊一所幽靜的房舍居住,梨香院早就被騰了出來,重新修繕後,便讓教習在這裡教導女孩子們演戲。又另外派了家中原本就曾學過歌唱、如今卻已白髮蒼蒼的老婦人們,讓她們帶領並管理這些女孩子。同時,讓賈薔負責管理日常的銀錢出入等事務,以及所有大小所需物料的賬目。

接著,林之孝家的前來稟報:“採訪並聘買到的十個小尼姑和小道姑都已經有了,就連新做好的二十套道袍也都備齊了。另外,還有一個帶髮修行的女子,本是蘇州人,她的祖上也是讀書做官的人家。因為生下這位姑娘後,她從小就疾病纏身,家裡買了許多替身兒都不管用,直到這位姑娘親自入了空門,病才好了,所以她一直帶髮修行,今年剛滿十八歲,法名叫妙玉。如今她的父母都已經去世了,身邊只有兩個老嬤嬤和一個小丫頭服侍。

她文墨精通,經文也不用再學,模樣更是十分出眾。因為聽說‘長安’都城中有觀音的遺蹟以及貝葉經文,去年她就跟隨師父來到了這裡,現在住在西門外的牟尼院。她的師父非常精通先天神數,在去年冬天圓寂了。妙玉本想扶著師父的靈柩回鄉,可她師父臨終時留下遺言,說她‘衣食起居不宜回鄉,在此靜居,日後自然會有你的歸宿’。所以她最終沒有回鄉。”王夫人沒等她把話說完,就說道:“既然這樣,我們為什麼不把她接過來呢?”

林之孝家的回答道:“去接她的時候,她說‘侯門公府,必定會以貴勢壓人,我是絕對不會去的’。”王夫人笑著說:“她既然是官宦人家的小姐,自然有些驕傲,下個帖子去請她又有何妨呢?”林之孝家的答應著出去了,命書啟相公寫好請帖去請妙玉。至於第二天派人備車轎去接妙玉等後續的事情,暫且先放下不說。 這時,又有人來稟報,說工程上等著糊東西的紗綾,需要鳳姐去開樓挑選;還有人來請鳳姐開啟庫房,收納金銀器皿。

就連王夫人以及上房的丫鬟們,也都一時忙得不可開交。寶釵見狀便說:“咱們別在這裡礙事了,去找探丫頭玩吧。”說著,就和寶玉、黛玉一起往迎春等人的房裡走去,暫且不提他們在那裡玩耍的事情。 王夫人等人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一直到十月底,幸好各項事務都準備齊全了:各處的監管都交清了賬目;各處的古董文玩也都陳設好了;負責採辦鳥雀的人,從仙鶴、孔雀到鹿、兔、雞、鵝等各類動物,都已經買全,並交給了園子裡各處按照景緻飼養;賈薔那邊也排練出了二十出雜戲;小尼姑和小道姑們也都學會了念幾卷經咒。

賈政這才稍微放寬了心,又請賈母等人進園,對各處的佈置一一斟酌,將所有細節都點綴妥當,確保沒有任何遺漏或不當之處。於是,賈政這才選擇了一個日子向皇上呈遞奏本。奏本呈上的那天,皇上硃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節,恩准賈妃省親。賈府接到這個恩旨後,更加日夜忙碌,這個年都沒好好過。

轉眼間,元宵節就要到了。從正月初八開始,就有太監出來提前檢視省親的路線和場地:確定在何處更衣,何處休息,何處接受行禮,何處開設宴席,何處退居休息。又有巡察地方、總理關防的太監,帶著許多小太監出來,對各處進行佈防,設定圍幙;指示賈府的人員何處該退下,何處該跪下,何處進膳,何處啟事,各種禮儀規矩繁雜多樣。外面還有工部官員和五城兵備道負責打掃街道,驅趕閒人。

賈赦等人督率著匠人扎制花燈煙火之類的東西,到了十四日,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停當。這一夜,賈府上下都沒有睡覺。 到了十五日五更天,賈母等有爵位的人,都按照品級穿著華麗的服飾,精心梳妝打扮。園子裡到處都是蟠龍圖案的帳幔飛舞,綵鳳形狀的簾子飄揚,金銀器皿閃耀著光彩,珠寶首飾爭奇鬥豔,鼎中焚燒著百合之香,瓶裡插著長春之花,整個園子安靜得沒有一點咳嗽聲。賈赦等人在西街門外等候,賈母等人在榮府大門外等候。

街頭巷口都用圍幙遮擋得嚴嚴實實。大家正等得不耐煩的時候,忽然有一個太監騎著高頭大馬而來,賈母趕忙迎上去,詢問訊息。太監說:“還早著呢!未初刻用過晚膳,未正二刻還要到寶靈宮拜佛,酉初刻要進大明宮領宴看燈,然後才會請旨出發,只怕要到戌初才會起身呢。”

鳳姐聽了說:“既然這樣,老太太、太太暫且請回房休息,等時間差不多了再來也不遲。”於是,賈母等人暫且各自去休息,園子裡的事務都靠鳳姐來打理。又命執事的人帶領太監們去吃酒飯。 不一會兒,就有人一擔一擔地挑著蠟燭進來,在各處點燈。剛點完燈,就聽到外面傳來一陣馬蹄聲。

很快,有十來個太監氣喘吁吁地跑來,一邊跑一邊拍手。其他太監會意,都知道是“賈妃要來了,賈妃要來了”,於是各自按照指定的方向站好。賈赦帶領著全族的子侄們在西街門外等候,賈母帶領著全族的女眷們在大門外迎接。

時間一點點過去,周圍寂靜無聲。突然,一對身著紅衣的太監騎著馬緩緩而來,到了西街門,他們下馬後,將馬趕到圍幙之外,然後垂手面朝西方站定。

過了好一會兒,又有一對太監同樣如此前來。不多時,來了十幾對這樣的太監,這時才隱隱約約聽到細微的音樂聲。 緊接著,一對對繡有龍紋的旌旗、裝飾著鳳羽的大扇,以及繪有野雞羽毛和夔龍圖案的器物依次出現,還有那用金粉裝飾的提爐,裡面焚燒著御用的香料,香氣四溢。隨後,一把曲柄的七鳳黃金傘緩緩而來,後面跟著的是穿著華麗冠袍帶履的人。又有負責事務的太監捧著香珠、繡帕、漱盂、拂塵等各類用品。

一隊隊人馬依次走過,最後,八個太監抬著一頂金頂金黃繡鳳的版輿緩緩走來。 賈母等人趕忙在路旁跪下。幾個太監飛快地跑過來,扶起賈母、邢夫人和王夫人。版輿抬進大門,進入儀門後向東而去,到了一所院落門前,有手持拂塵的太監跪地請求賈妃下輿更衣。於是,版輿抬進院門,太監們紛紛散去,只有昭容、彩嬪等引領著元春下了版輿。 只見院內各色花燈燦爛奪目,這些花燈都是用紗綾紮成的,製作極為精緻。

上面有一盞匾燈,寫著“體仁沐德”四個大字。元春進入室內,換好衣服後又走了出來,重新坐上版輿進入園子。此時,園中香菸嫋嫋,花彩絢麗,處處燈光相互映照,時時傳來輕柔的音樂聲,好一派太平祥和、富貴奢華的景象。 ——此時,有人暗自回想當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般淒涼寂寞,如果不是多虧了癩僧、跛道二人將其帶到這裡,又怎麼能見到如此盛大的場面。本想寫一篇《燈月賦》、《省親頌》來記錄今日之事,但又擔心落入其他書籍的俗套。按照此時的景緻,即使寫一篇賦或者一篇贊文,也無法完全形容出其中的美妙;即便不寫賦贊,這豪華富麗的景象,各位觀者也能夠想象得到。所以,倒不如省了這筆墨工夫,還是說些要緊的事情吧。

且說賈妃坐在轎中,看到園子內外如此奢華,不禁在心中默默嘆息,覺得這實在是過於浪費。忽然,又看見手持拂塵的太監跪地請求她登舟。賈妃於是下了版輿。只見眼前有一條清澈的河流,水流蜿蜒,如同游龍一般。河流兩邊的石欄上,掛滿了水晶玻璃製成的各色風燈,燈光點亮後,猶如銀花閃爍,又如雪浪翻湧。上面的柳、杏等樹木雖然沒有花葉,但都用通草、綢綾、紙絹等材料,依照樹枝的形態製作成了花葉,貼上在枝上,每一棵樹都懸掛著幾盞燈。 更不用說池中的荷荇、鳧鷺等景物,也都是用螺蚌、羽毛之類的東西製作而成的。各種燈光上下輝映,整個園子彷彿成了一個玻璃世界、珠寶乾坤。

船上也擺放著各種精緻的盆景燈,珠簾繡幕,桂木船槳、木蘭船橈,其精緻華美自不必多說。 不久,船駛入一個石港,港上有一盞匾燈,清晰地寫著“蓼汀花漵”四個字。 按說這“蓼汀花漵”以及“有鳳來儀”等匾額對聯,原本不過是上回賈政偶然用來試探寶玉的學業才情罷了,為何今日卻認真地採用了這些匾聯呢?況且賈政世代書香門第,來往的賓客以及陪侍在座的人,都是才華橫溢之輩,難道就沒有一位高手來題撰,竟然用一個小兒的戲言來草率搪塞?這真像是突然暴富、新獲榮耀的人家,肆意揮霍錢財,一味地追求華麗裝飾,最後大書“前門綠柳垂金鎖,後戶青山列錦屏”之類的句子,還以為這就是高雅美觀的了,這哪裡是《石頭記》中所描述的寧榮賈府會做的事情呢!

照此說來,這可真是大相矛盾了。 各位有所不知,待我把其中的原委說明,大家就明白了。 當年賈妃還未入宮的時候,自幼由賈母教養。後來有了寶玉,賈妃是長姐,寶玉是幼弟,賈妃考慮到母親年事已高,才得到這麼一個弟弟,所以對寶玉格外憐愛,與對待其他弟弟有所不同。而且寶玉和賈妃一同跟隨在祖母身邊,片刻不曾分離。 在寶玉還未入學堂之前,三四歲的時候,就已經得到賈妃的親自教導,教授了幾本書,認識了數千字。

他們雖然名分上是姊弟,但感情卻如同母子一般。賈妃入宮後,常常帶信出來給父母說:“一定要好好撫養寶玉,不嚴格要求他就不能成才,但過於嚴格又擔心會出意外,還會讓父母擔憂。”她對寶玉的眷戀和疼愛之情,一刻也沒有忘記。 前些日子賈政聽到塾師在背後稱讚寶玉在某些方面頗有才華,賈政原本並不相信。

恰好園子剛剛落成,便讓寶玉題撰匾額對聯,姑且試一試他情思的清濁。寶玉所擬的匾額對聯雖然不是絕妙之句,但對於一個幼童來說,也有可取之處。即便另外請名家高手來撰寫,固然不是難事,但想來卻不如這出自本家子弟之手的文字更有一番趣味。而且能讓賈妃看到這些是她疼愛的弟弟所寫,或許也不辜負她平日裡對寶玉的殷切期望。因為有這麼一段緣由,所以最終就用了寶玉所題的匾額對聯。

那天雖然沒有全部題完,後來也進行了補充擬定。 閒話少敘,且說賈妃看到“蓼汀花漵”這四個字,笑著說:“‘花漵’二字就已經很合適了,何必用‘蓼汀’呢?”侍座的太監聽了,急忙下了小舟,登上岸邊,飛快地將賈妃的話傳給賈政。賈政聽了,立刻讓人更換。 不一會兒,船靠近了內岸,賈妃又棄舟登上版輿。只見眼前的宮殿樓閣風姿綽約,華麗的宮殿巍峨聳立。石牌坊上原本寫著“天仙寶境”四個大字,賈妃趕忙讓人換成“省親別墅”四字。

隨後,賈妃進入了行宮。 但見行宮之中,庭中的大火把照亮了夜空,香料的碎屑鋪撒在地上,火樹銀花,金窗玉檻。說不盡那如同蝦鬚般的簾子高高捲起,用魚獺皮製成的地毯鋪在地上,鼎中飄著麝腦的香氣,屏風上排列著雉尾做成的扇子。當真是: 金門玉戶神仙府,桂殿蘭宮妃子家。

賈妃看到正殿之上沒有匾額,便開口詢問:“這座宮殿怎麼沒有匾額呢?”隨侍在旁的太監趕忙跪地啟奏道:“這是正殿,外臣們不敢擅自擬定匾額。”賈妃聽後,默默點頭,沒有說話。

這時,禮儀太監跪地奏請賈妃升座接受眾人行禮,兩側的樂隊隨即奏起了樂曲。兩名禮儀太監引領著賈赦、賈政等人在月臺之下依次站好,殿上的昭容傳達賈妃的旨意:“免禮。”太監便引領著賈赦等人退了出去。接著,又有太監引領著榮國太君及女眷們從東階登上月臺,同樣站好班次,昭容再次傳諭:“免禮。”於是,眾人也都退了下去。 獻茶三次之後,賈妃起身離座,樂曲也隨之停止。她退入側殿更換衣服,之後才準備好省親的車駕,離開園子。來到賈母的正室,賈妃想要行家人之禮,賈母等人連忙跪地阻止,不讓她行禮。

賈妃眼中滿是淚水,與賈母、王夫人彼此上前相見,她一手攙著賈母,一手攙著王夫人,三個人心中都有千言萬語,卻一時都不知從何說起,只能相對哭泣,淚水止不住地流淌。邢夫人、李紈、王熙鳳以及迎春、探春、惜春三姊妹等人,都在旁邊圍站著,默默垂淚,說不出話來。 過了好一會兒,賈妃才強忍著悲痛,擠出一絲笑容,安慰賈母和王夫人道:“當初既然把我送到了那個不能自由出入、見不到家人的地方,好不容易今天能回家和娘兒們相聚,本應說說笑笑,可咱們反倒哭起來了。等一會兒我走了,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來!”

說到這裡,她再也忍不住,又哽咽起來。邢夫人等人趕忙上前勸慰。 賈母等人請賈妃歸座,然後大家依次一一與賈妃見面,每見一人,又免不了一陣哭泣。之後,東西兩府掌管事務的執事人丁在廳外行禮,兩府掌家執事的媳婦們帶領著丫鬟等也行禮完畢。賈妃這時問道:“薛姨媽、寶釵、黛玉怎麼沒見著?”王夫人回稟道:“她們是外眷,又沒有官職,不敢擅自進來。”賈妃聽了,急忙吩咐快去請她們進來。

不一會兒,薛姨媽等人走進來,想要行國禮,賈妃也讓免了,大家上前各自訴說著分別後的思念和近況。又有賈妃原本帶進宮中的丫鬟抱琴等人前來叩見,賈母等人連忙將她們扶起,命人在別的房間招待。執事太監以及彩嬪、昭容等侍從人員,寧國府和賈赦那宅兩處自然有人負責招待,只留下三四個小太監在一旁聽候吩咐。母女、姊妹們便開始深情地敘說著離別後的情景,以及家中的瑣事和各自的心事。

這時,賈政來到簾外問安,賈妃隔著簾子行了參拜之禮。賈妃含淚對父親賈政說道:“普通的農家,雖然吃的是粗茶淡飯,穿的是布衣草鞋,但一家人終究能夠享受天倫之樂;如今我們雖然富貴到了極點,可骨肉親人卻各自分離,實在是沒有什麼意思!” 賈政也含淚啟奏道:“臣本是出身於草莽寒門,在這平庸的家族之中,萬萬沒想到能有貴妃這樣的鳳鸞之瑞降臨。

如今貴妃得到皇上的恩賜,又彰顯了祖宗的德行,這都是山川日月的精華、祖宗的深遠德行匯聚在您一人身上,我們賈政夫婦實在是幸運。而且當今皇上開啟了天地生育萬物的大德,施行了古今從未有過的寬厚恩寵,我們做臣子的,即便肝腦塗地,也難以報答皇上的萬分之一的恩情!只有每天兢兢業業,忠於職守,祝願皇上萬壽無疆,這才是天下蒼生共同的幸運。貴妃千萬不要為我們夫婦二人擔憂,讓自已心中煩悶,更要多多珍愛自已。

只有兢兢業業、勤慎恭肅地侍奉皇上,才不辜負皇上如此深厚的恩寵啊。”賈妃也囑咐賈政:“只以國事為重,閒暇時注意保養身體,不要記掛我。” 賈政又啟奏道:“園子裡所有的亭臺軒館,匾額都是寶玉所題;如果有一兩處稍微能看得過去的,請貴妃另外賜予名字,那將是非常榮幸的事。”

元妃聽說寶玉能夠題匾,臉上露出笑意,說道:“看來他真的有進步了。”賈政這才退了出去。 賈妃看到寶玉和黛玉,覺得他們二人與其他姊妹相比,更加出眾,宛如嬌豔的花朵、溫潤的美玉。她問道:“寶玉怎麼不進來見我?”賈母回稟道:“沒有您的旨意,外男不敢擅自進入。”元妃趕忙命人快把寶玉引進來。小太監出去將寶玉帶了進來,寶玉先行過國禮,元妃讓他走近,然後拉著他的手,將他攬入懷中,又撫摸著他的頭頸,微笑著說:“比以前竟然長高了許多……”話還沒說完,淚水就如同雨點般流了下來。

尤氏、鳳姐等人上前啟奏道:“筵宴已經準備好了,請貴妃前去遊覽觀賞。”元妃等人站起身來,命寶玉在前引導,於是眾人一同走到園門前。只見園子裡燈火輝煌,各種陳設非常精美。進入園子後,他們先來到“有鳳來儀”、“紅香綠玉”、“杏簾在望”、“蘅芷清芬”等地方,一會兒登上樓閣,一會兒漫步水邊,一會兒沿著山路前行,四處眺望、徘徊。 每一處的佈置都各不相同,每一樣的點綴都新奇獨特。

賈妃對園子的景色讚不絕口,同時又勸說道:“以後不能再這麼奢侈了,現在這樣實在是太過分了。”不久,眾人來到正殿,賈妃下令免去行禮,然後大家歸座,盛大的筵宴就此開始。賈母等人在下面陪同,尤氏、李紈、鳳姐等人親自捧著羹湯,為賈妃斟酒佈菜。

賈妃吩咐侍從傳筆墨紙硯伺候,她親自拿起湘妃竹做的毛筆,在園子裡挑選了幾處自已最喜歡的地方,賜予新的名字,並書寫下來: “顧恩思義”匾額 “天地啟宏慈,赤子蒼頭同感戴; 古今垂曠典,九州萬國被恩榮。”這一匾額和對聯書寫在正殿之上。 將園子命名為“大觀園”。 把“有鳳來儀”賜名為“瀟湘館”。

把“紅香綠玉”改作“怡紅快綠”,並將此地命名為“怡紅院”。 “蘅芷清芬”賜名為“蘅蕪苑”。 “杏簾在望”賜名為“浣葛山莊”。 正樓命名為“大觀樓”,東面的飛樓叫“綴錦閣”,西面的斜樓稱“含芳閣”;此外,還有“蓼風軒”“藕香榭”“紫菱洲”“荇葉渚”等名字;還有十多個四字的匾額,像“梨花春雨”“桐剪秋風”“荻蘆夜雪”等,此時實在難以全部記住。賈妃又下令,原來園子裡已有的匾額和對聯都不必摘下來。

之後,賈妃先題了一首絕句: “銜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工夫築始成。 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錫大觀名。” 寫完後,賈妃笑著對眾姊妹說:“我向來缺乏敏捷的才思,也不擅長吟詩作詞,這一點妹妹們心裡都清楚。今晚我就隨便寫幾句,算是完成任務,不辜負這美景罷了。日後有空閒時間,我一定補寫《大觀園記》和《省親頌》等文章,來記錄今天的事情。妹妹們也各自題寫一匾一詩,根據自已才學的高低,暫時創作出來,不要因為我的微薄才學而受到束縛。

我很高興寶玉竟然懂得題詠,這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這其中‘瀟湘館’‘蘅蕪苑’兩處,是我極其喜愛的,其次是‘怡紅院’‘浣葛山莊’,這四大地方,一定要有特別的詩文題詠才好。之前所題的對聯雖然不錯,但現在要再各自賦詩一首五言律詩,讓我當面考考你們,這樣才不辜負我從小教導你們的一番苦心。”

寶玉無奈,只得答應下來,然後下去自已構思作詩。 在迎春、探春、惜春三人當中,探春的才華要高出姊妹們一籌,但她自已心裡明白,還是難以與薛寶釵和林黛玉相比,只能勉強跟著大家敷衍了事。李紈也勉強湊成了一首律詩。賈妃按照順序,先看姊妹們寫的詩,內容如下: “曠性怡情”匾額,迎春所作: “園成景備特精奇,奉命羞題額曠怡。 誰信世間有此境,游來寧不暢神思?” “永珍爭輝”匾額,探春所作: “名園築出勢巍巍,奉命何慚學淺微。

精妙一時言不出,果然萬物生光輝。” “文章造化”匾額,惜春所作: “山水橫拖千里外,樓臺高起五雲中。 園修日月光輝裡,景奪文章造化功。” “文采風流”匾額,李紈所作: “秀水明山抱復回,風流文采勝蓬萊。 綠裁歌扇迷芳草,紅襯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應傳盛世,神仙何幸下瑤臺。 名園一自邀遊賞,未許凡人到此來。” “凝暉鍾瑞”匾額,薛寶釵所作: “芳園築向帝城西,華日祥雲籠罩奇。

高柳喜遷鶯出谷,修篁時待鳳來儀。 文風已著宸遊夕,孝化應隆歸省時。 睿藻仙才盈彩筆,自慚何敢再為辭。” “世外仙源”匾額,林黛玉所作: “名園築何處,仙境別紅塵。 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 賈妃看完後,對這些詩作稱讚了一番,又笑著說:“到底還是寶釵和黛玉妹妹的作品與眾不同,不是我們這些愚笨的姊妹能比得上的。”原來林黛玉本想在今夜大展身手,把眾人都比下去,可沒想到賈妃只讓每人寫一匾一詩,她也不好違抗旨意多作,只能隨便寫了一首五言律詩來應付。

這時,寶玉還沒有寫完,他才剛作完“瀟湘館”與“蘅蕪苑”兩首詩,正在寫“怡紅院”的詩,剛起草的詩句中有“綠玉春猶卷”一句。寶釵不經意間瞥見了,趁著眾人都沒注意,急忙悄悄轉身推了推寶玉,輕聲說:“她因為不喜歡‘紅香綠玉’這四個字,才改成了‘怡紅快綠’;你這會兒偏偏還用‘綠玉’二字,豈不是故意和她對著幹嗎?而且關於蕉葉的說法有很多,你再想一個字改了吧。”寶玉聽了寶釵的話,緊張得直擦汗,說:“我這會兒實在想不起什麼典故出處了。”

寶釵笑著說:“你只要把‘綠玉’的‘玉’字改成‘蠟’字就行了。”寶玉疑惑地問:“‘綠蠟’有什麼出處嗎?”寶釵聽了,輕輕咂嘴點頭,笑著說:“真虧了你,今晚就這水平,將來要是在金殿上對策,你說不定連‘趙錢孫李’都忘了呢!唐朝錢珝詠芭蕉的詩,第一句就是‘冷燭無煙綠蠟幹’,你難道忘了?”

寶玉聽了,頓時恍然大悟,開心地說:“該死,該死!這麼現成的東西就在眼前,我居然想不起來,你可真是我的‘一字師’啊。從現在起,我就叫你師父,再不叫姐姐了。”寶釵也小聲笑著說:“還不快接著寫,別光姐姐妹妹地說了。誰是你姐姐,上面穿黃袍的才是你姐姐!這會兒又認我這個姐姐了。”兩人一邊說笑,寶釵又擔心寶玉耽誤時間,就抽身走開了。寶玉只好繼續完成詩作,終於寫完了三首。

林黛玉一直沒能盡情展現自已的才華,心裡自然有些不痛快。她瞧見寶玉獨自要作四首律詩,費盡心思,便想著:何不為他代作兩首,也好讓他省些精力,免得顧此失彼。

於是,她輕步走到寶玉的桌案旁,小聲問道:“都寫完了嗎?”寶玉回答說:“才寫好了三首,就差‘杏簾在望’這一首了。”黛玉說:“既然這樣,你先抄錄前三首吧。等你抄完那三首,我也能替你把這首寫出來。”說完,她低下頭稍作思索,很快就吟成了一首律詩。她把詩寫在紙條上,搓成一個小紙團,扔到寶玉跟前。寶玉開啟一看,只覺得這首詩比自已寫的那三首高出許多,心裡喜出望外,趕忙用工整的字型抄錄下來,呈給賈妃。

賈妃看了寶玉呈上的詩: 《有鳳來儀》 臣 寶玉謹題 “秀玉初成實,堪宜待鳳凰。 竿竿青欲滴,個個綠生涼。 迸砌妨階水,穿簾礙鼎香。 莫搖清碎影,好夢晝初長。”

《蘅芷清芬》 “蘅蕪滿淨苑,蘿薜助芬芳。 軟襯三春草,柔拖一縷香。 輕煙迷曲徑,冷翠滴迴廊。 誰謂池塘曲,謝家幽夢長。”

《怡紅快綠》 “深庭長日靜,兩兩出嬋娟。 綠蠟春猶卷,紅妝夜未眠。 憑欄垂絳袖,倚石護青煙。 對立東風裡,主人應解憐。”

《杏簾在望》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

賈妃看完後,滿心歡喜,稱讚道:“果然有進步!”她還特別指出“杏簾在望”這首詩是前三首中最好的,於是將“浣葛山莊”改名為“稻香村”。接著,她又讓探春用彩色箋紙把剛才眾人所作的十幾首詩重新謄抄一遍,然後讓太監傳送到外廂。賈政等人看了這些詩,都讚不絕口。

賈政還進獻了《歸省頌》。元春又下令賜給寶玉和賈蘭瓊酥金膾等美食。當時賈蘭年紀還小,對很多事情還不太懂,只是跟著母親和叔叔行禮,所以沒有其他特別的事蹟。賈環從過年的時候就生病,一直沒有痊癒,在別的地方調養,因此也沒有相關記載。 這時,賈薔帶著十二個學戲的女孩子,在樓下等得有些不耐煩了。突然,一個太監飛奔過來說:“詩都作完了,快把戲目拿過來!”賈薔急忙把錦冊呈上,還有十二個女孩子的花名單。

過了一會兒,太監出來,只點了四齣戲:第一齣是《豪宴》;第二齣是《乞巧》;第三齣是《仙緣》;第四齣是《離魂》。

賈薔趕忙安排演出。只見那些女孩子唱歌的聲音清脆響亮,彷彿能穿透金石;跳舞的姿態優美動人,猶如天上的仙女。雖然是在演戲,但她們把悲歡離合的情感都演繹得淋漓盡致。戲剛演完,一個太監端著一個金盤,裡面裝著糕點之類的食物進來,問道:“誰是齡官?”賈薔知道這是賞賜給齡官的東西,滿心歡喜地接過,讓齡官叩頭謝恩。太監又說:“貴妃有旨,說‘齡官演得極好,再演兩出戏,隨便哪兩出都行’。”

賈薔連忙答應,於是讓齡官演《遊園》《驚夢》兩出戏。齡官卻認為這兩出戏原本不是自已擅長的角色,堅決不肯演,一定要演《相約》《相罵》兩出。賈薔拗不過她,只好依了她。賈妃看了非常高興,下令說:“不要為難這個女孩子,好好教導她。”還額外賞賜了兩匹宮緞、兩個荷包,以及金銀錁子、食物等。

之後,眾人撤去筵席,賈妃又去遊覽了之前沒走到的地方。忽然看到一座被山巒環繞的佛寺,她趕忙洗手進去焚香拜佛,還題寫了一塊匾額,上面寫著“苦海慈航”。她還特別施恩給寺中的尼姑和女道士。 過了一會兒,太監跪地啟奏:“賞賜的物品都已準備齊全,請貴妃查驗是否符合規矩。”於是呈上物品清單。賈妃從頭仔細看了一遍,覺得都很妥當,就下令按照清單發放。太監領命,下去一一分發賞賜。

賈母得到的賞賜是金、玉如意各一柄,沉香柺棍一根,伽楠念珠一串,“富貴長春”宮緞四匹,“福壽綿長”宮綢四匹,紫金“筆錠如意”錁十錠,“吉慶有魚”銀錁十錠。邢夫人、王夫人的賞賜比賈母少了如意、柺棍、念珠這四樣。賈敬、賈赦、賈政等人,每人得到御製新書兩部,寶墨二匣,金、銀爵各兩隻,其他的禮品和之前的規格一樣。寶釵、黛玉等眾姐妹,每人得到新書一部,寶硯一方,新樣式的金銀錁兩對。寶玉的賞賜和眾姐妹一樣。賈蘭得到的是金銀項圈兩個,金銀錁兩對。尤氏、李紈、鳳姐等人,每人得到金銀錁四錠,表禮四端。另外,還有外表禮二十四端,清錢一百串,這是賞賜給賈母、王夫人以及眾姐妹房中奶孃和丫鬟們的。

賈珍、賈璉、賈環、賈蓉等人,每人得到表禮一份,金錁一雙。其餘的綵緞百端,金銀千兩,御酒和豐盛的筵席,是賞賜給東西兩府所有在園子裡負責工程、陳設、侍奉以及唱戲、掌燈等人員的。此外,還有清錢五百串,是賞賜給廚役、優伶、雜耍藝人等的。

眾人謝恩完畢,執事太監啟奏道:“時間已到醜正三刻,請貴妃回宮。”賈妃聽了,忍不住又熱淚盈眶。但她還是強顏歡笑,拉住賈母、王夫人的手,緊緊地不肯放開,再三叮囑道:“不要掛念我,自已好好保養身體。如今皇上恩典深厚,一個月允許我進宮探視一次,以後見面的機會多著呢,何必這麼悲傷。要是明年皇上還允許我回來省親,千萬不能再這麼奢華浪費了!”

賈母等人早已哭得哽咽說不出話來。賈妃雖然捨不得離開,但皇家規矩不能違背,只能忍痛登上車輿離去。這邊眾人好不容易才將賈母、王夫人安慰勸解好,攙扶著她們出了園子。